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06|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也谈余秀华的诗歌《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29 2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骏森 于 2015-3-29 20:18 编辑

也谈余秀华的诗歌《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我出生的年代,是新中国新诗崛起被人推崇的黄金年代,我写诗的年代,是新中国新诗沉寂被人轻蔑的悲哀年代。话虽这么说,但也不能说绝,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总有一天会转回来。

       余秀华的火,便是最好的例证。

       2015年元月,几乎是一夜间,余秀华的名字在中国诗歌界红遍了大江南北,无论是实体、还是网络、电视媒体,以及写诗和不写诗,读诗和不读诗,有名和没名的人,都在就余秀华因写诗出名炒得沸沸扬扬,到现在都没有停息。因为余秀华和余秀华的诗,这个冬天,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没有人再感觉到寒冷。这是继赵丽华的“梨花体”、车延高的“羊羔体”,乌青的“废话诗”炒作后又一次掀起诗歌炒作的高潮。很明显,这次对余秀华的炒作要远远大于前三位。理由是前三位写得诗无论是好还是不好,所有人都能效仿来写,但余秀华的诗歌是很难效仿的。

       这一现象让人很不可思议。我们不禁要问,余秀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写了怎样感动人或打动人的诗,竟让冷了这么多年的中国新诗一下子在寒冷的冬天燃烧起来?

       百度查阅,亮在眼前的是:余秀华,脑瘫农民女诗人,因代表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而一夜走红。

       乍一看,相信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余秀华是一名脑残疾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妇女,因写了一首大胆开放的“色情”诗歌,从而引起了诗歌界以及媒体的强烈关注和炒作。

       根据这仅有的信息我们来评判,肯定是先摇头,然后是痛恶。摇头是因为人们仅从余秀华的特殊身份——农民——脑瘫——写诗,来博取对她的同情和赞赏,这样做太武断太草率太感情用事了,这是对诗歌的不尊重和不敬畏。痛恶是因为她的成名代表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里面的一个“睡”字,这个题目很明显就是标题党,目的就是为了引起读者的好奇与注意让他们展开炒作,最终达到媒体关注使自己出名。谁都知道,文人,最渴望的就是希望媒体炒作,无论炒作内容是正面还是负面,都是好事,炒得越厉害,意味着出名的机会就越大。余秀华这样做,我们不仅感觉到她太轻贱了自己,更何况还是一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残疾女人。

       这只是我们看见她最肤浅的信息后做出的一个最初的评判。到底这评判对不对呢?其实我们心中还是存在疑问的,因为自从余秀华被媒体报道炒作出来后,关注她的人是越来越多,议论也是褒贬不一。正是因为人们议论褒贬不一,我们才必须保守着自己的答案,继而走进她的诗歌中阅读后才能给出最后的结果,这样做是对诗歌的尊重,也是对诗人的尊重。

       既然她是因为成名代表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走红的,那么,我们就最先来读这首诗。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实话说,如果我们仅是听外界人士的评头论足,自己不亲自走进来感受一番,还真会误解和委屈余秀华。她的这首诗歌我们不否认是因为题目的醒目和雷人博得大众炒作的。其实她这样做也并没有错。俗话说,读报读个题,看书看个皮,意思是说当我们拿起一张报纸时,首先看的就是文章的标题吸不吸引眼球,若吸引,这篇文章才有希望被你看下去,至于内容是什么,质量如何,那是后面的事。假若一篇文章的内容写得非常好,但标题很土气,想必,绝大多数读者都会转移目标,这很正常,人的惯性思维,每个人都有。读书也一样,当我们面对一本完全陌生的书籍时,相信每个人首先看的就是这本书的封面如何,封面如果能引起你的好感,那么,这本书也才有希望被你拿起来读下去,至于内容如何,那也是后话。不然,每位作者在出版自己作品集时,非常看重封面设计,就是这个道理。还有我们读书时,中考高考写作文,老师总是会叫我们一定要把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写得有吸引力,也是同样的道理。

       余秀华这首诗歌因为题目亮眼引起了读者的热捧,这已经让这首诗歌还没开始就先成功了一半,对写文的人来说,余秀华明显是聪明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有了好的开始,下面我们就直奔主题,来看她的这首诗歌到底写得如何。

        不写诗和不懂诗的人,不能领略出一首诗的好坏,是能理解的。但对写诗的人和懂诗的人来说,在对别人作品分析和理解时,也不能就自己的眼光来一锤定音,因为,诗歌是一门高雅流动的艺术,跟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民间《寻宝》聘请的专家一锤定音辨别真假是完全不同的,更何况,专家鉴赏也不能保证百发百中。所以,我们在判断一首诗时,要做到从大局出发,大范围出发,从宏观出发,只有这样,你才够资格被称为一名真正的鉴赏家,诗评家。

        什么样的诗才是一首好诗?如何才能写出一首好诗?语言精炼?凝练?意向表达清晰?朦胧?词句华丽?语言优美?……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这些所谓的答案也只能说是似对非对。就我个人而言来评判一首诗歌好或不好,通俗一点讲,就如一道菜,它的色香味是否适合你的口味,若适合,管他青菜萝卜,还是山珍海味,都是好菜,反之,就不是好菜。诗歌也一样。精细一点讲,就是写作力度如何?如写毛笔字我们看的是书法家下笔是否有神。诗歌里,我们看的是境界高不高,厚度深不深,思维广不广,有没有关注国家的命运,有没有关注百姓的命运,用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话,就是有没有当你居庙堂之高时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时则忧其君。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都一样。

       余秀华这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第一节真的很惊人,很震撼, 它跟《中国好声音》里参赛的歌手一样,一开嗓子从喉管发出的声音就能震撼台上的评委和台下、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诗歌讲究有形和无形的结合,讲究清晰和朦胧的结合,讲究夸张和实体的结合,让文字亮在读者眼前的,是既读得懂又读不懂,既感觉到大美又说不出美在哪里,反正就是读后心里有很多话要说,但又不知道该从何处说起的滋味。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是的,我们不否认,对于写诗和懂诗的人来说,一看就知道写的是两个人的性爱。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前半句理解起来并不难,“睡你”、“被你睡”、“肉体”、“碰撞”,这些词都是实写,一看就很露骨,所以不需要多解释。我想,也正是因为作者在这首诗里写到了这些露骨的词语,以及结合诗的题目,才让反对她的人骂她的诗歌是“淫荡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想大家一定知道中国新诗曾出现过下半身和性器官诗了吧,如果把那些诗歌找出来和余秀华的这首诗歌(包括她所有被称为“淫荡体”诗作)放在一起,进行公众朗诵,看谁敢大胆自然地朗诵出来?我敢打赌一定是余秀华的诗歌朗诵自然。在这里我还要说,余秀华是成年人,成年人写成年人能读的诗是天经地义的。“性”本身就是文学题材中不可或缺的文学,人如果没有性的延续,就不可能出现文明,不可能出现诗歌,更不可能有今天我们在这里如此火热的议论和争吵,我们每个人都是因“性”才从无形变成有形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当然,性自古以来都是私密不被公开的,但没有说就不能被探讨。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性的话题公开探讨也越来越普及化,用诗歌来表达,并不过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长篇小说《蛙》里面有许多尽是赤裸裸的脏话,为什么没人说是黄色小说?更何况,余秀华在这里说得够含蓄的了。而她第二行的后半句以及第三行,估计普通人理解起来有点吃力,什么“催开的花朵”、“虚拟出的春天”等字词,看得人云里雾里。正是这云里雾里,才构成了诗歌的真正语言,也是让她火红的重要原因,让你看得似懂非懂,看得你身体热血沸腾,但又不知道为啥会热血沸腾。这里借学者和诗人沈睿称余秀华诗歌的评价来解释,“余秀华的诗歌是纯粹的诗歌,是生命的诗歌,而不是写出来的充满装饰的盛宴或家宴,而是语言的流星雨,灿烂得你目瞪口呆,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让你的心疼痛。”前面我已经说到了,她的这首诗歌是写性爱的,结合沈睿的这段文字,我就不再详细解说下去了,相信每一位成年人都懂,而且,我们也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以及即将经历。爱,性,我们每一个生活在红尘里的人都必不可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文学作品中也就必须存在,尤其诗歌,更需存在,还必须要升华。只是看的,你如何去把这神秘的东西给写得更加神秘绚烂,就如沈睿说的“语言的流星雨,灿烂得你目瞪口呆”,也如莫言说女人的裸体是艺术一样高湛,你就赢了。性这东西是两个人的私事,为什么有人做的鱼水交欢,有人恶心反感,其实,这都是艺术,要想弄懂这些艺术,达到和谐,就必须要从文学作品中来偷学技艺,尤其是跟诗人学,保证没错。

       她诗歌的第二节似乎和第一节完全脱离了衔接,有点八竿子打不到一起,什么火山在喷,河流在枯,被关的政治犯,无家可归的流民,枪口下的麋鹿、丹顶鹤,这些几乎都是在写天灾人祸,人文道德等现象,和爱和性一点都不挂钩。正是她这第二节和第一节搭不上边,才真正和诗歌的题目挂上了钩。我们都知道,诗人的这第二节正是如今我们每一位有良知的人都在关心的话题。作为余秀华,她也是一名国家公民,尽管身份特殊,身体特殊,但是她的精神不特殊,作为女人,她有普通女人的需求,作为诗人,她有诗人悲天悯地的心,从关心自己到关系人类,到关心整个自然界的生灵,她都一一写进了自己的诗中,而且,她的这些书写是从自己的需求延续到整个自然界的需求连在一根筋上没有掐断,可见,人文情怀是多么的高远。看到这里,你也就会恍然大悟,原来看似和第一节无任何关系的,其实是紧密相连的呀。

        第三节,和题目完全挂钩了,三行,都是诗人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睡”自己要“睡”的人。而且,这个“睡”还是要冒着极大生命危险去的,“枪林弹雨中”、“黑夜摁进黎明”、“奔跑”,为什么会这样?第二节已经说得非常明确了,所以,第三节就非常好理解了,因为为了第一节里面那满怀真正浓郁浪漫的爱,尽管这爱来的非常危险,但也必须要义不容辞的去,否则,第一节就是多余的。通过读第三节,结合第二节来静思,诗人这里的“睡你”,看似邪恶意淫,实则,是一份美好良善的人间大爱,是“爱你”,而非“睡你”。因为这是诗歌,诗歌不善于像散文那样说得清清白白,它善于转化和借用。理解这点,就不难理解这首诗了。

       接着看第四节。第四节和第三节是上下衔接的,第三节诗人说到尽管去“睡你”会遇到很多危险,但她始终相信自己能到达目的地,因为作为诗人的她,相信人间还是良善的,会对一个弱势女子手下留情,也会为她的故事而感动放下手中的猎枪。但是,她也清楚地知道,尽管人间大爱远远多过恶魔,但恶魔也不是不存在,甚至,有些恶魔还会扮演成大爱来引诱她上钩,但她仍然会坚定目标,无怨无悔,因为,人生自古谁无死?决定该做的事,无论遇上任何阻碍或付出代价,都要豁出去。这样就是死了,也无憾。

       最后一节,就是她坚定如铁的目标,也是心底最想说出来的话。

       分析、解读完了,但似乎留给读者的还是有些云里雾里,一开始说这首诗是写性爱的,当分析到第二节、第三节的时候又说到是在关心人类、自然,与性爱无关,但到了第四节貌似又回到了性爱,感觉很矛盾。其实,这些看似矛盾的东西,当你理清头绪了,也就不矛盾了。这就是诗人,这就是诗歌,写诗的人可以人在屋里坐,心和灵魂却分文不花在周游世界。这首诗我们再简单一点来解释,就是诗人说自己在这个社会是一名底层的弱势人物,犹如那些自然界弱势的鸟兽一样,时时受到欺凌与威胁,但她的心与灵魂并不弱势,无论社会再怎么现实,她都要奋勇的靠自己的优势去改变自己,她相信自己一定能达到想要的目标,尽管最后真得没有得到,也无怨无悔,因为在有生之年,自己努力了,奋斗了。

       现在看来,她真的做到了,诗刊编辑刘年的发现,不正说明了这一切吗?

       这的确是一首好诗,无论你是把它当爱情诗来读也好,还是当性爱诗来读也好,或者,把它当成其它能内容的诗来读也好,反正,只要你能通过这些句子展开丰富联想,能博得身心愉悦,就足够了。无需论诗好或不好,脑瘫或不瘫,身份高贵或低贱,这些都与诗的质量好不好,读者爱不爱这首诗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你硬要说她的诗歌还是写得不好的话,那么,我建议你去读读她的与爱与性无关的诗作,如《五月的水系——吊屈原》、《写给儿子》等作品后,我们再来评。

       当然,我在这里虽然说她的诗歌写得好,甚至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但也不是说她的诗歌写得就无人能比了。我只是说相对而言,她的诗歌是属于上乘的,反正我写的是远远不能和她比的,也写不出她这样的作品出来。但人无完人,作品也一样。老子的《道德经》同孔子的《论语》从古到今都一直有人在批判呢,更不要说余秀华了。

                          2015.2.5—2.7  广州白云

推荐
发表于 2015-3-29 20:26 | 只看该作者
这一篇评论,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理解,如鱼得水,写得很顺畅。艺高者胆大,一个诗人敢于这样写,的确不一般!
3#
发表于 2015-3-30 12:47 | 只看该作者
欣赏骏森的评论,支持余秀华!
4#
发表于 2015-4-1 08:43 | 只看该作者
对一篇有争议的热诗作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理解,让人更加了解其内容及作者表述的角度。
5#
发表于 2015-4-2 14:20 | 只看该作者
      骏森不但是才情卓著的诗人,还是一个敢于在热点的包围中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的人!欣赏并支持着!
      问好骏森!
6#
发表于 2015-4-3 11:08 | 只看该作者
骏森才思敏捷,解读的透彻入理。关注,并欣赏。问好。
7#
发表于 2015-4-3 12:38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余秀华和她的诗,我喜欢她的诗胜过她本人……
欣赏骏森兄弟的解读!祝好。
8#
发表于 2015-4-18 18:35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诗人评诗,果然透彻一些。
9#
发表于 2015-4-24 06:06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时候我们也像余秀华走红网络呢?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23:01 | 只看该作者
一并问候楼上所有文友,感谢你们的支持。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我无法正常上网,所以不能及时回复大家的帖子,在此向各位深表歉意。
11#
发表于 2015-5-4 20:42 | 只看该作者
点评此诗,可能是目前我所见的最好最透彻的一篇评论吧。
余秀华是我的老乡,十年前,我们也有一些接触的。《南都周刊》曾经细写了她的写作经历及社会反响。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5-5 21:51 | 只看该作者
黄叶斌 发表于 2015-5-4 20:42
点评此诗,可能是目前我所见的最好最透彻的一篇评论吧。
余秀华是我的老乡,十年前,我们也有一些接触的。 ...

很感动黄老师的这句鼓励话。都在谈余秀华,所以我也用我自己的意见来谈谈,对或错,仅代表我自己的观点。呵呵。
   其实我是准备把余秀华跟许立志这两位诗人放在一起来写的,结果当我把余秀华写完了一看,已经这么长了,不能再写了,就改变了题目。
   向您问好!
13#
发表于 2015-5-14 21:37 | 只看该作者
这评有力。挺!
14#
发表于 2015-5-14 21:38 | 只看该作者
这评论写得热血沸腾,看得也很过瘾!
15#
发表于 2015-5-14 21:38 | 只看该作者
这评论写得热血沸腾,看得也很过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8 03:23 , Processed in 0.05220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