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9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从“举左手举右手”说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18 1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举左手、举右手”说起

  办公室里,大家无意间说起一节优秀示范课。在那节课上,老师提问一个问题,哪个同学能回答?――真的知道答案的,举左手;不知道答案的举右手。

  记得报刊上对这个老师的做法很是推重,认为她保护了一些孩子的自尊,是一种很人性化的教育。这次提起这一段来,我们办公室里的老师们,几乎都表明了自己的意见。

  这个做法真正能起到多少作用?有没有实际效果?值不值得效仿?

  老师提出了“举左手,举右手”,这时也就势必给了学生们一个提示,他们会很不自学的看别人举的是“左”还是“右”。

  老师看到有的学生举的是右手,还会不让他回答问题?他的举手的意义会不会就只剩下了一种虚荣。

  该如果对待不能回答问题的学生?仅仅是给他们一些所谓的“自尊”吗?

  我们没有做更多的理论上的讨论,却把自己平日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摆出来,相信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上课老师提问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对学习成绩不是太好的那一部分来提问。明明知道这个学生肯定不能很好的回答出问题的答案,还是要采取一些办法,“让他答题”,而不是把他放弃不管;当然也不会让他站起来回答不出,而当众出丑。下面就是一些老师的具体做法:

  A老师:我知道这个学生是肯定答不出这个难题的。但什么是难题?“难题就是许多个容易的题集中到了一起”。我可以让他回答其中的一步两步,然后再答出三步四步,直到解出这个繁难的题目。这样做有时会浪费一点时间,但对于这个学生来说,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对于其他同学也是一次细致的复杂过程。

  问:如果,这个学生属于那种情况很糟,甚至连一步也做不出的怎么办?

  答:也好办!可以让他读题,分析题目要点。不会,只要能指出不会的“那一点”来,也是个进步。对于其他同学也是一个帮助。我会提醒其他人注意,他不会的这个地方,正是这个题的要点所在。――这个同学给大家指出了难点。

  B老师:我可以让其他同学先回答。然后让这个同学再重复一遍。然后我要对全班同学说。好!回答的很好。这个同学又把正确答案重复了一次,大家听明白了没有?这对于他来说,也是很有鼓励性的。对于不善表达的同学,我可以让他做判断。前面同学答了一遍,让他来判断:前面那个同学答的对不对?好,对了,你也做对了。请坐。

  C老师:像有这种情况,我一般会让他和同桌、或者另一个成绩好一些同学共同完成。在那个同学的帮助下,两个人完成了题目,可以分享共同的成功喜悦,而他可能喜悦感会更大一些。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的能力。

  D老师:我的方法很简单。他不会做也要让他答。答不出来没关系,先站一下,听别人怎么答。听明白了,再问他,回答对了,就坐下,还听不明白,记着,下课找老师,我再给你讲!这种做法,好像有些小惩罚的意思。但我觉得很管用。你没有学会,就不能回避,就要接受点小小的惩罚。知错能改嘛!听明白了,就是很大的进步。这样对他以后的听课也是很有督促作用的。让他把不会的学会了才是最重要的,有时简单方法更有效果。

  最有意思的是一个多年教体育的老师的说法:我们体育和你们文化科目不一样。我们体育上没有会不会。只要你敢站出来做,就都是好的。比如,篮球投篮来说吧:砰一个没进去。嘿!这个学生的力量很好,可惜准头差了点,对了,你是不是瞄着老师的脑袋投的啊?再来次。嘿!这次准头就好多了,真聪明,一说就明白,可就是没投到。好好练吧!

  对每个同学我才能找出优点来,嘿!你姿势不错,有点乔丹的意思。好,你弹跳力很好。对于,那个说什么也不肯站出来试一下的同学呢?呵!你勇气真是可嘉!老师的话都敢不听!呵呵!先在背后好好练,等什么时候,站出来吓我一跳!当然,他们的缺点是有的,但就是你明明看出来了,也不要一次说完。这样会把他一棍子打闷了。慢慢来,个个能成才。呵呵。

  我的这些教育同仁们,他们平日也不写教育论文,也很少举行公开示范课。但我觉得他们正用着更为可靠可靠的,自己独到的方法来践行着一个师者的责任。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7-6-18 17:36 | 只看该作者
源于经验的文章。
3#
发表于 2007-6-19 11:29 | 只看该作者
为教育孩子,老师真是费尽了心思啊!
4#
发表于 2007-6-19 16:42 | 只看该作者
  教育是艺术,既是艺术,就有多种方法,方法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在教育的园地里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5 10:51 , Processed in 0.09115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