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75|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五台山之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1 1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文字闪耀生活 于 2016-1-24 06:39 编辑

       金秋十月中旬,北方气温不冷不热,我决定去看看向往已久的世界五大佛教之一、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自小生活在山西,总认为离得近,随时去都会很方便,结果一年拖一年,直至花甲,才从河北启程,终于来了一次。

       旅游车上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只有我一个人曾在山西生活过,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感觉从他们的表情里似乎在问我:这么神圣的地方为什么没有早去?

      交谈中,大家相互介绍自己的此行目的,有看风景的、有采风的、有许愿的,有还愿的。只有我纯粹是来旅游的。

       进入山西忻州的五台县,眼前连绵不断的山峰映入眼帘,感觉不出山的高峻,我明白这是望山跑死马的道理,何况现在的举步爬坡已是气喘吁吁。五台山没有华山之险,没有黄山之奇,却有庐山一般的云雾和云海。下午晴朗的天空艳阳高照,不一小会儿却下起了滴滴的小雨,给人一种神秘之感。素有清凉圣境的五台山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和其他地方差了节气。

       环顾四周,只见山间沟沟壑壑遍布庙宇,佛塔矗立像在召唤它的善男信女,所有的建筑群布局显示一种松散和自然,远远望去,北台上华北第一高峰(3058米)顶上的庙宇,只如火柴盒一般大小,难怪有人说,要想把五台山上的庙宇匆匆走过,没有十天半月恐怕是游不过来的。我的一位朋友曾经在五台山住过半个月,也不曾全部光临。即使来过五台山的人,也就大略有所知。对于我来说,也在老的不能动的时候有所回忆,也许在迟钝的记忆里早已没了踪影,但现在,我毕竟在享受着一眼饱福。

      因时间关系,只能从导游口中了解五台山五座山顶的各有千秋。东台观日出可与泰山媲美,西台看月夜能见清亮的神话世界,南台花草满坡,是名符其实的锦绣峰,北台叶斗峰观雪成一绝,雪后银台千姿百态,中台可观巨石奇形,让人遐想,不尽流连忘返。总之,五台山之神奇是诗情画意相互交织的美。

      我最先进入广化寺,几座碑刻映入眼帘,斯琴高娃曾经来过,她的名字列在其中,还有无数人的名字也都刻在上面,他们都为庙宇的修建出过力。这些善款是整个五台山维修共同使用的。五台山的寺庙从汉明帝年间开始建造,历朝历代都有新建和补修,规模巨大,文化遗产丰富,兼容并蓄包罗万象。每一件文物、每一尊塑像,都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洋溢着美的精神美的景色。元好问曾赞誉: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台怀镇庙群中的显通寺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大殿雄伟庄严,精巧玲珑,总体色彩华丽典雅,有着宫廷建筑的特点。这座古剎是五台山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寺院,更是青庙之首。显通寺的钟楼廊柱飞檐交相辉映,更有“震悟大千”四字让人领略佛法无边的感召,道出了佛教的主旨。这里的大钟重达万斤,在那个没有先进技术的年代,真不知道是怎么建造出来的。钟声深沉圆润洪亮,余音长达几分钟,可传出十几里。据说敲钟是很有学问的,快慢有次,前后108下,还有固定的佛经伴随敲钟的动作。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显通寺也有大文殊殿,当年康熙皇帝曾到此,所以有了无字碑的故事。

        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因此善男信女都顶礼膜拜,求文殊赐予智慧。我家儿媳曾说过要为孙子前去祈祷,后不了了之。我觉得文殊菩萨哪能都顾得过来呢,那些本来就优秀的人才能得到菩萨另眼看待。在此圣地心里胡乱想事,竟然有了怕菩萨怪罪的念头,于是放下这些不净的心思。


       显通寺有座铜殿,是铸铜艺术中的代表,有“显通,显通,十万铜”之说。殿的门上有精美图案,把民间传统文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佛教建筑完美的合二为一了。

       菩萨顶上的寺庙更是金碧辉煌,与其它大多数的红墙灰瓦不同,它是红墙黄瓦,像西藏的布达拉宫,人称喇嘛宫,是黄庙之首。从下面爬上来,108个台阶陡峭得很,当我气喘吁吁登上“灵峰胜境”时,远望周围的寺庙、山色,感觉人生真美好,一切烦恼尽抛九霄云外。当我拾阶而下,见直呼我阿姨的男女数人正在半山腰休息,不由暗叹:现在的年轻人锦衣美食泡在福里,竟没我老太太的毅力。

       夜宿五台山客栈,凌晨三四点钟,听见外面的风声敲打玻璃,门也被敲打着。此时睡意全无,我将随身携带的冬衣全副武装起来,听到隔壁也有响动,估计此时感受等同。出了门去,脚下硬邦邦的,昨日的水早已成冰,仰望天空,月亮是那么的明亮清新,闪闪的星辰已多年未见了,我随手拍下此景,心头一股暖流涌出,如见久别的亲人。站在凌晨的深山里,一个六十岁的老太太独自享受着宁静的风景,此时已完全领教季节的更替。

      清晨五点,我随人流匆匆奔向五爷庙,远远望见香火照亮了半边天,戏台上已经在演戏了,那是向菩萨献礼或还愿的 。据说,去五爷庙许愿是很灵验的。我与虔诚的佛教徒不同,只是一个游客,但那种朝拜的恢宏场景,让我有了朝拜的虔诚念头,且我的同事正在住院化疗,我想祝她早日康复。尽管夜幕还未褪去,五爷庙却如白昼一般,排队许愿的人不计其数。我看到两个年轻的僧人,三步一匍匐的顶礼膜拜前行,此时,我感到一种信仰的神圣,于是,我也举起香火,为我的同事祈祷,求菩萨保佑她早日康复。

      离开五爷庙,与一个安徽来的青年顺路闲谈,在这个神圣的佛教圣地,我们都领受了同样的影响,都捐了款,我们同样信仰,人间要有爱有善。

      天色大亮,我坐缆车登上了黛螺顶。人们说,不上黛螺顶枉上五台山。其实是指朝山拜佛的人。拜佛讲究大朝拜小朝拜,大朝拜要上五台山的五个台分别朝拜五方文殊,小朝拜只上黛螺顶,朝拜庙内供奉的五方文殊。我到黛螺顶上更注意的是四面的风光。向外展望五台山,自然风光和人文的美好融合,高处不胜寒,瑟瑟的秋风刮到脸上,竟有冬天的感觉,但它阻挡不住我对美的寻觅,登高望远,美丽的庙宇让人赞叹,建筑的奇迹让人震撼,看不完的美景听不完的故事,虽身在其中,却望不可及,我还有留下的遐想。

      下山时,一个个台阶我只想隔阶跳跃,当我从一个手指残缺的人身边越过后,觉得很惭愧,在这慈悲的佛家之地,怎能漠视困苦之人?于是,我立即往回重上台阶,掏出不多的几元碎银,他感激的说着我听不懂的方言。我没有施舍的快感,却有一种悲哀涌上心头。但愿他这样做只是谋生的手段,并不是指望来求得人们的同情。我心里想,要是佛祖能看到,让一切病残穷困之人全部免除灾难,该有多好。

       忽然,看到走在我身后的好多人也停下了脚步,或多或少都在往这个残疾人的手中塞着一元的小票。我的心忽然有一股暖流涌上来,这才不负这美丽的风景。我暗暗在心里给自己点赞,如果我不停留脚步,后面的人也许会顺着人流直接走过了。美丽的五台山,当和你说再见的时候,我会把这一幕深深的记载我的脑海里,永远记住。

       归途中,和老公通了个电话:我说我请佛主保佑你了。老公问:佛主怎么说的?我回答:佛主说了,他会保佑每一个好人的。

2#
发表于 2016-1-21 16:28 | 只看该作者
佛主说了,他会保佑每一个好人的。
温暖至真的文字。
欢迎新朋友,请注意版面整齐,段首空两格,段与段之间空一行。
并多交流互动,祝来江天愉快!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16:3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我注意好了,还不熟悉。
4#
发表于 2016-1-21 17:21 | 只看该作者
读过,很扎实的文字。很高兴认识你!
5#
发表于 2016-1-21 18:31 | 只看该作者
我也经常这样,越是身边的风景,越不去转,好像有的是机会。
6#
发表于 2016-1-21 18:39 | 只看该作者
很赞成结尾的话,佛祖会保佑每一位好人!我们大家都是好人!
7#
发表于 2016-1-21 20:38 | 只看该作者
一篇游记,写得风生水起,矍矍铄铄,花甲之年登五台山,饱览的不仅仅只是大好河山的风景,还有感悟到的佛法无边的大慈大悲,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境界。
  芸芸众生的人,我们在尘世间生活的总是波澜,我们能偶尔一次走进这样的圣地,用清音或是钟声来洗濯内心尘垢,方可感受到,生活原来是多么的简单而又美好,生命,才是这样一个过程。
    欣赏作者的乐观,欣赏作者的豁达,也欣赏作者的文笔!
  欢迎张老师入住中财论坛,和这里的文友切磋,交流,共学习,共提高,共欣赏,共享受!
8#
发表于 2016-1-22 09:53 | 只看该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发表于 2016-1-21 16:33
谢谢,我注意好了,还不熟悉。

点击回复,就可以与大家互相交流了。
9#
发表于 2016-1-22 09: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6-1-22 10:02 编辑

夏冰老师,就是《五台山》报纸的执行主编。
10#
发表于 2016-1-22 09:59 | 只看该作者
提读问候你!
五台山,一个佛教圣地,旅游胜地,有许多值得大书特书之处。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06:49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6-1-21 18:31
我也经常这样,越是身边的风景,越不去转,好像有的是机会。

老师好!我才夹信息也回不好。'
12#
发表于 2016-1-24 18:55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来中财,
13#
发表于 2016-1-25 18:20 | 只看该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发表于 2016-1-21 16:33
谢谢,我注意好了,还不熟悉。

第一次发稿自己就会编辑帖子,不错嘛!
祝你在此开心。
14#
发表于 2016-1-25 18: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6-1-25 18:24 编辑
lvhq018 发表于 2016-1-21 18:31
我也经常这样,越是身边的风景,越不去转,好像有的是机会。

旅游,也是个烧钱的事,儿子和儿媳去了一趟海南岛,一万元就没了。虽不想旅游啊,可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呢。
15#
发表于 2016-1-26 12:28 | 只看该作者
再提一次,操作慢慢来,别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02:45 , Processed in 0.23767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