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39|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团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15 0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6-4-7 15:23 编辑

    正月十五这一天,周云秀衣着鲜亮地走进了许明山的家。她将手里的汤圆放在了桌子上,含笑说:“他叔,那事我跟吉祥商量过了。他说再想想呢!”

  许明山将头转向了窗外。许明山知道那事吉祥未必会答应。许明山瘫在床上大半年了,这大半年来一直是周云秀在照顾他。过完年吉祥就要到上海打工去了,人一走就很难保证什么时候再回来。许明山想对周云秀说你最好叮嘱叮嘱吉祥,让他拿个准主意给我。但是,许明山没有开口。一个久病床榻的人说话有多少份量,他心里明白。

  许明山年轻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候他做事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乡上领导安排啥他就认真做些啥,计划生育的事尤其办得好。那个时候,许家村是县上的光荣、乡长的骄傲,没谁敢指责他,也没谁能反对得了他。为了能让许家村成为计划生育模范村,许明山组织了几条精壮汉子日夜在村里巡逻,对私下准备跑掉的,对屡教不改一心想生二胎的严加看管。他扒过人家的房子,铲过人家的地,挖过人家的庄禾……没办法,许家村的人穷,穷就想着多生,养儿防老是改变不了的旧观念。

  那天,许明山带头闯进了周云秀的家。周云秀头胎生了个丫头,没到规定年限就藏着掖着想要个二胎。按照周云秀公公的说法,那是为了给祖宗留下个血脉。许明山三番五次地上门做工作,三番五次地被撵了出来。后来,他疯子一样撞开了周云秀家的大门,砸了周云秀家的锅,指着周云秀的男人大骂。周云秀两口子扶着门框哭,周云秀的公公夺了铁锨哆哆嗦嗦地要跟他拼命。但一切都没有用,几条精壮汉人推开了屋里所有的人,强行把周云秀拉进了乡卫生院,将一条七个月的生命瞬间推离了人间。从此,许明山与周云秀结下了仇,直到许明山的女人也怀上了孩子。

  许明山女人生孩子那天,周云秀没有上门,周云秀的男人和周云秀的公公也没有上门。许明山女人疼得嗷嗷叫,因为是急产,来不及送乡里的医院,只好请村里的稳婆接生。媳妇嚎叫的那一刻,许明山明白了什么是疼,他想到了曾经的周云秀。“那是国家政策,”许明山梦呓一般地为自己开脱,“我是村主任,计划生育的事不按政策办咋行?”后来,许明山的媳妇难产死了。许明山只好将襁褓里的孩子送进了周云秀家。送去的那天,许明山站在墙外说尽了好话。他说,“这孩子我自个养活不了,你得替我养着。孩子长大了他就是你周云秀屋里的人!”

  再以后,许明山卸任了村主任的职务。媳妇死了,他也没再续娶。许明山开始开荒种地,在山前山后遍植花椒。每年,他都会交一笔钱给周云秀。每年,他都会在周云秀公公面前磕三个响头。他同时还叮嘱周云秀男人要过好一家人的日子。

  但是,周云秀却从来没有原谅过他,不论是吉祥上小学、上中学,还是后来出门到上海打工,大事小事没跟他商量过。有时候,许明山在路上碰上吉祥,那孩子也会躲得远远的,好像不认识一般。孤独像魔一样缠住了许明山。他也想过把吉祥接回来,但刚一张嘴就会被另一个念头堵回去。他知道自己不能再搅乱了周云秀的家。

  日子河水一样地流着。在转过了三十个年头之后,许明山已然成了近六十岁的老人。周云秀的公公去世了。吉祥也娶了妻生了子,成了器宇轩昂的汉子。许家村再没人说道计划生育的事,也没人叫喊着生二胎。村里的人和其他地方的人一样早已习惯了“一家只有一个娃”的观念。“时代不同了,多生了也养不活啊!”年轻人都这么说。

  “他叔。”就在许明山病倒的第二天,周云秀走进了他的家。“爹去世的时候交待过我了,说你那时也是为了公家。那事儿怪不得你!现在你病了,以后就让我来照顾你吧!”

  许明山的眼睛瞬间变得通红。哽咽了好一阵,他才说:“那……吉祥那孩子的意思呢?”

  “吉祥不会介意这个的。再说,事儿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他该明白的会慢慢明白。”

  许明山不再说什么。一个人的日子不好过,一个瘫子的日子更难捱。这些他都知道。他甚至有了让吉祥再生一个孩子的打算。在读过国家放开二胎的新闻之后,一天,他对又来送饭的周云秀说:“要不,你跟吉祥商量商量,看他还能生个二胎不?有个孩子放在这屋里,我也就不孤单啦。我估摸着,他的情况还能生!”

  “他是能生——”周云秀接过话茬,“可他的户口上在我屋里,我俩孩子,吉祥就算不上是独生子女啦。还有他那个媳妇一听生二胎就耷拉个脸子。”顿了顿,周云秀又说,“不然这样吧,我回去问问吉祥,听听他的意思。”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周云秀带来了吉祥的信儿。他将目光从窗外收回来,落到了周云秀的脸上。许明山明白政策就是政策,他无法左右,吉祥也不是他说啥就能听啥的吉祥。但他真的想要个孩子。要是当初留下周云秀肚子里的那个,要是吉祥他娘不会去得那么早,也许……许明山由不得鼻子一酸。“那个……清明那天,我想给咱爹上个坟去。你找个车子来拉我吧!”许明山搅动着碗里的汤圆,“去年我病得重,没去成,今天我能去了——”

  “行,到时我和你哥一块来拉你。”周云秀理了理花白的头发,“到时你只在屋里等着,我们一准来!”

  窗外的树枝“哗”地动了一下,几只麻雀窜上了天空。许明山心里忽地落了底,人活着不就是这么回事吗?他想只要踏踏实实的,比什么都好…… 
  
  




2#
发表于 2016-3-15 09:28 | 只看该作者
特殊政策下的特殊情感,好在很多违背人性的做法,都被岁月慢慢地矫正了,时间,也抹去了人心的仇恨。问木木好!
3#
发表于 2016-3-15 10:35 | 只看该作者
很有时代感。特定年代的荒唐事让人纠结几十年,令人沉思。
4#
发表于 2016-3-15 10:35 | 只看该作者
很有时代感。特定年代的荒唐事让人纠结几十年,令人沉思。
5#
发表于 2016-3-15 11:50 | 只看该作者
很难评判许明山的对与错,一个时代的产物。故事很悲痛,却能一爱泯恩仇,彰显人性大爱,颇为感动。
6#
发表于 2016-3-15 12:0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本期小说中我读到的相对最好的小说之一。有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正规刊物上作品的风范。叙事腔调正儿八经,是短篇或中篇的行文笔法。作者在几个地方留下了不愿写长的概述与补笔,这是由太虚的环境决定的,无可厚非。欣赏小说的叙事腔调。喜欢"按说。。。"这个句子的衔接套路,很多小说里都可看到,有机会我也会用上这一句。
小说对于计生政策的阐释,个别地方我认为欠准确性。作者安排了女主只有一个女孩,这在农村是不现实的,农村一般都会允许生二胎,与第一胎有时间限制,比如五年。何况第一胎是女孩。一胎政策执行最严格是城市户口。所以作者試图在作品中关联到如今的二胎政策,欠妥。情节服务于主题没错,但前提是情节与细节一定要虚构得基本符合现实。
小说的内涵,无疑是较深刻的。也是我较欣赏的理由之一。当然,关于计生这个时代之痛,莫言同志在其长篇蛙里已经作了厚重的阐释。
小说里男主把儿子给女主抚养的情节,看似必然,细思有疑问,成立与否,不好说。读到此处,让我想起赵氏孤儿。
小说结尾的补述,个人以为不必交待,多余。读前文基本能读出背景。在那句环境描写的烘托下结束,似乎意味更好。
总之,欣赏。学习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16-3-15 15:35 | 只看该作者
熊荟蓉 发表于 2016-3-15 09:28
特殊政策下的特殊情感,好在很多违背人性的做法,都被岁月慢慢地矫正了,时间,也抹去了人心的仇恨。问木木 ...

问候熊老师,谢谢首评。
8#
 楼主| 发表于 2016-3-15 15:36 | 只看该作者
暴雨迎风 发表于 2016-3-15 10:35
很有时代感。特定年代的荒唐事让人纠结几十年,令人沉思。

暴版好,问暴版安。
9#
 楼主| 发表于 2016-3-15 15:37 | 只看该作者
碣石清风 发表于 2016-3-15 11:50
很难评判许明山的对与错,一个时代的产物。故事很悲痛,却能一爱泯恩仇,彰显人性大爱,颇为感动。

清风老师直入文里,谢读。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3-15 15: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6-3-15 21:17 编辑
潭边老桑 发表于 2016-3-15 12:07
这是本期小说中我读到的相对最好的小说之一。有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正规刊物上作品的风范。叙事腔调正儿八经 ...

桑老师这一评庖丁解牛一般,解读得十分在理。头胎丫头,二胎的生育年限问题我已做了修正。按照某些地方政府的做法,非合法年限内生育也算是违反了计生政策。至于寄养,那就算是没办法的事吧,许明山毕竟孤苦,一个大男人带个孩子不容易。落尾的注笔已全部删除,的确是啰嗦了,有狗尾续貂之感。非常感谢老师的指正。谢谢。
11#
发表于 2016-3-15 20:16 | 只看该作者
很有时代感,令人沉思,彰显人性大爱!学习!
12#
发表于 2016-3-16 09:07 | 只看该作者
政策就是政策,谁也无法抗拒,无论是运动还是朝令夕改,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有值得人思考的问题!
小说故事情节曲折、很接地气,又结合了当今形势,是一篇非常棒的佳作!拜读、学习、欣赏之余,思想良久......
问好老师!
13#
发表于 2016-3-16 18:24 | 只看该作者
具有时代气息的好小说,语言朴实,突出对内心世界的表达,与当前政策呼应,不错的好文章,向木门老师学习!
14#
发表于 2016-3-17 10:37 | 只看该作者
我在农村工作多年,以现在过来人的体会,感觉一些政策执行真是太过。可是当时条件和环境,可能和自己年轻气盛也有关,还是那么做了。
木门的这个小说,情节安排上我有很共鸣。
15#
发表于 2016-3-19 20:54 | 只看该作者
读了一次,倒数第二段,有点迷糊,雁子脑子有点钝。回头再来学习。
情节一波三折,人物刻画成功,很有时代感。回想起了莫言的《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30 10:12 , Processed in 0.05533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