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94|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作为情绪和表象的红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25 1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剑鸿 于 2016-3-25 11:42 编辑


     剑鸿

  由支付宝、QQ、微信等软件或媒介创出的网络红包,似乎一夜之间横扫这个古老国度的大江南北,大有气吞六合,驰骋八荒的态势。一时间,抢红包不但成为一种新的支付场景,也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游戏,似乎还成了一种无处不在的生活样式和娱乐工具。现代科技所肇始的各种新玩意对日常生活的侵入和渗透,由此可见一斑。这就不必奇怪为什么思想保守和行为落伍的人们总会如是揶揄: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有数据显示,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一战成名,除夕夜参与红包活动的总人数达到482万人次,最高峰出现在零点时分,瞬间峰值达到每分钟2.5万个红包被拆开。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2000万个,平均每分钟领取的红包达到9412个。这样火爆的场景,让见多识广的马云也大跌眼镜,大呼“偷袭珍珠港”。2015年2月15日晚上7时50分,微信春节红包的第二次暖场红包开抢,投放红包1200万个,计划投放时间为10分钟。但这1200万个红包只用了1分钟就被疯抢一空。

  红包的一夜成名,据说背后隐藏了很多利益诉求,有企业的广告效应,有商家的利益之争,也有各种金融机构相互进行的不为普通老百姓所知的明争暗斗。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对于普通的生活者而言,我们更关心的是,红包在跳出了传统意义上的作为行贿手段和祝福形式的“老巢”之后,如今已经有了新的意义和内涵。通过无处不在的红包,通过一个也不容错过的红包,我们可以更好地审视自己和平凡的生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参与商家和企业组织的红包活动固然次数有限,兴趣也不见得有多高。发红包和抢红包的最大乐趣,其实普遍存在于各种微信群和QQ群里。这些社区群人数不多,相互之间也相对熟悉,即使不熟悉,几轮红包下来,也会成为朋友。繁忙而枯燥的生活之余,摒弃城市的喧嚣和现实名利的羁绊,冲到群里大张旗鼓地发几个红包,或潜在水下偷偷抢几个红包,不啻是一种生活的调剂和情绪的整理。透过标志着“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的红包,我们想象到的场景一定是一张被手机灯光照得模糊而充满笑意的脸,而那一刻的笑,一定是真实的,是卸妆之后的,善意多于恶意,自然多于侨情,欢乐多于郁闷。

  我们其实要感谢那些善于制造各种红包表情的人,他们将大众的红包情绪以卡通或者图画的形式,瞬间定格在我们的脸上。人们通过这些表情,表达戏谑、郁闷、遗憾、失望、等待和希望。而这些情绪,与其说是红包带给我们的,还不如说是生活的另一种表象呈现。这个时候,红包其实已经不是红包,而是一种情绪排遣的窗口,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和手段,是人们在虚拟世界所作出的一种无意识的表达。

  当然,在发红包和抢红包的过程中,人们的某些心理趋势和个性特征也会随着红包流露。有人借红包表达慷慨,也就有人故意用红包表达生活的局促和拮据。有人用红包表达快乐,也就有人用红包诠释生活的不满。有人用红包吸引人们的注意,也就有人故意用红包刺激别人的情绪。有人用红包表达祝福,也就有人半路出来拦截这种祝福。有人潜水抢红包,也就有人用红包吊起潜水者。有人希望有发红包的,也就有人故意发假红包引逗。有的人乐意当红包的规则制定者,就有人故意打破这种规则。有人抢到大红包而高兴,也有人视一分钱也是巨款。

  一分钱也是爱。这是红包的宣言,其实更应该成为某种生活态度。人们发红包,发的是一种放达和存在感,人们抢红包,抢得是一份快乐和获得感。借助各种红包口令和隐含在红包中的运气,人们对他人表达情绪,向生活表达期许。没抢到不要紧,生活处处有机会。

  红包的最大妙处,也许在于一个“抢”字。抢,符合我们时代的病灶,也符合我们的文化脉络。至于媒体报道说有人借抢红包希望发财的,那是一种欲望的极端表现。红包江湖,什么人都有,但也自有它的规则。借助抢红包神器,一个月抢得几千块钱,然后提现。如果其人生活真的如此不堪,如果红包真的能够作为转移支付方式,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弱者。作为发红包的人,我们大可将其视为红包扶贫,并深感欣慰。因为,红包所包含的善意,什么时候都应该是真诚的。而对于那些只抢不发,把红包不当做工具,没有丝毫游戏心态娱乐精神的人,人们也往往会将其视为异类,借助舆论和声讨将其曝光并且驱逐。这就是红包的江湖。

  大量的红包和大量玩红包的时间,的确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也考验着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自制力。有人甚至担心,用手机抢红包,会破坏一家人团聚的氛围。并且举出例子说,春节期间,无论是团圆饭,还是亲友聚会,如果大家都低着头抢红包,亲友之间知心的交流就会越来越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问题,而且似乎是一个关涉伦理传统的大问题。但我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红包,也不是手机,而是现代科技对于人们日常生活无往而不深入的渗透和影响。能正确而且理性的对待和接受这种影响的,永远取决于我们自己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正确而理性的态度。人际交流和亲际情感的沟通,也有赖于整个社会伦理文化价值的回归和修复。

  其实,关于红包,诉诸文字和理性都是无趣的。红包所带给人们最真切的快乐和真谛往往在这样的段子里:

      锄禾日当午,不如抢钱苦。
  对着爱疯六,一抢一上午。
  抢完了上午,还要抢下午。
  问你抢多少,总共两块五!
  一查流量费,超过二百五!





2#
发表于 2016-3-25 11:48 | 只看该作者
这家伙,早有预谋哎。
3#
发表于 2016-3-25 11:48 | 只看该作者
居然坐上了传说中的沙发。
4#
发表于 2016-3-25 12:40 | 只看该作者
特喜欢最后那段调侃,好开心哦。
5#
发表于 2016-3-25 15:52 | 只看该作者
没抢过红包的我,对这游戏有了了解,谢谢您给我传播了知识!
6#
发表于 2016-3-25 16:02 | 只看该作者
红包这东西,其实也不能一概而论。一方面,是娱乐行为中一环,它有时候也是一种工具的作用,比如说,可以充当汇款功能,遇到朋友之间礼善往来,或者债务往来,都不失为一个便捷的渠道。
7#
发表于 2016-3-25 18:20 | 只看该作者
抢了那么多红包,居然有了感悟!“一分钱也是爱。”莫非想通过一分钱的感悟换100元钱?
8#
发表于 2016-3-25 20:46 | 只看该作者
这红包发的:亦庄亦谐,庄中有谐,谐中有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词咋越说越熟呢
9#
发表于 2016-3-25 21:02 | 只看该作者
任何一种现象的背后都隐藏着某种背景,这种背景有时利于你,有时利于他,但不论怎么的方式微信首先带给人一种无形的愉悦感。至于银行方面的运用,支付宝方面的交易我们都可以不去考量。但玩物丧志这句话也似乎有些道理,在听老祖宗还是不听老祖宗的话之前我们不如先乐着。其实,方式只是方式,终究决定不了内质。
10#
发表于 2016-3-26 15:53 | 只看该作者
红包大讨论。
提起来大家议。
11#
发表于 2016-3-28 15:08 | 只看该作者
我三天玩红包的经验是相对来说,发红包比抢好,要不你们先发着
12#
发表于 2016-3-28 15:46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好有趣。
不过看完后忍不住想,什么意思?抢了红包后还写成了一篇文章……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招?强烈要求楼主发大红包,以安慰我们这些发红包给予你灵感的人的已经受伤的幼小心灵——这句话说得我喘不过气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16:07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6-3-25 11:48
居然坐上了传说中的沙发。

谢谢夏冰兄的沙发提读。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16:07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3-25 12:40
特喜欢最后那段调侃,好开心哦。

好囧,你说的最有趣的部分不是我写的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16:08 | 只看该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发表于 2016-3-25 15:52
没抢过红包的我,对这游戏有了了解,谢谢您给我传播了知识!

哈哈 还有知识普及的作用。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8 11:07 , Processed in 0.05527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