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从容 于 2014-10-29 16:01 编辑
教学路上 我是一名极其普通的乡村老师,行走在乡村的教学路上,默默耕耘于原野,与孩子们一起成长并快乐着。 93年开始执教,认真地抓好课堂教学,教会学生做人和求学,所带班级教学成绩质量调研均在乡镇名列前茅。做好教学思考和总结工作,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奖,并出书发表。96年和2002年被评为乡优秀老师。2004年被评为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同年并聘为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2004年参加南昌市师生“诚信箴言”征集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07年在南昌市小学语文学科“识字 写字教学案例”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08年积极参加南昌市小学语文学科“古诗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所撰写的案例《古诗两首》荣获一等奖。同年在乡镇教学竞赛中获语文教学第一名。2009年执教的《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获青山湖区二等奖,南昌市三等奖。 指导的学生习作多次获奖,其中在青山湖区第三届优秀童谣征集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在青山湖区纪念建党90周年“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征文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2011年开始,学习管式作文教学,以发表为激励进行作文教学,几年来,指导的学生习作二十多篇发表在省级报纸和杂志上。其中发表在《江南都市报》的学生习作有: 1、 游洪崖丹井 (2011年1月25日)青山湖区南林小学六(二)班:陶雅琴 ;2、放焰火 (2011年2月)青山湖区南林小学六二班 符瑾涛;3、我的理想 (2011 4 19)青山湖区南林小学六(2)班陶雅琴;4、爱看电视的爷爷 (2011 5 17 )青山湖区南林小学六(2)班陶永新;5、自习课上(2011 6 10 ) 青山湖区南林小学六(2)班陶健康;6、校园的“棒棒糖”树 ( 2011 6 16 )青山湖区南林小学六(2)班陶思浓;7、我和“青青草地”(2011 6 21 )南昌市青山湖区南林小学六(2)班陶永新;8、我和“青青草地”(2011 6 21 ) 南昌市青山湖区南林小学六(2)班陶思汉;9我和“青青草地”( 2011 6 30 )南昌市青山湖区南林小学六(2)班陶健康;10、风娃娃 (2012 1 4 )南昌市青山湖区南林小学一年级卢宏宇;11、小草醒了( 2012 4 6)南昌市青山湖区南林小学一年级杨雨泰;12、春天的太阳(2012 6 12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南林小学一年级陶哲文;13、屋檐上的冰溜 (2013 1 22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南林小学二年级徐锐哲;14、“花”开了(2013 3 12 )南昌市青山湖区南林小学二年级杨雨泰;15数星星(2013 5 29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南林小学二年级杨雨泰;16、中秋节 (2013 12 2 )青山湖区南林小学三年级杨雨泰;17、小船漂呀漂 (2014 1 20 )南昌市青山湖区南林小学三年级卢宏宇;18、煮红薯 (2014 2 17 )南昌市青山湖区南林小学三年级陶祥;19、云(2014 3 24 )南昌市青山湖区南林小学三年级 陶祥;20、生日梦(2014 5 5 )南昌市青山湖区南林小学三年级 徐锐哲;21、学泡茶(2014 5 19 )青山湖区南林小学三年级 杨雨泰;22、母亲节帮妈妈洗脚 (2014 8 18 )南昌市青山湖区南林小学三年级 陈磊;23、爱“计算”的叔叔 (2014 9 1 )南昌市青山湖区南林小学三年级 杨雨泰;24、那片绿绿的菜地 (2014 10 13 )南昌市南林小学四年级 郭建豪。发表在《小学生之友》上的学生习作有:25、我们村的舞龙 (2012 1-2 高)青山湖区南林小学六(2)班陶雅琴;26、你们真是小雷锋 (2012 11)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南林小学一年级卢宏宇;煮红薯 (2014 6)南昌市青山湖区南林小学三年级陶祥。 以学校为单位参加2012-2013“爱上阅读书写梦想”创作征文大赛,我作为特邀主编的学生习作得以由人民日报社免费出版,钟书国际出版网发行,书名为《南林小学专辑》,收录了我校两届学生的部分习作一百多篇。 2010提交的论文《课例中探讨长文短教》获江西省小学语文二等奖;2011年荣获第六届《中国教师报》读报用报征文比赛二等奖;2012年撰写的论文《实践中初探作文教学》获江西省一等奖;在区教研员曲青亚主任负责带领下与区部分老师做的课题《青山湖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历经三年完成,获江西省优秀课题;2014年参加谷雨诗会,写的诗歌《秀美乡村(组诗)》荣获“田野风”南昌市谷雨诗会二等奖,(参加比赛所用的是网名从容);课余写课堂教学叙事30多篇;对三年级两册课文进行了诗意改编,让孩子们童心阅读巩固;试着写了一些下水文用以引导学生写作;也涂鸦了一些诗歌散文,近20多万字,散见于媒体网络发表。 行走在乡村教学,我教我乐,我思我写,引导着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做一棵在赣江边的芦苇多好,春来吐绿拔节,夏来茂盛蓬勃,秋来芦絮俏丽,冬来金黄思考。 (作者: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南林小学 陶勇) 附部分文字: 校园的“棒棒糖”树 ( 2011 6 16 ) 青山湖区南林小学六(2)班陶思浓 校园的围墙边,有一颗我最喜欢的树,长得很像棒棒糖,我亲切地称它为“棒棒糖”树。 “棒棒糖”树还不太大,大概只有几岁吧!它算不上枝繁叶茂,因为它还只是“小孩子”,蓬蓬勃勃,伸枝吐绿地生长着。 我常常坐在树下,与教学楼相望,看操场上的同学们打闹嬉戏,听同学们的欢笑叫闹声,闻“棒棒糖”树叶散发的淡淡清香。“棒棒糖”树成为我最好的朋友,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度过美好而青涩的少年时光。 伤心的时候,我会一个人悄悄来到树下,抱着树干,大哭一场,让心中的委屈连着泪水流出来。“棒棒糖”树总是默默地陪着我,倾听我的诉说。随风舞动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似乎在安慰我。我抬头看着“棒棒糖”树,内心充满了感激。 开心的时候,一路奔跑,到“棒棒糖”树那儿去,与它分享我的喜悦。偶尔讲一些笑话给它听,讲到有趣的地方,我便会忍不住笑起来。“棒棒糖”树仿佛听懂了我的笑话,枝叶迎风摇摆。 靠在走道的栏杆上往下看,“棒棒糖”树青青翠翠,舒展着枝叶,恍若一个大“棒棒糖”立在那儿。小学就要毕业了,我将要离开“棒棒糖”树了,心里竟然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棒棒糖”树,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记得我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我还会回来看你的。 (指导老师陶勇) 秋风版主点评:脑海中仿佛出现一幅画:枝叶婆娑的“棒棒糖”树下,一个满怀憧憬的小女孩在思索着什么,风,吹过她的裙裾,空气轻灵,树叶清香,一切是那么的美好。相依相伴小学时光的“棒棒糖”树使小作者充满了深深的眷恋,承载着小作者青涩的悲喜。马上就要毕业了,但愿小作者和“棒棒糖”树之间的深厚情谊,会常驻心间。
我和“青青草地” (2011
6
21 ) 南昌市青山湖区南林小学六(2)班陶永新 这个学期,我又认识了一位好朋友——“青青草地”。在这里,我的作文有了很大的进步。 开学之初,语文老师让我们写好作文,多发几篇到“青青草地”版面上去,因为这里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文章好的还有可能推荐到《江南都市报》上去。听到这个好消息,我对待每次的作文都非常认真。第一单元的两篇作文,我写得并不是很好,但还是尝试发到“青青草地”上,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指点。没有想到有一篇《别做“假文盲”》的作文加了精华,我无比的激动。从此,我便喜欢上“青青草地”这个版块了。 后来的几篇作文,除了积极发到“青青草地”版块外,我还参与到版面上的互动中去,多看看别的同学的好作文,认真揣摩版主老师精心的指导和点评。虚心吸收一些别人的写作长处,领悟作文的写作方法。也积极发表一点评论,和老师同学们多交流。这样,我的作文一步步得到提高。 在第五单元的自由作文中,我以爷爷酷爱看电视为主题,写了一篇名为《爱看电视的爷爷》的作文。我把这篇作文发到“青青草地”上,深受大家的喜爱。版主老师极赞赏我的这篇作文,作了精彩细致的点评,推荐到《江南都市报》。不久,我的作文便在报纸上发表了。全家人都为我感到高兴,爷爷还拿着报纸见一个人就夸我一回,我都不好意思了。 看到我的作文发表了,班上同学争相阅读《江南都市报》“青青草地”上我的作文,我心里无比高兴。这是我第一次发表作文,激动与自豪充溢着我的内心,我常常一个人偷偷地看着报纸上自己的作文,沉浸在快乐之中。我这次作文的发表,给我增加了很大的自信,我更有信心写好每次作文。我对“青青草地”的感情更深厚了,更迷恋“青青草地”了,一有时间我总要到“青青草地”看看,好的作文启发我的写作思路,版主老师精彩的点评更是让我的作文开了窍。 “青青草地”滋润着我的心灵,我就像是“青青草地”上的一棵小草,正生机勃勃地成长着。
(指导老师陶勇) 秋风版主点评:说句心里话,这篇作文写得非常好,把在青青草地所见,所感,所为都写出来了。有对文字的尝试,对别人文章的回复,对作文如何提高的感想等等,真切,自然。但愿青青草地会成为你们心中永远美好的回忆,成为作文前进的动力。
学泡茶 (2014
5
19 )
青山湖区南林小学三年级 杨雨泰 星期天的上午,我去外公家玩,正巧碰上外公在泡茶,我觉得很好玩,就向外公请教泡茶的技术。外公说:“好呀,泡茶也有讲究,今天,我就教你一招‘蜻蜓点水’。”这名字听起来就挺有意思,我一定要好好学学。 只见外公先将茶具洗干净,接着往茶叶里放进一小撮上好的茶叶,然后拿起热水瓶,将沸水倒入壶中。顿时,茶叶热闹了起来,本来静静地躺在壶底的茶叶像大海里的小鱼在波涛中乱撞。不一会儿,壶中慢慢平静了下来,这时外公拿起茶壶,在几个茶杯的上方迅速移动,茶就像一根线,乖乖地落在茶杯里。我眼红了,连忙抢过茶壶照外公的样子做了起来,可是,我不是溅到桌子上,就是太满了,溢了出来。我生气了,一个人坐在地上生闷气,外公看了丁说:“想练成‘蜻蜓点水’可是要费很大的耐力的。不是你想学就能学成的。” 听了外公的话,我耐心地做,果然比刚才好多了。
(指导老师:陶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