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48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从李杜诗歌经验,论诗歌是背叛还是超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7-9 1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李白和杜甫的诗歌经验
唐朝,是中华民族曾经的最高峰,他代表着自信,开放,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和社会富足。唐朝气度恢弘、海纳百川,它政治开明,经济发展,人民相对平等,一扫千百年开国帝王的种种陋习,是我国史上势力最强盛,文化思想最开放自由的一个封建王朝。统治者兼容并包外来文化的政策,一视华夷的心态,及士人对人生普遍的积极进取态度,音乐舞蹈、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的普遍繁荣,都给文学特别是诗歌的生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而深厚的土壤。
本文想就生活在我国唐代的两位伟大诗人进行浅陋的解读,并通过他们得到或证实一些也许不合时宜的诗歌见解。   
活跃于盛唐的李白和生活在中晚唐的杜甫,这两个旷世诗人,从他们的人生经历和诗歌作品的风格与精神气质来看,一动一静,一个奔突狂放、汪洋恣肆,一个沉郁雄奇、抑扬顿挫,他们无疑可称为大唐王朝的两支精神脉搏。前者是大动脉,后者是静脉。两支精神脉搏,跳跃着大唐王朝大开大阖的豪迈风度与大苦大难的历史背影,其艺术境界和创造高度,千载以降,无人能及。虽然两位诗人的人生履历和精神风格迥异,但是以诗歌发生学、诗歌创作论和诗歌作用等角度全面考察二者的作品,我们却不难得出以下这些共通的结论:
诗歌诞生于苦难中,苦难是诗歌的生命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尼采的话:“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文化传统里也有“愤怒出诗人”的谚语。血也好愤怒也好,都源于苦难,生活的、时代的苦难,最重要的是精神的苦难。那么苦难是什么呢?这里的苦难是广义的苦难,不仅是指一时一地的具体悲剧,更是存在诗人内心深处的苦难意识,悲悯意识。从无限时间对比出来的人生的短暂性存在、时世的无常、人生的无奈、人为的桎梏与人性追求自由和美好理想的本能的矛盾,经常能引发人们的苦难意识和悲悯意识。人是宇宙的悲剧。诗歌保留悲剧发生时刻的那点狂欢,是出于深层次的恐惧本能。“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但愿长醉不复醒,与尔同销万古愁”。悲喜交加之后是诗人对自我的自信,自信背后是更大的恐惧。
李白(701~762),少年时代游学广泛,并“好剑术”。他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他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已显示超群才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李白的《古风》《蜀道难》《梁父吟》《行路难》《鸣皋歌送岑征君》等诗作,就是经历人生艰难之后所作,如他求仕失败大失所望,在长安看到官场黑暗时心生愤慨与不平所作《古风》,现列举其八: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日暮醉酒归,
白马骄且驰。意气人所仰,冶游方及时。子云不晓事,晚献长杨辞。
赋达身已老,草玄鬓若丝。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
在《行路难》其二中也一样的表达悲愤: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
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杜甫(712-770)真正是个苦难诗人,他自幼好学,知识渊博,亦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得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他晚年携家出蜀,命运多难,最后病死湘江途中。杜甫在《秋兴八首》、《登高》里还仅仅是抒发自己的悲慨:“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到了写《兵车行》和“三吏”“三别”、《羌村三首》等诗,便纯粹是源于时代的苦难和表现天下人的苦难,所谓的“唯歌民生痛”。

2#
发表于 2006-7-9 15: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34 编辑

表现苦难并非就是传达悲观思想,相反,从苦难延伸出来的诗歌有乐观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类题材或基调的作品。乐观主义与浪漫主义是在与苦难做反抗,表现于昂扬的人生姿态,高远的理想追求和积极的奋斗精神,如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
诗歌诞生于个体生命的人与外界的相遇
中国古典文论有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西方文论也有“移情作用”,换作我的话说便是“物之动,人心使之然也”。 物观我,我观物。就是在与外界的对视、互相体验和交流中,个体的人与客观的物达到了某种默契,人发现和把握了世界,正如毕加索所说“我不探索,我只发现”,反过来,自我被世界照亮了,或又反过来,像海子说的那样,诗人“把黑乎乎的实体照亮了”,在这里,物与我,主客不分。肉体被纯粹精神超越,进入澄明的世界,那世界,就是诗的状态,诗的世界。那是真正的世界的本来面目,那里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样谈下去就要涉及艺术直觉了,现在暂且不细作讨论了。
当个体生命的人与外界的相遇的时候,容易产生超然之作、大美之作、顿悟之作。李白的绝句《独坐敬亭山》《山中问答》《望庐山瀑布》,杜甫的《望岳》《春夜喜雨》《水槛遣心二首》《绝句》可以说是这一类的典型作品。
人与自然相亲近的温暖,人与山、与天地、与景致的刹那间灵性相同,互相印证和浑然一体,这只能心领神会的片刻超然,被寥寥几句表达得淋漓酣畅却不露痕迹,如芙蓉出水,自然天成。


诗歌出于交流,交流是诗歌的“用”之一
唐代有非常可观的诗歌作者,他们层次多样,身份不同,遍布各地,仅《全唐诗》就收有作者2200余人,除了文人,这些作者有和尚尼姑、宫人布衣、歌*将士等等。这么宽泛的诗歌作者群和坚实诗歌社会基础,诗歌的作用和题材不难又有新的变化和拓展,那就是送别诗的大量出现。李杜便是他们中的佼佼者。据统计,李白的送别诗约160首左右,约占全部诗总数的六分之一(孟修祥《吴中学刊》1994,1),杜甫的送别诗比李白的还要多。李白的《赠汪伦》算是最简单纯真的一首了: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先是交代场景,再选择一个细节“歌声”,“欲行”与“忽闻”产生情节转折和感情错落,没有正面具体描述汪伦如何“送我”,遂直接以夸张比喻手法,直白即使“桃花潭水深千尺”也“不及汪伦送我情”。相对于李诗之明白如话,杜的赠送诗就要显得沉重多了: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赠卫八处士》
文字产生于交流的需要,这种需要是迫切的实际需要。人和人之间要产生关系、联系,首先要交流沟通。诗歌交流不是用于日常生存实际服务,而是为精神的高级交流服务,因此没有功利色彩,因此显示出“真诚”、“慢”和“永久性”等特点。伟大的诗人与千里之外的知音交流,与千年之后的心灵交流,不在乎时空限制。即使是为眼下的送别等所作的诗,其内涵也可具有非常大的普适性。我们现在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的孤独感就会在我们心中复活。杜甫创作的大量作品,也是为了传达人民心声,讽喻也好写实也罢,恐怕很大程度是想给统治者“上言”。赠送(别)诗、爱情诗这都属于诗性的交流。可以说没有交流就没有文学创作的必要,正如没有读者的参与,作品对于该读者来说就是未知。作品没有介入读者,作品对于读者就不构成价值。也许有价值,但那仅仅是你自己的分泌物,你创作就像关门干活出了一身汗,但没有人知道你究竟为了什么。互赠诗作以留纪念,交流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用”之一,这体现了诗歌的特殊价值。
抒情是诗歌的标签,思想是诗歌的骨头
对生老病死,对现世的经历和见闻,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人有所感,才作诗,短诗小抒情,大诗、史诗乃大抒情。文学抒情,生理学叫荷尔蒙分泌,心理学叫宣泄。屈原发愤而作《离骚》是为了抒情,彝族的长篇叙事诗《阿诗玛》,藏族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英雄史诗《江格尔》等,都在表现自己民族的生活,抒发民族的自豪感。李白和杜甫是抒情大师,《蜀道难》《将进酒》《长相思》,《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登高》莫不抒写感慨,字字含情,句句宣泄胸臆:
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帏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将进酒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没有抒情,诗就不成其诗,这是天然的道理。即使是叙事或哲理性极强的作品,也有有抒情倾向,这是不容质疑的事实。小说等其他文体,本质上也是抒情,因为我们不能想象一个作者可以在完全麻木的状态下进行创作,无论是十九世纪的自然主义小说,还是现代的零度叙事(或冷叙述),终究逃不出文本和文义的情感倾向。所谓抒情,是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存在进行感性、直觉的审美评价。诗歌贵一个情字,情是诗歌的灵魂,存在和渗透于语言倾向中;情绪,是能够永远存留而不变质的物质;人之感情丰富,感情有赖语言抒发,诗歌语言是最直接和原始的语言,用以承载感情,最合适不过。另外,在古代诗歌舞是三位一体的,歌的主要功能是抒情,诗一朗诵,就有歌的性质了,而抒情既然是诗的标签,诗便与“歌”自然成为孪生兄弟。因为有抒情的需要,诗才有朗诵的必要。
“小说不是作者的忏悔,而是对于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思考式的探询(或探询式的思考)是我所有小说构建的基础” (米兰·昆德拉语)。这话完全可以用在诗歌上。因为诗歌是第一文体,是小说的源头。诗性,是所有艺术的共同点。小说的思考方式是铺展、开放、发散性的,诗歌则相反,是概括和凝练集中、经典化,但二者殊途同归。语言是思考之舟,作为最高语言艺术的诗歌,天然的不能缺少思想。文以载道,“道”可以理解成自由丰富的思想。思想,一指动态过程的思和想,这个过程是创造的进行时,文本还没有结束;二指寓存在文本中的作为名词的思想。诗歌有了强烈思想色彩就产生这些诗歌类型:哲理诗、智性诗和思辩诗。李杜诗歌中的思想,始终贯穿在抒情进行当中,如“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又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思想,让诗歌有力度,有骨架,耐读。
语言和想象力,诗歌的出发点
有必要分析一下“语言”的含义,本文所讨论的语言既指一般意义上的语言,还特别指诗歌语言的新鲜性、经典性,和诗人运用语言的创造力、熟练程度。一句话,就是指锤炼语言的工夫。古人非常重视练字,因为“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讽诵则绩在宫商,临文则能归字形矣。”(《文心雕龙·练字第三十九》)。所以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誓不休”、致力于诗中“无一字无来处”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杜甫的名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谓典型例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忽传”、“初闻”“却看”“漫卷”等动词加强了诗歌语言的随意性和突然性色彩,“即从”、“便下”、“ 穿”、“向”等词一气呵成,造成风驰电掣的快感。像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最后两句“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种突破句子字数局限的做法也只有李白能做得天衣无缝。《早发白帝城》的语言也是精彩纷呈,妙不可言: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 轻舟已过万重山。
超越眼前事实事物的强大想象力是诗歌超越其它文学体裁的重要特征。没有一种文学体裁的想象空间像诗歌这样宏伟、奇特、集中和不符合逻辑。想象使语言本身被超越。想象最古老和原始的本义是指一个盲人摸着一只大象的脚然后去想“全象”。就是说,可知的仅仅是局部,而那巨大的未知,只能用“想”去把握了。想象就是无所凭借地去把握巨大的未知世界,想象力即指这种把握世界的能力,虽然它极度虚构,却也可达到极度的真实的效果。你想象宇宙中某个星球的场景,因为大家都没有亲眼见过那场景,这时想象的场景在头脑中也就是真实的场景了。这可以用宗教想象来印证,谁见过上帝,见过玉皇大帝?但是它就是真实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中,你一想到这个词语,它就出现。想象中的未被普遍知觉的世界,具体的指就是类似哲学家庄子的逍遥境界,诗人罗门的“第二自然”,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世界中的存在的可能性”。没有想象的诗歌是多么单薄无力。一首诗歌至少要对语言进行想象。想象是创造的开始。诗歌想象的无所顾忌体现了人的心灵自由。人不能生活在理想的世界中,至少可以通过想象发现和创造那理想的世界,以表达心愿,获取乐趣和安慰。李白《蜀道难》、《行路难》、《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皆是因为想象力匪夷所思落开天外,而成为“飘逸思不群”之代表作。

3#
发表于 2006-7-9 16: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34 编辑

形式使诗歌经典化,音乐使诗歌美化
     李杜二人的几乎全部作品,都在说明“形式使诗歌经典化,音乐使诗歌美化”的道理。有的作品像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客至》《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等,甚至聪明一点的几岁小孩子只要朗诵一遍就可以背出来了。
诗歌有内外形式之分。“可直接感知的语言组合是诗歌的外形式”。“诗歌的内形式是指与其外形式融合,使诗情、诗意、诗味得以感性显现的表情形态。”(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16页)我国进入白话文时代以前的文学特别是诗歌,对形式的追求堪称世界第一。什么讲究平仄的“声音之道”,注重字数的五言七言等,都是为了追求音律和练字的完美。在严格的要求下作诗,无异于“戴着镣铐跳舞”,十分费劲。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往往是那些具有完美形式的作品才是经典的作品。一盘散沙,没有符合格律和语言要求的作品几乎是次品,不值一提。因为一,严格的外形式使作品显得精练节制、干净利索,优美的内形式容易使作品深入人心触动感情,总之,经典的诗歌形式使作品便于记诵、流传。至于音乐可以使诗歌美化这里就没有必要讨论了。
诗歌是时代的情绪,是时间的记忆
如果我们今天再大谈“文章乃经国之大业”,文学要“为世用”,诗歌要以“兴观群怨”为标准肯定被认为是落了潮流,会被耻笑唱高调。但是“文章千古事”的论调,我想,除了只有那些游戏文字的“虚伪的写作者”和“为写作而写作”者(叔本华《论写作和文体》)才嗤之以鼻外,凡抛开俗念、真诚思考、掏心创作的人都会默认。即使在一个价值多元,时尚流行的年代,真正的创作的高尚性和纯洁性还是不能轻易被抹杀的。
伟大的诗人总是对社会、对人民和历史倾注深切的感情,对人类有独到的体察和博大的关怀,他把自我的生命存在与人民的命运统一起来,自然流露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发出了人类的呼声。因此王国维说:“若夫真正之大诗人,以人类之感情为其一己之感情。彼其势力充实,不可以已,遂不以发表只之感情为满足,更进而欲发表人类全体之感情。彼之著作实为人类全体之喉舌。”(《人间词话》)没有时代气息和人民性的作品是狭隘的,对于广大读者而言不关痛痒,正如别林斯基的意见:“对于只发挥自己个人哀愁的人,我们可以借用莱蒙托夫的话来说:‘你痛不痛苦,于我们有什么关系?’”(《别林斯基论文学》,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32页)对一些事实和数据稍加分析便可知道,汉赋为何不如唐诗,后世为何喜欢唐诗胜过汉赋,这也许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汉赋约有几百篇。但是这本来数量就很少的几百其题材还惊人的雷同,它们表现的内容不外宫苑富丽,都城豪华,田猎乐事,为粉饰太平大唱其颂歌。而《全唐诗》收录的49000余首诗歌作品中,却题材广泛,多姿多彩,上至宫廷生活战争场面下至桑葚离乱乡村风光,无所不写。许多名篇都有力抨击了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人民的心愿和不满。唐诗还泽被了后世,直到今天。上溯到屈原的《离骚》,下察到我国近代的“诗界革命”以及成长于文革时期的一代人的“地下”诗歌创作,都得出诗人天生是人类命运的关注者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的促进者的结论。
“我们有两种历史:政治的历史和文学艺术的历史,前者是意欲的历史,后者则是智力的历史。所以,政治的历史从头到尾读来让人担忧不安,甚至是惊心动魄。整部这样的历史无一例外都是充斥着恐惧、困苦、欺骗和大规模的谋杀。而文学艺术的历史却读来让人愉快和开朗,哪怕它记录了人民曾经走过的弯路。”(《叔本华美学随笔》)。“文字把那鼻饲外频频中断,并因此是支离破碎的人类意识重新恢复起来。”(叔本华《论历史》)也许时代的场面很少可以甚至不能永远留存,但是凭借文字艺术记载的时代情绪却可以代代流传。人们也许可以把历史具体的时间和画面忘记得一干二净,但是当我们阅读那些年代的优秀诗歌的时候,我们的被唤醒的感情也许和他诗人当时的一样,多少可以体验他的感情或情绪。这种穿越时间的记忆的非常神奇的。我们阅读李白《梁父吟》、《鸣皋歌送岑征君》便可以体会他仕途不顺的心境,也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大环境。我们阅读杜甫《忆昔》里的诗句: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开元盛世的的繁荣景象、生动的社会风貌历历在目。继而读他的“三别、三吏”,以及他其他的作品像《历历》《洛阳》《骊山》等等,那诗中的历史记忆,不知道比历史书上的要形象生动多少倍!如《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安史之乱起后,杜甫不幸落入叛军手中,被押解到业已陷落的长安,此时在长安他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至今读来,心头仍然为诗人之赤子之情所颤动,其实诗人的感受就是那个年代每个普通人的感受啊。这让我想到,时间会无情流逝,但是诗歌及其他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时代—时间记忆将永远留存下去。并且十分鲜活。而那些小情小调之作,最终逃不过被时间遗忘和抛弃的厄运。
诗人言大爱和大痛,对自身的惜爱,对天下的博爱
诗人是高贵的。汉代杨子云就在他的《法言·吾子篇》中对比说:“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用“则”和“淫”来划分高贵与低*,以抨击时人浮华虚美之风和千篇一调的大赋。诗人乃时代的神经,敏感而富于预见,洞察力极强,他们感情丰富,又有深刻的理性精神,他们心怀大爱和大痛。还是以李杜为例,李白大部分的作品体现的是对自身的惜爱,而杜甫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则是对天下的博爱。试读李白的《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李诗: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是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饯别秘书省校书郎李云之作。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但是半路因病无奈折回。李白的这首《陪侍御叔华登楼歌》便是强烈的表达了对自我人生境遇感到的悲痛和惜爱。
杜诗: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一间简陋的草堂之内,顽强地跳动着一颗想黎民、思百姓、忧天下的心!杜甫无愧为“诗圣”之美誉。
总之文学史是真正的人的历史,而不是事件的历史,它内涵大爱和大恨,现在通过粗略考察李白和杜甫这两位生活在我国1200多年前的伟大诗人的诗歌情况,我们可以粗浅地发现,极其个人化、作为文学的最高层次的诗歌,总是诞生于苦难中,诞生于个体生命的人与外界的相遇,诗歌出于交流,交流是诗歌的“用”之一;抒情是诗歌的标签,思想是诗歌的骨头;语言和想象力,则诗歌的出发点;形式使诗歌经典化,音乐使诗歌美化;诗歌是时代的情绪,是时间的记忆;诗人言大爱和大痛,总之诗人以人类的感情为一己的感情,以一己之爱恨表达人类的困境和理想。
(二)我们离传统有多远
反观当前我们的诗歌创作现实,当代的诗歌作品更多的是向内,体现智性,但是向内既做不到个性鲜明,努力向外的,又没有大智慧、大气度、大手笔。就我个人的渺小资历和狭窄视野及幼稚的认知程度看,我发现我国当前的诗作有以下十大症状(姑且称作特点):
一、趣味化——虚伪的小情调——“满足于小智力,附庸风雅而已”
二、游戏化——随意不负责任——“表面宣扬个性,实际底气不足”
三、大白化——缺少内涵修养——“思想草率浅薄,艺术粗糙幼稚”
四、自私化——内容不关痛痒——“题材鸡毛蒜皮,安于表面现状”
五、单调化——风格大同小异——“旗帜林立杂乱,葫芦花而药同”
六、恶俗化——立意无聊刻薄——“名为现代解构,目的欺世盗名”
七、策略化——话语效应表演——“急功近利思想,商业社会使然”
八、小丑化——底层声音微弱——“关门大肆抒情,注定沦为边缘”
九、欺骗性——没有标准底线——“价值多元自由,欺骗性的词汇”
十、一次性——即时无效写作——“基本没有经典,光亮一闪而过”
结论:1、我们超越了传统;2、我们背叛了遗嘱;3、我们获得了快感,但丧失了生命力;4、我们获取自由,同时丧失个性;5、现代汉语存在缺陷。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4#
发表于 2006-7-9 16: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34 编辑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5#
发表于 2006-7-13 11: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34 编辑

对历史上大诗人的阅读和评说,对当下的诗歌创作很有启发,楼主的勤奋好让人感到哟!佩服这样的观点及理论阐述!

6#
发表于 2006-7-13 17: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34 编辑

我于9日晚已拜读了,论述不错.我的意见提交恢复时出错,没有贴上去.
请君注意一下排版.欢迎常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2 20:30 , Processed in 0.05151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