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2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抵制韩流恶俗文化侵华,复兴华语文学精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27 16: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五四”、新文化运动倡议书

   抵制韩流恶俗文化侵华,复兴华语文学精髓!

  “救救孩子”,曾几何时,这句如雷霆之击的箴言震撼了多少国人的心灵、拯救了多少无知的灵魂;而今鲁迅先生慷慨激昂的神情依旧栩栩如生,然而,穿过近百年之远的时光隧道所传出的疾呼已明显衰弱,沾染上了陈腐的气息……
  可是,青少年依旧是祖国的希望,较之百年前物质的贫乏如今的他们挣扎在更加水深火热的精神纷扰之中——1937年日本武力侵华,世人皆知,无不义愤填膺奋起抵抗;然而,21世纪初,韩流精神侵华,谁人不知?街头百姓可不知、山野村夫可不知、市井民工亦可不知,但是,当代名流、栋梁、花朵岂有不知、岂能不知?!可有谁站出来说过一句话,缄默,死一般的寂寥,为了达成某种利益的共识,我泱泱中国竟万马齐喑,放任哈韩的恶俗之风借假多元化文化的华丽外衣肆意横蹿,诱人无数——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抵制外族糟粕文化侵袭,唤醒千万沉溺其中的幼小心灵,复兴华语文学已经迫在眉睫,此值中国新闻出版总署2007年“打黄打非”活动热火朝天之际,特联合全国校际文学社团,发起“抵制糟粕文化,复兴华语文学”的新“五四”文化运动——古有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塞民众耳目,今有新青年焚书坑“韩”以正国人视听:岳麓山前,湘江之畔,2007年5月4日14时(暂定),神圣的篝火将秉承毛泽东“指点江山”般激扬的浩气点燃新世纪精神之光!
  唤醒国人麻木的沉睡,启迪青年一代精神风貌,诚邀社会各界人士共襄义举,捐赠哈韩类低俗图书、期刊以及类哈韩型低俗图书、期刊以集中销毁。
  ——为了民族的明天,为了母语的精髓,救救孩子!

(详情可登陆:http://blog.sina.com.cn/yhoo
2#
 楼主| 发表于 2007-4-27 16:48 | 只看该作者

致广大家长、广大作者与广大青少年读者书

沉迷低俗文化,危在旦夕
远离精神鸦片,迫在眉睫
——致广大家长、广大作者与广大青少年读者书


  家庭教育对于子女之重要性,我想,应该用不着笔者累叙。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小的时候,因为父亲喜欢读历史,所以后来我也喜欢读历史;因为母亲喜欢写作,所以后来我也喜欢写作;因为父母亲都不喜欢多说话,亦不喜欢四处串门,所以后来我的性格也跟他们一样的内向。
  去年的时候我在一家哈韩文化公司的网站上看到了一封家长致该公司的感谢信,至今令我悲愤不已,不禁涕泪零落,该家长称其子因意外摔断一条腿而住进了医院,为打发其无聊的住院时光,家长给爱子买来了数十本哈韩小说……之所以感谢贵公司,是因为贵公司所出版的小说加快了爱子伤腿的痊愈速度。呜呼!如果付出毁灭一个人灵魂的代价而去挽救他的肉身,那我一定可以狠心地说一句:
  “我宁可让儿子的腿断掉永远都无法行走,也不让他沉迷于低俗文化!”
  该家长的行为简直足够令人怒发冲冠。哈韩小说的价格并不便宜,无耻的书商们还别具匠心地将图书包装起来,内赠所谓的“精美礼品”,大肆榨取不知内情的消费者们的鲜血,所有的仅仅是华丽包装纸下描眉画目的跳梁小丑——昂贵铜版纸、华彩印刷、精美封皮——由标点符号所模拟的面部表情大量穿插于文本当中,“嘻嘻哈哈”等几个关键字眼充斥全书,谓之以生动活泼,小说语言本身的魅力消失怠尽;是的,一系列的商业促销手段成就了哈韩小说耀眼的光芒,然而,这光芒未免太过夺目,以至于文本内容基本可以忽视。
  该家长如果不是暴发户就是过分溺爱自己的独生子,总之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该家长一定没有任何文化,自己没有文化不算,还要做一些将儿子仅有的一点点文化消磨贻尽的愚蠢勾当。如果他稍微有一点文化,而又是暴发户,那他完全可以推荐易中天的《品三国》给儿子读,因为《品三国》完全就是为暴发户们量身定制的,尽管如此,但至少《品三国》不低俗啊!
  当代青少年的家长们,我知道你们忙于工作,你们庆幸地以为将对后代的教育托付给了家里的老人与学校。这样做,你们的确迫于无奈,这样做的弊端我想你们也众所周知,无数的专家学者们早已经提了出来。孩子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他们的精神生活却相对贫瘠起来了,别以为金钱就是万能的,给了孩子们金钱并不代表就给了他们幸福。孩子们的身心都处在一个迅速成长的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他们的内心正怀着无以言传的寂寞和孤独,因此非常容易迷失在这个物质至上的世界,对于外来事物完全无法进行自我甄别而又缺少正确的引导,如此长期以往,你们的未来,中国的未来即有可能皆毁于一旦!
  救救孩子!


  笔者出生于80年代,尽管经历了“80后文学”现象的洗礼,但是我很庆幸没有赶上哈韩文化的浪潮。所谓哈韩,就是一些注重金钱效益的商人将韩国文化当中的糟粕引入到了中国,中国受封建思想压迫了几千年,背负着无数的历史与传统,突然有一丝新兴的微光照射进来,着实能够令人兴奋不已。国人出于习惯性地不对外来事物进行甄别就立刻全盘接受,这就是低俗韩流文化得以趁虚而入的主要原因!归根到底,现今中国人的哈韩就是迷恋韩国的低俗文化,稍有内涵一点的韩国文化根本无从引入中国,因为即使引入了中国也会在我们厚实的文化背景之下黯然失色。
  韩流文化在中国盛行一段时间之后,某些不良书商便动起了歪脑筋,换汤不换药地套用了韩国文化的形式,找来一批中国人依样画葫芦地写起了哈韩小说,比较典型的有“小妮子”创作组与“郭妮”创作组。请注意,那些书不是一个人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群人用同一个名字写书,难道里面没可能有猫腻吗?
  有一件值得令笔者忏悔的事情是,笔者也曾经参与过哈韩小说的写作与编辑,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以前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我希望对于未来的事情能够得到挽回。正因为我曾经参与过哈韩小说的写作与编辑,才使得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这种低俗文化的危害之大。
  “为了生活,为了妻子,为了儿子……”如果一个从事违背传统道德行业的人说出这句话,你会不会觉得他很崇高呢?这是一个没有确切答案的问题,也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我当初之所以写作哈韩小说,就是为了钱,金钱在这些方面便成为了一个罪恶、肮脏的符号。这似乎也不是本文的主旨,主体事物还是少去涉及为好。
  那我们就探讨一下所谓的韩流小说,韩流小说几乎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即使稍有变化,也是百变不离其宗,生活的残酷在韩流小说当中绝无体现,可以说韩流小说归属于“鸳鸯蝴蝶派”,尽是风花雪月场景,使得大多数读者不再懂得居安思危,以为现实跟小说当中描写的一般美好,然而当读者猛然遭遇到现实生活的残酷的时候,他们就会不堪一击,于是便使得他们的意志开始消沉,对生活失去信心,成日如同在梦里一般。因此,迷恋低俗韩流文化就如同吸食鸦片,将会产生的严重后果简直令人毛骨悚然!
  而对于韩流小说的故事情节,综合起来可以陈述如下:“一个出生于并不富裕的家庭的女孩,相貌平平,学习成绩处于中下,却成日梦想着一位英俊高大的王子会骑着白马来把她接走。终于有一天,她梦寐以求的王子出现了:英俊高大,打篮球,出生于富豪世家,开名车……于是女主角对她的那位刻意装冷酷的王子开始死缠烂打,梦魂萦绕,并坚信:是丑小鸭就会变成美天鹅,是灰姑娘就会穿上水晶鞋并邂逅英俊的王子。”结局如我们所料,麻雀变成了凤凰,女主角与男主角得以撕守终生——可谓贻笑大方!
  正在迷恋哈韩小说的青少年们,我以一个曾经的哈韩小说的写作者以及哈韩小说的编辑的身份告诉你们所谓的韩国小说之来源。在某个不显眼的居民区里面,蜗居着一群没有文化的文化人,他们坐在电脑面前,不断地从网络上复制一些小说下来,大刀阔斧地进行修改、去中国化,再挂上一个连他们都不知道的韩国人的名字,然后送往印刷厂直到出现在你们的面前,他们把你们耍了还会背后说你们蠢,说你们已经蠢到了会自己花钱请别人来玩弄你们的地步。而鉴于出版程序的日益简单化以及编辑水准的低下,小说当中的病句、错别字更是不计其数,你们对于病句与错别字习以为常的那天,也就是我们伟大的汉语毁灭的开始!!
  救救孩子!!!
  ——家长们:如果当你们发现你们的孩子正在迷恋哈韩小说,那么请你们忏悔吧,请你们以后在工作之余多给你们的孩子一点人文关怀,填补其精神的空虚吧!这是为了你们的未来,也是为了中国的未来!!
  ——迷恋哈韩小说的青少年们:请走出笼罩着你的迷雾吧,这个现实的世界一样的精彩!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你们缺少发现,别让自己与父母亲的代沟越拉越远,试着与他们沟通,试着走向现实世界去发现生活的美,远离精神鸦片!这是为了你们的未来,也是为了中国的未来!!


  “写手”一词源于何处,似乎无从考证,大概人们认为说自己是“作家”可能有些不够格,说自己是“作者”又显得土,所以就捣鼓出来了一个任何字典上都找不到的新兴名词:写手。写手既不是作家又不是一般的业余作者,那大概就是“文痞”了,我只能这么理解。入乡随俗,我就姑且自称为写手吧——几年前,笔者很不幸运地赶上了“80后文学”的末班车,然而出生于87年这个不前不后的尴尬阶段,没来得及趁早出名就已经给盖上了一个“写手”的帽子,尽管这并非我意愿。不可否认的是,“80后文学”现象几乎改变了我的一生。如果我从来都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80后”,如果我从来都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所谓的文学,那么我当初就不会离开学校,按部就班地升学,循序渐进地升职,然后娶妻、生子、养老,像个再平凡不过的人那样生老病死。
  我当初退学离开学校就马上接触到了这个人际关系比应用题还要复杂的社会,从故乡的小城市出发,到长沙,到上海,到成都,到武汉,到合肥,到北京,到济南,到南昌,到西安,几乎有一年多的时间,我是在不断与地图相重叠的状态下度过的。期间结识了不少文化公司和杂志社的老总、编辑,以及图书策划人与写作者,这就为我今天所要说的这些不得不说的话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本世纪初,青春小说之风光大概只能套用一个当年的书商的话来形容了,他说即使是一叠白纸,只需要在上面写下四个字:“青春小说”,就能赚钱。由此便可以想象当年中国青春文学市场之盛况。然而正因为如此,青春小说才被炒过了头,让人们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其市场早被过分透支,接踵而来的则是严肃文学的萧条以及各种低俗的快餐文化横空出世。几年后的今天,一个默默无闻的严肃文学写作者向我倾诉,他花6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一部80多万字的小说作品,可是出版社的总编连稿子都不瞥上一眼,只是说:“现在的人都忙着看超级女生以及哈韩,谁还有功夫来看你的小说!”其时,我已经脱离这个圈子很远了,但听完这位朋友的倾诉之后,我的内心久久都不能平静,直至义愤填膺起来。
  我第一次做编辑是在成都某地下文化公司,说“地下”我想大家应该就会明白。某个初中毕业的暴发户心血来潮,想趁某种低俗文化盛行之机大捞一笔,于是在所在城市的某个居民区租下一个三室一厅,再到网上随意招聘几个编辑,买来办公桌与电脑,一家文化公司就成立了:咱没什么文化,但咱也来过一把文化的瘾!硬件设施虽然简陋了一点,而且显得有些寂寥,但是没关系,刚刚起步嘛,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开工吧。
  第一步是上网找稿子,要么到一些论坛去约稿,要么直接从网站上拷贝,一帮子文字编辑开始大刀阔斧地修改稿子,然后挂上一个带“妮”啊,“朵”啊,“拉”啊之类的名字,再交给美术编辑,最后就准备上印刷厂了。现在的出版社几乎都是书号摊啊,去买几个吧,一个书号出它个10多本,我又不通过主渠道发行,我们有的是三渠道、四渠道、五渠道……一千零一渠道,怕啥啊!硬件设施不够是吧?白天一班编辑,晚上再换另一班编辑,这样总行了吧?这叫做资源充分利用,懂吗?
  这个稿子不行啊,韩国小说当中怎么会出现北京n中这样的学校名称呢,改吧,文编哪去了?马上把这个稿子去中国化,然后挂上一个韩国名字,头衔是韩国著名青春偶像作家,翻译则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某某某。
  最后到了给作者发稿费的时候了,毕竟公司刚成立,我不可能明天就倒闭吧,约的稿子,稿费还是要给的,样书可就没啦,又不是挂的你名字,你拿样书做啥子?况且样书都在印刷厂,直接就从印刷厂发往全国各地的批发书商了。“把你银行帐号讲一遍,财务发饷啦!”作者们喜滋滋地将银行帐号发过来,我的有些同事们,就把朋友的银行帐号,甚至干脆就把自己的帐号给送去了财务部——然后,亲爱的作者们,你们就傻等你们的稿费吧,哈哈——所谓的财务部,其实也就是老总的办公室,除了编辑部,其他部都设在了老总的办公室,他身兼多职,老板就是老板呀,不同凡响。
  前面说了,不会给作者样书。可能某天编辑会这样跟作者说:“你这个稿子前半部分还行,后半部分就很烂了,这样吧,反正你这个稿子也投了那么多地方了,估计也找不到公司了,我们采用你的提纲并出版你小说的前部分,后部分我们就请我们的签约作者写,稿费就付原来的一半。”这个时候,说不定那本书已经到了印刷厂准备印刷了,全书一字不动地出了,我再给你一半的稿费,全中国这么大,你上哪找你的样书去?你下辈子都不可能知道了。
  给了一半稿费,已经算比较仁慈了。有的公司做书,是一个系列一个系列地出,这个系列完了,给公司换个名字,编辑名字也换了,作者的稿费就找阎王爷要去吧,哈哈。做下一个系列,又碰到了老朋友老作者,这时候作者就有些谨慎了,那我们就给你合同给你一丁点定金啊,还象征性地安慰你:“以后要小心点。”左手还没安慰完呢,右手的一个系列又做完了……有一次,看到有个作者在QQ群里说道:“宁可相信布什说他爱好和平,也不要相信书商说明天给你付稿费。”不禁莞尔。
  我所在的成都那家文化公司,老板以前是个卖盗版小说的小商贩,有一天只卖出去了一本黄色小说,自己的晚饭在哪里都还不知道呢,于是他就默默起誓:将来,我一定不再卖盗版小说了——将来,我一定要去做盗版小说!果然,机会来了,台湾的琼姚阿姨不是写了本什么《还珠格格》吗?那时候第二部也已经写出来了,却迟迟不出第三部。我们老板赶紧纠集了一帮人,捣鼓了一本《还珠格格III》,质量比正版还要正版,每本成本才一块钱,毕竟不需要付稿费也不需要买书号啊,结果我们老板就发了,结果我们老板就梦想成真了。听说那事当时还闹得沸沸扬扬,尽管阿姨很生气,但是后果不严重——她找谁去呀她?
  有次我正在看稿子呢,突然有一个深爱着文学的朋友在QQ上发信息过来问我在哪发财?我说我在成都做编辑呢。他惊讶,说那他以后的稿子岂不是有着落啦?我说你千万别这么想,然后简单地给他介绍了一下公司的情况,他说天啊,十多年前的编辑还是一种小资行业呢……呵呵,那是十多年前啊,现在事过境迁。看看我的同事们吧,除了编辑部主任,其他都是高中毕业甚至肄业,而我们的编辑部主任则上过三年大专,我问他什么专业,结果他告诉我,学道路建设的——原来修马路的人也跑来做编辑了啊?
  不久之后,大概是良心受到了谴责,也可能因为一些自身的主观原因,我决定辞职离开成都,那时候我几乎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看透了,觉得生活真是没意思,毕竟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热血沸腾的文学青年出身,毕竟长久以来自己一直都在深爱着文学,可是又能怎么样呢,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石康的书不是被禁了一本吗?我不是在地摊上买到了吗?可是为什么这些乱七八糟的低俗小说却堂而皇之地摆在了新华书店的“外国文学”书柜里头??


  离开成都返回湖南之后,我在乡下住了一个多月,每天读古代、现代汉语字典和成语词典,有一天朋友打电话来说西安一家杂志社在招编辑,问我要不要去?我在家正好闲得有些慌了,于是赶紧问是什么杂志社,朋友给我介绍了许多,听说还是西北的一家比较著名的杂志,虽然是大众类刊物,但并不低俗,我便欣然地打了电话到杂志社,次日即启程前往西安。
  到了西安,虽然那时候是暑假,但西安连日的阴雨还是让人感觉有些冷,即便是之后天晴了,雾气依然比较重,放眼望去,除了近处的楼房别无他物,给人一种相当压抑的感觉。在杂志社,我见到了主编,交谈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投资商刚好有事也来了杂志社,他递给我一张名片,原来是教育界与政界的官员啊——主编分配我在一家面向青少年读者的杂志工作,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居然是一本纯哈韩的青春杂志!老板一共投资了六本杂志,除两本杂志之外,其他杂志均使用所谓的系列书号。我在办公室拆了一个上午的信件,都是些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新疆、西藏的作者或读者,起先我还以为只有南方人哈韩严重,原来,中国已经难以找到一片净土!之后我又在办公室睡了2天,再之后我就不辞而别了,直接回湖南,因为,用不着道再见——永不再见!在长沙下了火车,腾腾的热气令人绝望,那个时候,西安正在下雨呢,那雨,落在了拥挤不堪的西安火车站,也落在了那群蜗居在居民区里面的杂志社。
  西安是我的最后的一站,之后我便留在了长沙上学,一直到至今。转眼,我在长沙就已经逗留了将近一年,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正四处奔波呢。这在长沙逗留的将近一年,让我变得沉默不已,可正是因为这种沉默,才让我堆积了许多想要说的话,我一直在为它们寻求一个爆发点,流淌着热血的人们,愤怒吧——“看看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作者们——而不是写手们,写手这个名称可以遭到淘汰了,时机成熟了,我们也不必要背负作家的那种使命感——都站出来吧——无论你是哪个方面的作者,“请将你尚未泯灭的良知转化成为一种对低俗文化进行抵制的动力吧,如果低俗文化继续对我们的下一代进行精神腐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辉煌的历史文化将会后继无人!!!”
  虽然,这是一个物欲时代,金钱至上,快餐文化盛行,但是我们的话语权并没有遭到剥夺,你可以说!你可以大声说!你可以激愤地说!但异常可悲的是,无论你如何大声,如何激愤,最终都只有一个结局,就是你的话语无不例外地会被商业社会的噪音所湮没——芸芸众生,车水马龙,次序井然,纸醉金迷——我要说话!我要激愤地说话!而且,我要人们都听到我在说话!我要人们都听到我在激愤地说话!所以,我要用我们的行为来吸引人们的注意,然后告诉人们:真理哭了!!!


  1937年日本武力侵华,世人皆知,国人无不义愤填膺奋起抵抗;然而,本世纪初,低俗韩流文化侵华,谁人不知?街头百姓可不知、山野村夫可不知、市井民工亦可不知,但是,当代名流、栋梁、花朵岂有不知、岂能不知?!可有谁站出来说过一句话?沉默,死一般的沉默!而在中国争议不休、难以安静的文坛这次面对低俗文化的入侵也不约而同地噤若寒蝉,可能有些君子会说,这些个东西,根本不值得我们一提——大家出奇的冷静让笔者意识到,他们可能是因为内心的“麻木”在作祟,不过幸运的是,这个世界还有一种人存在,还有一种名字叫“愤青”的人存在!凡在智力上没有缺陷的人,他都有成为愤青的可能——当然,他不能麻木——因此,你要么是个痴呆,愚蠢不堪,你要么内心彻底麻木或者孤陋寡闻,否则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推辞说你不是一个愤青!!
  前段时间,汉学家顾宾曾谈到中国当代文学的种种现状,在网上引起众人围攻,或许他所言并非头头是道,但其中一点说到中国当代作家的“排内现象”却是令我印象深刻:06年“韩白之争”满城风雨刚刚消退,又有王朔,短短一个月时间中国文艺圈被其挨个骂了个够——或许白烨确实虚假炒作,“80后”也可能真的是一帮是孙子,您王朔是如此之老又是如此德高望重,而韩寒更是骁勇无比,顺便把郑均的老底也一起揭,你们崇高到不顾身家性命的相互撕咬,将大众娱乐得神经亢奋,不眠不休候着你们的口水战,如此娱人精神不仅钻天入地,还将各个时代统统囊括,可为什么单单对哈韩风潮不闻不问,难道就因为你们都姓“韩”?那么王朔大人呢,哈韩怎么也论不到你们王家啊?——应该是这种推论太过荒谬,不足以信,那么……难道是你们这“三大天王”同属一个老板之缘故?!既然,我们或许就可以断章取义地认为,韩寒与王朔等人现在正处于一种被包养的尴尬境地了:由此可见,即使是敢于说话的愤青,当中也有败类;由此可见,这是个笑贫不笑娼的时代,为了自己的利益娱人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同样,为了自己的利益,育人是不可取的,批判武侠之风使得人人灰土灰脸,因此当哈韩的言情之风再度肆虐开来时,人人都学乖变聪明了,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再不也“拔苗助长”而是听之任之……可是,“士可忍,孰不可忍”!
——此值新闻出版总署“打黄打非”活动热火朝天之际,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决将党的政策方针贯彻落实,无能力购买粉碎机、收缴数千万“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物品的我们特此砸锅卖铁自掏腰包购“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物品数册,积以毁之——以我们年轻一代的声音呼唤我们年轻一代的觉醒,向党和人民展示我们新的精神面貌!借此,望党和人民能够给我们这样的机会,古有胡适倡导白话文写作,为中国文学发展带来一片繁荣——新世纪新青年以新文化的“五四”运动疾呼华语文学复兴,坚决打击外族糟粕文化的纷扰,尚不求推动文艺发展,能正视听足矣!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曾锐 唐运贵
2007.4.21于长沙
3#
发表于 2007-4-30 06:59 | 只看该作者
救救孩子
4#
发表于 2007-4-30 17:43 | 只看该作者
为了民族的明天,为了母语的精髓,救救孩子!
确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6 12:05 , Processed in 0.11590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