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淼之 于 2015-10-18 18:21 编辑
前些日子,读《李自成》,对李自成提出的“非税免粮”的口号产生了兴趣。一个军队不事稼穑,不搞商贸,又免粮非税,靠喝西北风活着吗? 明末,由于兵连祸结,贪腐成风,造成北方和中原满目疮痍,饿殍遍野,民不聊生,走投无路的穷苦老百姓哪有心思琢磨“非税免粮”是否切合实际,当兵吃粮是最紧要的。不过,李自成确有办法养活起义军。他的办法是“打粮掠金”,即籍没府库、宗室、勋戚、地主、富豪的财产,满足了起义军流动作战的经济需要。可是,打江山需要一步一个脚窝,一个脚窝就应该是一个根据地,而巩固和壮大根据地,就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其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军事建设,使之成为农民起义军可靠的军需物资的供应基地,成为农民起义军战可进退可守的堡垒,成为起义军最可依靠的补充兵力的重要来源。值得严重注意的是,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税赋,离开税赋,一切之建设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纵横驰骋在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四川、山东等省份的高山平原,攻占过西安、洛阳、开封、太原、保定、北京等大城市,但他们只把占据每一座城市和地区,当作补充军队给养和兵员的临时仓库,像黑瞎子掰苞米,掰一棒丢一棒,存在着严重的流寇主义思想,凸显了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领导集团,只善于砸碎一个旧世界,而不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大顺军在山海关受到清军重创后,在清军的追击下其溃败如洪水一泻千里,不可收拾,其重要原因在于大顺军缺乏稳固的后方根据地。 “非税免粮”,具有极大的鼓动力,把“非税免粮”当作煽惑民众的口号喊一喊并不一定有副作用,但若当作施政纲领来施行,问题就大了。其实,李自成最终就失败在“非税免粮”上。大顺政权建立后,仍无明确的财税政策,甚至连管理财税的组织机构都没有,那官僚机构如何运转、军队如何生存?李自成也有办法。从明朝官员和普通百姓身上搜刮,将军率部拶夹降官,搜括赃款,严刑杀人,士兵充塞巷陌,以搜马搜铜为名,沿门淫掠,肆意妄为,仅北京一座城市就被搜刮走7000万两白银。牛金星认为这么做会失掉民心,大将刘宗敏却说:”如今最担心的是兵变,而不是民变。如果士兵不满意,那才是灾难。相比之下,百姓不满意则容易对付,到时候挨家挨户地杀,用不着费一文钱。部队不能没钱,不去强抢,钱从哪来?”说得牛金星哑口无言。 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崇祯初年,陕西闹灾荒,兵民相煽而动,刑课给事中刘懋请求崇祯帝补给陕西边地两年的军饷、发内帑十万,以赈济延绥边兵,安定军心,可崇祯帝没有答应。刘懋见请饷不成,有请裁撤陕西驿站,声称每年可得银数十万两,以供兵饷,崇祯帝则欣然应允。结果,裁撤驿站,逼出一个起义军首领李闯王,成为大明王朝人亡政息的关键人物。 大将军刘宗敏为了解决军队给养问题和维持政权正常运转,当然刘大将军也是贪财好色之徒,率部四处淫掠,杀人无虚日,竟然对准备投降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老父亲严刑索银,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吴三桂怒发冲冠,当即回师山海关,奇袭了防守山海关的李自成部队,斩杀了李自成派来的特使,与大顺政权彻底决裂了。大顺政权逼出一个引清军入关的吴三桂,成为推翻大顺政权的关键人物。 李自成提出的“非税免粮”口号,契合了广大贫困农民的利益诉求,吸引了百万农民投身于推翻腐朽的明王朝的滚滚洪流之中,这是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在困境中崛起,迅即形成波澜壮阔之势的根本原因。但起义军在攻克北京、逼死崇祯帝后,却仍以“非税免粮”作为国策,讨好百姓、笼络人心,不懂得财税在政权巩固和国家建设上的重要意义,说明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政权组织缺乏治国理政的思想意识和建设管理好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能力。由此看来,李自成最终的失败是必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