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55|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与中财】八年相守,风月应无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7-28 1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08 编辑 <br /><br />
                      八年相守,风月应无言
                                文/郭玉琴
  恋上一个坛子,就像恋上一壶酒一样,在这个坛子里浸泡的越久,留下的情意与眷念就越深。第一次听说中财论坛这个名字,源起于一个素昧平生的文友。那时我很穷,很窘迫,刚刚步入围城,经历了人生最重要的结婚生子这个过程,第一次在网上遇到他,他就问我,你在哪个论坛玩?我那时其实哪个论坛也没玩,只会和自己的孩子玩,并且因为初为人母,玩的一团糟。那时,我刚生完宝宝,每天被尿布和奶粉,还有孩子的哭声围的团团转。他从我的言语中知道我的窘况,说你到中财论坛去玩吧,那里不仅好玩,而且可以帮你赚点奶粉钱。为着赚奶粉钱,也为了宅在家里带宝宝打发无聊的时光,认识他的第二天,我就急吼吼的到中财论坛注册了。

  那时是一个叶落果熟的秋天,2008年的10月份,我来到中财论坛。可是这个秋天于我来说,只是经历风霜考验的开始。我初出江湖,自然是不知道坛子的深浅的。坛深高人也多,那真可堪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聚集在中财这里的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友道行。中财论坛是一个文字的江湖,那时我初来的时候,由于我的粗心,我在这里发的第一篇散文是不成功的。那是我的旧作,刚刚发上来一篇,不到五分钟,就有版主善意的在我的帖子后面提醒,要原创首发。原创首发这个名词我也是在中财论坛第一次被理解,因为不懂,还有文友在我的短消息提示里特意解释给我听。那时来觉得自己真是一个小学生,是一个还没入门的关外弟子。当我学会了如何原创首发,并且在文章的末尾加上版权后,我的很多文章终于还是没有被加精华计酬。一篇篇散文被湮没在中财论坛人山人海的帖子里,像波浪汹涌,一浪高过一浪,回帖量是至今都无法超越的巅峰期,似乎2008年在我的记忆里,是中财论坛人气最旺的巅峰期,那时每个人的帖子都是有好几百的点击率,每个人的帖子后面点评都是好几页,而在线网友我常常看到很多,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因为发帖量和回帖量高,很多版主在凌晨夜里一点还在线值班点评。这个秘密是我无意在一次深夜发帖上来发现的。一次凌晨一点我趁着孩子入睡起来写点东西,刚发上去不到二十分钟,就发现有人跟帖了,并且第一个跟帖的就是当时散文版的版主杜永生老师。他的敬业精神在当时很多文友心目中是有目共睹的。

  版主的敬业精神源自于对这个论坛输入了很深感情。而这种感情就体现在对每一个来这里文友的帮助和相互交流上。我的文笔基础并不好,这是因为我在婚后,将文笔割断了一段时期,手脚都生疏了,再加上婚姻生活并不顺利,处处心绪受堵,根本沉不下心来写东西。来到这里后,当我发现每一个人都在热情高涨的写作,每一个人都在勤奋的耕耘,不仅我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出来,而且让我在阅读文友们的帖子过程中,心也被沉淀下来,知道人生应该需要什么,割舍什么,那时我的婚姻生活虽然真的一地鸡毛,很像苏青写的小说《结婚十年》,但是十年没到,我只有一两年,也还是可以像她那样凭着自己一点尚未被磨平的灵气去争取点什么的。我就抱着这样的决心在这里写下去,而这里也就自然成了我练笔的一个平台。人都是需要欣赏和鼓励的,当我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都差强人意,不能过关,无法加精也无法计酬的时候,我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多文友和斑竹最无私的关怀。我记得散文版的高迎春老师和杜永生老师,还有敬一兵老师都有专门的在我的帖子和短信里鼓励我说,慢慢来,玉琴文友,只要坚持,多看其他文友的文章,用心打磨,一定会能加精计酬的。谈到我的第一篇加精作品,当时我的确是喜滋滋和激动的。但是若干年后我回忆这段往事,再翻阅从前自己写的那些作品,我认为第一篇精华作品的确是版主给我的鼓励精华,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精华。这种精华是对一个屡次受挫又怕受到自尊心打击的稚嫩写手信心上的鼓励。我的第一篇加精华作品题目是《2008年的最后一天》。当时我看到上了两个月的论坛终于加了一篇精华时,心情是无比激动的,仿佛终于向成功迈进了一小步,虽然这一小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正是这个好的开始,让我八年后有了一个值得骄傲的好的未来。杜永生版主是这样私下在短信里告诉我的:郭玉琴文友,鉴于你的勤奋努力让人感动,我和敬一兵版主商议后,决定给你一个精华鼓励,希望你继续努力,不要灰心,坚持不懈,一定会有更大的成功。从这一点看,中财论坛当时的四位版主的确是抱着扶持新人的敬业精神在鼓励我,给我这个精华的。其实我想说的是,这种敬业精神在中财论坛的版主这一群队里,几乎每个人都有,每一位在职期间的版主做的都很到位,是其他任何一个我后来所去过的论坛都无法超越的敬业精神。例如诗歌版的万里山水版主,在2009年的元旦节前一天我发的诗歌《新年随笔》里,看到我的整首诗有一句写的并不顺,他特意也通过短信告知我说,改一下这一句就可以加精华了。可是不巧的是,那天我出去办事不在家没上网,根本没看到,结果版主自己在元旦节的凌晨五点擅自做主替我改了一句,成了我的一句诗老师,并且再次通过短信告知我,还向我致歉说,怕耽误加精计酬的时间,没等你回复就帮你改了一句,希望你不要介意。那个精华计酬,以及那首《新年随笔》的精华计酬在我多少年后一直是我认为的最幸福的新年礼物。尽管我在中财呆了八年也从不知道万里山水版主是何方人士,姓什么叫什么,但是我知道这个人曾经温暖过我的世界,让我感受到文字的美好和文友间最真诚的友谊。对于中财论坛来说,所有斑竹的这个精神也一直应该是中财论坛的骄傲。

  小草虽然长不成参天的大树,但是小草有自己的骄傲和绿荫的怀抱。我与中财相守八年,与她一起共成长,这里是姐妹们的欢笑地方,是师长们的如沐春风循循善诱教导的讲台,在这里我学到很多东西,也帮助过很多后来的文友。这里像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成员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束光,在温暖和鼓励牵手,交流和鞭笞同行中,我们不寂寞,不孤独,一路只有收获,没有后悔。虽然论坛也像一个铁打的兵,流水的营,很多老朋友走了又来,来了又走,新人进进出出,但是一串串熟悉的名字,在这里留下的脚印,就像五线谱上跳动过的音符一样,每一次想到他们,我的心就如潮涨潮落的海水一样,心绪难平。至今我仍然怀念和我曾经同在这里结下深厚文友情的人的名字,笨小暖,白落梅,冷晰子,李秀玲,宋长征,摇曳风铃,琴若雨,芳香碧丝草,若水,这些或是虚拟的网名,或是实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中有他们来过,终于在八年后回首往事的时候,突然有了一种伤感,聚散皆匆匆,哪有世事不沧桑?

  而今回顾我与中财的八年,我从中财论坛的一名稚嫩写手和新人,终于也被很多人私下认为是中财论坛的一个元老了,甚至被可笑的说成是什么高人。其实世上哪有什么高人嘛,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不过要说是老人嘛,我自己倒恍惚觉得有点。毕竟八年的时间不算短,多少的故事都在岁月的长风浩荡里飘散了,纵然二十四桥明月夜还在,今夜也是风月应无言了,只有明月陪我还在怀念着那一张张熟悉的头像和虚拟中的脸。


推荐
发表于 2015-7-29 10: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08 编辑 <br /><br />情中有感,感中有思,而“思”是这篇文字的要义,那些远去的,那些即来的,他们也会像你一样寓情于字,感喟日月。问好郭女士。

2#
发表于 2015-7-28 17: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08 编辑 <br /><br />对于中财的情结又有谁能通过一篇文章来表述的清呢。
依然喜欢你,无论你写与不写,因为那些过往的文字早已流进心里。

3#
发表于 2015-7-28 18: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09 编辑 <br /><br />八年的中财岁月,凝结了生活的点滴,凝结了心灵的点滴,凝结了感念与感动。一步一个脚印,像琐碎的生活那样真实可感。

4#
发表于 2015-7-28 19: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09 编辑 <br /><br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5#
发表于 2015-7-28 22: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09 编辑 <br /><br />读来令人感动,我比老师迟来三年,也赶上了这个温暖的家庭,感谢中财吧

6#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22: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09 编辑 <br /><br />对于中财的情结又有谁能通过一篇文章来表述的清呢。
依然喜欢你,无论你写与不写,因为那些过往的文字早已 ...[/quote]
谢谢风铃姐姐的喜欢,一样的喜欢和你在这里聚首。

7#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22: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09 编辑 <br /><br />八年的中财岁月,凝结了生活的点滴,凝结了心灵的点滴,凝结了感念与感动。一步一个脚印,像琐碎的生活那样 ...[/quote]
谢谢剑鸿版主。我相信每一个中财会员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美回忆在这里。

8#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22: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09 编辑 <br /><br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quote]
谢谢水如空文友来读,是的,波心荡,岁月的长风也在浩荡着。

9#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22: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09 编辑 <br /><br />读来令人感动,我比老师迟来三年,也赶上了这个温暖的家庭,感谢中财吧[/quote]
感谢中财,感谢有你,有我,有这样的一个人文荟萃的大家庭。

10#
发表于 2015-7-28 23: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09 编辑 <br /><br />感谢中财,感谢文字,感谢一路相伴的中财文友,与你一起感悟这份情浓意重的相守。

11#
发表于 2015-7-29 05:07 | 只看该作者
这八年,你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我能见证。
12#
发表于 2015-7-29 05:11 | 只看该作者
我写的《短章长谣尽心评》中的一段文字:
梁星钧评论郭玉琴的散文,用的是归结型,他形容郭玉琴的文字,是来之“心底的歌谣”。郭玉琴出生在苏北淮安一个贫瘠的小村庄,从小受歧视,受虐待,被人骂作“痴子”,视为不值钱的“野丫头”。父母让弟弟妹妹上学,偏偏不让她去。好心的大伯看不下去,用卖猪的钱替她交学费,送已经九岁的她进了校门。由于家境贫寒,中途几乎辍学,是好心的老师慷慨解囊,才使得郭玉琴勉强读完高中。心存自卑的郭玉琴,虽不言语,却以自己加倍的努力,来抗争世人落在她身上的白眼。艰难的成长环境,艰难的求学路程,在屈辱中生存,在逆境中长大,使得郭玉琴的文笔十分沉涩,文字十分凝重,却难能可贵地显示出一种生命的信念与力量。文字成为她心灵的家园,也成为她心灵飞翔的翅膀。梁星钧读完郭玉琴墨水与泪水相溶的散文,得出了三点结论。其一、真情流露,心底歌谣。郭玉琴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真实述说,饱含真情。其二、日记体裁,简章短字。郭玉琴笔随心意,意尽文止,是最纯真的心灵独语。其三、议论风格,关注女性。郭玉琴同情弱小,悲天悯人,文笔成了她抗争压力,暴露人性的武器。梁星钧归结郭玉琴散文,以真立趣,以直入劲,以新入目,以智入味,心直口快,敢爱敢恨,纯真性情,令人刮目相看。他相信郭玉琴的文笔极具潜质与实力,假以时日,定能大放异彩。梁星钧的评论,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不屈抗争的郭玉琴,一个在文字中成长的郭玉琴。
14#
发表于 2015-7-29 10:26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5-7-29 05:11
我写的《短章长谣尽心评》中的一段文字:
梁星钧评论郭玉琴的散文,用的是归结型,他形容郭玉琴的文字,是 ...

迎春老师还转这些干啥,已是昔日旧事。
玉琴散文不错。她敢爱敢恨,男儿襟怀,思考敏捷,文采绵长,完全可走向“另类”,也能够取得成功。
我们这一帮固守此地的文友,真的不易。
15#
发表于 2015-7-29 10:33 | 只看该作者
郭玉琴朋友是非常用心写字的。是把个人“身心”融入到文字里的状态。
依然记得当初阅读你文字的印象。
还记得你曾在一篇散文里写到我的第一本书。
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3 15:41 , Processed in 0.07882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