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1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芦苇与屠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6 1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芦苇与屠刀

  偶读徐百柯先生《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一文,感慨尤深,特录其中两段:

  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领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我刘叔雅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你就是军阀!”

  后来的事,蒋介石以“治学不严”为由羁押刘文典,说要枪毙。由于蔡元培等人说情、力保,陈立夫又从中斡旋,蒋介石才以“即日离皖”为条件,释放了刘文典。

  章太炎先生听到后,在病中特意作对联赠弟子,把刘文典比作敢于顶撞权贵的“祢衡”:“养生未羡嵇中散,疾恶真推祢正平。”

  对于文人的这种精神操守,徐悲鸿先生说得好:“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但在很多时候,这种铮铮傲骨恰如雪莲灵芝,难以寻觅,倒是那种龌龊的趋炎附势、肉麻的阿谀奉迎遍地都是。

  晚年的陈寅恪先生在《赠蒋秉南序》中说:“欧阳永叔少学韩昌黎之文,晚撰五代史记,作义儿、冯道诸传,贬斥势利,尊崇气节,遂一匡五代之浇漓,返之淳正。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孰谓空文于治道学术无裨益耶?”

  精神的奇葩异卉,不仅需要像欧阳修那样的大师级人物去培育,更需要统治阶层精心保护。

  宋代词人柳永曾经和当朝皇帝仁宗有过一段佳话: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艺苑雌黄》载:

  柳三变喜作小词,薄于操行,当时有荐其才者,上曰:“得非填词柳三变乎?”曰:“然。”上曰:“且去填词。”由是不得志,日与儇子纵游娼馆酒楼间,无复检率。自称云:“奉旨填词柳三变。”

  经历了打击以后,柳永写了《鹤冲天》一词抒怀: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对于这样大不敬的“白衣卿相”,仁宗任其风流潇洒,并不予以追究。
   
  这在赵宋王朝的历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两宋的皇帝,从来不肯因为一些拿不到桌面上的事情而对文人乱开杀戒,即使是对于文人触龙须,逆龙鳞之举,有时也会很宽容地一笑了之。
   
  明代则不然。太祖朱元璋手持狼牙大棒,动不动就将文人打得血肉横飞,杀戮也是司空见惯。诗人高启只是因为一诗一文,便惹得太祖龙颜大怒,年不满四十,被施以腰斩。

  方孝孺是当时的士林楷模和朝廷栋梁。成祖朱棣在夺侄子建文皇帝帝位之前,其谋士僧道衍曾进言:“南方有个方孝孺很有学问,破城之日,他必定不降,请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的种子就断绝了。”

  朱棣不仅对方孝孺施以暴刑,而且诛灭了十族,在天下文人心头投下了浓重的阴影。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过一个经典的比喻:“人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

  人确实如芦苇般脆弱,文人往往更是“弱不禁风”。帕斯卡尔的意思在于:人会思考,因而人坚韧而有尊严,他精神的强大远胜肉身的孱弱。就像海明威笔下那位老渔夫桑提亚歌所说——“人,你可以毁灭他,却打不败他!”

  但现实却是,文人就像芦苇,统治者的屠刀既可以毁灭任何一个个体,也可以征服其中的大多数,使血性的勇士变成缺钙的奴才。不过,这种对文人肉体的摧残和精神的羞辱,其代价是惨重的。消灭了肉体,可能会摧垮了国家之栋梁;摧残了精神,就等于戕杀了士人的气节。杀戮和羞辱是一把双刃剑——首先遭遇的是士人,最后饮血的是暴君。

  十年砍柴在他的《崇祯帝身旁的“陆秀夫”呢?》一文中举了下面两段史实予以对比:

  (南宋)丞相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小皇帝蹈海自杀。史载:“后宫诸臣,从死者众”。“越七日,尸浮海上者十万余人”。大战中和帝室失散的张世杰知道少帝已死,领着船队再度出海,航至海陵岛一带海面时遇飓风溺死海中。

  张世杰、陆秀夫和在北京就义的文天祥被后人称为“宋末三杰”。而为大宋殉葬的士人远不止这三人,蒙古兵攻陷潭州(今长沙)时,岳麓书院几百个儒生全部战死。

  而明代呢?皇帝自杀时,身边连半个陆秀夫都找不到。清兵南下时,投降的大臣一个接一个,前赴后继。江南一些缙绅起兵主要是为保卫家乡、保卫引以自豪的华夏文化,实在没有多少士人愿意为这个王室殉葬。连东南文人领袖钱谦益,口口声声要殉国,待到国亡时,柳如是劝他投河成大节,钱说水太凉了,以后再说。他最终还是投降了满清,没当成陆秀夫。连后来的清代皇帝也瞧不起这些投降的大臣,说汉族文人太柔弱,让他们入了《贰臣传》。

  ……

  方孝孺的灭族实则向天下的知识层昭示一个道理:不要忠于道统和原则,而是要忠于最终的胜利者。

  傲骨、气节、操守,这是最绚丽的精神花朵。精神的花朵需要培育和保护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够绽放,而毁灭它,只需要短短几年甚至于一阵疾风暴雨就足够了。

  三国魏末,司马氏对忠于曹魏政权的文人肆意杀戮。司马昭下令处死文坛领袖人物嵇康时,洛阳的刑场上,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希望朝廷让嵇康做他们的老师,以此来挽回嵇康的性命,但终未能幸免。

  兔死狐悲,知识分子噤若寒蝉,于是发明了一种避祸的绝好方式——清谈。这就出现了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所说的情况:“所有行政官员以不过问行政实务为荣,地方官员以不过问人民疾苦为荣,法官以不过问诉讼为荣,将领以不过问军事为荣。”

  晋朝建立以后,晋武帝司马炎的宰相何曾有一次对儿子说:“国家刚刚创业,应该朝气蓬勃,才是正理。可是我每次参加御前会议或御前宴会,从没有听到谈过一句跟国家有关的话,只是谈些日常琐事。这不是好现象,你们或许可以幸免,孙儿辈恐怕逃不过灾难。”

  自魏晋始,至于隋朝,在这段漫长的时间段里,万马齐喑,千人诺诺,直到初唐,才出现了以魏征为代表的“万士之谔谔”的局面。唐代的许多官员敢于从容进言,这都应该归功于李世民和他所开创的善于纳谏的风气。在当时的政治体制下,李世民能做到“允许每个公民能葆有自己的个性,允许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徐怀谦《盛世下的沉思》),真是难得。

  生的留恋是动物的本能。以此为前提,精神的羞辱所遭受的痛苦往往远甚于死亡——后者只会持续很短的时间,而前者,甚至可能没有尽头。因为这样的原因,许多义薄云天的勇士,宁可引颈就戮,也不愿苟延残喘,这不仅在于担心饱受屈辱,还惧怕无法扛过经久的屈辱而留下千古的骂名。

  士可杀不可辱,更何况那种甚于禽兽般摧残的黑夜茫茫,让人觉得等不到天亮。

  1966年,老舍先生多次遭到红卫兵的揪斗、迫害,红卫兵甚至将先生剃成“阴阳头”进行侮辱——这年8月,先生投湖自尽。

  同年9月2日夜,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因为不堪红卫兵的凌辱,和妻子梅馥女士双双自尽。

  这样的结局,在那个疯狂而又嗜血的年代,是一种凄美而无奈的选择——即使选择玉碎,也不苟且瓦全。
瓦全了,代价就惨痛了!

  郭沫若、冯友兰……这些原本应该如雷贯耳的名字,可以举出一长串,但我不愿意多举,也没有资格。我宁可相信,如果没有那长达十年的浩劫,他们的名字将会和他们的学问一样盛誉满天下。
另外一部分知识分子站着死去或者终于挺了过来,陈寅恪、吴宓、马寅初、梁漱溟、季羡林……

  身体是血肉之躯,但精神的伟大却可以使之成为钢筋铁骨!
文革后期,有人曾劝中山大学教授容庚,要容庚审时度势,起来批判孔子。容庚说:“我宁可去跳珠江,也不批判孔子。”同一时期,迫于政治压力,冯友兰教授背离了自己的学术良心,顺应潮流,撰写了一系列批判孔子的文章及《论孔丘》一书来推波助澜。
梁漱溟先生忍无可忍,终于站出来反对批孔,并就此中止了与冯友兰教授的交往(直到1985年12月初,梁漱溟先生还拒绝参加冯友兰教授90寿辰家宴。这一月,梁漱溟先生阅读了冯友兰教授寄赠的剖析自我和检讨历史的《三松堂自序》之后,才于月底和冯友兰教授见了最后一面)。

  1988年,梁漱溟先生过世后,新华社刊发先生生平的通稿,其标题是“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冯友兰教授也送来挽联:

  钩玄决疑百年尽瘁以发扬儒学为己任;
   
  廷争面折一代直声为同情农夫而直言。

  好一个“廷争面折一代直声”!

  文人需要有这样的勇气,文人更需要这样的空气!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6-6 17:15 | 只看该作者
本文不错。不但旁征博引,而且文字间更是激情荡漾,充塞着浩然之气。

读史就当如此。而不应死读。
3#
发表于 2006-6-6 21:01 | 只看该作者

羡慕

可惜,风云残卷看今日,遍地奴才,何处觅文典?
4#
发表于 2006-6-6 23:19 | 只看该作者
耳目为之一新,还是要重新排版一下。欢迎新朋友。
5#
发表于 2006-6-7 08:53 | 只看该作者
崇祯死后,士大夫与士子及一般百姓,还是有死去的。与宋代比,要少。

要排好版。
6#
发表于 2006-6-7 09:5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武俊岭 发表
崇祯死后,士大夫与士子及一般百姓,还是有死去的。与宋代比,要少。

要排好版。


听说你很喜欢明史,呵呵,不过,我感觉于学史,你应该向这位网友好好学习。
7#
发表于 2006-6-7 10:3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我是镇铎 发表
听说你很喜欢明史,呵呵,不过,我感觉于学史,你应该向这位网友好好学习...

这话你说得多余,对于应该学习的对象,我自清楚。
8#
发表于 2006-6-7 10:4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武俊岭 发表
这话你说得多余,对于应该学习的对象,我自清楚。


那就好,那就好。呵呵
9#
发表于 2006-6-7 11:2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缩二字时没用智能ABC,帮你重排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6-7 14:37 | 只看该作者
不会上传文章,给大家阅读带来麻烦,在此表示歉意。
好心的朋友帮忙重新排版,在此表示谢忱!
关于明史,更多地参考了柏杨的《中国人史纲》。
11#
发表于 2006-6-7 23:3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文史知识很深厚喽。学习。
12#
发表于 2006-6-8 03:35 | 只看该作者
此文的确值得一读。问好新朋友!
13#
发表于 2006-6-8 11:31 | 只看该作者

青青子衿

读史读出慷慨激昂的文人气节,这在如今社会,却为难得之音了,
如今能守住这一精神的人恐怕越来越少了,因为现在的人越来越会活人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09:03 , Processed in 0.06436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