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69|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杂说《容斋随笔》之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15 08: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杂说《容斋随笔》之八           高迎春

  
  小时候,我家的外间屋,摆放着一架织布机,母亲忙完家务,就在织布机上织布。织出来的鲁北织锦,有五颜六色大方格 ,小方格,可以做被子;织出来的条色织锦,可以做褥子;织出来的白色织锦,染色后可以做棉袄,做棉裤。织布的第一道工序,就是用布基纺线。那个时候,庄户人家点煤油灯嫌贵,就点柴油灯。柴油灯火不明而且有油烟,熏得人人鼻孔发黑。夏天屋里热,母亲就会借着月光纺线,尽管月光朦胧,母亲照样能纺出又匀又细的线,这都是自小练出来的功夫呢。近读《容斋随笔》之《女子夜绩》篇,才知道古代妇女,也有夜间纺线的习惯。《汉书  食货志》云:“冬,民既入,妇人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意思是,冬天农闲,妇女们常常相约,在晚上纺线织布,一天再加上半夜,这样一个月就等于多出了半个月时间。可见古代人精于计算,大家在一起干活,又不寂寞,又省灯油。像这样在夜间纺织的故事,在《战国策》里也有记载。可知在夏、商、周时代,民间妇女在夜间相聚纺线织布,已经积久成俗。诗经有诗曰:“昼尔于茅,宵尔索綯。”可以看出,为了减轻生活负担,古代男子在晚间,也是要干活劳动的。之所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从这些夜间劳作的记载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大自然里的动物,也是颇有智慧的。喜鹊,衔枝在树上做巢,风摇不掉;燕子,衔泥在梁间垒窝,坚固异常;这些技巧,都给人类以启发。北京国家体育场的形状,就像一个巨大的鸟巢;北京国家游泳中心,外观类似蜜蜂窝切面,这两个建筑物,可见都吸收了动物筑巢的智慧。世界上,因此诞生了一门仿生建筑学。研究恐龙形体,从而产生了拱形结构造型;研究动物蛋壳、乌龟背壳,从而诞生了薄壳结构类造型;研究动物细胞,从而诞生了充气结构造型。仿生建筑的应用,促进了生态构思和绿色环保概念的丰富。在《容斋随笔》之《蜘蛛结网》篇,洪迈也记录了动物筑巢的智慧。《庄子》云:“惟虫能虫,惟虫能天。”庄子的意思是说,昆虫微小,生存技能也自有天机。洪迈以桑蚕做茧,蜘蛛结网,蜜蜂垒房,燕子筑巢,蚂蚁构窝,来说明动物生存的巧妙之处。洪迈还特别用蜘蛛结网,举列子说明筑巢各有难易。蜘蛛布置蛛丝,牵引经线,敏捷急促,上下爬动,开始非常艰难。到了编织纬线的时候,转眼就编织好了,而且宽窄疏密,很有分寸。这好比现代人盖框架式高楼,在框架上用工费时比较多,再垒外墙时,就容易多了。

  唐代的贾岛,与孟郊是好朋友,从作诗的意境上,素有“郊寒岛瘦”之说。贾岛善于苦吟,在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骑在驴上,仍然在考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诗句中,究竟是用“推”,还是用“敲”,不知不觉闯进韩愈车马巡游的队伍中。韩愈问他为何如此大胆,贾岛就把自己诗歌念给韩愈听,征求使用“推”好,还是用“敲”好。韩愈因为贾岛痴迷改诗误入官道,因此原谅了他的鲁莽,并建议用“敲”字,因为月夜之下,敲门显得静中有动。推敲这词汇,即起源于此。宋代的诗人王祈,不善于改诗,曾经惹得苏轼忍俊不禁。原来王祈作新诗一首,内有:“叶垂千口剑,竿耸万条枪”。苏轼听了笑说:你的比喻极好,可惜叶子太少,竹竿太多了。王祈这才知道,自己夸张局部,却忽略了竹子整体内在联系。《容斋随笔》之《诗词改字》篇,洪迈记录了王安石改绝句的故事。原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句,其中的“又绿”,先用“又到”,改为“又过”,改为“又入”,改为“又满”,改了十几遍,最后才定为“又绿”。可见一句诗,成为千古名句,经历了诗人苦心孤诣修改,才得到的呢。深知为文之道之后,我在中财论坛特意用了这样的签名:由来作者皆攻苦,莫信人言七步成。

  小区附近,新开张了一家野菜饺子馆。饺子馅有苦荬菜的,有马齿苋馅的,有蒲公英馅的,有苣荬菜馅的,有突鲁酸馅的,有野苜蓿馅的,有野荠菜馅的……尽管价格不菲,可仍然是人员爆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过去象征着过苦日子的野菜,如今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为野菜营养丰富,且有治病防病保健功能,再就是野菜有抗病抗虫能力,不施农药化肥,品质纯正无污染,受到人们欢迎,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有些有经济头脑的农民,已经悄然搞起了野菜种植,既迎合了人们尝鲜心理,又满足了人们买放心菜的需求,何乐而不为。近读《容斋随笔》,看到洪迈在一章中记录了《苦荬菜》,因此知道古代人非常重视野菜的发现。东吴时,有两个人家,发现了鬼目菜和卖菜,报告官府,史官查阅古代图书,把鬼目菜命名灵芝草,把荬菜命名平虑草。因为进献瑞草有功,一人被任命侍芝郎,一人被任命平虑郎,奖励给白银印章和系印的青色绶带,颇为荣耀。唐中宗景龙二年,陕西眉县王上宾家,发现了一棵苦荬菜,当时被人们认为是一棵妖草。后来才被人们证实,苦荬菜是可以药食两用的野菜,被李时珍将其编入《本草纲目》之中。
(未完待续)

                                                                                                    2015年10月15日写于迎春堂


通联:山东省宁津县开瑞社区二号楼三单元101室      高迎春      邮编:253400




蜘蛛结网:

2#
发表于 2015-10-15 11:01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随读随记,生活体验与阅读所得相互交织,呈现了一个令人受益匪浅的空间。
问候祝福!
3#
发表于 2015-10-15 11:13 | 只看该作者
娓娓道来,不经意间,知识已经铺陈期间。受益了!
4#
发表于 2015-10-15 14:34 | 只看该作者
这就下乡捡栗子去。
顺便看看哪地儿长有荠荠菜,待到长肥了,就去挖……
5#
发表于 2015-10-15 17:24 | 只看该作者
静读,体会功夫。
6#
发表于 2015-10-15 17:33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笔记。知识与见识,很令我喜爱!赞!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6 10:03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5-10-15 11:01
这样的随读随记,生活体验与阅读所得相互交织,呈现了一个令人受益匪浅的空间。
问候祝福!

谢谢首先阅读和问候。你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6 10:03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5-10-15 11:13
娓娓道来,不经意间,知识已经铺陈期间。受益了!

谢谢留言鼓励。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6 10:05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5-10-15 14:34
这就下乡捡栗子去。
顺便看看哪地儿长有荠荠菜,待到长肥了,就去挖……

别忘了给大家捎栗子吃。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6 10:0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光临阅读,顺祝秋安!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6 10:07 | 只看该作者
夜莺 发表于 2015-10-15 17:33
读书笔记。知识与见识,很令我喜爱!赞!

是一部知识丰富的书,洪迈是宋代人,借助他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得更远一些。
12#
发表于 2015-10-16 13:54 | 只看该作者
细心读之,只觉受益多多。问好!
13#
发表于 2015-10-16 18:40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可以和洪迈比肩了!
14#
发表于 2015-10-16 20:47 | 只看该作者
读书写笔记,很有感悟,学习。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8 04:51 | 只看该作者
枫落吴江 发表于 2015-10-16 13:54
细心读之,只觉受益多多。问好!

谢谢阅读和问候,抽时间再去后王采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3 20:54 , Processed in 0.05581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