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64|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官能接受“别官”的教训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6-9 1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邵燕祥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写过一篇杂文,题目好像是《人能接受别人的教训吗?》文章写了苏共和中共对个人崇拜的后果、秦二世的灭亡、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等古今中外的教训,追问人到底能不能接受别人的教训,避免重犯别人的错误?结论是不容乐观的。

  近来读报,时常读到贪官落马的消息,不少贪官在庭审或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或是在狱中写就的《忏悔录》中,又有发自肺腑的感言、寄语等等,其中不乏令人警醒、耐人寻味的警言。比如6月上旬方被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130万元的武汉市原市委常委、武汉市公安局长杨世洪,就曾当庭忏悔:“当官不可贪钱,手脚不干净就要受制于人,贪污受贿的门一旦打开,就难以关上。”“瞎收好处,无异于火中取栗……”“做人如逆水行舟,负重登山,稍有不慎,就可能走向反面。”杨世洪还诚恳地请记者把上番话“赠给其他做官的朋友”。这些话,不说是经典,至少可以说“有水平”。这种堪称经典或有水平的贪官感言,每年都要看到不少。但因为“我不做官员好多年”,多是看见时略有感触,看过后便也忘了。如今看到贪官如飞蛾投火般纷纷落马,又一个个如思想家般弄一段“感言”出来,被报纸、网络“广为传播”,忽地想起邵燕祥的那篇《人能接受别人的教训吗?》来,也想问一声:“官能接受‘别官’的教训吗?”“别官”一说虽然别扭,但考虑写成“别的官员”未免罗嗦,又在题目上欲与邵燕祥的杂文对仗工整,只好东施效颦了。

  贪官当世不少,古时更多,落马的也多如牛毛,比杨世洪的感言说得更动听的,历史上大有人在。如果说“前车之覆”,乃“后车之鉴”,那么官员们的“前车之覆”是辘辘不可数的,为什么还会一个接一个如过江之鲫般地掉到贪壑里去了呢?果若如此,岂不是官道即畏途?再以做官和升官为人生理想,处心积虑去考官、跑官、要官、买官,岂不是傻帽一个?这个结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如果说古代或国外贪官们的教训,因为离今天和中国太远的缘故,即便是五马分尸这样的酷刑,也不能让贪官们有所震动。那么,新中国成立以后众多贪官的教训,总该让官员警醒了吧?如果建国之初的刘青山、张子善的下场还显得遥远,或是成克杰、胡长青的伏法都让仍在官位的官员们觉得已是“上个世纪”的事情,那么逐日见诸报端、新近落入法网的贪官的教训,又能不能为其他官员接受呢?

  好像不能,或者说是很难,因为贪官犯罪的数目一直未见有明显的减少,反腐倡廉的警报也始终不曾解除。

  有一句俗话,说“好了疮疤忘了疼”,这是说人自身的善忘本性。自己的切肤之痛都容易淡忘,“别官”的教训又怎能轻易触动官们的心弦呢?

  这样想来,我这个“官能接受‘别官’的教训吗?”的发问,以及贪官们经典的或是有水平的感言,都似乎有些多余。但官员们并没有“多余”的一条生命,政治生命终结了,就很难再复活。脑袋里钻进去一粒“花生米”,肉体生命更是玩完。因此,“别官”的教训和落马贪官赠给“其他官员朋友”的赠言,还是应该记住的。官道上“前车”的“覆辙”辚辚,但都是走到邪道上的官员的倾覆之辙,如果接受他们的教训,避开邪道走正道,“官道”还是坦途的。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5-6-9 20:27 | 只看该作者
“我不做官员好多年”,看来先生能够洁身自好啊!
一直以为,爱写杂文的“官”,十有八九能做个好官,因为有一颗正义之心,不然不会爱上杂文。
末一段“官员们并没有“多余”的一条生命,政治生命终结了,就很难再复活。脑袋里钻进去一粒“花生米”,肉体生命更是玩完。因此,“别官”的教训和落马贪官赠给“其他官员朋友”的赠言,还是应该记住的。官道上“前车”的“覆辙”辚辚,但都是走到邪道上的官员的倾覆之辙,如果接受他们的教训,避开邪道走正道,“官道”还是坦途的。”尤好
3#
发表于 2005-6-10 01:21 | 只看该作者
能斧正为官之人,
精彩言论
热烈心肠
4#
发表于 2005-6-10 07:12 | 只看该作者
人的本性就有贪婪的因子,祛除很难呀,文人也往往台下清台上混.
5#
发表于 2005-6-10 08:04 | 只看该作者
"因此,“别官”的教训和落马贪官赠给“其他官员朋友”的赠言,还是应该记住的。官道上“前车”的“覆辙”辚辚,但都是走到邪道上的官员的倾覆之辙,如果接受他们的教训,避开邪道走正道,“官道”还是坦途的。"
苦口婆心的奉劝,意义不大:))))))))
6#
发表于 2005-6-10 12:59 | 只看该作者
苦口婆心的奉劝,意义不大:))))))))


个人严重讨厌这样的论调
感化一点是一点
不要看不起努力
7#
发表于 2005-6-10 15:36 | 只看该作者
[QUOTE]最初由 翦翦风 发表
苦口婆心的奉劝,意义不大:))))))))


个人严重讨厌这样的论调
感化一点是一点
不要看不起努力

欣赏这种明朗的态度!虽然你讨厌,但我还是要坚持我的观点.
8#
发表于 2005-6-11 12:47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悲观地讲,一篇文章无论是苦口婆心地奉劝,还是像针似剑般尖锐,意义都是有限的,毕竟只是一篇文章,这就是文人的悲哀。就这篇文章而言,是不是意义,最好是请一些官来看一看,能让他们触动就是好文章,就是有意义。
我在单位有点小权,算不上啥官,个人意见,“官能接受‘别官’的教训吗?”这个问题本身和文章,还是能触动人的。
9#
 楼主| 发表于 2005-6-11 12:5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栏杆拍遍 发表
“我不做官员好多年”,看来先生能够洁身自好啊!
一直以为,爱写杂文的“官”,十有八九能做个好官,因为有一颗正义之心,不然不会爱上杂文。
末一段“官员们并没有“多余”的一条生命,政治生命终结了,就很难再...


做官毕竟只是一时的,做人才是长久的。如果因为一时的官做不好,葬送掉做人的机会,挺愚蠢的。我现在就过得悠然且自在,虽无余财百万,但看书散步会老友钓钓鱼写点小文章,很知足。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6-11 13:01 | 只看该作者
写者自写,观者自观。就像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文章的意义之争的意义并不大。
11#
发表于 2005-6-11 13:1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王大将军 发表
写者自写,观者自观。就像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文章的意义之争的意义并不大。


说的是,,很眼些同感!,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 15:44 , Processed in 0.04908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