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98|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走向一架秋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14 2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2 编辑 <br /><br />                                                                           走向一架秋光
  老家场院边用竹子搭着一架扁豆,望过去,紫色的花朵像一只只小蝴蝶,在绿叶间、流动的朝阳里起舞。我凝视这片植物,叶脉纤细,淡定,花朵明朗,灵动,它们在秋光里不断地舒展,以“负阴抱阳”的姿势抵达生命的成熟期。它们感召我心灵回归,回到童真岁月。

  多年前的夏天,场院前的菜地里爬满了香瓜藤叶。我常常轻手轻脚猫着腰走进去,瞅准瓜多的地方,翻开巴掌大的叶子,摘下熟透的瓜儿,嬉笑着,小猴子一样飞快地跑去河滩石上清洗它,有种瓜皮白而薄,只要咬一口,就尝到甜头,嚼嚼,真正的又脆嫩又鲜甜。
  立秋后,香瓜越来越少。母亲说要清理瓜地,播种青菜,白菜,萝卜什么。我知道这意味着要把瓜藤全部拽掉,吃瓜的大好时光告一段落。内心有些不舍,但还是喜欢去田里帮母亲干活。我的任务就是摘下藤上熟的、生的、大的、小的,各种各样的瓜,即使是那些平常不起眼的歪瓜、“响铃铃瓜”都扯下来,扔进竹篮子里,往往会收获大半篮的丑瓜。
  我看到一些响铃铃瓜长得还像模像样的,就问母亲,假如不把它们采下来,藤也还活着,它们会不会长大,长熟?母亲笑着说,会长大点儿,只是长不熟了。我问为什么。母亲说,秋天的阳光热量不够,天气凉下来,雨水多,瓜藤没力气了,就要像树叶一样枯萎。我当时还是迷糊不清,想接着问下去,只是看到母亲忙着用力刨地,就不再吭声。
  夜晚,我和奶奶、妹妹照例在场院上乘风凉。我们挤在一张约六尺长的木桌上,奶奶坐在我们身边,给躺着面朝星空的我们摇蒲扇,赶蚊子。父母总忙,生产队里不是开社员大会,就是干农活。奶奶每晚都给我们讲些老旧的东西,比如日本鬼子进村时,大人小孩都躲进野外乱坟岗的事,说着说着,她就教我们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我们就在断断续续的歌声中睡着了。
  那时,我七岁,还没上学。在后来的一个秋夜里,看到场院前篱笆上的扁豆花,又想起了秋瓜长不大的问题,便问奶奶。奶奶摸着我圆圆的小肚皮说,人小心思大,小孩不知道的事多着呢,世间万物生长都有规律,你用眼睛看,多动脑筋,慢慢就会懂的。我睁着双眼,想着那些没长大的瓜,吃起来没一点甜味,至于奶奶说的话,和秋瓜一样,淡而无味。

  夜晚,我做了个梦。梦见村里的伙伴们都变成一个个香瓜,被队长分成几小堆,叫我们的父母认领回家。我怕父母认不出我,就轻轻唱:东方红,太阳升……唱着唱着,我醒了,睁开眼,看见窗口有一缕阳光射进来,光线中有细小的颗粒在晃动,又像在上上下下地飞,后来我知道它们的名字叫灰尘,它漂浮在空气里,光线穿透而过。

  有一段年月里,我起床后,吃过早饭,喜欢往村东头跑。因为在春天,村东阿梅姐家的场院前的河岸上有一株形似巨伞的木香花,她家是村东第一户,香气弥漫,连大人也抽空去转悠一下;在夏天,村东第二户阿国哥家的屋后有一片小竹林,里面阴凉,在软软的竹叶上铺一张旧席子,我们几个趴着,或坐着,唱歌,看连环画,做小游戏,自由自在的;在秋天呢,也是阿梅姐家去得最多,她家有棵枣树种在最最东边,它第一个知道太阳啥时升起来。我喜欢站在树下,仰望那些枣儿,还想尝尝这枣是什么味道,终于等到枣子变成深红色,阿梅姐爬上树,摘给我几颗大的,我装在口袋内,回家后和奶奶、妹妹分了一起吃,真甜,甜到心里。奶奶说,那棵枣树结的枣子怎么会不甜呢,阳光充足呀;到了冬天,村东的阳光更加暖和,在场院上,在冰封的河面上,和伙伴们游敖嬉戏,欢乐无边。
  到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对秋瓜、秋扁豆的生长状况有了认识,而对于我们都喜欢往村东跑,人们去外面也大多选择村东口,小孩上学总迎着朝阳向前走,这一系列现象,心生疑惑。有一次放学后去村东河边割草,看到村里最老的根发爷爷和队长蹲在河滩石上洗手,他们悄悄说着话,在说阿梅姐家的风水好,阴阳调和。关于风水,关于阴阳调和,十多岁的我是无法理解的,只觉得很神秘。长大成人后,也是略知大概。直至前不久读到老子的《道德经》里的一句话:“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才有所领悟,太阳是万物生命之源,世间所有生物的生存生长都依赖于太阳的能量,古人称之为阳气,“抱阳”即面对太阳,“负阴”即对着自然界的阴,“冲气以为和”就是“阳气”和“阴气”起到平衡和调节作用,即阴阳调和。

  母亲习惯早起,已经在菜地里除草。地里有好几种蔬菜,绿色的藤和叶茂密丛生,整个夏天,它们在烈日下疯长,挤满所有可以舒展的空隙。母亲穿着一件花布衫,躬身于这片浓绿里,她的背微微驼了,那样子看上去像一个“瓜”字,她在翻拨开山芋藤蔓,拔掉下面的一些杂草。
  菜地的西边和南边直立着几棵树,我小时候能叫得出名字的就是那棵高高的洋槐树了。菜地前面的一条小河向着日出,在村子里穿过,像一条狭长的浅绿色丝巾,飘落在人们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里。

  我走到母亲身边,山芋藤爬过我的脚背,甚至游到我的小腿上。母亲听见我在唤她,直起身子,回过头来,她的脸不再是我小时候看到的那张光亮圆润的脸,布满岁月刻过的痕迹,但看她精神矍铄,宽心多了。母亲说,人要经常朝向太阳动动筋骨。这是母亲大半辈子养成的习惯,其实不就母亲,整个村里大多数人在几十年前就这样生活着,只要是晴天,人们走出家门,小河边,菜地上,水井旁,村道上,田野里,阳光普照,照得每个人神采焕发。每当我懒床不起,母亲总会站在窗口大声喊话,快起床,早晨的阳光多好多干净。
  看到七十多岁的母亲自然健康地活着,奶奶在秋夜说的话浮上心头,其实她是让我在人生当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找到答案。如今,健康的母亲就是最好的答案。联想到阿梅姐家的那棵木香树,年少时总纳闷,为何向阳的叶子颜色深,背阴的稍微浅,向阳的花朵开得密而大,而背阴的花朵长得有些瘦小。
  于是,我迎着早秋的阳光,来到阿梅姐家的场院上,枣树尚在,但它已病入膏肓,树干被虫蛀空了,上部歪歪扭扭,枝叶稀少,不见一粒枣子。阿梅姐的哥哥走过来告诉我,这是因为多年来一直没有给枣树除虫。再转身走到河边,木香树依旧蓬勃,叶子苍翠。难怪当年根发爷爷说这里风水好,阴阳调和。
  曾经查过有关风水的资料,有记述:“风水主要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它用的是道家体系,是阴阳哲学。”这样看来,真正的风水是一门自然环境学说,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
  秋蝉在树上高歌,鸣声清亮,小村越显安静祥和。天地间清净通透。在这样的秋光里,我愿意接纳所有,像一架扁豆,质朴,蓬勃,温情。
  

  

2#
发表于 2015-9-15 08: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2 编辑 <br /><br />温婉的笔触,回顾之中的切切思悟。乡村、乡土、乡情,赋予我们 一生回忆不尽的美妙秋光。走向一架秋光,走向日趋成熟的自己。问好暮姐!

3#
发表于 2015-9-15 09: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2 编辑 <br /><br />思绪在回忆里插上翅膀。向着阳光的方向,长大。接纳所有,感恩生活。
问好!

4#
发表于 2015-9-15 09: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2 编辑 <br /><br />秋比起春,成熟比起初长,虽少了一分烂漫,却多了一种韵致,在乡村,在田野,无所不在的秋色,在浓浓的情怀中荡漾,还有那以小见大的对生活的思考,都充满了哲思。学习了,问好老师。

5#
 楼主| 发表于 2015-9-15 10: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2 编辑 <br /><br />温婉的笔触,回顾之中的切切思悟。乡村、乡土、乡情,赋予我们 一生回忆不尽的美妙秋光。走向一架秋光,走 ...[/quote]
谢谢文珺妹细致温馨的点评!
祝秋日安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15-9-15 10: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2 编辑 <br /><br />温婉的笔触,回顾之中的切切思悟。乡村、乡土、乡情,赋予我们 一生回忆不尽的美妙秋光。走向一架秋光,走 ...[/quote]
谢谢文珺妹细致温馨的点评!
祝秋日安好!

7#
发表于 2015-9-15 14: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2 编辑 <br /><br />一架秋光里,有着和谐的自然之道,和时光物象之美。作者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述,在想象、回忆、感念引发的思绪里,体察了天道与人道,以及人和自然所蕴涵的生命的景象与内在的生机。文笔形象、简明而深刻。

8#
发表于 2015-9-15 14: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2 编辑 <br /><br />走向一架秋光,醒目新颖。自然而然的想到,那架美丽的秋光引人入胜。学习了,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15-9-15 14: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2 编辑 <br /><br />思绪在回忆里插上翅膀。向着阳光的方向,长大。接纳所有,感恩生活。
问好![/quote]
谢谢朋友来读!
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5 14: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2 编辑 <br /><br />秋比起春,成熟比起初长,虽少了一分烂漫,却多了一种韵致,在乡村,在田野,无所不在的秋色,在浓浓的情怀 ...[/quote]
谢谢文秋版主细致深入的点评!
老师称呼,不敢呢:)祝秋日安好!

11#
发表于 2015-9-15 16: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2 编辑 <br /><br />随着成长的脚步,认知也趋向成熟。走向一架秋光,是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的体现。

12#
发表于 2015-9-15 16:00 | 只看该作者
紧贴生活表层的、弥漫着人间烟火色的生活家园,是滋养人性的心灵港湾,是指向温暖、 播撒温情的诗意栖息之地。问候薄暮
13#
发表于 2015-9-15 23:20 | 只看该作者
好一架秋光!有情有景有生活,有光有暖有人间的气息,慢慢流溢。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9-16 09:59 | 只看该作者
房子 发表于 2015-9-15 14:02
一架秋光里,有着和谐的自然之道,和时光物象之美。作者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述,在想象、回忆、感念引发的思 ...

房子老师总能以敏锐的眼光解读一篇文字,作专业的评论,精准地挖掘出文章的内核。非常感谢!非常受益!
问候秋安!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9-16 10:00 | 只看该作者
衣角的黄昏 发表于 2015-9-15 14:12
走向一架秋光,醒目新颖。自然而然的想到,那架美丽的秋光引人入胜。学习了,问好

谢谢文友的鼓励!
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21:48 , Processed in 0.12007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