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5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养老:完全需要别人照顾之前这段路怎么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25 0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养老:完全需要别人照顾之前这段路怎么走

  专家认为,老年人在退休后到完全需要别人照顾之前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他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许多国家都在为之探索。

  ☆德国:结伴入住老年公寓
  67岁的妮塔·施密特女士十分喜欢她入住的公寓,不仅是慕尼黑市的这所公寓的环境好,更重要的是她不仅将在这里视为养老的场所,而且是好朋友朝夕相处的地方。施密特有5位志同道合的邻居,其中二人是男性,有一对夫妻。这六个平均年龄达69.5岁的老年人厌倦了老年疗养院里单调、与外界隔绝的生活,于是选择了这种“结伴而居”的新方式。他们共同制定了作息时间,彼此照顾,一起用餐,携手外出旅游,相处得十分愉快,他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两年多了。施密特夫人说,老年人是弱势群体,通过互相帮助,可以增强抵御不测和疾病的能力。六个人中,即使有三个人同时生病,还有三个人可以起到照顾的作用,他们可以联系老年公寓的服务小姐,为患病的伙伴出主意。如果有人生病或受伤,老伙伴们也会热情相助。有一次施密特跌倒后伤了腿,伙伴们主动承担了帮她购物的事。虽然他们都有子女,但平时都很忙,而且又不在身边。
这六位老伙伴每周至少一次在公共厨房聚餐,平时他们各做各的饭。他们还经常组织集体活动,要么到附近的城市旅游,要么到剧院听戏,晚上则回到自己的房间。到了晚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静空间。如果谁想找个人聊天,可以敲开邻居的门,他们是乐意倾听的。这对于老人来说很重要。

  德国各地已经出现了200多个类似的老年公寓。以往,德国老人退休后要么独自生活,要么住进老年疗养院。但独自生活太寂寞,疗养院的费用又太高。专家认为,老年人在退休后到完全需要别人照顾之前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他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结伴养老无疑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政府支持建造老年公寓
  为了让老年人晚年生活得更舒畅,许多国家很重视支持建造老年公寓,尤其对结伴入住的老年公寓,在结构设计上征求老年人的意见,尽量做到人性化、个性化。

  在德国,目前已建成近千套老年公寓,订购和申请入住者很多。政府预计,到 2050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德国全国人口的35.5%,其中至少一半老人会选择结伴养老方式。与普通养老院相比,这种老年公寓更受老人欢迎,市场潜力无穷。据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只有13%的受调查者希望在普通养老院里度过晚年。

  由于市场需求可观,德国的建筑商们纷纷行动起来,银行方面承诺向他们提供低息贷款,政府表示在税收上予以优惠。目前,德国有8个城市计划兴建1.5万套这种老年公寓。

  此外,德国一些城市计划对老人原有住宅进行改造,让老人不离开原地就能实现结伴养老。实际上,这种对老人原有住宅进行改造的做法拥有大量支持者,包括老人们的子女。因为这种做法不仅建设周期短,经济,而且使老人们不离开久住过的老房子、老邻居。为了创建结伴养老式的老年公寓,根据老人们的想法,在改造时会留出一间公共会客厅和供保姆住的房间。专家认为,老年人在退休后到完全需要别人照顾之前,虽然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但有时一些体力活仍然需要年青人帮助,而单独请保姆却没有必要。如果结伴养老的老人共同请保姆,不仅解决了老人的实际问题,而且节省开销,再说也可以将保姆的工资标准定得高一些,促使保姆安心工作。

  ☆老年食堂:实现居家养老的重要物质保证
  年龄稍长的人都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许多城镇都拥有居民食堂,虽然设施简陋,却深受居民欢迎,因为居民食堂解决了居民许多具体问题,尤其是解决了老年居民的实际困难。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居民食堂逐渐消失了。

  由于社区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许多社区老年人数在社区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不少老人子女不在身边,自已买菜做饭不胜其力,有的生活不能自理,出现了老人“吃饭难”的问题。

  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很多,其中劳动量大,比较典型的集中在每天“买、洗、烧”方面。这是因为,吃饭是每个人每天都需要的。对老人来说,由于身体、配偶和经济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买、洗、烧”成了许多老年人的累赘,甚至是精神、身体上的沉重负担。

  目前不少生活上能够自理的老人向往进福利院,除了解决精神上的寂寞、冷清问题以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可以免“买、洗、烧”,一日三餐没问题。但是,由于经济上或其它原因,能够进福利院的老人,只占老年人总数的不足1%。绝大多数老人只能克服困难,每天到菜场、超市购物,解决一日三餐问题。对于距莱场较远,失去配偶或手脚不便的老人,其困难可想而知。而在酷热、严寒和刮风下雨之时,“买、洗、烧”对老人而言也是困难重重。再说,由于大多数退休老人的收入都不高,也请不起保姆或钟点工。
因此,重新建立解放后我国许多城镇普遍拥有的居民食堂,在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急需要解决诸多老年人具体问题的情况下,实在是一件很迫切很有现实意义的大事情。

  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比,今天街道办居民食堂的条件应该说要好得多了。如今物质丰富,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而且社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只要提供适当场所,应该是没有什么困难。同时,今天的居民食堂可以拥有更多的功能,诸如可以为老人办假日聚餐、年夜饭,也可以成为老人聚会、喝茶、听书和举办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在国外,不少国家也高度重视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在美国,根据政府制定的老年人条例和已经实施多年的美国联邦营养工程计划,每年要为上百万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饭菜。绝大多数老年食堂设在居民相对集中的地方,如老年中心、学校、社区中心、教堂等,可为为老人提供午餐和晚餐。除了热的营养餐以外,美国有超过1300个饭菜地点提供各种服务和项目,包括消费导向、健康和营养信息、咨询、艺术和手工等等。老年食堂不仅满足老人营养的需要,也为老人提供了聚会、交流、交朋友的场所。有时,聚会比饭菜本身更重要。老人们在这里庆祝自己的生日,度过假期,甚至找到伴侣,举行婚礼。在加州,现在很多中国老人就在这样的食堂用餐和聚会。

  我国已有一些城镇社区开办了老年食堂,还为行动不便、孤寡高龄、生病卧床等特殊困难老人实行送饭上门。有的社区为需要代购菜蔬的老人提供免费代购服务,并根据老人的不同经济状况和要求,食堂还开设小炒服务,为老人提供更多的选择。这些做法深受居民欢迎,应该总结经验普遍推广。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普遍建立居民食堂已日趋迫切,这不应仅视为解决老年人一日三餐的问题,而是适应我市老龄化进程的一项战略举措,尤其是实现居家养老福的重要物质保证。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将解决老年人吃饭问题列入重要工作议题,从政策上予以支持,使这项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的爱民工程早日在全国开花结果。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5-25 09:3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支持,还是重复一次了,格式这个基本的操作要自己掌握,段首空两个汉字。若不会,先在你的文档里弄好复制上来,哈哈。
3#
 楼主| 发表于 2006-5-25 11:17 | 只看该作者

请指教如何排版

许也先生:您好!
谢谢多次提出排版问题。其实,发稿时,我均按要求空格、空行,但显示出来空格、空行就没了。我点击“编辑”,空格、空行又有了。烦请指教。我是用写字板输入中文。
4#
发表于 2006-5-25 13:43 | 只看该作者
你很快就会学会的,注意:要在输入法设置为“全角”状态时修改才会认,你一定是设置在“半角”状态了,全角时是一个圆的标志,半角是半圆的标志。很好区分。

试试吧。迟早都要学会的,就不帮你了,否则永远不会。
5#
 楼主| 发表于 2006-5-27 06:05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基本掌握了。谢谢!

惭愧,尽管pc已用了7年。现在基本掌握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3 20:02 , Processed in 0.11621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