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62|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颠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3-26 2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任何时代都有批判。其目的无谓乎是为着继承和发展。而终其所有的批判的源头,追溯起来是文化上的批判。也就是说,是落后文化和先进文化的较量。表现上是观念的争论和颠覆。

  中华民族有着五前年的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底蕴之深厚是世界上任何人都叹为观止的。在这片热土成就的辉煌无比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多少世世代代的泱泱中华子民!教化了多少野族蛮部!影响了多少国家和地区!可以大言不惭的说,在亚洲就只有中华民族的文明是可以称赞的。其他的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文明根本就无法可比,难望其项背。更有一点,世界上有那一个文明象中华民族的文明一样没有断代的延续了下来?没有!一个也没有!只有中华的文明以其自有的方式继承了下来。它们---那些没有继承的文明---只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的是不可破解的迷,让现在的他们景仰、迷惑。那么,这一切于现在的他们来说,是应当自豪还是应当悲哀呢?我想,更大的留给他们的就是悲哀和无尽的思考。

  文明的成就是文化所承载的。文化是根植于整个民族、整个社会的。文明借助以各种载体在一代一代的传承着、发展着。在这所有的载体中,在我们研究和了解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宝库当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占据着很大的地位的,无疑是文学。自从文字的出现,便将文化以文学的形式以最高层次的相互传递了下来。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时期都是所有的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无不在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中进行。纵观中华文明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点。

  文化承载着文明,文学肩负着文化。自文字发明以来,经由奠定中华文化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时的儒、道、法、墨等诸家,到汉赋,唐诗、宋词,再到元曲、明清小说,在各个阶段都在以不同形式继承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体现着中华文明。当然,这其中还有魏晋玄学,暂且不去管它。文明在一步步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其本质上是文化在一步步的向前发展。在这当中,文学肩负起了记载文化、传播文化和推动文化发展的任务。从而,历史上不断的文学争论其内在就是要记录、传播和发展符合自己的文化。这种争论往往达到了一种白炽化的程度。最终决定命运的还是人性本身。所有符合人性本身的都传承了下来,而且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所有不符合人性本身的,即便是一时高度得到发展,但终究还是了段了。

  在这当中,影响中华民族最大的莫过于儒、道、法三家。当然还有后来传入的释家文化。缘何这四家文化在中华这块土地上得到了有力的继承和发展?究其原因,还在于人性本身。这四家奠定了中华民族最起码的文化、思想和道德观念。也就是说,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的发展的最初和过程中,把人性是作为第一性的。因而,在西方诸国还没有象社会迈进,还在蒙椟初开的时候,中华民族的这块大地上就已经开始孕育了人性化的文明。而且,成就了举世瞩目的汉、唐文化。

  然而,到了近代,我们的文明不得不受到野蛮的摧残和蹂躏。当文明和野蛮短兵相接的时候,野蛮以没有教化的方式和做法战胜了文明。中华民族的文化来了个翻天覆地的颠覆。竟致呼中华儿女变做埃及的人民一样了---我们马上快要用瞻仰---记住!是瞻仰而不是发展---来对待中华民族的文明中华民族的文化了。

  这,就要从近代的所谓了新文化运动说起。而在说这以前,还得将之所以发生新文化运动的前因大致说一下。

  自唐以后,中国着实是乱了一阵子。而这乱,就为中华民族的多灾多难埋下了伏笔。乱了一阵子以后,又合在了一起,建立了个内忧外患一直困绕着的宋王朝。在此期间,诞生了无数符合中华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人有人格,词有劲骨。可惜的很,对于文化的发展就只有那些苦难者的吟唱,忧虑者的悲吟。纵便有铮铮铁骨,于国于家无望。而在这期间诞生了一位令人又爱有恨的一个大人物,那就是朱熹。众所周知,朱熹(1130-1200)是宋代的大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大家。为何我对他是既爱又恨呢?因为他的“心与理一”“平淡”的理学观念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自宋来了个大转弯。关于宋代文化,陈寅恪有过较权威的论述:“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而这,恰恰说明自宋以后华夏民族之文化开始从峰顶跌落走下坡路。如果说,华夏文化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孕育,到汉代的发展,再到唐朝的造极体现出的空前的高度的话,那么宋文化就将这一切来了个彻底的颠覆。将以往的那种积极向上,建功立业,思想开放,互通有无的思想整个的抹杀掉了。当然,这种抹杀不是一下子就砍断了的。所以,它的发展说到底还是得了唐文化的余荫。之所以它在华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起了个“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是说它得唐文化的余荫,“启后”是说它将中华民族从此带入了一个下坡路,开始了以后多灾多难的历程。

  可能命运终归注定要中华文化走向下坡路。接下来的一个王朝,武功胜过唐朝,文治乱的一塌糊涂。毛泽东说的极其不错“只识弯弓射大雕”。于华夏文化来了一个重创。将宋文化的弊端加速的向下沉沦。华夏民族本为一家,但在当时由于文化的差异,文化的不同造成了华夏文化的一个不可医治内伤。

  文化的不同,文化的摩擦,而且是面对的是那落后的、同化不了的文化,再加上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着极其严重的民族情节,那么明朝自然而然的诞生了。明代是一个很特别的朝代。它既想学唐文化,又被宋文化的恶瘤所左右。跌跌荡荡,起起浮浮。想振兴,却又无力阻挡自宋以来的颓废的宋文化的侵袭。即便如此,它还是阻挡了一下宋文化所种的恶果的显露。而在此时,极有可能继承真正的华夏文化再次振兴中华,让中华再次屹立于东方。将华夏文化于近代的文化衔接起来,继续发展。

  华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她一直是以博大的胸怀来接纳外界文化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在吸收外来文化。因而才造就了古代中华民族的辉煌文明。所以,在明代还是有机会将华夏文化发扬光大继续发展的。然而,真正的中华民族的悲哀就到来了---清王朝建立了。

  清王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另外它的“辉煌”也是我们可以体会得到的,即使我们没有生在那个时候。如果给清王朝的发展画个界限的话,那乾隆就作为一个坐标。整个清王朝就是一个令华夏民族悲哀的一个王朝,但在乾隆以前,却没有悲哀的那么厉害。假如我们作个对比,那么康熙就是唐王朝,乾隆就是宋王朝。前面说过,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从宋王朝开始中华民族的文化开始走下坡路。在清王朝的发展历程中,从乾隆开始清王朝开始走下坡路。更为重要的是清王朝的下坡路加速了中华民族走向了历史的低谷----从来没有过的低谷!致使华夏文化也恹恹一息,差点毁于一旦。

  无力再对历史来评说功与过,毕竟那是另外一个社会。所说这些,只是为了说明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着灿烂的文化。在这里请注意,这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汉唐文化,其他的各个朝代的文化或有辉煌之处,但终究是对汉唐文化的继承和微乎其微的发展。这暂且不去管他,我们只讨论华夏文化的颠覆。

  前面说过,文化承载着文明,文学肩负着文化。那么说的这次颠覆就是前面所提到过的新文化运动。

  清王朝的无能,坚船利炮的打击似乎一夜间将我们的国人唤醒。“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忽然之间感觉老祖先留下来的文明只是让列强们馋眼欲滴的一个祸害,辉煌的华夏文化是致使华夏沦落的的罪魁祸首。西方现代野蛮行经所创下的所谓的“文明”让饱受摧残的国人感到震撼。对华夏文化的鄙夷充斥着华夏大地。漫天遍地的都在学习西方新文化、新思想。将华夏文化不管是精华也好糟粕也罢,统统的扔到了垃圾箱。然后大骂说祸害人不浅。要来个彻底的颠覆。

  纵观历史,华夏文化的颠覆就只有两次。一次是宋文化对汉唐文化的颠覆,这在前面已经说过。它的颠覆在很大的一定程度上是对以往文化的继承的基础上的再发展。因而,还是取得了一定丰硕的成果,留给我们一些值得欣慰的文化。另外一次是新文化对以往所有文化的颠覆。而这后一次的颠覆颠覆的似乎太彻底。

  好了!是颠覆了!我们现在正在享受这种颠覆的后果!让我们来看看到底进行了怎样的颠覆和由此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其一,就是颠覆汉字所带来的后果。

  汉字自造字之初就不同与别的文字。点、横、撇、竖、捺构成了方方正正的汉字。造字有“六书”,即:象形、形声、会意、指示、转注和假借。“六书”是以隶书以前的古代汉字,主要是以篆书为对象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汉字造字的理论。汉字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体发生了多次变化。其中由小篆演变为隶书是个重要的阶段。有篆书到隶书,再由隶书到楷书,结构上发生了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中还是可以看到以“六书”理论来造的汉字的最初的影子。每一个字都有特定的本来意思,具有“望而知意”的特点。这是别的任何文字所不能比拟的。比方说“旦”字。上面一个“日”,自然表示太阳,下面一横表示地平线。在篆书里是表示太阳自地平线升起,自然一看就知道是“早晨”的意思。或许有人会说,别的民族也有象形文字。这点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然而,汉字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文字而比其他文字更为伟大的原因就在于:它如果光有象形,而没有其他的造字的方法的话也不会传至今日。正因为它还有其他五种造字方法,从而使得汉字的功能大大的提高,不再单一,具有“一而二,二而三”的功能。生动易学,能够举一反三。

  汉字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是具有观赏艺术性。由于汉字的书写工具是极其特别的毛笔,它的一笔一画造就了任何文字所没有的艺术观赏性。成就了汉字的书法艺术,也作为华夏文化的有力组成部分为世界所瞩目。

  那么汉字的简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呢?其一就是增加了理解汉字意思的难度。其二就是将作为国粹的书法艺术逼上末路。

  现在华夏人民所学的汉字,不是以往的所谓的汉字。简化了的汉字使得对汉字意思的理解难度极大的加深。对了解华夏文化更是添加了很大的障碍。文学肩负着文化,而文学的记录的符号就是文字。想要真正的了解华夏文化必须要有最原始的资料。首先,在文字上就遇到很大的障碍。可以这么说,简直就是在学习另外一种语言。这对华夏文化的继承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我相信不用太久,华夏子孙在打算了解我们的文化的时候开始迷茫了。那更难谈得上去研究、继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其次,在理解上的迷茫与困惑更为让人担忧。学习一门语言并不是难事,可真要真正的了解文化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任何一位稍有见地的人不会妄而宣称自己了解了语言就等于了解了文化吧?汉字的简化将华夏文化的继承抽腿一棍,使它根本就肩负不起它应当的使命,无法在向前迈进。现在对于当时很简单的就如“你还能吃饭吗?”的话也要研究来研究去生出歧义来了,何况别的高尚、文雅的代表文化的其他来?文字的简化就当了斩段华夏文化继承之路的凶器,帮助着对华夏文化的颠覆。

  对于书法艺术的断送,汉字简化是有一定责任,但主要责任不在它,而是书写工具的进步。所以也就不深加讨论了。

  其二,是新文化对于华夏旧文化的颠覆的后果。

  或许是承受了太多的苦难,也或许是走下坡路的惯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拦,猛然之间,兴起的新文化对所谓的旧文化来了个彻底的反叛和颠覆。在黑暗中行走的时间太长,哪怕是一根火柴的光亮也会引起人们的欢呼!新文化就是那根火柴。

  是啊,火柴是着了,而且照亮了一段行走的路。可是,它能走多远?能找多大的光亮?与浩瀚无比的华夏文化发电机相比,它又能算得了什么?我们得承认它的功绩,然而却要以萤火替代皓月岂不可笑之至?悲哀至极?

  而且,所谓的新文化说白了其实就是近代西方文化。我们被打怕了,我们也被吓的失去了记忆。将野蛮看作是文明了。看看所谓的新文化吧!他们所提倡的可是我们老祖先在几千年以前就早已告诉了我们的。它曾经指导着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可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在全盘接受着那些沾沾自喜自命文明的文化---那对华夏文化来说只是沧海一粟---来对自有的文化辉煌文化彻底的否定和颠覆!颠覆的结果是什么?那就是他们现在真正痛惜的断代文化将在我们这重新上演。他们的文化正在从野蛮阶段向文明阶段迈进,而我们的文化正在从文明向野蛮堕落;他们是个别式的文化,我们是总纲式的文化;他们在推理,我们也在跟在人家屁股后面推理。其实我们只要演绎就可以取得比他们更为辉煌的文化,这在历史上已经证明了的,无须在多加妄言。

  恰恰是,在新文化所提倡的西方文化在开始结束野蛮开始向文明迈进我们正在由文明向野蛮堕落的时候,交叉相遇了。于是,盲目的人们哟!我们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将自己的固有文化抛开追求起所谓的新文化来了。对华夏文化来了个拦腰腰斩,断送了。短短不到一个世纪,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新文化所带给我们的文明是怎么样的。是,物质文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精神文明呢?真是糟透了。伪文化更是空前的泛滥,所有的文化都以西方文化马首是瞻。作为华夏子孙真是可叹至极可悲至极。现在,文化处在一个混乱的状态。不要说继承华夏文明,就连研究也谈不上。为什么如此说呢?那肯定是有原因的。如果我们真的对华夏文化做一个深刻的研究的话,我们应当清楚,既然在我们的祖先手里可以建立辉煌的业绩,成就灿烂的文化,那么现在的我们在同一文化的指导下为什么就不能?华夏文化从来就没有说过默守陈规的呀?

  西方的诸多文明为何中断,只让后人景仰?那是因为颠覆了文化。那么我们的这种颠覆,是不是结果就显而易见的摆在我们的面前了呢?思考的结果是肯定的。即使在现在体现不出来,在一个特定的时候,我们的子孙就会用景仰的心来对待华夏文化了。那个时候,他们景仰的心可能更多的是一种遗憾和伤悲吧!

  对此是深感堪忧的。但愿那一天不要降临在华夏子孙后代的身上!

  我们再来看看组成华夏文明的基本社会准则。德、仁、义、礼、信,这是每一个文明社会所需要的最起码的评定标准,在这一点上我想是没有什么异议的。新文化最大的恶就在于它颠覆这最起码的准则。其根本就是闻中先生所说的“反自然”,从而就产生了反自然的四大倾向即:

  “a、功利主义 b、人类中心主义 c、自我中心主义 d、科技至上主义。

  其结果就是“功利主义强化了贪欲的合理性;人类中心主义让我们放弃了神和虔敬之心;自我中心主义使得我们丢弃了同情和仁爱;科技至上主义又使得局部的浅层文化遮盖了真理的天空。”[2]

  在我看来还应当添加颠覆主义和盲目主义。颠覆主义让我们为抛弃文化的真原找到借口;盲目主义使人们失去了判别能力。

  这几种主义使得华夏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颠覆和抛弃。而且理由是那么的冠冕堂皇。其本质无谓呼是将野蛮文化当作佛祖的光环加以扩大,抛弃了真正的文化。玻璃珠子和钻石是很容易让人混淆视听的,但钻石在不管什么地方什么时间都会永远放出光芒的,而玻璃却不会。

  且再来看看这种颠覆对于我们人类的文明的真正颠覆吧!我们心目中期待怎么样的社会来让我们生养将息?这点我们依旧可以从闻中先生的对老子的分析提示中得到答案。即:

                        

                      失道而后德, (道法自然)|道

        失德而后仁, (德布万物)|性

        失仁而后义, (仁者爱人)|衰

         失义而后礼。 (义分是非)|减

       (礼定尊卑)|



             ——《道德经》38章  [3]

  我们所期待的文明其实就是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看法的“道”。然而我们也知道,在这其中是没有恶和野蛮存在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相信这所谓的“道”其实是一种自然,是符合自然规律的。而不是颠覆!我们可以看到,在道性衰减的过程其实就是每一次的颠覆。然而在封建王朝轰然倒塌的那一刻还是止乎于礼的。那最后一道社会的基本准则还是没有触极的。其在文化上的颠覆即使是让人痛彻心扉但还没有到病入膏亡的境地。宋王朝是将“德、仁”给颠覆了,起码还有“义、礼、信”。但新文化将“义、礼”颠覆了,仅仅给我们留下“信”。试想,在我们今天却在提倡“信”的时候,是不是一种悲哀?那么我们的子孙后代还有什么样的准则来遵从?“信”,它仅仅是道德和伦理的底线,是最后的一道人性堤坝,文明社会的最后一个基本准则。一旦一个社会在不断地强化“诚信”,只能意味着危机已经触及到了底线,那么文化也会跟着社会的沉沦而沉沦。华夏文化甚至消亡。可能在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也会想今天的我们中的一些人认为金字塔是外星人所见那样认为华夏文化也是外来的文化了。

  我们似乎应当对这种状态要思考了!文化引领着社会的前进,文化的颠覆竟然没有更为先进的文化来引领社会的前进。文化上的颠覆导致了社会基本准则的颠覆,想想这种颠覆是多么的可怕、多么的悲哀啊!每每想到这,我心就会因为悲哀而感到痛苦的痉挛的疼。

  那么,我们是不是应当考虑考虑研究着继承呢?我想这应当是可以实行的,也是可以实现的。早就说过,华夏文化是有着博大胸怀的,她是可以接受任何文化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中来壮大自己丰富自己。关键就在于,那最起码的社会基本准则还是自己内在的。这是不可动摇的基础,是符合我们华夏民族文化内涵的。同时,我想,这也是继承和发展华夏文化的最好最根本的途径。颠覆是大可不必了,因为每次颠覆的结果是用越来越糟的文化来替代以往文化的精神所在,而且其破坏力极大,就如给有病的人动一次足以要命的手术一样将动脉割断。旧文化有病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假如没有反倒是不正常了。可我们期待的是由信、礼、义、仁、德健康向前的发展,而不是我们痛惜的那样由德、仁、义、礼、信一步步衰减直到消亡。

  在现在,希望不要再有颠覆。冷静下来,慢慢的将我们的华夏文化加以研究,然后继承其中的光辉,融合要补充的,最后加以发扬光大!我想,在由信、礼、义、仁、德发展的路上将再不会有颠覆,再不会有伤痛。因为那路的尽头,就是我们所期待、所向往的!


[1] 陈寅恪. 邓广铭〈宋史职官之考正〉序[J]. 金明馆丛稿二编[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第245页。

[2][3] 闻中《老子:天道和人心》http://www.21red.net/my.asp?id=31890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3-26 21:54 | 只看该作者
大家风范的文笔,致密深刻的思维.欢迎朋友松痕!
3#
发表于 2006-3-26 22:09 | 只看该作者
排版别急,慢慢来!
4#
 楼主| 发表于 2006-3-26 22:12 | 只看该作者

汗!

终于好了!谢谢秋水无痕!
5#
发表于 2006-3-26 22:15 | 只看该作者
这么长的文章,这么充满思考和理性的文字,需要耐性和智慧呀
6#
发表于 2006-3-27 00:27 | 只看该作者
 其结果就是“功利主义强化了贪欲的合理性;人类中心主义让我们放弃了神和虔敬之心;自我中心主义使得我们丢弃了同情和仁爱;科技至上主义又使得局部的浅层文化遮盖了真理的天空。”[2]


有一定道理的文字,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7#
发表于 2006-3-27 08:20 | 只看该作者
自然,对于这样长的文章,我是抱着钦佩的心情去读的,但读得并不轻松。
观点,我是基本认同的,但不是全部。
郑振铎论文学与非文学的疆界,用了两个标准:美与情感。具有这两点的,便是文学。我一直认同他的这两点。以此为绳,我们便知贾谊的《过秦论》为什么吸引我们了。
“信、礼、义、仁、德”,这五个字排在一起,我第一次见。我以前见的是“仁、义礼、智、信”。
直言,匆怪。
8#
发表于 2006-3-27 08:40 | 只看该作者
可谓宏论!观点激发思考!
9#
 楼主| 发表于 2006-3-27 23:55 | 只看该作者

超郁闷!

好不容易对楼上各位仁兄热切的关注作了回复,可一提交,又让重新登陆,所作的回复恁是给丢掉了!555555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3-29 10:58 | 只看该作者
在这首先谢谢诸位对我的关心!
to:秋水无痕  谢谢你一直对松痕的关心!也很感谢你对我的关注
to: 微风轻行  “功利主义强化了贪欲的合理性;人类中心主义让我们放弃了神和虔敬之心;自我中心主义使得我们丢弃了同情和仁爱;科技至上主义又使得局部的浅层文化遮盖了真理的天空。”这是引自闻中先生的《老子:天道和人心》,其观点感觉甚为认同,正好写此篇文章的时候要找论据,基调也是一致的,故引用了。
to: 武俊岭  很对仁兄另眼相看,不为别的,就因为仁兄的“直言”二字。关于文章的观点,我认为必然有人认同,也必然有人不认同。此乃个人的因素不同而造成,由此才有了更多的论调、更多的让我们感觉到好的文章。另外就“信、礼、义、仁、德”与“仁、义、礼、智、信”来说其实并不是矛盾的。在我们平时说的乃是“仁、义、礼、智、信”,这是儒家教育人的做人原则,而“信、礼、义、仁、德”却是关于人类发展过程中道德文化的发展阶段,不是同一个概念。
to: 旭日东升  非常感谢仁兄的赞誉之词,实在愧不敢当!
to:太阳神  谢谢仁兄的鼓励!~
11#
发表于 2006-3-29 2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超郁闷!

最初由 松痕 发表
好不容易对楼上各位仁兄热切的关注作了回复,可一提交,又让重新登陆,所作的回复恁是给丢掉了!555555


有两个办法可以对付:一是发贴之前先复制一下,以决后患;二是发贴不成功后,点“后退”啊,就回到先前的页面了,再复制后,重新登陆,发贴。多次失败之后才得到这点儿经验,版权所有,切勿外传啊!
12#
发表于 2006-3-29 23:17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虽然对楼主的一些观点,如对传统文化的评价、文字改革及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不太赞同,但还是欣赏楼主的文笔。
  问候。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3-31 12:33 | 只看该作者
to: 水如空 多谢仁兄指点!可是我当初也是点“后退”了,还是丢掉了。可能是在留言里写的太多,系统的时间到了缘故。看来每次在发帖之前最好先复制保存一下了!再次谢谢你!
to: lqm407  谢谢仁兄的问候,小子难免观点片面,但要找一个面面聚到,无可辩解无懈可击的文章似乎不大可能,所以我最喜欢有不同意见的朋友对我的指点,这样可以让我更加的认识问题,同时也可以认识自己!
14#
发表于 2006-3-31 21:43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很有才情。但我们要记住:中华文化也有很多害人的东西,看看柏杨、李傲的书就知道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8 01:08 , Processed in 0.17193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