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5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空信封(《小说选刊》2014年第12期),交流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3 2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空信封(《小说选刊》2014年第12)
/蔡中锋
  
  在以往,我最爱开会,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每次开会,除了可以吃得好,喝得好之外,还或多或少的都可以得到点纪念品,有的是一个不错的公文包,有的是一册不错的笔记本,最好的一次,居然发的是一部手提电脑!
  现在上面会风抓得紧,一般开会时就什么也不发了,所以,我也觉得现在开会也越来越没什么意思了。可是虽然现在开会时纪念品不再发了,会议却感觉一点也没减少,上面的会,下面的会,单位本身的会,反而越来越多。
  今天一早我又跟我们单位的一把手去一个下级单位参加会议。落座后,我发现每人的桌子上都放了一个信封,不由心中一喜:里面一定有东西!于是我的心情立即变得格外的好。接下来开会,我们一把手的指示精神我也听得进去了,下面单位的经验介绍也感觉不再枯燥无味了,末了他们让我也讲几句的时候,我也发挥得非常出色!在会议的最后,下面单位的一把手还特别强调:放在大家桌子上的那个信封,大家一定要放好,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请您装进信封里给我们寄回来!
  这分明是在提示信封里有重要的东西嘛!
  会议结束后,我们都拿走了桌子上面那个信封。走到半路上,我忍不住掏出那个信封认真查看,却发现不过真的只是一只空信封!里面竟然真的什么也没有!我当即大怒:有这么忽悠人的吗!于是撕碎了那只空信封扔到了车窗外。
  到了晚上,下面单位的办公室主任给我打来电话:上午发给您的那个信封是特制的,凭着它可以到大富豪商场购买三千元的商品。

2#
发表于 2016-4-4 06: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戏笑九宫 于 2016-4-4 06:46 编辑

先生的每篇佳作都无时无刻不在针砭时弊,结局反转出乎所有读者的意料之外,学生九宫只有学习欣赏的份!我隐隐有鲁迅文学作品的感觉......
祝福老师,您找到了文学追求的真谛!更谢谢您无私分享!
3#
发表于 2016-4-4 09:04 | 只看该作者
果然是大师之作,包袱抖得真好!一波三折,说的还是腐败惯性,奚落的还是不正之风。
向蔡老师学习。问好
4#
发表于 2016-4-4 10:16 | 只看该作者
简单的故事,丰富的意蕴。尺水兴波,微言大义,老师是当之无愧的掌门人!
5#
发表于 2016-4-4 11:45 | 只看该作者
信手拈来身边事,铸就闪文之典范!大师之作,就是不同凡响!言简义丰,尺水掀波澜,递升反转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能学到先生十之一二,此生足矣!
6#
发表于 2016-4-4 14:09 | 只看该作者
名家手笔,卓越不凡,赏读学习……
7#
发表于 2016-4-4 14:1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
小说没有最后一段,那就是一个故事,最后一段的反转和提升,一下子就让小说深刻而充满意蕴,讽刺的力度就在最后那“临门一脚”!
妙不可言!
8#
发表于 2016-4-4 17:19 | 只看该作者
与上面老师有同感,小小说,最后“临门一脚”定成败。
9#
发表于 2016-4-12 16:54 | 只看该作者
曾经在微篇小说网发过一篇评,斗胆给大师级的老师评论,实感心悸,拿来献丑。

    《辛辣的笔触--评蔡中锋老师微篇小说“空信封”》
  

  空信封,从题目看就吸引了读者的好奇心,继续阅读,看到的是有关开会的内容。
  开会与空信封又有什么联系呢?
  且看故事的发展。“我”和单位一把手参加下级一个会议,见到放在桌子上的信封。此时,与会者不知道信封里面到底是什么,根据以往的经验,里面也许是一张卡,也许是一张礼品卷,也许是……,信封给出席会议的“我”增添了好感,也刺激了神经中枢。君不见“我”因为兴奋而大脑思维敏捷,发言精彩纷呈。
  当下级单位一把手特别强调那个信封时,给结尾那种失落做好了铺垫,渲染了氛围,将读者目光紧紧抓住,集中在那个信封上。
  当“我”发现是一个空信封时,那种被愚弄和失落的情绪,一下子从兴奋的高峰跌入失望的谷底,随之而来的愤怒情绪和撕碎信封的细节出现了。这个细节应当顺理成章,但伴随而来的则是一种失落,这种失落是对“我”撕碎信封举动的报应。
  令人拍案叫绝的是结尾,当接到下级单位办公室主任电话,给“我”本来失落的心情又给了狠狠一击,让“我”的失落进一步加深,将“我”的那种期待值彻底变为泡影。宛如莫泊桑的“项链”,一鞭鞭抽打在人性的伤痕上,即使变为“痂”,也要重新揭下,让你显露鲜灵灵的嫩肉。
  此篇作品,辛辣,具有很强的讽刺性,将人物“我”的心理过程,描写得惟妙惟肖,细节的使用非常典型。
  蔡中锋老师的“空信封”,运用了小说中的先抑后扬和以小见大手法。
  从开始的平淡叙述,到结尾陡然逆转,从“我”的一种推测到失望的结局,都给人留下深深的印痕。
  蔡中锋老师只是截取了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利用开会准备礼物的社会常态,反映的是典型背景下的典型人物,而这个人物的代表性是很广泛的。
  针砭时弊,揭露人性的疤痕,是这篇作品不凡之处,值得学习借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9 11:24 , Processed in 0.15420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