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空山景悠悠 [打印本页]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4 22:21
标题: 空山景悠悠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6-8-18 07:20 编辑 <br /><br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唐)王维
  
  黄昏时分,王维走入树林。林子里没有人,或者说他的目光所到之处没有看到人影。各种树木挺拔地站着,像一个个入山的隐士,在静谧安闲中和自己说着话。黑绿的叶子在光的映衬下显出别样的柔美,自上而下投影下来,形成世界的黑与白。
  
  王维知道黑白水墨可以成就万里江山,而他胸中的诗情可以成就悠然心境。他更知道,只有接近自然才是促成这种悠然的所在。此时,一抹斜晖扫过他的额角,给幽暗的树林带来丝丝光亮,让林间的青苔上多了些暖意。王维感到更加惬意了。这片树林王维常来,也时常与朋友们同歌共饮,调素琴,阅金经。“人生在世,”王维望着地上斑驳的树影,“图得应该不是奢华光耀,而是心灵的安静!”
  
  是的,安静。
  
  这个十五岁入京应试,才华早显,写得一手好诗,作得一手好画,少年时便成为皇室佼佼者的风流才俊。经年来饱受沧桑。他曾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由太乐丞之职贬为济州司仓参军;他也曾在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中被贼军捕获,被迫做了伪官。战乱平息后,他又因为伪官之事被交付有司审讯,依律当斩。经历中的他是悲哀的,因为伶人舞黄狮子与他无关,做贼军的伪官也不是他真实的意愿。但是,谁能理解他呢?谁又能理解一个文人的心性和他内心所受到的伤害。所以,他不再热衷于功名了,现在的他也只想做一个隐居的山中人,在自然中讨一方悠闲。
  
  王维所处的那个时代,其实是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各为名利各为私利的时代。人与人相恶,亲情与友情被搁置在了一边。它不是真正属于文人的时代,更不真正属于王维。王维的画是需要安静,王维的诗是需要简单,而王维爱着的音乐更需要与自然的合二为一。所以,在诗情画意的空山与明月之间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精彩,是王维最想要的。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这样写道。山里的幽美感染着他,也让那些不堪的过去渐渐变成天上的浮云。山,是他向往的山。水,是他挚爱着水。在与鸟虫的共鸣中,他听到了自然的声响,感受到了喧嚣之外人间尚有的安静。于是,清新静雅的诗成了,质朴素淡的画也成了。在《山水诀》中,王维这样写道:“………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可见,他是多么需要谐和与静美的心境,又是多么爱着因自然而有的造化之功。
  
  北宋文豪苏东坡曾这样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那意思很明确,品味摩诘的诗,在他的诗中能够看到画;看摩诘的画,在他的画里能够读出诗。摩诘,一个含有佛理的名字,是王维的字,意译为“净名”或“无垢尘”的意思,而“空山”正是“净”与“无尘”的最高境界。
  
  王维是信佛的,后人也曾因为他的佛性和在他在诗界的成就谓之为“诗佛”,但王维也是心知佛理的,所以用“知禅意”来定义他更加合适。文人做官,往往弃掉了“文”的本性。自古刁顽蛮横的官者难出好文,而好文也多出于历经磨难又懂得生活的人。而大自然对王维是有诱惑的,山林对他的诱惑也在成就诗人恬淡安静的心性。
  
  那首《山居秋暝》里诗人这样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意思是说,一场新雨潇潇洒洒地飘过,让翠绿的青山显出特别的清朗。秋天的傍晚,走在空山之中,更加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听泉水撞击山崖的叮咚之声,听洗衣女子在远处欢笑,那种感觉是出尘入画的美,那种心境是悠然悠远的静。月光透过树叶照在清泉上,风撩起地面上的“沙沙”声。小小的莲蓬开始移动了,正是撒网的好时节……
  
  所以,王维宁愿在这静而安闲的山林做个潇洒的“王孙”了,而不是在官场看尽尔虞我诈。他已感受到温和的时光,在这片山林悄然停歇。
  
  山林是美的,山间给予王维的心情也是美的。这个参禅悟理,学庄信道,集诗、书、画、音乐于一身的诗人、画手,终于在山里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找到了与心灵的相映和形神的合一。没人能参透王维的选择,在那个追逐名利的时代,也可能没有人赞同他的选择,在那个名利可以给自己给后人带来无尽光耀的时代。
  
  幽静的山林,唯有独步其间才能知其美,唯有从无人的寂寥中听到“人语响”才为最妙。“人语响”是自然的声音,是隐者心境平和的表征,也是诗人意念中的圆满。人的一生,出生、入世、经历经受,最终的结果不都是为了身心的安宁吗?
  
  王维已经悟到光在返回山林之后,复照的不仅仅是青苔,更有沉淀于他胸中的思想。山林是心静与物静的交融,山林更是他经历诸事之后的思考。大自然的美与他内心的静相映成辉,使幽冷的天空不再幽冷,空寂的世界不再空寂。于是,诗情充盈林间,画意填满胸中,唧喳的人声,碧绿的苔藓,芳香带有春天气息的百物,都在与他的心境融为一体了。
  
  “当夜幕降临,鸟鸣山涧之时,桂花的香沁入心肺,那又该是一番怎样的场景?”王维掸了掸衣衫上若有若无的浮尘,心满意足地笑了。
  
  ……
  
  空山不见人,唯有景悠悠。如此,便是人间最好!
  
  
注: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著名的诗人、画家。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世称“王右丞”,现世存诗400余首。他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苏轼曾评价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作者: 陆荣    时间: 2015-8-15 01:26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14 编辑 <br /><br />自古文人多落魄,风月场中少真情。
倘无当年黄狮舞,何来华章润丹青。


作者: 陆荣    时间: 2015-8-15 01:2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14 编辑 <br /><br />问好版主,您那眼睛总是那么明亮哦~~~~~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5 07:27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14 编辑 <br /><br />自古文人多落魄,风月场中少真情。
倘无当年黄狮舞,何来华章润丹青。[/quote]
老师好文笔,这个原创的话可以放到古韵版了。


作者: 寻梦天涯    时间: 2015-8-15 09:1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14 编辑 <br /><br />习文者一般都喜欢清静。此文读来心生禅意。早安!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5-8-15 13:39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14 编辑 <br /><br />因为有“诗禅”的美誉,作为官场幸运儿的王维,他的为官之路也便少有人指摘,也由于此,他的创作兼具宗教的皈依意识和诗学的自有情趣。
欣赏新作,问候木版!


作者: 一介草民    时间: 2015-8-15 15:14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14 编辑 <br /><br />如入仙境的感觉啊!


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时间: 2015-8-15 16:1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14 编辑 <br /><br />一直喜欢王维的诗,读了斑斑此篇,更觉清澈。


作者: 木子李    时间: 2015-8-15 18:50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14 编辑 <br /><br />我们运城的人呵。
王维的才情可算上佳,作者的剖解也入情入境入理。
问好!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15-8-15 19:07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14 编辑 <br /><br />山林之雅兴和爱好, 应该多为大户人家所为。想真正爱山林厚土之类的人如陶潜老先生,连温饱都成了问题,只有在文字里满足和朴素着,让人心疼和敬爱。欣赏,体会。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5 21:00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14 编辑 <br /><br />山林之雅兴和爱好, 应该多为大户人家所为。想真正爱山林厚土之类的人如陶潜老先生,连温饱都成了问题,只 ...[/quote]
说得有道理,如我这般之人是万万休闲不得深林的。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5 21:01
木子李 发表于 2015-8-15 18:50
我们运城的人呵。
王维的才情可算上佳,作者的剖解也入情入境入理。
问好!

是那个熟悉的木子李嘛,好久不见了呵。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5 21:02
黑龙江小龙女 发表于 2015-8-15 16:11
一直喜欢王维的诗,读了斑斑此篇,更觉清澈。

问候龙女,可曾带过儿前来?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5 21:02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5-8-15 15:14
如入仙境的感觉啊!

谢老师评读。问候。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5 21:03
李兴文 发表于 2015-8-15 13:39
因为有“诗禅”的美誉,作为官场幸运儿的王维,他的为官之路也便少有人指摘,也由于此,他的创作兼具宗教的 ...

是的,王维的“禅”,让人感思。问好李老师。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5 21:03
寻梦天涯 发表于 2015-8-15 09:18
习文者一般都喜欢清静。此文读来心生禅意。早安!

静,是确是件好东东。问候老师。安。
作者: 木祥    时间: 2015-8-15 21:09
用情解读一位古代诗人,表达了现代情愫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5 21:11
木祥 发表于 2015-8-15 21:09
用情解读一位古代诗人,表达了现代情愫

皮毛而已,问候老师。
作者: 木子李    时间: 2015-8-15 22:10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5-8-15 21:01
是那个熟悉的木子李嘛,好久不见了呵。

木门老师啊,咋们中财用手机浏览有点费劲啊。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5 22:21
木子李 发表于 2015-8-15 22:10
木门老师啊,咋们中财用手机浏览有点费劲啊。

所以,我把手机给扔了。哈哈。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5-8-15 22:53
品摩诘诗,读木门文,逢周遭寂静,惟绿茶盈盈……忽然有点文艺哎,呵呵
作者: 王淼之    时间: 2015-8-16 12:33
拜读大作。空灵、淡泊、清新。
作者: 王淼之    时间: 2015-8-16 12:35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15-8-15 19:07
山林之雅兴和爱好, 应该多为大户人家所为。想真正爱山林厚土之类的人如陶潜老先生,连温饱都成了问题,只 ...

庄周贷粟,陶潜乞食,鲁公乞米,至今思来泪如洗,君子不患贫而患不安,超然物外,追求心灵的洁净与安详,是一种生存智慧,何必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
作者: 文珺    时间: 2015-8-16 13:09
在秋的日子里,走进王维,解读他千年之前的情怀,是一份禅意,也是一份清醒。也许,只有让一颗喧嚣在心,在这尘世里真正的安静下来,一切才会回来。问好木版,感谢你的妙文!
作者: 朱竹    时间: 2015-8-16 21:01
对王维做了全身心的感悟与解析,有入木三分之感
作者: 罗忠继    时间: 2015-8-17 00:07
理性柔美的解析,别具一番意境。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7 10:12
一孔 发表于 2015-8-15 22:53
品摩诘诗,读木门文,逢周遭寂静,惟绿茶盈盈……忽然有点文艺哎,呵呵

期待老师的真文艺。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7 10:12
王淼之 发表于 2015-8-16 12:33
拜读大作。空灵、淡泊、清新。

问候老师,谢读。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7 10:13
文珺 发表于 2015-8-16 13:09
在秋的日子里,走进王维,解读他千年之前的情怀,是一份禅意,也是一份清醒。也许,只有让一颗喧嚣在心,在 ...

读王维于诗于己都不错的,哈。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7 10:13
朱竹 发表于 2015-8-16 21:01
对王维做了全身心的感悟与解析,有入木三分之感

谢老师读,问好。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7 10:14
罗忠继 发表于 2015-8-17 00:07
理性柔美的解析,别具一番意境。

问候罗老师,安。
作者: 孙光新    时间: 2015-8-17 10:21
觉得解释的稍多。比如
那首《山居秋暝》里诗人这样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意思是说,一场新雨潇潇洒洒地飘过,让翠绿的青山显出特别的清朗。秋天的傍晚,走在空山之中,更加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听泉水撞击山崖的叮咚之声,听洗衣女子在远处欢笑,那种感觉是出尘入画的美,那种心境是悠然悠远的静。月光透过树叶照在清泉上,风撩起地面上的“沙沙”声。小小的莲蓬开始移动了,正是撒网的好时节……

这是当下文化散文的一个弊病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5-8-17 10:21
以诗读人,古意新解,读来意趣盎然。欣赏佳作。问好。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7 10:23
孙光新 发表于 2015-8-17 10:21
觉得解释的稍多。比如
那首《山居秋暝》里诗人这样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嗯,有道理,融入自我当是更好。谢老师批。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7 10:23
刘彦林 发表于 2015-8-17 10:21
以诗读人,古意新解,读来意趣盎然。欣赏佳作。问好。

问刘老师好。
作者: 一楠    时间: 2015-8-17 11:46
古今穿越,情景交融。一直很葱白王维的,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直是我青年时期绘画的座右铭。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5-8-17 12:25
王维的这些诗歌早年就读过背诵过,非常喜欢。木门以其诗歌为线索,写王维的人生,写其精神历程和精神世界,笔触细腻、形象,非常恰切的诠释了王维在其历史背景下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怀。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15-8-17 17:03
你是一个有毅力的精神独行者。
作者: 康乔华    时间: 2015-8-17 17:51
读来有一种领悟,萌生了悠然心境,喜欢。问好木版。
作者: 欣欣向荣    时间: 2015-8-18 09:49
人的一生,出生、入世、经历经受,最终的结果不都是为了身心的安宁吗?
从木版这里知道了王维的一生
学习并问好
作者: 摇曳风铃    时间: 2015-8-18 11:48
静而生禅,禅而生静。
问好木门。
作者: 何也    时间: 2015-8-18 14:43
安安静静地读,赏,很是愉悦。
作者: 澧水寒儒    时间: 2015-8-18 20:19
对诗歌的解析呈现出主体的认知,呈现出古味与现代糅合的审美趣味,意趣横生。拜读,欣赏,学习,问好!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5-8-18 22:03
文化随笔,着眼于人物的时候,似乎别有一种深刻境界。学习问好
作者: 云小诺    时间: 2015-8-19 11:31
木,你这是随性一写,还是另一个系列工程开端?那个古代女子系列,我怕死了你翻的那些故纸堆,可是还好了,多少算知道点儿。
诗人,我可是真怕的。你要开始写他们,我不保证能读懂。
你好像看见王维了。我却只知道几首诗,还有我想过,他信佛和东坡信佛,起因应该不同。几乎是两个极端的命运类型嘛。可是呢,走的深度差不多。是不是纯粹智慧说到底,都在一个平台呢?
我说的不是信仰,是生命自有的纯智。比如你提到的”禅“。本不是谁的发明发现嘛,生命自携的。是吧。你懂的。
我替你回复我:不懂。
:lol
作者: 十年兜兰    时间: 2015-8-19 12:47
一首古人诗,让作者浮想联翩~木门,你真应写这么一本书,出成一册书,比如像《最美不过诗经》之类。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9 15:11
川媚 发表于 2015-8-18 22:03
文化随笔,着眼于人物的时候,似乎别有一种深刻境界。学习问好

谢川媚,你的真令人感动。问好。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9 15:11
澧水寒儒 发表于 2015-8-18 20:19
对诗歌的解析呈现出主体的认知,呈现出古味与现代糅合的审美趣味,意趣横生。拜读,欣赏,学习,问好!

老师辛苦,谢谢。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9 15:11
何也 发表于 2015-8-18 14:43
安安静静地读,赏,很是愉悦。

有道理,静为上。哈哈。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9 15:12
摇曳风铃 发表于 2015-8-18 11:48
静而生禅,禅而生静。
问好木门。

问好风玲,很洒脱的一个人嘛。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9 15:12
欣欣向荣 发表于 2015-8-18 09:49
人的一生,出生、入世、经历经受,最终的结果不都是为了身心的安宁吗?
从木版这里知道了王维的一生
学 ...

向荣辛苦,谢读,祝秋日安。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9 15:13
章烨zhangye 发表于 2015-8-17 21:26
从王维的诗画破题而入,写出了王维的精神风骨和艺术特色。在那份空山景悠的抒发上,透着个体心境的宣泄。欣 ...

问好章版,谢谢。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9 15:13
康乔华 发表于 2015-8-17 17:51
读来有一种领悟,萌生了悠然心境,喜欢。问好木版。

问好康老师,祝快乐。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9 15:14
夏日荷风 发表于 2015-8-17 17:03
你是一个有毅力的精神独行者。

我倒想自己是一个好吃懒做者,那样会更快乐!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9 15:14
房子 发表于 2015-8-17 12:25
王维的这些诗歌早年就读过背诵过,非常喜欢。木门以其诗歌为线索,写王维的人生,写其精神历程和精神世界, ...

老师辛苦,解析得漂亮。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9 15:15
一楠 发表于 2015-8-17 11:46
古今穿越,情景交融。一直很葱白王维的,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直是我青年时期绘画的座右铭。

向老师的座右铭靠近,努力做到更葱白。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9 15:17
云小诺 发表于 2015-8-19 11:31
木,你这是随性一写,还是另一个系列工程开端?那个古代女子系列,我怕死了你翻的那些故纸堆,可是还好了, ...

我已入定,知了禅意,这会意味着什么?好小诺,其实你什么都懂了。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9 15:18
十年兜兰 发表于 2015-8-19 12:47
一首古人诗,让作者浮想联翩~木门,你真应写这么一本书,出成一册书,比如像《最美不过诗经》之类。

《最美不过木门》如何?
作者: 十年兜兰    时间: 2015-8-19 17:12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5-8-19 15:18
《最美不过木门》如何?

呵呵,行,只是这门,要你的文字点缀一下。
作者: 冉令香    时间: 2015-8-19 19:45
清静、空幽。心静才有如此深入的品味。
久不来了,问好木门!
作者: 禅香雪    时间: 2015-8-19 23:38
亦官亦隐是王维的追求。文章再现王维的时代,再现王维出世入世的精神追求,画梅画骨,写人写神,读其文,穷其情怀,走进去,烛照内心,该是反思。学习了。
作者: 二哥哥    时间: 2015-8-19 23:44
好吧,我只能默默地欣赏木门的文。看诸位友友的解析,学习学习再学习。幸亏不考试,呵呵
作者: 清风盈袖    时间: 2015-8-21 14:46
以独到的思考与视角,从叙事的时间与空间上,实现阅读的多样化。文采斐然、潇洒走笔,显示出不凡的深厚修养。木版厉害。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21 22:39
冉令香 发表于 2015-8-19 19:45
清静、空幽。心静才有如此深入的品味。
久不来了,问好木门!

问好冉老师,安好?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21 22:40
禅香雪 发表于 2015-8-19 23:38
亦官亦隐是王维的追求。文章再现王维的时代,再现王维出世入世的精神追求,画梅画骨,写人写神,读其文,穷 ...

谢禅香雪留评,欢迎到来!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21 22:41
二哥哥 发表于 2015-8-19 23:44
好吧,我只能默默地欣赏木门的文。看诸位友友的解析,学习学习再学习。幸亏不考试,呵呵

倒是看到这是两来年爬得最高的一帖了,么的学习,只有感谢。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21 22:42
清风盈袖 发表于 2015-8-21 14:46
以独到的思考与视角,从叙事的时间与空间上,实现阅读的多样化。文采斐然、潇洒走笔,显示出不凡的深厚修养 ...

问好清风,有空多来!
作者: 随缘堂主    时间: 2015-8-22 12:09
解的有味:victory::victory:
作者: 静默的百合    时间: 2015-8-22 21:53
 空山不见人,唯有景悠悠。如此,便是人间最好!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读木木此文,想起这王维这首诗了,一向非常喜爱此诗的清朗自然与雅洁气韵,木木此文更将此意境抒写得愈加清朗,引人神往。体会学习,问好!
作者: 李晓萍    时间: 2015-8-24 09:18
木版历史人物的散文自成一格,拜读问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