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84|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粜米之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4 1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寻梦天涯 于 2016-1-14 12:48 编辑


     “殇”本意指没有到成年就死去。现代汉语中用法更为广泛,通常指重大的灾难、事故;心理上的剧烈悲痛、创伤;还有事件所折射出的巨大的悲哀、遗憾。等等。

     初次接触“粜米”这个词,是读了叶圣陶先生的名著《多收了三五斗》。小说讲的是旧中国农民丰收后去粜米,资本家却暴降米价,农民在债主催债,家需急用钱的情况下,万般无奈,不得不忍痛贱卖粮食的事情。

     我之所以把“粜米”和“殇”这两个毫不相干词语突然联系到一起。是缘于听了我一位老同学对他今年年度考核结果近乎哭泣的“苦诉”。听完他们学校在年度考核或评优晋级中的种种“暗色”,真替这位老同学愤愤不平。如今我们毕业后分配到不同的县,不同的学校工作近二十年了。我已取得七级档位,同学中,其他人都取得了中级八档、九档或十档,唯独那位老同学还在十一档上挣扎。听完了他的诉说,我突然产生了“旧中国农民粜米时的那种愤懑与无奈”!由此而产生的情绪,绝不是一个“殇”字所涵盖得了的。

     说起考核,各种考核总是离不开考核细则和方案。通过这些细则和方案,给被考核者予以定性或者定量的评价。使得一部职工在考核中待遇级别不断上升,而有一部人考核成绩排名靠后,只能在原地踏步。当然,未能晋升理由大多是:“哪条哪条还没有达到标准。”“哪个哪个方面还需要今后努力”……这些量化“标准”或“方案”,实际上就是民间常说的“框框”。这个“框框”,往往会被一些领导加上“个人色彩”、“个人情绪”或“个人视角”。成为个别领导徇私舞弊“照顾个人‘想法’”的法宝。单位里的一些老实人、老黄牛工作勤勤恳恳,评优晋级时刻追随着这个“框框”,但每年都是“棋差一步”,或者只能打个“擦边球”。那些人只能在无奈和长叹中给自己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谁让自己没有达到那一项条件呢?殊不知一些领导在每年的评优晋级时,不断变换“框框”的角度,给“框框”照上不同的颜色。那些领导想照顾谁,框框就对准谁,对照框框“画像”,量身制定出考察方案。而达到条件的只有“画像”中的那个人。这样既照顾了想照顾的人,又给其他人找出了不能评优晋级的重重理由。这也许就是大家所说的“领导艺术”吧?

     接着说我那个同学。他是单位里的老实人。2005年就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工作踏实,业务能力强,还经常参加县内外公开课、示范课,搞学术讲座交流活动。琴棋书画样样皆通,这样一个人,可以说素质不低吧?工作上他如老黄牛一样,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并具有创新精神,工作业绩有目共睹。就这样一名工作者,可近十年来年度考核从没有被评定过优秀。他在电话里反思:细细想来,也怪他自己,人家平时请吃请喝,与领导走得很近,而他呢,只顾埋头工作。每年考核他都只能与岗位晋升打个擦边球。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只差一步。”而领导也会安慰他:“好好努力,明年吧,明年考虑你……”他只好把希望寄托于明年。第二年,他觉得自己条件已经很充分了,满怀信心期待年终评优晋级。可考核时,他们单位领导进行考核方案“优化改革”,说,教科研课题是“硬杆杆”,全单位只有一个晋升中级的指标,而有教科研课题的也只有一个人,人家在市上立了一项科研课题,我老同学后悔万分,怎么不立个省市级课题呢?别人轻松晋级,他只能再次奋斗。第三年,老同学刻苦钻研,终于有一项科研课题被确定为省级重点课题。年底,他们领导再次进行“考核方案改革”,把受过县级表彰奖励,作为评优晋级的“硬杆杆”,老同学再次“只差一步”。第四年,也就是去年,老同学接手了一个基础很差的班级,接手时那个班成绩排名为全镇倒数第二。他起早贪黑费尽心血,学期末,把这个班的教学成绩带到全镇中线以上。年底,考核细则再次“优化改革”:全校评优晋级人选只能从学生统考成绩排名全镇前五名的教师中产生,有一名同事,她的教学成绩排名正好是全镇第五名,她顺理成章地被评优晋级,我那老同学只能被挂下。其实晋级的那个人,人家去年接手的班级教学成绩排名为全镇第一,带了一年,名次倒退了四个名次,下滑到第五名。这次,老同学想得很开,他教学成绩排名不如人,即便给了他评优晋级的名额,也脸上无光。本学期,也就是2015年秋学期,老同学硬是把一个排名倒数第三的班级,带进了前二名,市级教育论文、征文获过三个一等奖,省级课题等等各项都具备了。前几天考评时,单位领导再次进行考核方案大刀阔斧的改革。把在校内上过公开课作为“硬杆杆”。他在全镇,全县都上过公开课,唯独本校没有上过。自然而然又被挂下。他得知考核结果后,立即去找领导,并拿出全县和全镇上公开课的应证资料。领导说,你没细细看考核方案吧?条件是在校内承当过公开课,又不是校外。他听后不服气,辩解说,难道我当着全镇几十号人,全县几百号人上的公开课还比不上校内七八个人的公开课?领导再次翻开考核方案,对他指了指说:“我看你还是没搞清楚,方案上明明写的是‘校内承当公开课’,没有写‘校外’。所以你不符合晋升条件,明年吧,明年……”老同学只好愤愤退了回来。
   
         最近到了年末,春节即将来临,各级各单位陆续进行年终考核。年终考核就是对每人一年来的汗水和成绩进行梳理,使之得到相应肯定与鼓励。而我那位老同学所遭受的不幸,不仅仅是旧中国农民一年辛苦收得粮食而被资本家降价剥削这种经济的遭难,心灵痛苦是可想而知。他时常给我唠叨:“都怪几年前那次,悔恨终身!”原来在五年前,他觉得他们单位年终考核细则极不合理,就像有关部门实名制反映了具体情况。上面追究责任,当时他们领导在职工大会上做过表态发言,也承认“年度考核方案不太合理,考核中出现了偏差。”并向大家表态:“改革难免出现失误,这些失误也是正常的,今后会更加完善合理……”

     我想他这几年常打“擦边球”大概是因为那个反映事件,领导对他有想法吧。

     前段时间我去山东等四地考察学习,总体感受是:一个好领导就是一个好单位。那么什么样的领导才算是好领导呢?是德才兼备?心胸宽广?德高为范?学高为师?……对这个问题,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古人陈寿表有言:“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抬遗,强不侵弱。”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也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 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就有那么一些领导干部高高在上、自以为是、为所欲为、心胸狭窄,别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连一片树叶都撑不起来!这样的领导干部私欲和邪念已经占据了人性和善良,他的政治生涯是不会太久的。

      行文至此,我也不想多说什么了。只想告诉老同学,有时候看似没路可走了,其实是该拐弯了……

  

2#
发表于 2016-1-14 13:05 | 只看该作者
无路可走之时,也是绝处逢生之时。人只有在极限下,才能更发挥其潜能。灵活变通,是一种修为,和绝境无关。
3#
发表于 2016-1-14 13:33 | 只看该作者
这章,能够感受天涯兄写时的愤懑,与老同学遭遇不公的申斥。
只是有些事不妨分开来看,西游记的故事告诉我们,武艺高并不代表为人处世的大能力,而会念经才是团队必不可缺的领导者。当初猴子一棍子把唐僧打了,不也弄得真假难辩,死去活来么?

因此,我想他这几年常打“擦边球”大概是因为那个反映事件,领导对他有想法吧。
再想想看,如果在古代,造反的人,家人与亲朋都是要连坐,甚至灭九族的。如果天涯兄在单位这么大声替一个曾”犯过思想错误“的朋友鸣冤叫屈,会是什么结果呢?总之我之前曾干过不少这样的傻事,后来想想,未免太过幼稚。
我这样说,天涯兄是否也拐一些想法来看待问题?

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14:06 | 只看该作者
秋风向晚 发表于 2016-1-14 13:05
无路可走之时,也是绝处逢生之时。人只有在极限下,才能更发挥其潜能。灵活变通,是一种修为,和绝境无关。

也是。我看他就不懂变通。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14:10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1-14 13:33
这章,能够感受天涯兄写时的愤懑,与老同学遭遇不公的申斥。
只是有些事不妨分开来看,西游记的故事告诉我 ...

愤愤不平,一气呵成,有些思想有些偏激。谢谢安然教诲。
6#
发表于 2016-1-14 14:18 | 只看该作者
像这样的地方,他早就该辞职走人了。我的外甥也是公办教师,辞职后在私立学校大展身手,去年已经去了北京清华附小,现任执行校长一职。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14:22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6-1-14 14:18
像这样的地方,他早就该辞职走人了。我的外甥也是公办教师,辞职后在私立学校大展身手,去年已经去了北京清 ...

清华附小执行校长,厉害啊!
8#
发表于 2016-1-14 14:49 | 只看该作者
寻梦天涯 发表于 2016-1-14 14:22
清华附小执行校长,厉害啊!

他写了两部关于教学研究的书,有一部书的主编就是清华附小校长,我外甥的名字叫李怀源,百度可以搜到的:
在清华大礼堂展示的是附小最具发展力教师张文强(男)执教的《春望》、和全国语文特级教师、附小最具影响力教师王玲湘(女)执教的《关注,就是改变》,由清华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执行校长李怀源主持。
9#
发表于 2016-1-14 14:59 | 只看该作者
境遇问题很多是由自身问题堆积而成。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是切实可行的。
10#
发表于 2016-1-14 14:59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1-14 13:33
这章,能够感受天涯兄写时的愤懑,与老同学遭遇不公的申斥。
只是有些事不妨分开来看,西游记的故事告诉我 ...

良言。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15:19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6-1-14 14:49
他写了两部关于教学研究的书,有一部书的主编就是清华附小校长,我外甥的名字叫李怀源,百度可以搜到的: ...

这些名字我都听过,人家是大师级的人物!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15:20 | 只看该作者

就是,多学习,长智慧。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15:20 | 只看该作者

就是,多学习,长智慧。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15:20 | 只看该作者

就是,多学习,长智慧。
15#
发表于 2016-1-14 15:42 | 只看该作者
任何长处都是长处,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有时候,过多地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比,就会生出别人不如自己的观念,就会觉得不公,反过来,如果看见别人的长处,很多事就只能怨自己了。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才有成功的可能。其他不成功,只能怨自己。有时候,没有长处是最大的长处。你同学如果不整天对着框框做事,心态平和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也许就离成功不远了。
我关心的是,你同学有你这么一位真心朋友,他也值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02:47 , Processed in 0.15373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