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1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红楼品戏之温情西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2-18 0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红楼梦》中提及的戏剧有数十种之多,这其中提到的最多的要数《西厢记》了。《西厢记》是元代剧作家王实甫根据唐代诗人元稹所写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改写的一部杂剧(通称北西厢),讲述了张生和莺莺彼此爱慕,由丫环红娘从中撮合,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其实《莺莺传》本是一个悲剧故事,最终的结局是张生抛弃了莺莺,“始乱之,终弃之”,并有专家考证说这则故事可能是元稹本人的一段真实经历。再后来,明代作家李日华根据北西厢又改写了南曲《西厢记》,通称南西厢,情节和北西厢大致相同。《红楼梦》中的《西厢记》主要指的是北西厢,如宝钗说她小时候偷看的西厢、宝琴打的蒲东寺怀古诗谜、葵官唱的惠明下书、麝月提到的“拷红”,以及探春说的“恭敬不如从命”、邢岫烟说的“僧不僧,俗不俗”等等,但也有个别地上指的是《会真记》或南西厢,如贾母说的“听琴”、贾蔷听人唱的“小姐小姐多丰采”等等。这从侧面上反映了这出戏在贾家的普及程度,也说明了作者对这出戏的喜爱。但《西厢记》在《红楼梦》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宝黛爱情的催化剂,在宝黛爱情发展的历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一个桃花初落的春日,《西厢记》开启了宝黛年青的心扉,让他们开始憧憬美好的爱情。这一日,宝玉独自走到大观园沁芳闸桥边,在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好, 展开茗烟从外面给他刚刚买来的一本《会真记》,从头细细品读起来。一阵风过,把树上的桃花吹下一大半来, 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他却不以为意仍“看得入味”。碰巧黛玉正从旁边经过,便问他看得是什么书,宝玉慌得藏之不迭并说“不过是中庸大学”,但以黛玉的聪明断定他在说慌,宝玉只得道出了实情,并说“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黛玉虽没有说什么,但却“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这里虽对《西厢记》的内容没有一字半句的介绍,却通过宝黛二人态度,暗示了他们共同的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的思想基础,这也正是他们爱情发生、发展的动力。因为当时《西厢记》被看作是一本淫书,所以宝玉只得先小心地试探着问这本书如何,听到黛玉说“果然有趣”他便有些冲动起来,将平日里积在心中的情愫借《西厢记》中的两句台词说了出来: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虽是嬉语,却满含深情。要知道在那样一个时代能够这样表白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机敏的黛玉却并不领情,为了维护自己小姐的尊严便唬宝玉说要告诉舅舅舅母去,吓得宝玉忙又告饶,她这才转恼为笑,用《西厢记》中的台词反讥宝玉是“苗而不秀的银样镴枪头”,这说明黛玉表面上虽矜持着恼,然而在内心深处也是深爱着宝玉的,就在这一嬉一笑、一恼一讥之间两颗年青的心迎来了春天里第一缕爱的阳光。
  在一个竹林青碧的夏日,《西厢记》让宝黛看到了彼此的真心。宝玉信步走入“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潇湘馆,看到“湘帘垂地,悄无人声”,觉得“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就在这样一片安静的氛围中,宝玉听得一声细细的长叹:“每日家情思睡昏昏”,这本是莺莺因思念张生而心生烦闷时而说的一句话,此时从黛玉的口中说出却别有一番风味,她思念的显然是宝玉,但因为封建礼教的束缚,又不能当面说明,这使黛玉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对于宝玉也同样如此,他明知黛玉所指是谁,还要故意问道:“为甚么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忘情的黛玉不想自己的话竟被宝玉听到,只得将炽热的爱情再次掩盖起来,“拿袖子遮了脸,翻身向里装睡着了”,当两个婆子对宝玉说“妹妹睡觉呢,等醒了再请来”时,她又不由自主地坐起来反驳道“谁睡觉呢”,青春少女特有的那种羞涩、衿持而又不失俏皮漫妙的心态呼之欲出,颇有李清照词中所说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感觉。已察觉到黛玉深情的宝玉不禁又借《西厢记》中的台词向黛玉表白: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惹得黛玉又撂下脸来,好在此时袭人急急赶来说老爷叫宝玉过去才避免了一场争吵。黛玉担心老爷又要训斥宝玉,便在晚上去探望宝玉不想丫环竟不给开门,又凭空制造了许多误会,而宝黛的爱情也便在这种互相猜测与试探之中曲折前行着。

  在一个飘雪的冬日,《西厢记》让宝黛收获了纯洁的爱情。经过论心、诉腑、赠帕、夜探等许多考验之后,宝黛的爱情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这一日天空飞着些许雪珠儿,大观园内青松吐翠、红梅飘香,宝玉来到黛玉房中,笑嘻嘻地问她《西厢记》中的那句“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该如何理解。这本是红娘的一句唱词,孟光和梁鸿是汉代一对恩爱的夫妻,举案齐眉的典故说的就是她们,红娘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问莺莺什么时候接受了张生的爱情,黛玉一听便知他问的是自己怎么和宝钗和好的,便笑道:“这原问的好.他也问的好,你也问的好。谁知他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他藏奸。”并把说错了酒令,病中送燕窝等事细细告诉了宝玉。其实,宝玉这样问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试探性格孤傲的黛玉能不能理解自己的一片深情而和自己推心置腹,见黛玉对自己毫不隐瞒地说明了原因,便也放了心,笑道:我说呢,正纳闷“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原来是从“小孩儿口没遮拦”就接了案了。“小孩儿口没遮拦”也是西厢记中红娘的一句台词,本意是责怪莺莺说话没有分寸,这里宝玉暗指黛玉在行酒令时因引用《西厢记》中台词而被宝钗劝导之事,黛玉也一笑了之。此时,宝黛间爱情的风雨已基本平静,他们不必再互相试探互相猜疑,几缕淡淡的微笑已抹去尘世上所有的距离,属于他们的只有无间的亲密和不用言说的默契,他们的未来也似乎充满了无限的光明与希望。

  我们知道,后来的贾府大故叠起,家运日下,“悲凉之雾,遍及华林”:晴雯屈死、芳官出家、元春染疾、迎春误嫁……,宝玉和黛玉同样未能幸免,最终因为爱情的破灭一个负痛出家一个含恨离魂。但于我而言,更希望他们的情感能永远定格在那个幸福的冬日,希望他们也能象《西厢记》中的张生和莺莺,甚至象红尘中许多普通的男女那样结成伉俪。有时想:也许《西厢记》就象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宝玉是溪边一粒小小的石子,而黛玉就是石子边刚刚露出新绿的小草,小溪用她脉脉的温情洗涤了石子的粗糙,也润泽了小草的幼弱,让他们在爱的天国里相依相知,永不分开……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楼主| 发表于 2006-2-18 01: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3:55 编辑

办公室的那盆一帆风顺开了,
静静地象一叶扬帆的小船,
有同事说春节已过它开晚了,
我却觉得它开得正是时候,
一如桌上那本薄薄的西厢记,
无需在乎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仍只怀着那个美丽的故事千年不醒。
如果将牡丹亭比做一盆让人燃烧的烈火,
也许西厢更象是一弯宁静的湖泊,
任时光老去,那份温情永不改变。

3#
发表于 2006-2-18 10: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3:55 编辑

这样的探寻很有意思,同时也为我们了解《红楼梦》提供了一个线索,学习借鉴。

4#
 楼主| 发表于 2006-2-18 20: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3:55 编辑

是呀,认真探究一下还是能发现许多有意思的东西的。

5#
发表于 2006-2-18 21: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3:55 编辑

写得好,读得细,我一向不喜欢那些所谓的红楼乱热,但凌云斑的评论是客观的,很有探讨价值,学习!

6#
 楼主| 发表于 2006-2-19 15: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3:55 编辑

谢拈花鼓励。

7#
发表于 2006-2-20 14: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3:55 编辑

真好玩。有趣。

8#
发表于 2006-2-22 20:00 | 只看该作者

^_^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3:56 编辑

弟弟好文字能够让姐姐学到许多东西,真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1 15:27 , Processed in 0.12284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