中财论坛
标题:
寒山寺的钟声
[打印本页]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3-12-23 09:21
标题:
寒山寺的钟声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刘彦林 于 2014-1-2 15:49 编辑
]
作者:
文饰
时间:
2013-12-23 09:32
散文越来越大气了。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3-12-23 15:06
标题:
回复 2# 文饰 的帖子
谢谢朋友您来读拙作,冬安。
作者:
澧水寒儒
时间:
2013-12-23 15:37
描述与思考并行,并能收放自如地从视觉和听觉感知过往的温度,同时,本文的收束部分也重申了认知,把握好了鉴古和观今的尺度,颇具理性意识。拜读,欣赏,问好!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3-12-23 15:49
多视角历史古寺——寒山寺,描述、回忆、想象、思考相互融为一体,抒发了面对寒山寺的思古之幽情,对自然风物的怀想自有动人之处。
作者:
天堂草
时间:
2013-12-23 18:06
这诗与寺之缘,经由这独特的文字重新诠释后,有了更深的思考与感悟。不是今天的改变让那诗中的鼓声不再有韵味,也不是寺之更新翻建让它坐落的高度下降,更不是诗人的夸张笔法跟后人的膜拜开了个善意的玩笑,而是,时空变了,人的心境变了,就象从另一个角度看钻石上的光芒,虽然还是那样耀眼,色彩却早已不一样了!
“我要把真是的情景全部转告他们”中,“是”似笔误了!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3-12-23 21:21
寒山寺,已经被历史演绎成一个醒目的文化符号和精神符号,当时当地的情景自然难以再现,特别是后人的心境更难与当时的张继基本重合。后人总是极尽想象与铺排之能事。主要的信息就是这四句诗,就诗论诗,人物命运所在其次,而美学的意境、情景、氛围、意蕴等对后世的影响才是主要的。凄清、苍凉、幽闭、躁动……心灵无处安置的飘忽感、失重感、无方向感,是张继此诗空前绝后的美学成就。
作者:
二哥哥
时间:
2013-12-23 22:33
遇到喜欢的文字是一种缘,学习赏析老师的文字。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3-12-24 09:27
悠然的遐思,对一座寺的思考,溶入本体情感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个人的思想。很不错的文本。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3-12-24 09:52
标题:
回复 4# 澧水寒儒 的帖子
谢谢版主的批阅和精到点评。问好。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3-12-24 09:52
标题:
回复 5# 房子 的帖子
谢谢房子老师来读拙作。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3-12-24 09:52
标题:
回复 6# 天堂草 的帖子
读的这么仔细,真诚感谢。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3-12-24 09:53
标题:
回复 7# 李兴文 的帖子
真诚感谢李老师精彩的评点。顺祝冬安。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3-12-24 11:34
走近一个景点,走进一段文化,也走进了一种浓浓的情愫。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3-12-24 12:58
拜读美文,问好。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3-12-24 17:12
标题:
回复 8# 二哥哥 的帖子
问好,谢谢哥哥来读。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3-12-24 17:13
标题:
回复 9# 木门长子 的帖子
谢谢木版主的批阅和鼓励,顺颂冬安。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3-12-24 17:13
标题:
回复 14# 剑鸿 的帖子
问好,谢谢剑版主来读拙作。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3-12-25 13:58
标题:
回复 15# 何足道哉 的帖子
谢谢来读拙作,圣诞快乐。
作者:
微雨清音
时间:
2013-12-25 21:18
学习刘老师的好文。
作者:
静默的百合
时间:
2013-12-25 21:37
喜欢《枫桥夜泊》的意境神韵,在彦林的笔下领略新近的寒山寺风采。文章情味隽永,清新不俗。欣赏学习,问好!
作者:
立青
时间:
2013-12-26 11:46
叙述从容,学习问好刘老师!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3-12-26 13:41
http://suiyuewenxue.daqing.gov.cn/read.php?tid=135512
刘老师,我希望同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起码面子上要过得去。
作者:
澧水寒儒
时间:
2013-12-26 14:42
http://www.dlhwxw.com/bbs/read.php?tid=2148&fid=19
呵呵,刘老师,大家都是熟人,希望能遵守坛子的游戏规则。谢谢合作!
[
本帖最后由 澧水寒儒 于 2013-12-26 14:44 编辑
]
作者:
欣欣向荣
时间:
2013-12-26 16:11
标题:
回复 1# 刘彦林 的帖子
我不会再复述自己构想的寒山寺了,我要把真实的情景全部转告他们,让他们在想象古代细节的时候,也懂得和现实对接,从中分辨真伪,懂得如何珍惜,如何放下过多的不舍。
虽没有领略到古诗中所包含的韵味,但毕竟有了收获
学习并问好
作者:
文珺
时间:
2013-12-28 10:26
诗以寺诞生,是一种缘;寺以诗扬名,也是一种缘;寺诗相系,诗寺相存,缘缘再生,以至千年,本身就存在禅机和佛理。读透了,想通了,也就不再滋生无由头的烦恼。
——去一个好地方,是为了心中的一份牵念;读一篇好文字,是为了得到一定的教益。情境交融,思悟结合,佳品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