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韵致悠然古风存 [打印本页]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14-3-9 08:02
标题: 韵致悠然古风存
  “喜欢古老的方块汉字,喜欢梁邹的山山水水,更喜欢业余时间用汉字描摹山水。”这是李迎春在自己散文观中的一句话。并且她“一直认为排列文字是刺绣,不求日进尺丈,但求精细清丽;是烧制青花瓷,不求流光溢彩,但求疏雅怡人。”我相信她这种为人、为文两相宜的态度,既是一种担当,也是一份坚守;不仅需要身体力行,更需要旷日持久。

  近几年中,我与李迎春曾经有过匆匆的一面之缘,让我再次坚信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当我静静地沉潜于她的文字中,与她的才情文思产生共鸣时,更强化了对她文字中诸多人物柔韧倔强等生命特质的钦羡与赞美。《五月榴花照眼明》、《魂》、《春闺梦》、《红玫瑰与白玫瑰》以及《又是一年端午节》等,是她早期的一组小说作品,有的哀婉悱恻,有的冷艳凄美,有的感慨喟叹,有的缠绵温馨;这些精短的作品,虽然故事情节简单,人物寥寥,但她在起伏跌宕的叙说中,令读者沉浸其中并与小说人物的命运同起同落,同悲同喜。例如《五月榴花照眼明》中的命运多舛的奶奶,《魂》中喜欢唱戏的杏花婶,《春闺梦》的瞎奶奶秋菊等,她们悲戚惨痛的人生命运中,饱含着社会底层女性对于纯真爱情的孜孜以求和美好向往;她们像盛开在田野、山谷中的花朵,柔情素心,春水清颜,却彰显着人性中朴素的真、诚挚的善、纯洁的美,读来令人怆然泪下的故事,让人不胜唏嘘的结尾,给人“屋外,秋风轻摇,石磨吟唱:咿呀……咿呀……金菊在轻舞,一起一伏,一伏一起”的怅然之感。她笔下苦心孤诣,凝聚心血的文字,自有一种思想与力量的强力支撑,并且一次次击中我的心,印证着我对作者的识见。

  李迎春的作品数量并不多,但质量多为上乘,尤其她在繁忙的工作、家务之余,能在日益浮躁的环境中静心创作,探赜索隐,已属难能可贵了。解读她的大部分作品,人们丝毫不难发现,她在遣词造句上,学识颇丰,功力深厚,可谓极具特色。鲁迅在评介章太炎文章时曾说过,语言不能像白开水一样寡淡无味,太干巴不好,须以优美的语言为手段。她的《风行雨散,色润花开最风流》、《杏花春雨江南》和《梦向锦秋湖上去》等当属文化散文系列,结构恢宏,气势磅礴,隽言妙语,随处可见。在游览马踏湖景区时,境在心外,她由景点徐夜书屋联想开去,徐氏家族中,有十余家人遇害于明清易代的战乱中,国恨家仇,使徐夜痛不欲生,从此拒绝功名仕进之路,并更名“夜”,取思明向明之意。“先生性恬淡,不乐人知,蓬门昼掩”,徐夜的作品,多是借古伤今,寄托强烈的故国之思,再就是关注社会事实,关心民间疾苦。她慨而感之孤寂清苦之中的徐夜,“是马踏湖的清波与绿苇接纳了他,一起与他高擎信仰和守望,因而也有了一种不俗的风骨。”在她的《风行雨散,色润花开最风流》一文中,她将东晋名士王献之孤傲不羁,凌波独步的爱情传奇演绎得澹如秋水,远如秋山,呈现出一种古典倚丽的美,蕴含浓郁的人文气息,笔墨舒放姿意,情愫丰盈饱满。

  李迎春的《淡淡清晨淡淡香》、《相信春天》与《草儿也开花》等抒情散文,令人从她的字里行间嗅到了春天的味道,感受到了春阳的映照,享受到了人世间的美好。清晨的街道上、山路中,一幅和谐有致的景象,不时映入了她的眼帘,静静的花,闲闲的人,隐隐的香以及散发着市井气息的俗世温暖,都让她非常感动和满足,虽是千字小文,倒也典雅流畅,诗韵浓酽,文笔清丽,灵气飘逸。《相信春天》一文,用氛围的渲染,以及恰当的比拟,凸显了春天的力量。《草儿也开花》中除去她作品中绵密优美、余香缭绕的惯有特点外,点滴的温馨,生活的本真,促使她将笔触伸向了草根百姓,“这些人实在渺小,甚至有些卑微,像阡陌田野、山脚河畔不起眼的小草,但是他们每天起早贪黑,挣着不多的辛苦钱,却从不怨天尤人,不与人斤斤计较,而是像小草一样藉己绵薄之力,努力向上,装扮着自然,温暖着一隅。”她很是善于在平凡中发现美,在平淡中体味真。读到这里,想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位哲人所说:一个人敢于将自己放低到尘埃,让灵魂接受大地、天空的双重滋润,恰恰可以成就自己的高峻。李迎春甘做会开花的小草,是因为“真正将春演列成阵的是那些草儿,茸茸成毯,铺陈在树下、道旁、湖畔,一直延伸至目所不及……”

  李迎春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社会各个层面的人物均有所涉猎,亲情、友情、爱情、游记等文笔唯美,诗情浓郁;小说、诗歌、散文、随笔等语言精致,韵味悠远;她的所有文字,都具备明净如洗,意蕴厚实的鲜明特点。她始终坚持用自己手中的笔,去挖掘和享受生命的一切美好。古人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她的《曾经年少春衫薄》、《桃肥梨瘦》等作品,浑然天成,该是在有意与无意之间,神来之思托神来之笔。《桃肥梨瘦》文中的一对年轻人,工作中惺惺相惜,相互鼓励,相互帮扶,金榜题名的她临走时,他却夜不能寐,无数次在河边徘徊,“桃”肥“梨”瘦的结局,“曲”尽“人”散的怅然,给读者空留一种“纵乘彩云追明月,九霄汉外难卷舒,春风一夜翠千里,何处烟柳染皇都”的无尽遗憾。语言圆润,饱满诗韵,由于心性所至,她在生活的所思所感中、提笔落笔间,风生水起,情感泛涌,自己的心中便有了一个生花的世界。再如《曾经年少春衫薄》将青春的岁月,朦胧的初恋,描绘得如此恬淡、轻盈、清丽、跳动、温婉、包容,同时,也让我们在回望来路时,感到依然天也蓝、风也柔、山也秀、水也碧……

  沉思多了,写字久了,她自己的创作水平有了提高;文风清丽,舒展爽朗,她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久而久之,自成一统。她的文字精致,斑斓多姿,思维流畅,才情横溢,更与文中的人物相知相懂。《三十八年盛开的爱情》中,她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诠释了父母“平平淡淡才是真”的至爱亲情,可以说,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细节,这些发自心底的牵挂,像是“在琐碎生活中扎根,汲取岁月的养分,信任的阳光,经历风雨砥砺,慢慢发芽、抽枝、开花,虽然生长期慢,不抢人眼,却能持久地盛开。”散文评论家谢大光先生曾说过,散文语言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思考,李迎春的作品,正是具备了这不可或缺的三个特点,她才一步步走向成功。《父亲与二胡》,写的是父亲丧偶以后,努力调整心态,重新走向阳光,这个过程叙述得细腻真切,感人肺腑。除此之外,李迎春写景状物,气韵蒸蔚,灵秀婉约,如仙吐纳,确实技高一筹,例如,她在《趟水去喽》中写道,“池塘里的芦苇是绿色的,荷叶是绿色的,水是绿色的,青蛙的叫声,也浸成了绿色,唯有粉红色的荷花箭一样高高擎出,给这绿色的世界画龙点睛。”心中不蓄满了浓浓的绿,焉能淌出绿色鲜活的文字来?

  文笔流畅典雅,语言疏落有致,这是李迎春散文的最最鲜明的特点了。有人说读她的散文养目养心,这句话该是毫不为过。仿佛皴皴点点,疏疏朗朗的几笔,小桥、流水、山石、杏花,立马跃然纸上,尤其是梁邹山水之美,在她的笔下红琼白玉,清邈淡逸,像是有种脱离了人间烟火的美。她的这些作品中,我记忆最深的当是那篇《一窗山》了,“黄山距我不远不近,恰好镶嵌在我的落地窗里,望山成花,望树成云。”虽然山小无言,她却从窗前的小格局里看到了四时之大气象,声声隔谷鸣翠莺,信手推窗满眼山的四季美景,使她极尽自己赞美之能事,热情地歌颂小城邹平的诗意山水,人文景观,田野河流,草木花香。一路景,一路情中,俱是暖的记忆,香的文字。她这样认为:“这些年,也去过一些名山大川,由于来去匆匆,带回的是些许照片,常常不能入心。如居豪宅美厦,不如自己的小巢随意舒适;如食山珍海味,不如自家的米饭馒头养人;如友相遇千万朵,赏心三两枝。”此外,还有她的《一山鸣夏》、《晚山随想》、《唐李庵访秋》、《梁邹唱晚秋》等散文作品,都是描绘梁邹山水之美的上乘佳作。一支笔,一个江山,一颗心,一个世界。我相信,李迎春是早已具备妙笔生花这个能力的。

  一名山水画家,该有着博大宽广的胸怀,否则,他又如何能将万顷河山,悠悠碧浪,泼洒在一张狭窄的宣纸上?一名优秀的作家,如果没有独特的情感与思想,怎能令人读懂、读透他(她)那种高蹈轻扬的生命姿态?我觉得,欣赏李迎春的作品,须耐得住性子,沉得住气,要将自己阅读和感受的频率,调整到同她的文脉气场协调相一致时,才不会迷失于她用心营造的字句方阵里,才不至于枉随春水,桃源归来不知处。

[copyright]
[/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14-3-9 08:07 编辑 ]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4-3-9 10:17
先问候。后细品、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4-3-9 10:45
从小说到散文,范廷伟全面介绍评价了李迎春的文学创作成果。一个业余作家,须在完成社会、家庭责任之后,才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耕耘自己的文学田地。一方面要剔除浮躁,一方面要沉得下心,尔后才可以精耕细作,收获文字的丰收。通过你的介绍,认识了一位与我同名的作家。问好!
作者: 刘玉清    时间: 2014-3-9 15:15
李迎春的散文、小说等作品,我读过一部分,确实练词达意,文笔唯美。虽然情节简单,人物不多,却古风犹存,意蕴悠远,给人以想象与回味的空间。范老师评得准确,令人赞同与欣赏。学习了! :victory: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3-9 15:55
所谓古风,广义而言是围绕美学范畴展开的相关文艺活动多些,如诗歌的,音乐的,舞蹈的等等。范老师此文题很抓我眼球,当我在文本中看到那一组组小说和散文体裁的目录,如《杏花春雨江南》《梦向锦秋湖上去》《曾经年少春衫薄》《桃肥梨瘦》《唐李庵访秋》《风行雨散,色润花开最风流》等等,其实已经有了很多的文学联想,再配合范老师细致的解读,紧扣文题的评述,作者李迎春的文学创作取向就跃然纸上,令读者心领神会,自然被引领到一种审美的意识当中,从而认识或者记住这么一位文学人,并体会其文字中韵致的古风元素,这样的评述读后受益匪浅。
作者: 高骏森    时间: 2014-3-9 18:43
范老师这篇对李迎春散文小说的评论,可谓春水荡漾,桃花满香,评价的非常有功底,让我们有认识了一名优秀的作家,欣喜!
    问好范老师,春天快乐!
作者: 微雨清音    时间: 2014-3-9 21:19
写得好,评得也好,都是用心的文字。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4-3-10 04:19
原帖由 刘玉清 于 2014-3-9 15:15 发表
李迎春的散文、小说等作品,我读过一部分,确实练词达意,文笔唯美。虽然情节简单,人物不多,却古风犹存,意蕴悠远,给人以想象与回味的空间。范老师评得准确,令人赞同与欣赏。学习了! :victory:
希望刘玉清也把你的评论写出来,支持评论版!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4-3-10 04:20
原帖由 微雨清音 于 2014-3-9 21:19 发表
写得好,评得也好,都是用心的文字。
欢迎微雨清音来评论版发稿!:handshake:handshake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4-3-10 11:45
是篇综述貹散论,也是篇随笔性美文。读后给人的感觉,想读喜读,也急切关注起所评对象的文章来。
作者: 红秋叶    时间: 2014-3-10 17:59
是一篇难得的妙文,逐字逐句中不乏山灵水秀之俪,犹如引领读者去看山去观水。先是对文集进行文字气韵上的定位,比如“结构恢宏,气势磅礴,隽言妙语,随处可见。”
        文中好句连连,对文集中文字气质的透析更显人意,本身也是一篇很耐读的状物抒情文字。十分赞成文中对山川灵秀的提炼,对抒发要富含思想的提倡。

[ 本帖最后由 红秋叶 于 2014-3-10 18:02 编辑 ]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14-3-12 20:33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4-3-10 11:45 发表
是篇综述貹散论,也是篇随笔性美文。读后给人的感觉,想读喜读,也急切关注起所评对象的文章来。
谢谢梁老师鼓励。我以后常来。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14-3-12 20:37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4-3-9 10:45 发表
从小说到散文,范廷伟全面介绍评价了李迎春的文学创作成果。一个业余作家,须在完成社会、家庭责任之后,才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耕耘自己的文学田地。一方面要剔除浮躁,一方面要沉得下心,尔后才可以精耕细作,收获文 ...
李迎春的散文古风犹存,大气磅礴,很有特色。近期我介绍她过来发帖。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14-3-12 20:39
原帖由 刘玉清 于 2014-3-9 15:15 发表
李迎春的散文、小说等作品,我读过一部分,确实练词达意,文笔唯美。虽然情节简单,人物不多,却古风犹存,意蕴悠远,给人以想象与回味的空间。范老师评得准确,令人赞同与欣赏。学习了! :victory:
期待你的新作。问好你了。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14-3-14 05:33
原帖由 高骏森 于 2014-3-9 18:43 发表
范老师这篇对李迎春散文小说的评论,可谓春水荡漾,桃花满香,评价的非常有功底,让我们有认识了一名优秀的作家,欣喜!
    问好范老师,春天快乐!
谢谢您的阅读与指导!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14-3-14 05:36
原帖由 一水 于 2014-3-9 15:55 发表
所谓古风,广义而言是围绕美学范畴展开的相关文艺活动多些,如诗歌的,音乐的,舞蹈的等等。范老师此文题很抓我眼球,当我在文本中看到那一组组小说和散文体裁的目录,如《杏花春雨江南》《梦向锦秋湖上去》《曾经年 ...
i谢谢您细致而精彩的点评。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