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3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老子思想中的问题意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22 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上学期选修老庄研究时的一篇作业,和大家交流一下。
    老子思想中的问题意识
  〖内容摘要〗:本文试图通过考察老子思想的渊源、分析老子文本内容、比较孔老和老庄异同以及概括老子思想的影响来说明老子哲学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老子思想 问题意识
    引言
  在中国,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往往和他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因此,张岱年先生在谈论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时曾指出,在考察分析一个哲学家的哲学体系时,应注意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具体而言,是要“联系他所处的时代,考察他要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
  本文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通过对老子思想的源流分析、文本分析、比较分析和实践运用分析来凸显其中的问题意识。
    源流分析
  老子思想的“源”,概而言之,是指其思想的时代背景。
  “哲学开始于一个现实世界的没落”,黑格尔认为,哲学往往诞生于一种曾经繁荣昌盛一时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的没落时期。老子身处的春秋末季,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时期。
  这一时期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特征:在经济层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的进一步开发,井田制逐渐解体,这些不断冲击着原有的分封制。诸侯坐大,领地争夺日趋激烈,剥削加剧,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在政治层面,自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日益衰微,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徒有虚名。“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宗法等级制度受到极大的挑战,天子丧失了驾驭能力。诸侯纷纷闹割据独立,由此产生诸侯争霸、强国吞弱、攻伐不休、一片混乱的局面。在文化层面,伴随着经济和政治结构的急剧变化,一些传统观念开始动摇,一些新的思潮开始萌芽。神权和天命观点受到质疑,社会政治、伦理、道德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
  总之,在这个动荡的社会转型期,以井田、分封和宗法制为标志的周文明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这就为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包括老子在内的一些善于思考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契机,使他们有可能对以前的文明进行反思并进而阐发他们对社会秩序的重建、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个人价值的体认和实现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
  老子思想的“流”,是指他的思想的直接来源。我个人倾向于将其二分,一是对远古思想的批判继承,二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观察、思考和概括。
  吴根友先生说“老子重朴轻文,体现了对商文化的怀念和回应”,王中江先生更是推溯到上古唐虞和夏代政治文化系统,认为老子的治道思想源自黄帝、尧和舜。在老子文本中,我们也可以见到老子常引用古人古语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虽然是哪部分远古文化对老子思想产生了直接影响还可以讨论,但可以确定的是,老子的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必然是对远古思想的某种批判和继承。而这种批判和继承又是和老子的史官背景联系在一起的。
  司马迁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刘歆在《七略》中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朱熹说:“盖老聃,周之史官,掌国之典籍、三皇五帝之书,故能述古事而信好之。如五千言,亦或古有是语,而老子传之,未可知也。”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史官背景对老子的思想影响至少有二:第一,“掌国之典籍、三皇五帝之书”,使得老子与同时代的人相比知识更渊博,视野更开阔。他可以把眼光投向更遥远的过去而不仅仅局限于周朝,来寻求对现实社会问题的解答。
  第二,由于史家“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所谋者大,因此老子关注的问题往往是宏观的,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特点。例如他的“道”,统摄万物,“先天地生”;又如他的政治理论,也大多表现为治国牧民的根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对社会现实的观察、思考和概括是老子思想的另一来源。这种观察、思考和概括又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面向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例如通过对水的观察体会“柔弱不争”,对橐籥的观察体会“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通过对辐毂、埏埴、户牖的观察体会“有”与“无”,特别是“无”的价值等等。另一方面是面向社会,通过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反思和对远古文明的追忆,探求“无私”、“无为”、“守静”、“不争”等的意义。在综合这两方面认识的基础上,老子推测(或虚拟?)了一个包含以上特性的“道”。他设定“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时代为老子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史官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子的关注方向,而敏锐的观察力和渊博的知识又使得老子有可能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一个坚固的基础上。我个人认为,老子思想中有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即“圣人之治”,其基础是老子的道论。下面我将从文本出发,进一步阐述这一看法。
    文本分析
  一、统计学分析:在王本老子文本中“圣人”出现29次,分布于24章,“侯王”出现5次,分布于3章。“圣人(侯王)”出现的频率仅次于核心概念“道”(出现75次)和“德”(出现41次)。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
  二、句式结构分析:老子文本中大量运用了“……,是以(故)……”这样一种句式,该句式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多数为对万物运动的观察和对历史的分析,第二部分是通过观察分析而得出的一些规律性认识,第三部分则往往是利用这些认识来指导人们的实践。从逻辑的角度上看,第一部分是前提,第二部分是分析论证,第三部分是结论。显然,结论才是作者的意图所在。
  举个例子来看,如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是第一部分,属于对历史现象的描述,是前提。“民之难治,以其智多。”这是第二部分,属于分析论证的过程。“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这是第三部分,作者给出结论―――“治国不以智”―――治国的一项基本原则。
  又如第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这一句包括前两个部分,首先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江海能为百谷王),这是前提。然后进行分析,指出“江海能为百谷王”的原因是“以其善下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这一句是第三部分,作者给出结论―――“以言下之”“以身后之”―――这是治国方略中统治者对民众的态度问题。
  我们姑且不论老子的这种论证方式是否有效(直观的而非理性的),只从论证的结论就可以看出,他的论证始终是围绕“治国方略”来进行的,这也证明了老子的关注方向是“圣人之治”。
  三、理论系统分析:从道德经文本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子的“圣人之治”学说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涵盖了对治国原则、国家模式、统治阶级及其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经济、政治、司法、文化教育、军事、外交等等问题的探讨。下面就这些问题作一个简单的归纳。
  治国原则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02)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为无为,则无不治。”(♀03)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14)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32)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37)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57)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57)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60)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67)
  总起来看,老子的治国理论是“守道”“守朴”“执古之道”“以道莅天下”;具体表现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无为”“好静”“无事”“无欲”,并进一步指出“治大国若烹小鲜”,不可朝令夕改;要“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国家模式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0)
  统治阶级及其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
  “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07)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13)
  “圣人去甚,去奢,去泰”(♀29)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78)
  “圣人不积。”(♀81)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05)
  “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22)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27)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49)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49)
  “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66)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72)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72)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75)
  经济与政治
  “圣人为腹不为目”(♀12)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17)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19)
  “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36)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58)
  “治人事天莫若啬。”(♀59)
  “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4)
  “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79)
  司法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将得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74)
  教化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不以智治国,国之福。”(♀65)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03)
  军事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30)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31)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68)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69)
  “兵强则灭”(♀76)
  外交
  “大邦者下流。”(♀61)
  通过文本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老子学说中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即实现社会和道德秩序的重建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而“道”观照下的“圣人之治”就是老子为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一个理想模式。
    老、孔、庄学说之比较
  一、孔老与庄子之学的比较
  孔子和老子大致同时,又都曾是“在朝之士”: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孔子也曾在鲁国担任过中都宰、司空和大司寇等职。这就有可能使得他们的关注焦点集中在“家国天下事”,他们都看到了当时社会现实的矛盾,都试图加以补救,并且都提出了一整套治国安邦的方案,而且他们的方案都有带有某种程度的复古色彩。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论语?泰伯第八》也说到:“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由于目标一致,使得孔老学说具有某种共通性。
  庄子则不然,终其一生不过一漆园小吏(虽然也有楚王千金聘相的传说,但他放弃了)。其社会地位低下,生活贫困,穷居陋巷,织草履度日。甚至绝粮,“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还推诿不贷给他。处在这样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境况之中,他所想到更多的是个人,是个人如何在战乱中保身、养生、全身。他对个人精神自由的极度高扬,似乎更像是对苦难人生的一种解脱。面对当时污浊的现实和严重的社会矛盾,庄子并没有过多地加以补救,而是由愤世嫉俗转向了消极遁世。
  二、老子学说与孔子学说的比较
  由上可知,孔老具有相近的问题意识——都包含着实现道德秩序的重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等目的,但二者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其差异首先体现二人立论的基础不同,老子以“道”为基,主张清静自然无为,而孔子却更向往周初的“礼治”,主张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实现秩序的重建和有差等的和谐。
  孔老的差异还体现在二者学说的实践主体不同。老子学说的实践主体是“圣人”,是“侯王”,而孔子学说的实践主体是“君子”。“圣人”是最高统治者,所以“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所以“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而“君子”脱胎于贵族,虽然孔子为“君子”注入了道德内涵(克己、复礼、为仁),但在使用这个概念时还是没有完全跳出它的本义。所以孔子可以是君子,孔子的门徒也可以是君子,并且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圣人是比君子更高的主体。例如他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又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由于实践主体不同,孔老二人在实践自己学说的态度上有较大差异。老子之言是写给最高统治者看的,他自己并不是实践的主体;孔子则不然,他自己就是学说的实践主体,因此尽管“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他还是要强不可为而为之,因为“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孔子是知不可为而为之,而老子是“非不为也,是不能也。”所以在目睹周之衰微不可避免,当他的理论“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时,他也只好“卷而怀之”,选择归隐的道路了。
  由上,我们发现孔老虽然有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取向,但因为立论的基础和实践的主体不同,使二人的学说显现出较大的差异;而“道”虽然是老庄学说中共有的最高哲学范畴,但在相同的道论观照下,由于所处的时代和身份上的差异,也使得两者的问题取向极不相同,以致于我们在谈论以后的“儒道互补”问题时,不得不将老庄作一个区分。
    老子学说的历史实践
  自韩非《解老》、《喻老》开老子学说政治化之先河以来,汉以降的历朝历代统治者在确定其治国战略时,都或多或少地吸收了老子的思想。东汉刘歆在《七略》中干脆把老子学说称为“君人南面之术”,现代学者南怀瑾也曾说到:“细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自汉、唐开始,接下来宋、元、明、清的创建时期,都是如此。内在真正实际的领导思想,是黄(黄帝)、老(老子)之学,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而在外面所标榜的,即在宣传教育上所表示的,则是孔孟的思想、儒家的文化。”
  更值得一提的是,宋育文先生在《老子<道德经>在世界上的影响》一文中谈到:“在1988年1月26日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国情谘文中,曾引用了老子的名言,他说”正如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不要翻动过大“,用来阐述治国方略。这句话的意思是治理大的国家好象煎小鱼那样不能乱翻腾,不能朝令夕改。里根讲了这句话,大得人心。……1993年6月15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老子的忠告致克林顿》的文章。这篇文章仅有576个字,其中引用老子的话就有13句,点评这位新上任总统的言行,约占篇幅的三分之一。”
  总之,正因为老子学说中包含着较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比较完备的解决模式,才使得后世统治者在制定治国方略时,有可能从中借鉴和吸取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自汉开始的“黄老之术”到清初的“轻役薄赋”政策莫不如此。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探求社会秩序的重建,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始终是老子关注的焦点问题。从这一问题出发,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以及对远古思想的批判继承,老子提出了“道”作为最高的实体范畴,用以标志世界万物产生的总根源及其变化的总规律,以替代“以天为宗”的宗教世界观。在完成了形而上的抽象后,老子又返回到形而下层面,利用道的理论来观照和解决他所关心的政治问题,并提出了“圣人之治”的理想模式。当然,“圣人之治”并不是老子思想的全部,而只是老子道论思想在政治领域的发挥和体现。同时,由于道德经文本中语言的模糊性和开放性,以及其道论本身所具有的深邃的辩证法思想,也使得后世对老子思想的承继远远超出了政治领域。

2#
发表于 2005-3-23 10:11 | 只看该作者

有条不紊,逻辑清晰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7:36 编辑

文中将孔老并列而与庄子比较,实属新颖,不过很有道理,颇为赞同。
  一、孔老与庄子之学的比较
  孔子和老子大致同时,又都曾是“在朝之士”: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孔子也曾在鲁国担任过中都宰、司空和大司寇等职。这就有可能使得他们的关注焦点集中在“家国天下事”,他们都看到了当时社会现实的矛盾,都试图加以补救,并且都提出了一整套治国安邦的方案,而且他们的方案都有带有某种程度的复古色彩。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论语?泰伯第八》也说到:“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由于目标一致,使得孔老学说具有某种共通性。
  庄子则不然,终其一生不过一漆园小吏(虽然也有楚王千金聘相的传说,但他放弃了)。其社会地位低下,生活贫困,穷居陋巷,织草履度日。甚至绝粮,“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还推诿不贷给他。处在这样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境况之中,他所想到更多的是个人,是个人如何在战乱中保身、养生、全身。他对个人精神自由的极度高扬,似乎更像是对苦难人生的一种解脱。面对当时污浊的现实和严重的社会矛盾,庄子并没有过多地加以补救,而是由愤世嫉俗转向了消极遁世。


3#
发表于 2005-4-1 08: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7:36 编辑

精华之作!

4#
发表于 2005-9-30 23: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7:36 编辑
最初由 汪紫高 发表
精华之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1 01:48 , Processed in 0.06954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