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angyizhuo 于 2016-4-17 11:02 编辑
王莽到底缺了点什么
说起王莽这个人来,人们第一印象,好像就是他很缺德。是因为他篡汉。也就是说,本来是人家汉朝的江山。他篡夺成自己的了。是个窃国大盗,就是偷人家东西的贼一样的行径。这不是很缺德吗
实际上,我们想想,我们中国官方承认的就有二十四史。也就是说,国家重器,总在易主,江山本来也就不是一家的。为什么王莽的大新朝替代了汉朝就成了“篡”,被人所不耻呢?是不是又应了那句老话“胜者王侯败者贼”。王莽的大新朝很短命,很快就又被刘秀的后汉替代了回去。他的新政也根本没有成功执行下去,所以,他基本上是个失败者。所以他就被人称之为“汉贼”。
应该说,持立长久的,往往意味着合理性也就大一些。但,只是闪即逝的,也不一定就都不合理。
有学者概括,骂王莽的,往往就是一个“伪”。也就是虚假,欺骗。说王莽未做皇帝前,这人表现的十分优秀:做人很勤俭,克己奉公,礼贤下士。那么,这人做了皇帝之后是不是就一改前面的形象,变得很奢侈腐化了呢?即便从正史上,也很难找到这方面的证据。訾诟王莽的人,往往是着眼于他对于汉朝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变化。原来对皇帝很谦恭,后来呢,把前汉的皇帝挟持了,又逼迫退位了。像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就写,他把汉平帝用毒酒药死了。到底是皇帝自己病死了,还是被他毒杀了。到底是皇帝禅让了,还是他把皇帝逼走了?这些问题,留给史学家们去吵架。这里只是提醒大家注意一个问题:汉代,到这时候,这几位皇帝又都是什么表现呢?说白一点,他们是好皇帝还是坏皇帝呢?
我们说,把一件漂亮有用的物件打破的,丢掉了,这当然是在做一件坏事;把一堆碍事的垃圾清理掉了,这是不是在做一件好事呢?拿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江山就是全天下人的。有德者居之,无德之失之。当年,秦皇苛政,汉王造反。现在汉代衰颓,有人出来取代做事,又有什么不可以呢?至于采取的手段,政治、军事,有什么优雅高贵可谈呢?
另外,关注取代者采取的手段,不如看他行事的目的。也就是说:王莽上台后,他到底想要做什么呢?王莽上台后想做的,并不是安享皇帝尊贵荣耀,他着力在做的事情却是“改制”,也就是改变原来汉代一些不合理的制度。
王莽改制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恢复周礼。他认为,汉王朝弄到现在这个局面,国家羸弱民不聊生,其原因就在于贫富不均。而贫富分化的根本在于土地兼并。怎么解决呢?那就是按书里记载的,周朝人的做法。把大小的土地都收为国有。而后按人口平均分配下去。他限制奴婢买卖,还要无息贷款给穷人,还要想办法增加国家税收,有灾荒时要积极赈济灾民。所以,在2000年后,有人这样高度评价他,“最早的社会主义革命家”,当然说这话,在我们今天看上去,多少有些开玩笑的意思。
那么,王莽改制又为什么失败?原因,学者们也研究了。无外乎几条:王莽食古不化。他是个儒者,对于书里所描绘的周朝那一套深信不疑。认为那就是理想状态,大同世界。实际上,书上写的未必都是真实的。即便真实,也不一定符合现实。也就是说,完全相信书上所写的,都照本宣科的来,很教条,很空想,很不实际,所以他只能失败。有人说,社会的发展就是这样,土地私有,买卖兼并,也是人性社会的必然。想回到当初,只是倒退。根本不可能。也有人认为王莽的个人性格有问题,做事过于急躁。有人认为他用人有不当。有人认为这人就是一个空想家,只会想,不懂得做。
王莽改制失败了,也激起天下大乱。最后被赤眉军所杀。但当时民谣又传“新莽不如旧汉,更始不如新莽,赤眉不如更始”这时的老百姓,仿佛倒对新莽时代有些留恋。这倒不是说王莽这人做的多好,他的大新有多么完美。只是从另外的一个侧面表现出:在那个年代,社会面临那么多的棘手问题,这么个大的烂摊子。想整理起来,对于谁来说,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多年后,民间有这样的一个传说。当初汉高祖在芒砀山斩白蛇时,那白蛇说,你斩我头,我乱你尾;你斩我尾,我篡你头。刘邦挥刀把白蛇断为两截。这条白蛇转世就是王莽,前汉200年,后汉200年。王莽大新朝正好在中间把汉分为两段。民间传说,喜欢说因果报应。但也提醒我们看事情可以辩证一些。
若说王莽缺了点什么,包括一些历史人物,不是成败是非那么简单,在我们今天来看,他们还是需要更多些角度的分析和理解,单只强调某个历史人物的“得”与“失”,都不太合理。另外,既然已然成为一名历史人物,肯定是在人类历史衍进的关键节点上,承当许多社会发展的综合因素,只归功或归罪于某人,显然并非合理的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