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5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电视记者的采访技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0-7 2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电视记者的采访技术
                                      
                    
  新闻记者的本职是采访,其工作的灵魂就是“问”;这一点不同媒体的记者是有区别的,比如报纸记者的“问”可以随便一些,此外,他还可以通过大量的观察或其它方式去把握题目,写出好的稿件;电视采访记者则不同,电视节目直接付诸受众视听的特点,决定了记者的提问和被采访人的反应,不论所说的话,还是神情、手势、体态等,都不能随意而为。

  所以,作为电视采访记者,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即使头脑再聪明,嘴巴再灵巧,如果仅靠现场的临时发挥,那是远远不够的,是很被动的。不说重大题材、复杂题材,就是一般事件、普通人物,若光凭耍点小花样去应付,也只能是蜻蜓点水,不可能深入;这样的采访是失败的,绝不可能做出成功的节目来。因此,在这方面来不得半点侥幸,熟练掌握采访技术,非常重要;怎么提问才能获取观众想听、自己想要得到、同时也是采访对象愿意说出、想要说出的内容,这是一个电视采访记者应该孜孜以求的功夫。

  仔细玩味那些成功记者的成功采访,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笔者以为如下这几个方面,是不能不认真思考的。

  首先,采访前的充分准备非常必要。记者拿到一个选题之后,如果不做研究,对题目只知皮毛甚或一无所知就仓促上阵,必然会导致采访不痛不痒;问得不专业不具体,就不能调动采访对象的情绪进入一种兴奋状态,记者也就不可能深入挖掘问题的实质,有时甚至还会闹出笑话。记者得不到应该得到的东西,节目就只能失败。因而必须象考试审题一样反复琢磨,把选题吃透;自己先要兴奋起来,并找出兴奋点在什么地方,最好是先把这些兴奋点或者说选题的要点、关键点设计成问题。要尽可能多地掌握选题的背景材料,预备得越充分,采访起来就越自如。有些东西节目中可能用不到,但不要嫌多余,把它们全整理在脑子里,就有可能派上用场,至少可以使自己随机应变,使采访灵活。只有通过对选题多角度、多层次的关照,心中清楚了观众想要了解什么、明白什么,而自己又要去采访什么、调查什么,采访时才会感觉心底踏实,游刃有余。

  其次,在吃透选题之后,对于自己已设计好的问题,或者是编导提前列好的问题,最好做到烂熟于心。得之于心才能应之于口。这不是说要去着意地死记硬背,采访时要尽量把这些问题变成自己的口语提出来。节目有不同,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东方之子》栏目,通常情况下是自始至终面对一个人进行采访,而且大都是围绕采访对象一个人提出问题,相对比较单纯;而多数节目却是另外一种情形,象中央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往往要就一个题目去采访许多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层次的对象,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准确掌握采访对象的心理,用不同句式但准确精炼的语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提出问题,从而挖出最真实深刻、生动鲜活的东西来。

  实际采访中,融会贯通显得特别重要。死记硬背问题固然没必要,把问题事先让对方看过同样要不得,这样效果不会好,只能更加生硬呆板。已经有了全面的准备,还必须有敏锐的思维和出口成章的本领,机智地捕捉对方语言中的有用信息,在思想上尽快与节目形成一种逻辑关系,并及时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成问题,一个一个抛给对方,这样才会出奇、出新、出巧。

  有一个例子很典型:中央电视台曾经播过一期《新闻调查<黑脸姜瑞峰>》,其中有一段对话,当姜瑞峰激动地大谈如何蔑视金钱小瞧美女时,采访记者王志突然插话问道:“金钱美女难道不好吗?”姜瑞峰听了一愣,接下来的话题立刻便进入了更深一个层次,极大地吸引了观众的兴趣。很显然,如果王志不插问,由着姜瑞峰说下去,采访就只能浮在表面,不可能深入他的内心世界,也就探究不到他反腐倡廉的情感和道德基础;而观众得不到这些东西,只面对那些近似于高大空的侃侃而谈,自然不会投入太多的关注,甚至还会产生逆反抵触心理,节目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弄不好还会产生做作造假的负面影响。这是一个典型的即兴发挥,但它绝不是毫无准备的,更不是没有目的的信口开河。这需要记者娴熟的技术和过硬的综合能力。当不能从正面获得所需要的东西时,就应该想办法换个角度绕到侧面或背面去。被采访人激动的时候,记者可以平静一些;如果他不兴奋了,记者就要想办法刺激他、调动他表达。记者应该着力培养这种调节气氛、驾驭采访情绪的能力。

  再其次,记者要始终与采访对象站在同一个层面上。这里有一个记者的心态问题。进行采访时,记者的心态要冷静、平和,要做到不让对事和人的观点倾向表露出来,要做到对上不卑,对下不亢。比如采访一个官员,记者就应该置身于与他同等的地位,这样跟他交流,才不会产生心理障碍;去采访一个农民,如此做,则会让对方感觉到记者的真诚和自然,感受到一种平等的对待。这是他倾吐肺腑之言的前提。有名记者去一个落后山村做一个遗弃女婴案的节目,这家主人尽管以礼相待,却怎么也不配合采访,要么压根避而不谈,要么只顾左右而言它。整整一天,记者毫无所获。第二天她只有和摄像师一起去走访农户,中午回来时已大汗淋漓,口渴难耐。她一眼瞥见水缸里清亮亮的山泉水,就顺手舀了一木勺痛痛快快喝了一气。没料到这一举动竟收到了意外的效果,愚昧但不失淳朴厚道的山民心底那种有意无意的感情拒绝被消除了,记者一下拉近了和对方的距离。接下来的采访不但顺利而且很精彩;这一期探讨农村性别观念、婚育观念以及有关法制、道德问题的节目还获了奖。所以说,往往当记者忽略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是“在工作”的时候,采访反而成功;因为他没有做作,他是真诚的,既没有利用采访对象,也没有欺骗观众;他和观众一样,的确是想了解其中的原委,想明白其中的奥秘。这种状态下他提的问题就会丝丝入扣,自然天成,做出的节目也就一定是观众非常感兴趣的。

  采访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要注意,口齿要清楚,思路要清晰,要时刻明白自己在干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既要把握自己,更要控制全局。否则想起什么说什么,或者任凭对方滔滔不绝,就会使采访失控,远远跑题。对方木讷,固然会使采访不理想;但如果对方口若悬河,反而更要高度警惕,因为他此时的表达是散乱的,不是采访所需要的,记者往往什么也得不到还会被他牵着走。

  面对上述情况,大致有两种对付办法,一种是打断他,直接提示,我需要的不是这些而是什么;另一种就是暂时让他把一段话说完,然后再悄悄接过他的话头,巧妙地绕过来,引导他进入采访的正题中,这样做可能更显得自然、流畅。北京广播学院朱羽君教授有一个观点,就是开始提问题时应该从一个比较大的角度进去,然后再象剥笋一样层层剥开,直达核心,这样会很清晰。
         
  一名优秀的采访记者,其功力首先体现在采访上,这方面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学,也没有现成的步骤可走,但总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成功的采访,记者除了必须达到一些基本要求外,更主要的还需靠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这便要求记者在具体采访实践中反复揣摩、认真思索,去探索和总结规律;要用心灵去体会、去感悟,要象艺术创作那样不断地培养激情,激发灵感,厚积而薄发,采访时才会感到轻松自如。这样的采访,才会进入一种高的境界。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22:51 | 只看该作者
本文是我的一篇本职工作论文,有同行或感兴趣的朋友,请批评指正!郁蓝先谢谢了!
3#
发表于 2006-10-9 07:57 | 只看该作者
往往要就一个题目去采访许多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层次的对象,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准确掌握采访对象的心理,用不同句式但准确精炼的语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提出问题,从而挖出最真实深刻、生动鲜活的东西来。


行家说行话呵!一名合格的出色的记者应该更是文化创新者吧.
4#
发表于 2006-10-9 10:24 | 只看该作者
郁蓝是记者?写的真好呵,很到位的.
5#
发表于 2006-10-9 10:34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篇很好的论文.
不过,要让一个电视记者把握很好的提问艺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电视记者的提问与报纸记者的提问有很大的不同.电视记者提问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所以我们看到的电视采访提问大多数是索然无味的,甚至产多余的\发聊的.
有的是与对方提前沟通好了以后摆布的,写好之后拿上让对方念的.

另外,在我们当前这种语境下,再也不会有当年彭子冈当面提问孔祥熙那样尖锐而深刻的提问了.那才是记者提问的艺术.
6#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0 20:5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空月 发表
往往要就一个题目去采访许多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层次的对象,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准确掌握采访对象的心理,用不同句式但准确精炼的语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提出问题,从而...


  创新何其不易啊!我失望于原来那种四平八稳、庸庸碌碌的日子,才不惜一切来到现在这个地方,却是从一个小小圈跳入另一个小圈,没多少新意,似乎也不可能会有多少新意。
  谢谢空月朋友的讨论!
7#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0 21:0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秋意浓 发表
郁蓝是记者?写的真好呵,很到位的.


  问好秋意浓朋友!
  是的,我是一个电视记者,但不是出镜采访记者(呵呵,我若出镜要么没观众,要么观众多得了不得!),主要是编导、摄像、撰稿,非常欣赏央视王志在《新闻调查》中的尖锐和深刻,还有崔永元的机智和风趣。
  还是在这里,我以前曾贴过一篇论文叫《西部开发中的人文资源问题及电视应对》,关注了一下建设与破坏的问题。愿聆垂教!
8#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0 21:1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李子树 发表
这是一篇很好的论文.
不过,要让一个电视记者把握很好的提问艺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电视记者的提问与报纸记者的提问有很大的不同.电视记者提问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所以我们看到的电视采访提问大多数是索然无?..


  非常赞同李子树朋友的观点!
  电视出镜采访的确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仅是拿着话筒去问而已;你说的那些“记者”或所谓“主持人”,在我看来是纯粹的花瓶,中看不中用,就一两句采访问话,还得记者指点她(或他);如果两人下去采访,其实只有一颗脑袋而已,而且编导告诉她的问话,经她一说,既不自然,更不到位。
  议论议论,仅此而已。
9#
发表于 2006-10-14 23:46 | 只看该作者
问好郁蓝!怠慢你这篇佳作了!你说过这方面的文字不好写,我也这样认为,太理论性了读起来冗长而乏味,写浅了又嫌深度厚度不足,确实不好把握,难为了你,迟复为歉!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5 00:4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清风盈袖 发表
问好郁蓝!怠慢你这篇佳作了!你说过这方面的文字不好写,我也这样认为,太理论性了读起来冗长而乏味,写浅了又嫌深度厚度不足,确实不好把握,难为了你,迟复为歉!


没什么可歉的,只是你不在就没人给宝石,呵呵呵,空中接风啊!
你不是去度假了吗,呵呵,好好说说此行的收获!
11#
发表于 2006-10-15 09:4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呵,没什么收获,问好郁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5 03:30 , Processed in 0.16093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