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30|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借双眼睛看红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22 0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借双眼睛看红尘
  ——峻毅散文集《时光的留言条》阅后感

                 敬一兵

  一

  一本散文集就是作者借给我们看红尘的一双眼睛。我的这个认识,到了说出“我喜欢黑白之色的原因是简单”这句话的峻毅这里,就变得更加清晰了。

  她的散文集《时光的留言条》之所以吸引我,并不是因为她完成了从写作者到主编再到中国散文学会理事的华丽转身。也不是因为这本散文集类似印象派的画面语言穿过历史、地域和情感阡陌给我带来了感官上的冲击。吸引我的根本理由在于依凭峻毅借给我的眼眶向外望出去,落在事物或者人身上的视觉,多多少少都带有黑色深阔、虚怀、高雅、庄重、简单、信心、神秘、混沌和力量这些正面的寓意性。

  峻毅具有黑色寓意的视觉很有意思。

  沿循她的视线抵达《荷的旋律》,《雨夜茶思》,《梅兰竹菊赋》和《与梅雨耳语》这些散文篇章之中,最清晰的感受就是体会到了用以小见大、由点带面的方式,从有限与单纯之中深入提取审美的无限可能性的企图。“我一直认为散文文体就像一个心胸豁达、感情丰富、思想厚重的女人,是一个该细腻则细腻,该粗犷则粗犷,既有广阔思想的天地,又是灵动无比本质的女人。她除了具有能包容作者绪言展翅,同时也给人们留下无限的挖掘空间,就像对面一位深邃难测的女人,有一种窥探不透的感慨。”峻毅曾经对我说的这些话,在此就是一个佐证,也是她的审美动机和目的之一。然而,我不想依凭本书过多述说这类散文艺术或者理论的问题。散文本身尚处在理论贫乏阶段,再加上文无定式的客观事实存在,所以对作者的散文集进行艺术理论的主观臆断,除了隔靴搔痒和强奸民意的弊端外,并无多少益处。

  我想述说的还是她的黑色视觉。

  黑色视觉的形成和漫漶,与一个人对环境认识的取舍有关,也与一个人服从和自觉呈现人性本质的规律有关。人的脸可以有千种变化,但眼睛却始终忠实于自己的机能而不会变化。自然界是真实的,眼睛里看见的就是真实。自然界是绚丽的,眼睛里看见的就是绚丽。自然界是简单的,眼睛里看见的就是简单。具体到峻毅这本散文集的视觉景象里,物象是优美的,所以她的视野里都是诸如“梅雨,总淅沥在文人骚客的吟诗作画里”,“世俗景幽幽,世外境悠悠”这类审美的元素和成分。诚如峻毅在书中写道“人性中的私欲杂念造诣人在思想行为能力上的差异,思想不同即意识不同,视角不同即触觉不同,观察能力不同即鉴赏能力不同,人生观的不同即对世界的解读自然不同,个人境界也截然不同”一样,随时随地都能够发现事物的美好性质,说明了作者的人性充满了向善的正能量。这条线索很重要。散文说白了就是将眼睛看见的东西和由此引发的内心情愫真实呈现。这既是人性的本质,也是散文的理论和艺术实质,还是阅读这本散文集的关键所在。

  峻毅的视线首先把我引领到了《晨曦·夕阳·午夜》,《子夜,心与影子相遇》,《雏菊慕月》和《夜以深》这些以黑色为背景或者映衬的视觉世界里。在黑色背景的映衬中,凡是被峻毅眼睛涉猎到的人或物的轮廓和线条,都因为聚集了女性独特的敏感性从而散发出了悲悯的情愫和仁厚之爱的呼吸景象。就拿《夜已深》来说,作者成长经历的回忆,因为母亲这条线索而变得栩栩如生。大量的细微具象描述,勾勒了作者的母亲从强势改变到老弱无助,需要用女儿的主见去坚定她的信念,需要借女儿的臂膀当作康复的拐杖的过程。与此同时也勾勒了母亲变化之际,作者本人是如何在令她敬畏亦令她信任、令她逃脱又令她依靠、令她叛逆又令她敢于担当、哺育她成人又教会她坚强的母亲的言传身教和影响下,继承了母亲的秉性而形成了自己个性特征的成长过程。背道而驰又相铺相成的两个变化过程的缜密感性叙述中,盈满了亲情、道义、承担、责任等母性护犊的责任感和人性本质,还有对母爱无疆的认识与体验这些浓郁而又真挚的情愫。

  从峻毅上面这些视觉角度折射出来的信息,无不显示出了她人性深处一个生者对快要走到生命尽头的另外一个生者的小心呵护。这种呵护是爱,细致又仁厚的爱。是悲悯,一种无懈可击的悲悯。直到读完峻毅的散文集,我才隐隐约约窥视到了她既刚性又小资的背后,是人性应有的高度和人格应有的高贵。生活里的某些辛酸,支撑了花瓣一样张开的峻毅的人性本真。人性的本真不是童话,但却比童话更优美。所谓上善若水,就人性的本真而言,其实就是一种大美。审美,就是对这种大美的一种人性本能的反映。

  我不得不承认,正是我借用了峻毅的眼睛来看她的散文和她的为人,我才发现具有黑色寓意的视觉,才能够有机地兼容宁静、单纯、永恒、和谐这些黑色的属性,才能够让黑色与一个人身心交融神形契阔,才能够真正获得清淡悠远的审美情调。而缺失了黑色寓意的视觉就意味着缺失了人性的本真,这就跟童话缺失了纯真一样,它实际上已经证明了人的精神萎缩了,生命价值降低了,认识观扭曲了。黑色能够成为其它颜色的好搭档,让其它颜色显得更鲜明更突出,也能让峻毅的人性本质获得凸显。这不是童话,而是她的视觉告诉我的事实。

  千万不要轻视了人性的本真这个问题。借用峻毅的眼睛看她对母亲的回忆和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反思和审美,这个角度也充分折射出一个事实——我们的很多反思与审美,需要从熟视无睹的层面上展开和清理,只有从眼前的场景切入去发现、追问和直接呈现个人的真实,由此而产生的散文以及凭藉散文驮运而出的作者人性本真,才会变得亲切、可信、感人和富有影响力。

  二

  时光的留言条与其说是峻毅这本散文集的书名,不如确切地说成是进入她眼帘的人和物的信息给她带来了人性共鸣的反馈。这不是我的臆断,而是我借用她的眼睛看《愿为清澈一滴水》,《与梅雨耳语》和《雨中逛街别样情》等章节时获得的一个结果。

  依据峻毅视野这个参照体系来看,《与梅雨耳语》这篇文章其实就是一幅非常典型的水墨渗化所产生的虚静、淡雅、飘渺、空灵和神秘悠远的画面。在这幅画面中,峻毅用“幽幽的思,静静的念,悠悠的情,久久的恋”这支情愫的画笔,将她对梅中蕴藏着粗犷豪迈原始生命力的敬畏,对梅中蕴含着圣洁纯真精神的崇尚,对梅中折射出来的山川浑厚草木华滋意韵的向往等诸多情缘的黑色颜料逐层逐叠地涂抹在梅上。“时淡时浓烟雨中那一幅幅的水墨山水,在我柔情绵绵的眼里,有时是那么的忧郁深邃,有时却又是那么的温馨细腻,那么的温文清秀,而且还有点水灵多姿”这句话揭示出了她黑色视觉的轮廓。


  回溯进化的轨迹看人的生物本能不难发现,黑色给人类祖先带来的是低温、电流、麻木、惊悚、阴森、阴谋、罪恶和死亡的象征,人的感官和心理的视线会被黑色掐断,想象所需要的营养得不到供给,枯萎死亡就成了唯一的结果。难怪在许多小说家的笔下,黑色被赞美的情形少之又少,就连传说中价值连城的双晶形黑色钻石出现在人的面前,也没有哪个敢斗胆把它据为己有,因为它是阎罗王借用毒蛇的眼睛在注视人的举动。而在这幅画面里,峻毅不囿于人对黑色褒贬形成的古缪,于腾挪参差动静互理之间将黑色引入画面的行为背后,严丝合缝地呈现出了她的人性特征具有华丽的忧郁——刚性又多情,理性又亲切,深刻又单纯,庄严又小资,冷静又自信等缠绵悱恻的性质。大爱才有大勇,这是人性的使然,也是顺应自然的必然。

  我无力完全体验出用墨为黑留纸为白的水墨画中蛰伏的无尽韵意,但我借助峻毅的眼睛可以清晰地看见梅写给她的留言条。梅用粗犷豪迈的原始生命力,圣洁纯真的精神草木华滋的意韵写给峻毅的留言条,让她产生出了感念、感恩和感怀的情愫。这些情愫有多真挚有多浓郁,那么黑色富有的朦胧、迷人、柔美、静谧和诗意弥漫的味道就有多深就有多长。被情愫拽动使出十二分蛮力绘出的画面,每根线条每个轮廓都是遍遍锤打才壳碎核出,断然不会在世俗的喧嚣中消弭殆尽的。

  只有在峻毅的视野里,我才能够体验到她的个性带来的张力。作者与梅的特殊情感,与梅物我交融的愉悦释怀,还有对梅的酣畅抒情,都成了这种张力的丈量标志。文章里所有具象描述和抒情的笔触,无不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表达出了带着美好的向往克服世俗弊端的决心。她之所以在梅的物象面前不断徘徊不断寻找,不断抒发不断咏叹,原来梅这个物象就是她的人性归属,就是她一生为之等待的乌托邦。

  如果峻毅仅仅出自于喜爱黑白之色(白色是黑色未作任何处理的留白)是因为黑色能够与其它颜色自然搭配的原因,那么她永远都无法从小资这个角色里解放出来,也永远无法让梅这个物象,藉由抒情而上升到仁厚之爱的人性高度。正是由于她从黑色的物理性质这个形而下的囚笼里摆脱出来,插上思想的翅膀变成了一只自由的鸟儿,她才能够进入到哲学的天空里,既洞悉到了黑色背面的悲哀、罪恶和死亡,也洞悉到了黑色正面的庄重、信心、力量和朦胧迷人的柔美。

  一个人没有产生过对黑白之色的羞愧感,虔诚感或者敬畏感,这个人大多是一个缺乏真诚的人,更不可能是大善之人。我借用峻毅的眼睛看见她与梅的交融,实际上就是精心精妙地体现出了黑白之色映衬和暗暗扣合人性的过程。我不清楚峻毅是怎样婉转曲折地找到了自己黑白之色思考的表达对象和表达方式,但我可以肯定地认为,她将自己的思考通过散文传递给她的读者,结果必然会让她的思考和视觉变得更加长久和更加富有意义。

  三

  借用峻毅的眼睛,结果必然就是她视觉所具有的镜头感,基本上取代了我原本透视和解构物象的视觉功能。陌生感带来的兴奋,成了我继续看镜头呈现出来的景象的推动力。

  在她的这本散文集的银幕上,镜头先是给出了《子夜,心与影子相遇》中一个颇有思想、颇为重情、颇多想象的女友用心与影子相遇的情形讲故事的侧面。然后,穿过《在疼痛中涅槃》的细格窗帘,镜头又给出了头发上的汗珠抑或溢出眼眶的泪水,正往内衣深处流淌的女人的鸟瞰面。之后,镜头才在《独白思索》和《心语心笺》之间的长久徘徊中,逐渐定格在了《心语心笺》这篇散文上。

 《心语心笺》这篇散文可以说是峻毅视觉属性的特写,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味道浓郁而又如同黑白两色那样对照鲜明。黑白两色虽然是极端对立的,然而在峻毅的视觉中却存在着令人难以言状的共性。白色与黑色都具有不可超越的虚幻和无限的精神,又总是以对方的存在显示自身的力量。但峻毅视觉中的黑色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于是,以黑色为参照对象,作者关于寂寞的“寂寞是我的好友,是我的财富,是我对灵魂的承担,是我进入坐冷板凳创作和净化个人情感的基本底蕴”认识,关于坦然的“凡能宁静,便能坦然”见解,关于知足的“行若无事,言之无恐,无愧不惭,无欲不求,无求何惧”理解,关于快乐的“以平常之心处世,以平常之心待人,以平常之心待己”感受,才有了寂静、安宁、空灵和长于悠远含蓄的黑色意境注重内心体验的心理性格外化的表现,才有了黑色更深层次上的那种涅而不缁的虚静、恬淡和化繁复为简单、藏巧于拙、接纳包容、忽略差异的境界。

  无疑,峻毅的这些关于人生关于生命的感悟,看似水落石出简单明了,实则具有黑色阔不见边深不见底的深度性质。同时,她的这些感悟,也因为浸满了与黑色韵致异曲同工的万物同一,梵我同一,心物同一,一切皆空的禅意禅味,从而成为了这本散文集的精华所在。

  峻毅在这本散文集里叙述的很多对象,大多也被别人叙述过。她所采用的明叙述暗抒发,或者边叙述边抒发以及干脆借人借物说事的手法,大多也是被别人采用过的手法。但是,相同的手法和相同的叙述对象,到了峻毅的眼睛里就有了与众不同的差别——通过涅槃似的痛蜕,凝神观照,沉思冥想,情景交融和探索与关照等笔触,唤起自己心灵的感应与迎合,求得为人为文与黑色意韵和禅理的相互渗透和相互适应。过去我对“诗不入禅,意必肤浅,禅不通诗,境亦枯寂”的认识始终处在一知半解和偏颇的状态中,自从借用峻毅的眼睛看完她描述的红尘世界,我才发现这句话虽然说得有点偏颇,但却入理入情。

  文贵有禅思,才能精致而又细微地检阅和丈量幽深清远、宁静的环境和恬静的心态相互适应的程度,才能超越常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寻找到内在精神和深层心理的物化结果,并将之和盘托出。峻毅视觉上的这个特色,说明了散文不是给予而是将内心物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事实上,在峻毅的眼睛里,所有的描述对象,都是她呈现自己自然适意的人生观和追求清净解脱的生活情趣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既符合了藉由她的视觉反映出来的心理性格基础,同时从本质上也契合了存在之人必然会求其存在更加美好持续的人性本源和动机。难怪在她的视觉驱使下,我时时都会被她散文集里要么小资温柔,要么挥斥方遒这类兼容了温柔与刚毅的性格元素所陶然。原来,这些性格元素正在人和物的协调与修正之间流转,以便寻得一种诗意美好的持续存在。

  黑色是简单和单纯的。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一点点黑色,它就可以吸纳所有的颜色,也可以吸纳最多的热量,还能够直接呈现人性的本质。通过峻毅的眼睛传递出来的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感应效果,我相信这应该就是散文艺术的最高境界。为了这个收获,我要再次感谢峻毅借给我的一双眼睛。



2#
 楼主| 发表于 2014-2-22 09:58 | 只看该作者
首发一篇评论文章,再次支持评论版。
3#
发表于 2014-2-22 10: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4-2-22 09:58 发表
首发一篇评论文章,再次支持评论版。
谢谢敬版支持,给你上香茶!
4#
发表于 2014-2-22 10:58 | 只看该作者
早些年就结识了峻毅,她的散文厚重、大气。汇集成书,值得祝贺!敬版借助峻毅散文中的黑色视觉,来揭示作者看到的大千世界的种种物象,以及种种物象对心灵的冲击从而得出如下结论:“峻毅的这些关于人生关于生命的感悟,看似水落石出简单明了,实则具有黑色阔不见边深不见底的深度性质。同时,她的这些感悟,也因为浸满了与黑色韵致异曲同工的万物同一,梵我同一,心物同一,一切皆空的禅意禅味,从而成为了这本散文集的精华所在。”能够抓住一部散文集的核心思想,足见敬版对文本进行了精细的研读。我以为,这样的评论文稿,值得一读再读!
5#
发表于 2014-2-22 11:30 | 只看该作者
  很高兴这个周末的上午读到了一篇耐品的文集评论。
  读惯了敬一兵老师的作品都知其惯用的文字风格。在我看来,最基本点有二,一是抓“点”。他常窥一斑而知全豹。本文对峻毅散文集《时光的留言条》的解读,也以“黑色视觉”切入,左评右论,揭开了原著的各个层面。二是“混沌”。这基于他对事物的认识,在他看来,认识世界只有无限接近的可能,而无以完全抵达。因此他对原著尽管作了以点及面的深入触及,对“黑色视觉”有了多方的体,但终处于一种对事物本质认识的无限可能性的拓展之中,故他也称之“XX阅后感”。这是一种十分可观的认识态度。
  谢佳作。会再读。问候。

[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14-2-22 13:53 编辑 ]
6#
发表于 2014-2-22 14: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4-2-22 11:30 发表
  很高兴这个周末的上午读到了一篇耐品的文集评论。
  读惯了敬一兵老师的作品都知其惯用的文字风格。在我看来,最基本点有二,一是抓“点”。他常窥一斑而知全豹。本文对峻毅散文集《时光的留言条》的解读,也 ...
学习并问好三位老师。:handshake

[ 本帖最后由 红秋叶 于 2014-2-22 14:33 编辑 ]
7#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0: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4-2-22 10:33 发表
谢谢敬版支持,给你上香茶!
这茶的味道真是滴滴香浓,意犹未尽哈,谢谢高版的香茶~~
8#
发表于 2014-2-23 13:06 | 只看该作者
这评论写的够深,让读者沉浸其中,回不到现实中来。
     感谢敬一兵老师。问好!
9#
发表于 2014-2-23 15:27 | 只看该作者
一本散文集就是作者借给我们看红尘的一双眼睛。
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
借助敬斑竹此评,“认识”了一位优秀的主编和作家峻毅,读到了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
10#
发表于 2014-2-23 19:56 | 只看该作者
评论版成立一周余,蒙各位赐稿支持,显见起色。评论文章,有评有论,侧重或可不同,但评论人以文字的形式给出被评论者的思想,或者说是让读者接受评论人的思想,从而间接地了解被评论者的行文思想以及行文宗旨乃至行文技术,以再现评论人和被评论人的文学互动。因此,评论性文章一般要从具体的文章谈起,让读者明白所分析论证的对象对“人事”的看法,理论上起到推介、建议乃至批评的效果和方向。这样看来,一篇很是到位的评论,要求评论者要下很大的工夫、要付出很多的辛苦来研读其所评论的作品。敬版此篇评论,诚如高版和梁版的综合解读,难为几位版主与被评论者有过文字交际,这在客观上很令读者信服。仔细拜读了敬版此文,感动认真负责以及对文字的虔诚态度,谢敬版支持,
11#
发表于 2014-2-23 20:06 | 只看该作者
敬版的文集评论既延续了他散文的文字风格,又有着理性解析的特质,让人充分感知峻毅散文的魅力。同时感同身受于各位的点评。获益。问候!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09: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4-2-22 10:58 发表
早些年就结识了峻毅,她的散文厚重、大气。汇集成书,值得祝贺!敬版借助峻毅散文中的黑色视觉,来揭示作者看到的大千世界的种种物象,以及种种物象对心灵的冲击从而得出如下结论:“峻毅的这些关于人生关于生命的感 ...
十分感谢高版的悉心评点与支持,握手致意!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09: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4-2-22 11:30 发表
  很高兴这个周末的上午读到了一篇耐品的文集评论。
  读惯了敬一兵老师的作品都知其惯用的文字风格。在我看来,最基本点有二,一是抓“点”。他常窥一斑而知全豹。本文对峻毅散文集《时光的留言条》的解读,也 ...
十分感谢梁版的专业解读与深度交流,严重问好!
14#
发表于 2014-2-24 09:21 | 只看该作者
清新的笔触,到一笔一划的尽力描摹,不难看出评者的心境和感悟,以及需要呈现的。作者文心,评者的这份心胸,着实令到她所尽力描摹的美好得到了很好地展现。只有这样的作品,由心流出的并形成质的作品,才能很容易感染读者。并在读者那里得到升华。
15#
发表于 2014-2-24 17:58 | 只看该作者
又读这篇以形象的文字及比譬对峻毅散文集“黑色视角”这一独特视点的内涵特质而令人大有嚼头和再感其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16:51 , Processed in 0.05879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