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原创] 中国需要合理配置人才梯度
[打印本页]
作者:
溪人
时间:
2006-5-26 10:08
标题:
[原创] 中国需要合理配置人才梯度
▲中国需要合理配置人才梯度
上海体育馆,一个温暖的春日午后,数以千计的年轻人排起长龙,一个个都拎着黑皮包。
他们不是排队买票的歌迷或球迷,而是前来参加招聘会的大学毕业生。这种情景在我国各大城市比比皆是。
与此同时在深圳,市政府考虑把最低工资提高很多,原因是工厂招不到工人,尤其是成衣厂和纺织厂。
这就是国内劳动力市场的矛盾,低端劳动力不足,尤其高级技工奇缺,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却过剩。应该说,这种怪象是由人口状况、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态度造成的。
我国有关部门不久前发表的报告称,今年中国需要的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减少22%,但应届毕业生人数却要增加22%。今年的研究生需求量上升30%,本科生需求量与去年持平,专科生需求量下降39%。报告说:“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面对严重缺乏专业技工的现实
1995年以来,我国已有1.55亿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专家认为,2020年以前将有3亿农村人口移居城市。与此同时,在大量无专业特长的劳动力涌入城市的同时,我国企业界最感头疼的是:高级技工奇缺。
高级技工,对其要求是不仅拥有高超的设备操作技巧,而且还具有在现场发现、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的能力。在许多情况下,高级技工还是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得力参谋,是企业制定重大技术决策的高参。然而,这种高参目前在我国企业中却为数甚少。
一项统计显示,我国城镇的1.4亿名职工中,初级工所占比例高达60%,中级工占35%,而高级技工只占3.5%,更为严重的是高级技工不仅数量少,而且年龄老化。
目前,中国制造业居全球第四位,而在技术工人的队伍中,高级工仅占3.5%,与发达国家高级工占40%的水平相差甚远。
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仅数控机床的操作工就短缺60万人。我国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比例只有3.5%,与发达国家40%的比例相差甚远。
☆发展高技术产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两件故引起代表们的极大兴趣:我国的火箭技术是世界一流的,但20世纪90年代几次发射失败,主要原因不是设计问题,而是制造问题。原来是火箭发动机的焊接点承受不了上天后的高压,是技师研究解决了这个难题,从而保证了卫星成功上天。我国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研制成功是世界级尖端技术的突破,其谱仪线圈为世界最大的线圈之一,在许多科研单位无法制作的情况下,也是由工人技师大胆创新,在短时间内将其制作成功的。
再看另一方面。以机床为例,中国的机床产量世界第一,但中国诸如数控机床的高端机床占全部机床产量的比重在世界上排在30名以外。有一个统计,国际市场上若论斤卖机床,同类产品平均售价,中国货是美国的1/3、日本的1/4、瑞士的1/6。
以上告诉我们: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技术工人尤如产业链条上的连接钮: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需要职工提高技术水平和掌握新的技能;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水平,更需要加快培养掌握计算机技术和机电一体化复合技能的现代技工。
业内权威人士认为,只有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掌握实用科技知识、具有娴熟技艺和高超手艺的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才能使先进的机器设备得以准确操作和使用,才能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实际运用,才能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争创国际名牌、增强竞争力。
☆社会需要合理配置人才梯度
上海是中国高科技产业比较集中的城市。该市最近做的一项职工素质调查显示:高级技工仅占0.9%,中级技工占45%,这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样,在我国各类企业中,大批新增劳动力未经任何职业教育和培训就上岗操作,这部分人要占到新增劳动力总数的30%。
职业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再先进的科研成果,没有技术工人的实际操作,也难以转化为有竞争力的产品。技术工人不是低层次人才的代名词,它也有一个从低到高的结构层级。在一些发达国家,高级技师可得到硕士或博士学位。我国的台湾省,许多工业学院设有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硕士点,培养出来的硕士就相当于我们的高级技师。
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一直受到高度重视。欧盟十五国中,有11个国家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超过50%;德国汉堡市目前的中等职业教育比例高于60%。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德国失业率约为10%,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但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失业率却低于2%。
当今世界,资金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可以引进,先进的设备可以引进,甚至必要的高级专家可以引进,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工人却无法引进,只能靠自己培养。我国城镇企业目前共有1.4亿职工,其中技术工人7000万人。在技术工人中,初级工占60%,中级工占35%,高级工仅占5%,这与发达国家高级工占近40%的水平相差甚远。从产品水平来比较,我国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由此带来的不良产品每年损失近2000亿元。
一方面是我们落后的技术水平,一方面是形势的迫切呼唤。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加速进行,国际产业分工正在“重新洗牌”,发达国家的一些制造业加快向外部转移。这是我们的机遇。但我们也要看到,目前转移过来的大都是来料加工和装配等工序,加工深度不高,真正技术含量高的并不多。要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迅速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这是来自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呼声。代表们呼吁:职业教育要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要求,及时调整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努力提升劳动者队伍的整体素质,迅速改变我国目前企业中技术工人比例偏低的状况,满足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许也
时间:
2006-5-26 10:13
谢谢您的大力支持!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