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4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杂感:由静安之死谈《国学》的境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7 0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朋友说他喜欢“国学”。我就势一问:什么是国学?回曰:中文、历史、哲学等。难怪,我这朋友是在大学教授历史的特级教师,关于国学的概念难不倒他。何况他本人喜欢些“之乎者也”的学问,平日里小打小闹的在报刊上发文不断。又,前一阵子在某论坛,一朋友将汉服帖了近十几楼,那“金缕衣”琳琅满目,帖主也间或有文字曰:这些都是很有“国学”价值的一种服饰。过往的“经验”告诉我,凡是国学的一定首先是民族的。只是现在我们需要澄清的是:“民族”的是否应该是世界的?就此,一水便有了今日之杂感。

  进入正题之前,我遂想起几天写的随笔《忆兰》。在这篇小文里,之于对《二月兰》的回顾,我自是想到了“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老先生在日趋白热的国学热中,于去年自辞媒体热呼其为“国学大师”的头衔。他的这个举动当被学人无限景仰。

  那么,什么是国学?以国学的倡导和目的是否兼备其时代烙印和抵制与西方文化交流的成分?

  不能否认,我们见到的专门谈“国学”的书,无外是章太炎和钱穆的两本《国学概论》,还有一本曹聚仁的《国学十二讲》(也就是后来版的《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而就这寥寥几名目的书籍怕也只是小有文化的读书人做的简单的了解罢了,能做个认真研究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学者而已。就此,有人说了:“国学”这个词,是章太炎先生旅居日本举办国学讲习会、国学振兴社开始流行的。他以“国学”的兴亡与国家的兴亡紧密相联,为革命而张目。

  如此这么一说,在今日“七七事变”的纪念日中,我们来谈“国学”是否更具实际意义?倘若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如果我说“国学”的诞生是一些“国粹派”们于上个世纪初西学逐渐流入本土时的“抱残守缺”,是他们在象牙塔里进行的“文化垄断”,而借以声明的是在维护和复兴文化传统为彻底宗旨,你能否支持这个观点?那么,以王静安为第一之“国学大师”之称谓,他的于丁卯五月初三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之鱼藻轩的真正事故,客观上又是不是跟其他几位“国学大师”开了一个“国际”玩笑?

  回顾在对王的众多哀挽着中,以陈寅恪的《王观堂先生挽词》最令人动容:“或问观堂先生所以死之故。应之曰:近人有东西文化之说,其区域分划之当否,固不必论,即所谓异同优劣,亦姑不具言;然而可得一假定之义焉。其义曰: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又“近数十年来,自道光之季,迄乎今日,社会经济之制度,以外族之侵迫,致剧疾之变迁;纲纪之说,无所凭依,不待外来学说之掊击,而已消沉沦丧于不知觉之间;虽有人焉,强聒而力持,亦终归于不可救疗之局。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

  无疑,王国维是学贯中西的大师级人物,他的《人间词话》、借助古诗总结的治学三境界一直在本土发挥着特别的作用,而且,他也是个浪漫的性情中人。他自己也说:“余之性质,欲为哲学家则感情苦多而知为苦寡,欲为诗人则又苦感情寡而理性多”“哲学上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余知真理,而余又爱其谬误。”所有这些事实,似乎都支持了学者对他的死之“殉清说”、“性格悲剧说”、“文化衰落说”。陈寅恪甚至对王国维墓的碑文亲自操手,碑文中云:“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如上这些是我笔记总结出的重点,它让我们再明白不过:王静安的死,客观上终究是跟“国学”与“西学”的交融与否分不开的。有学界说,王国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他的投湖自尽也是一个微妙的因素,影响了人们对他的评判。窃以为,如今对这个观点的支持应该占绝大多数。

  吴宓是研究中西各家诗派的人。他说:“王静安古史及文字考证之学冠绝一世,予独喜先生早年的文学、哲学论著。以其受西洋思想的影响,故能发人所未发。”现在看,“国学”如果真的概念清楚并“立法”成立,无需我们再举例证实,以王静安位国学大师第一把交椅应该是众望所归,这倒也应该毫无疑问。

  但是,想想“诗三百”、“百家姓”、“三字经”又“千字诗”,今人的谈传统文化,“国学”似乎确应该是也必须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源,也是其它教育、美术、建筑、音乐、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等一切学科的根基。而“国学大师”自是要撑起“民族”文化的脊梁,他们要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外来“文化侵犯”时,捍卫起一种“民族”不摧的精神,继承、弘扬和振兴民族文化就要靠“大师们”的带动,这本未可厚非。但是,窃以为,现如今各治学机构的以“一国之学”的大帽子为枷锁,盖以“保守”的行为拒中西文化交融并兼为时代主流,并非是“大师们”治学的宗旨,而无疑是愚蠢的行为。利用好手中的文化资源与国际接轨,小里说是互惠交融,大里说也是政体改革的一面“文化”旗帜。毕竟,学术改革作为政体改革的一大分支,它甚至跟医改一样应该是百年之计,千秋万代的大事。将文化走出国门,并接受容纳西方文化,总比在自家菜园子刻意追求和守着“国学”领域的古经古籍更具战略发展眼光。扩而充之,于“政体改革”这也应该是强健、完善并使自己早日跻身于世界先进之列的最好方式。

  文化没有“国界”。民族的首先是历史的,继而也应该是世界的,它既要传承发扬也要融会贯通。如果说我们的“国学”概念真的存在,那么,它的境界也应该如古希腊之西方文化源头样被世界所容纳,而绝非是故步自封和抱残守缺。

  2007年7月7日           一水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7-7-7 11:16 | 只看该作者
  深厚的文化功底,开拓的思想观念。
3#
发表于 2007-7-7 19:54 | 只看该作者
文不流俗.有自己的见解,欣赏学习.
4#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20:0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宋鹏 发表
文不流俗.有自己的见解,欣赏学习.


谢谢支持.
5#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20:0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心静如水 发表
  深厚的文化功底,开拓的思想观念。



谢谢如水第一时间读帖,多提宝贵意见或建议.

问好.
6#
发表于 2007-7-7 21:57 | 只看该作者
  有学术性
7#
发表于 2007-7-7 23:49 | 只看该作者
一水文章富于知识性。这篇立意也挺好的。
关于“国学”,大概就是指传统文化吧?传统文化要继承,更要批判,还要吸收外国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其实,就在这些年,我们差不多每天都在吸收着外来文化,特别是网络开始发达的这些年,外国的东西引进得很多,而且是在不知不觉中引入的。如一水的文章中常有一些网络语言,很精彩,很活泼,富有生命力。所以,文化不能保守,一定要开放,就是有改变也不要紧。不要将什么都看得非常可怕。
8#
发表于 2007-7-8 15:46 | 只看该作者
认真地看了。
一水这篇文章保持了一贯的优点。
王静安的学问,我想是否这样概括:以西方思想为利器,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得出自己的心得。
王是大学问家,他对康德、叔本华学说极有研究。
9#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18:2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跃农 发表
  有学术性


谢谢跃农的支持!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18:2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武斑斑和407斑斑的阅读点评.

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7-12 18:3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lqm407 发表
一水文章富于知识性。这篇立意也挺好的。
关于“国学”,大概就是指传统文化吧?传统文化要继承,更要批判,还要吸收外国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其实,就在这些年,我们差不多每天都在吸收着外来文化,特别是网络开...



谢谢407斑竹的认真点评.

恩,我沿着您提供的这个思路打算整理篇有关"传统文化"的续篇,文字大约限制在2千左右.作为草根拙文.不日再拿到江天请斑斑和朋友们斧斫.

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登陆江天总是很费劲.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07:0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武俊岭 发表
认真地看了。
一水这篇文章保持了一贯的优点。
王静安的学问,我想是否这样概括:以西方思想为利器,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得出自己的心得。
王是大学问家,他对康德、叔本华学说极有研究。


感谢武斑斑的鼓励。

最早读王静安是因为他的《人间词话》,之后,就有了对他的“身世和一些西洋文化的研究体验”的大概了解。以他的学问做“国学大师”是众望所归的事。我很敬佩他同时代的几位大家,他们治学的严谨确是令后人敬畏,只是王的死客观上除了肯定他的以往,但也给学界一个警钟: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本土的“传统文化”?

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0 10:29 , Processed in 0.13080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