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7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所知道的京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14 2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所知道的京剧   /    刀口漫步

  对京剧知之甚少,聊胜于无,一点可怜的认识,好像全拜父亲所赐,当年他跟下乡的知青们一起排演过“八大样板戏”,在我小时侯,没事儿便扯着嗓子唱上两段:“提篮小卖拾煤渣,担水劈柴全靠她……”,及至后来,我也渐渐学会了一段《智取威虎山》选段:“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在小学五年级的毕业联欢会上,引吭高歌了一番——确实是“高歌”,用唱歌的法门唱戏——从同学们轮番演唱的“小虎队”的当红歌曲《爱》中突围而出,让全校师生瞠目结舌,不知所云——有同学反映,我唱歌跟说话一样,所以唱戏也像说戏。从此,我“幡然悔悟”,这唱戏可比唱歌难听,门道众多,曲折如山路,一失足就是千古恨……

  值得玩味的是,自从父亲从城里抱回村上第一台收录机之后,那些戏曲唱片便被束之高阁,而什么龙飘飘、凤飞飞等人的流行歌曲抢班夺权,每日在耳畔聒噪不休,他从此也不再唱戏了,开始打着口哨学歌——但至今无法完整唱完一首歌曲,也便中断了让我耳濡目染的戏曲启蒙教育。

  此后便很少接触戏曲,而戏曲也眼见得越发不景气,听说不少唱黄梅戏的都改行唱歌去了,仿佛都被女歌手谢津唱得“火烧火燎”的《说唱脸谱》给“颠覆”干净了——除了每年央视春晚跟复读机似的让几位戏曲名家重复重复再重复地翻唱老段子之外,也就河南电视台的金牌栏目《梨园春》能赚人眼球,可我又偏偏对豫剧没有什么好感,总感觉像“戏曲中的乡土文学”,全不如京剧字正腔圆如“国家标准”,雍容华贵似“皇家艺术”,所谓“国粹”是也——说到这里,明眼人肯定早已看出,俺对“唱念做打、手眼身法”的“行业操守”其实全无认识,仅仅拘囿在一个“唱”字上,那些粉墨登场的生、旦、净、末、丑们,脸蛋尚且认不齐全,连跑龙套、翻跟头之类,也当成是抢了杂技演员的饭碗——不可不谓之“门外汉”的干活。

  那么,我对戏曲艺术——尤其是作为“国粹”的京剧——的不甚了然,是不是跟在学龄阶段没有上过相关的课程有关呢?并不一定非要学唱,对一些起码的戏曲知识的了解,还是非常必要的——毕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光通过电视节目的浮光掠影瞧热闹,其实远远无法得门而入聆听精髓,比方我吧,直到现在,才刚刚知道林林总总的京剧唱段,其实不外乎西皮、二黄两大类固定的唱法,怪不得以前老纳闷这出跟那出怎么会一个调调呢?!对于京剧唱段入选中小学课程,不少人盯着“样板戏”三个字不放,其实正像武侠小说入选高中读本一样,教材编选者也会有个“从众心理”,自然会拣大家熟悉的东西来编,说是媚俗也好,贴近生活也罢,毕竟更具亲和力,咱就别那么“政治敏感”了——你问现在的孩子,他对文革能有多深的体会?或许,他们只会觉得“样板戏”好玩吧……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3-15 15:48 | 只看该作者
帮助您重新排版了。
3#
发表于 2008-3-16 17:31 | 只看该作者
由京剧,联想到诸多戏曲,文字视角很宽,解读的也颇深刻!
个以为结尾部分似乎有些散!如能握紧“拳头”,也许更具有批判性!
欢迎朋友多赐佳作!
4#
发表于 2008-3-16 19:49 | 只看该作者
  刀口尖溜,漫步宽泛。同期三篇作品显示作者涉猎广泛,文字老到。
  问好。
5#
发表于 2008-3-16 21:30 | 只看该作者
对京剧颇有研究呀!
我的京剧知识也只建立在“样板戏”的基础之上。
欢迎新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0 22:32 , Processed in 0.43652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