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孔 于 2016-5-9 11:01 编辑
无意中听到一个段子,觉得挺有意思。
南宋初年的一个主考官被丞相的家人叫去了,说丞相有请。可到了丞相家之后,管家说相爷被皇上叫去了,让他在书房里等。主考官到了书房之后,感到纳闷,一个丞相家的里书房里怎么一本书都没有?正在他百无聊奈之际,看到桌上有一封文稿,于是就拿起来看一遍又一遍,在钦佩作者的才华之余,竟然记住了大半。之后,管家进来告诉他,丞相不回来了,也就让他回去了。
几天过后,主考官在评判试卷的时候,忽然读到一篇似曾相识的文章,一想就是那篇在丞相家看到的,他顿时恍然大悟,于是,那份试卷也就是当然的第一名。
那个丞相名叫秦桧,是中国人都知道,他老人家至今还带着他的老婆和一个哥们一个鹰犬在岳王庙前给岳爷请罪呢!毫无疑问,他的铁铸的身躯上吐沫横飞,千年不绝。
而那封试卷的主人自然是与他有关联的人了,自然是高手代笔的。
至于这个事情我得定性为道听途说,宋史《秦桧传》也没有对于他的子孙这块涉及过多,只能当故事听。不过,可能性是有的。因为,秦桧本人作为大奸大恶之人,其排斥异己翻云覆雨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在那个并不太傻的高宗赵构面前两度出任丞相,且一共干了十九年,一直到死,而且身上还背了几个国公的封号,不是靠简单的溜须拍马和阿谀奉承就能得到的。按照他的行事作风,出手狠毒,一刀致命,不留把柄,和这个故事也能对得上。此外,秦桧家的并非亲生儿子、孙子都参加过考试,结果也还不错,作弊是很有可能的。
他儿子说他家小舅子和个丫鬟生的,王氏给过继过来的,他自己到有个儿子叫林一飞,王氏就是不准领进门,不过也算是沾了一点光,成为体制内人。
《秦桧传》倒是记载了势利的考官塞给了他儿子一个状元,秦桧本人降为榜眼。
到了孙子考试的时候,可能隔代亲,也可能觉得自己的位置以及资历等等应该够了,秦桧憋不住了,直接暗示想让孙子当状元。然后这次运气不好,考生当中遇到了杰出的陆游和同样杰出的张孝祥,主考官当中遇到正直的陈之茂,皇帝赵构看他那干预的架势也不爽,结果,陆游中途就给清理了,张孝祥让皇帝点了个状元,秦埙得了个探花。
那一次考试有点像现在人们常说的某某黄金一代,当中还有杨万里、范成大,都是了不起的诗人。
那么起初的那个故事的主人公被安排到了他家的一个叫做秦暄的族人身上。他家有机会参加考试的反正也不少,做个弊在正常不过。
我对于他家到底出了几个高分考生并不感兴趣,我颇觉玩味的是连秦桧那样的人为了一个考试的名次都得迂回,这说明了什么?我从这个故事中读到了“正能量”,就是敬畏——奸臣也敬畏。
宋朝是文人政治的典型朝代,学而优则仕在宋朝达到了极致。门阀差别很小,商人都可以考试了,都指望着一朝登龙门,翻身做主人。而且也是很机会的,什么晏殊、苏轼、欧阳修都是因为科举位极人臣的,包括秦桧本人也是,虽然不是前几名,毕竟也是踩过独木桥的人,策论写得言辞恳切,脉络分明,古风凛然。一个亲自尝过科举果实的人自然希望可以传承下去,就像中石油、中石化、中国银行等等里的高管总是惦记着把自己的儿子媳妇也招进来,道理也一样的。而手下的人巴结权贵也是司空见惯,于是第一次儿子考试,人家给第一,他没有要。他不想吗?当然不是,千万不要将这件事与什么高风亮节扯到一块。他这样做完全是因为心存畏惧,他怕自己太过明显,他怕被人议论,怕皇帝对此怀疑而影响自己尚且不够牢固的根基,偷鸡不成蚀把米。现在将到手的荣誉往外一推,实惠不受影响,还落个好名声。
是朝堂里相对民主的气氛,全社会对于科举的高度关注,加上主子的并非昏聩使得秦桧心存畏惧。
宋朝的文人廷议起来是敢于下狠手的,太祖遗命,不杀言官,那就没必要藏着掖着。连王安石那么一个杰出的人物,但当时就有一个谏官硬闯进朝廷把老百姓饿殍满地的情形画成卷轴当面给宋神宗看,并且与王安石对质,列举了王安石几十条必杀的理由,王安石一点脾气都没有。秦桧本人主持政事的时候,他的同行们就不断上书说他是奸臣,他把牙根都咬碎了还不能明说,岳飞啊、韩世忠什么的当面质问他实在是件很正常的事情,这样的舆论环境让秦桧一开始不敢放肆,只等下黑手。
其实他杀岳飞也不完全是因为什么莫须有,他下的黑手是对皇帝说岳飞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太祖三十岁当节度使,我岳飞三十岁也当节度使。然后秦桧就不说了。皇帝能怎么想?这话搁你跟前你怎么想?
赵构这个人不那么烂的,这个人千不该万不该杀岳飞,忍口气得了,毕竟人家忠心可鉴,否则评价可能就是天翻地覆了,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他的能力还没差到被一个秦桧所绑架,秦埙想当状元,他一笔就给勾了,他很清楚这里面可能有猫腻,再者,他秦埙怎么能和张孝祥相比呢?那也是影响巨大的一代词人啊!
秦桧很鲁莽地做了一个尝试,被赵构狠狠地打了一下脸。他那假儿子在秦桧的病榻前当着赵构的面说谁可以接任宰相这事,司马昭之心,自己想上,赵构没等秦桧说话,就批了他儿子,这事轮不着在这儿说的,一句话封死。
有开放的言论环境,有不至于脑残的主子,奸臣也得收敛。
秦暄这事故事性强,但影响并不大,即便真实的话,还不应该是最后一关,因为历史上的每个状元都是能查到的,没这个人。但这个故事的确反应了秦桧做事的滴水不漏,即便是立案的话,没有证据的。秦桧是够聪明的,但不是不得已何必劳什子花这个心思,打发个家人明说不就结了,可见,他还是怕有把柄在手啊!
需要指出的是正因为科举关注度极高,所以从宋朝开始,对于考试本身也作了很大的完善,不仅仅试卷需要糊名,而且所有的答卷都要重新誊写,笔迹也看不出来,想作弊,技术含量也是越来越高的。
在任何时候,我们不能完全指望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见缝就有人插针,只能严防死守,通过好的制度(比如从糊名到誊写),再加上好的政治空气(比如广泛而深入地参政议政,那些死磕的谏议大夫每天都带着显微镜看人,看起来是讨厌,有些说的也不在理,可是对于决策还是有好处的),当然在集权体制下,最后一关至关重要,赵构在岳飞这事上糊涂透顶,但在其他方面其实还好。
屈指一算,秦桧的几个后人都没当成状元,多少还体现出了南宋至少在这方面的不至于混账。
秦桧的迂回也好,畏惧也罢,算是捆绑出来的,这算是最低层次的了,更好的是自觉的敬畏。我们都熟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案例。东汉杨震在做太守的时候,他曾经提携的一个官吏为了感谢他的知遇之恩,送给他十两金子,意思说,就咱俩人,没事的。杨震就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可能没人知道呢?这个事情通常让人联系到“三尺头上是神明”“人在做,天在看”这样的句子。我们与其说是杨震敬天法祖,是大儒的风范,还不如说他有一种自觉的敬畏,这种敬畏来自于信仰,对于人世间的一些道义和准则的信仰,很坚定,也很强大。
其实,敬畏应该是中国儒家乃至于推而广之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几乎所有的先贤儒者都有过相关的言论,大同小异。如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曾国藩也曾说过:“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和杨震的道理是一样的。
西方也有个关于达摩克利斯之剑的说法,国王屁股坐的软软的垫子,看起来很舒服,可国王说,他头上还有一把锋利的宝剑,随时能刺中他。这实际上是国王的自觉意识,危机意识,敬畏意识,他提醒着自己不可以胡来。这个和咱们的价值观异曲同工。
这样一来,敬畏意识就是一种普世价值,无论忠奸善恶,古今中外,大多都还惦记着这点。
可是,咱们的现实有时候还是有点过,直线走路,别说什么天啊地的,连隔壁老王都不在意。什么道德、情操、悲悯、正义忘记的差不多了,做起事来不经过脑子,说起话来自己就是老子。很傻,但不天真,而是可恶,乃至于危险。
海口那个暴力拆迁视频很火爆,那帮武装整齐的联防队员怎么动起手来对付妇孺儿童那么威猛呢?我就纳闷了,他们不怕吗?
即便是考场作弊,历年出得问题还少吗?托关系,找门子,给指标,龙配龙凤配凤,老鼠的儿子去连打洞,明火执仗,傻里吧唧里就知道买卖、塞钱、替考、同声传译,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到秦桧差了不止一截。
只能说是无知,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良知。
还有那些豆蔻年华的孩子起同学、对付起老师怎么就当作是起哄呢?孩子,要知道怕的。
《菜根谭》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
顺便稍一句,秦桧家祖孙三代虽然混账,可他家到了第四代,出了英勇的烈士——秦钜。在后期的抗金事业中,全家捐躯,多少给他先祖找回了点面子。而流传更为广泛的一幅对联更是出自于秦桧后人之手:“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这种自省真是难能可贵啊!
至于东汉杨震家,就更不得了。四世三公,家族兴旺,还出了个开国皇帝——大隋文帝杨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