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84|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美国:MBA靠什么受青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26 1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MBA靠什么受青睐

  美国就业咨询机构WetFeet最近的调查报告指出,2006年MBA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将比去年有所增加,而且起始年薪也将高出去年10.6万美元的平均水平。专家认为,这种迹象让MBA学员看到了今年的良好就业前景,其他大学毕业生的自信心也会因此大为提高。
同时,今年MBA毕业生的目光锁定在华尔街大投行和管理咨询机构上,开始更多地关注非主流金融机构,尤其是会选择以往很少被关注的对冲基金或私人股权公司。

  ☆职业生涯飞跃的起点
  虽然要花20万元人民币才能去英国读一年的MBA,仍然引来了众多踌躇满志的年轻人。

  花那么一大笔钱远渡重洋读MBA到底值不值?美国一家媒体杂志的调查显示,没有MBA学位的学生,毕业后历年收入增长率只有MBA毕业生的一半。而英国MBA协会成员的一项调查也表明,MBA毕业生的年薪平均增幅为27%。在咨询现场,一位男士袒露了自己的心迹:读MBA不是一个人学业的终点,但很可能是一个人职业生涯飞跃的起点。

  是不是读了国外的MBA在国内就一定能拿高薪?教育界一些人士提出,国内已有不少高校开设了MBA专业,甚至不乏有与国外名校合办的,由外籍教师担纲,选用的教材、案例符合中国市场,读两年的花费不过是5万元。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不管读国内还是国外的MBA,都是笔不小的开支,需量力而行。

  ☆MBA趋于务实
  据美国国际MBA咨询调查中心最新全球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企业界对MBA毕业生的需求量上涨超过了10%。2005年全球各个行业对MBA毕业生的需求量增加约50%,并且这一增长势头将一直持续到2006年。

  由于近年来MBA人数不断增加,企业挑选余地扩大,因而导致MBA的收入不但未增反而下降了。据美国MBA信息中心的调查,2005年MBA的平均收入约11.7万美元,而2000年为12.69万美元。在美国,现有的MBA数量比10年前多出25%。

  美国是MBA教育的发源地,历经90余载,每年都要培养大约10万名MBA,占全世界总量的一半。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是一个具有国际可比性的专业学位,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务实型管理人才。招生来源可以是各种本科专业背景、在企事业或其主管部门工作过三年以上、有实际经验的现职人员。结合实际经验学习多门管理课程,形成广博知识与较强能力的综合优势。MBA毕业生的出路是以担任企业管理人员为就业目标。这种以MBA为代表的一系列“务实型”(professional)人才的培养,以就业为教育目标,与哲学、物理、历史等学术(academic)学科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MBA的毕业生曾倍受青睐。

  ☆重要的投资决定
  不言而喻,读MBA是为了能赚更多钱。曾几何时,人们也质疑读MBA实际的经济价值,尤其是在互联网热潮时期,网络公司的Option(期权)隔夜可变百万、千万,吸引了不少有识之士投身网络公司,如今互联网发财美梦爆破,不少人也考虑重投MBA怀抱,希望两年苦读以后,获得高薪厚职。

  实际上,修读MBA也是一项重要的投资决定,也是要考虑回报的。最直接计算回报方法就是修读后薪酬的加幅以及回本期。
可以假设一个个案,以一位年薪3万美元,第一个学位为商学位,修读哈佛商学院后,日后从事一般管理工作来计算,读毕MBA薪酬升幅达138.6%。若以此作基准,我们有以下发现:高薪者回报不及低薪者。相同情形下,原年薪6万元的升幅只得58.4%,低于原3万美元年薪的138.6%。

  非商科学位持有人读毕后,薪酬加幅为142%,但第一学位为商科者,修读后薪酬加幅为138.6%。何解?因为持有非商科学位人士已拥有特定范围的专业,修读商科的附加价值较已有商学位的人士为高,边际效用较已有商学位的人士高。相反,商科出身的未必有商科以外的专业知识,因此未必一定有赢数。

  拥有MBA学位为该些行业的入场券。仅持有最基本的学位能入职大行寥寥可数,入职薪酬也较MBA持有人低,要在这些行业发展,MBA非读不可。而事实这一行也提供较其它行业提供较高的薪酬。

  我们比较下,从事一般企业管理层的人士读后,薪酬升幅只有138.6%,但顾问/投资银行业人士则可升157.8%。

  有丰富工作经验人士,薪金较高也是必然的。工作经验只有3年的,薪幅只有138.6%,但拥有十年以上工作经验后修读MBA者,薪酬加幅较只有3年经验者高,加幅为144.7%。

  ☆并非金字招牌
  去年,到加州帕那格拉福市场营销公司求职的MBA毕业生,期待公司承诺给他们的年薪比其他大学毕业生多1万到1.5万美元,但本身是MBA的公司CEO阿斯托恩对他们说不。他说,即便从斯坦福等顶尖商学院毕业的MBA,也对他们的真正能力“有错觉”,而“只有你努力工作,你才会获得好收入”。

  美国媒体说,像阿斯托恩这样的公司经理现在并不罕见。维南斯国际公司CEO维南斯就说,“多数有MBA学位者无法从书本知识中走出来。”维南斯本人1987年获得旧金山大学的MBA学位,现在一所学院教MBA课程。他认为,除非工作毫无前途,不应轻易中断工作去攻读MBA。

  对MBA来说,目前虽然再次受业界青睐,但并不意味MBA一定平步青云。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虽然仍旧大量招收顶尖商学院的毕业生,但这些人所占的比率已从2001年的61%降到现在的43%,因为该公司发现,法学院、医学院和其他学科毕业生同样可以获得成功。该公司发言人称,“我们认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人并非仅仅局限在MBA学科中。”

  尤其是4年前出现安龙公司破产等丑闻后,即便拥有哈佛商学院MBA学位的美国总统布什也认为,MBA已不像以前那样光芒四射。

  ☆慎选MBA深造之地
  如今,读MBA算算经济账越来越盛行。2003年11月12日,全球规模最大的商学院聚会——全球MBA巡展来到北京,36个国家的290所高水平的商学院在北京掀起了招生热潮。面对众多的招生宣传,国内的申请者到底该选哪一家?

  哈佛每年在全球范围招收1000人左右,能够如愿的中国学生只有10人至20人。昂贵的学费、“狂高”的门槛让很多国内申请者望而却步。但是到国际知名商学院就读MBA仍是许多国内申请者心中的梦想。

  业内权威人士认为,和本地商学院相比,除去原汁原味的经典案例教学之外,国际商学院最大的优势在于和招聘企业的沟通渠道更加畅通。加拿大布鲁克商学院的院长认为,知名商学院的学生整体素质很高,将来的校友资源将是不可估量的财富。美国的商学院常任教授年薪一般在15万美元至20万美元,顶尖的甚至上百万美元。对于国内的商学院来讲,要聘请如此重量级的教授可能还不是一步就能办到的。

  最近媒体报道,2004年中国国内顶尖MBA院校的毕业生薪资均创出历史新高,复旦大学的MBA毕业生最高年薪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0万元人民币。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职业发展中心表示,就目前的形势看,已经有多家知名的跨国企业和咨询公司专程到复旦大学招聘员工,今年MBA就业趋势肯定将好于往年。

  对于当前MBA的升温迹象,有业内专家做了如下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MBA大批量生产,MBA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将会凸现出来。“只要中国坚持发展与开放,MBA的影响力就不会减弱。”

  与名牌大学MBA的乐观择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更多来自一般高校的MBA学员以人民币5万元左右的年薪低调入市。业内专家认为,这恰恰说明了名牌大学与一般大学的MBA在就业上已拉开了档次。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5-26 15:22 | 只看该作者
http://cache.baidu.com/c?word=%C ... a=64&user=baidu
请问,你是 刘林森么??
3#
发表于 2006-5-26 16:14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不是,您就是抄袭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17:13 | 只看该作者

在下便是

在下便是。
5#
发表于 2006-5-26 17:27 | 只看该作者
就是是,您这不是首发,精华、计酬都受影响。
6#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17:28 | 只看该作者

核查很方便的

版主先生:
可以通过《中国经济导报》、《市场报》、《苏南科技开发》、《上海信息化》、《中国社会报》等许多报刊调查。我在无锡,核查很方便的。
7#
发表于 2006-5-26 17:29 | 只看该作者
刘健芝是谁,莫非也是您。你的名真多啊?
8#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17:32 | 只看该作者

以为只要求原创。以后当注意

初次结识《中财论坛》,不知规矩,以为只要求原创。以后当注意,谢谢指教。
9#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17:34 | 只看该作者

刘健芝与在下无关

刘健芝与在下无关
10#
发表于 2006-5-26 17:41 | 只看该作者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17:43 | 只看该作者

李克明又是谁?你问我,我去问谁呢?

李克明又是谁?你问我,我去问谁呢?
12#
发表于 2006-5-26 1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李克明又是谁?你问我,我去问谁呢?

最初由 溪人 发表
李克明又是谁?你问我,我去问谁呢?

噢,也许是李克杰抄的您的.这世界真乱了.
不管怎么说,请您以后来这里首发文章.如果我一时怀疑您错了,请原谅.
问好,握手.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17:49 | 只看该作者

外面抄我的文刊不计其数。

外面抄我的文刊不计其数。你做事认真,很好。“不打不成交”,坏事可以变好事。
14#
发表于 2006-5-26 1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外面抄我的文刊不计其数。

最初由 溪人 发表
外面抄我的文刊不计其数。你做事认真,很好。“不打不成交”,坏事可以变好事。

噢,是这样.以后把文章首发这里好了.
问好!
15#
发表于 2006-5-26 19:31 | 只看该作者
记住刘先生的大名了,以后就按刘林森这个名字给杭州中财集团寄身份证复印件和回执单吧。祝你愉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3 19:25 , Processed in 0.15576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