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26|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我从乡村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17 0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从乡村来

  题记:前一段时间,去省城参加培训数日,颇有感触,特作此文。

  我从乡村来,我只是城市的匆匆过客。

  我从炊烟袅袅猎狗狂吠耕牛浅唱羊群欢歌小河弯弯古柳婆娑的乡村来。

  带着乡村人的胆怯,我冷眼城市街头不眠的路灯熙攘的行人,公园里精疲力竭的花草,一个屁股挨着一个屁股的石凳,拥拥挤挤低声呻吟的公交……

  城市有着乡村里比不上的现代文明,因此很多乡下人想成为城里人。但城市里没有乡村的陶渊明孟浩然王维……所以,又有很多城市人一有机会就到乡下休闲定居。哦,令我羡慕而又可怜的缺乏诗韵的城市;令我胆怯而又自豪的纯纯朴扑的乡村。


  我从乡村来,城市留的住我的身留不住我的心。

  我从茂盛着白居易野草鲜红着王维野果挺拔着陈薪的红高粱翻滚着郭小川青纱帐的乡村来,我从五千年既生长小麦也生长狼烟既喜庆丰盈也收割悲壮的乡村来。

  在城市,歌厅迪厅酒吧弥漫着现代气十足的浪漫。而在乡村,惹人神魂的小调哼出的却是古朴典雅的乡妹子的红唇。城市里,车水马龙昭示着一种繁荣;而在乡村忙忙碌碌同样演示着一种生动。当老农把生锈的日子磨得亮光闪闪,感激,便敲响了所有痴情的镰。大大小小的街道被踩得龇牙咧嘴,长长的乡间路呀,穿起的是一串串的欢颜。多嘴的麻雀田头连连打着饱嗝,越来越舒心的日子就站在头顶的云端……


  我从乡村来,城市不属于我。

  我从孕育了神农氏的思维商鞅的哲思王安石的智慧杜甫的忧郁的乡村来。

  城市是现代主义的产地,现代气十足的生活让太多乡村人心动眼红趋之若骛。乡村则是古典主义和忧患意识的源头。上至《诗经》乐府的精彩描述,今到总理政府报告的全方面关注,乡村,一直是一个令人难以割舍而又魂牵梦绕的地方。古今的圣人贤士都深知:没有土地就没有粮食,就没有安全,正所谓“无农不稳”。“关注三农”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作为农民的儿子,我又怎能抑制住内心的激动。我相信——

  2008,我的乡村一定会拥有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如火如荼的夏天,如痴如醉的秋天,祥和静谧的冬天……

完稿于2008年3月14日夜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3-17 08:24 | 只看该作者
在城市,歌厅迪厅酒吧弥漫着现代气十足的浪漫。而在乡村,惹人神魂的小调哼出的却是古朴典雅的乡妹子的红唇。城市里,车水马龙昭示着一种繁荣;而在乡村忙忙碌碌同样演示着一种生动。当老农把生锈的日子磨得亮光闪闪,感激,便敲响了所有痴情的镰。大大小小的街道被踩得龇牙咧嘴,长长的乡间路呀,穿起的是一串串的欢颜。多嘴的麻雀田头连连打着饱嗝,越来越舒心的日子就站在头顶的云端……

欣赏!问好.
3#
发表于 2008-3-17 09:13 | 只看该作者
我从乡村来,我只是城市的匆匆过客。
我从乡村来,城市留的住我的身留不住我的心。
我从乡村来,城市不属于我。

真情文字。欣赏。
4#
发表于 2008-3-17 09:20 | 只看该作者
诗化的语言很有魅力。问好。:)
5#
发表于 2008-3-17 10:19 | 只看该作者
进入或离开,城市或乡村,永远的题材,好文!
6#
发表于 2008-3-17 10:48 | 只看该作者
对比的手法明晰,具有浓郁的诗韵,不错的文笔,感触有个性的色彩。问好!
7#
发表于 2008-3-17 12:43 | 只看该作者
文中的许多感受,我也曾强烈地感受过。或许,从乡村来的我们,生命里对城市总有着一种本能的隔膜。
8#
 楼主| 发表于 2008-3-17 14:0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左中美 发表
文中的许多感受,我也曾强烈地感受过。或许,从乡村来的我们,生命里对城市总有着一种本能的隔膜。
9#
发表于 2008-3-17 14:06 | 只看该作者
我从乡村来,语言质朴,语境淳厚。带有深挚的抒情味道,阅读起来琅琅清明。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8 08:2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我从乡村来,语言质朴,语境淳厚。带有深挚的抒情味道,阅读起来琅琅清明。问好!
11#
发表于 2008-3-18 11:4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林丽霞 发表
我从乡村来,我只是城市的匆匆过客。
我从乡村来,城市留的住我的身留不住我的心。
我从乡村来,城市不属于我。

真情文字。欣赏。

同感!
12#
发表于 2008-3-18 11:52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感觉

歌颂主旋律没有什么不对,但放在最后,能不能处理得稍虚一些?这样与前面的散文格调更统一?个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11:27 , Processed in 0.15812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