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何足道哉 于 2016-6-20 05:36 编辑
以文化的眼光解读蝴蝶泉
——白族作家赵勤《蝴蝶泉志稿》赏析
蒙正和
三年前,白族作家赵勤先生寄赠一册《蝴蝶泉志稿》,喜不自胜,置于案头,品读数遍,教益颇多。因为电影《五朵金花》的传布,蝴蝶泉闻名遐迩,在我儿童时代便有了“到蝴蝶泉一游”的夙愿。生活和工作在点苍山西坡,距蝴蝶泉不远,但迄今为止,仅到过两次。
第一次是1981年初秋,县水电局组织我们水利技术员到洱海西边参观电灌站,顺便安排到蝴蝶泉游览。那时的蝴蝶泉,还保留着原生态面貌。游人不多,蝴蝶寥寥。大理石牌坊上有郭沫若题写的“蝴蝶泉”匾额,泉水清洌,潭底铺了一层硬币。登上泉后观景亭,眼前林木葱郁,耳边群鸟啁啾,让人心清气爽,眼界顿开。第二次是2002年秋末,滇西八地州笔会,州文联组织作者浏览蝴蝶泉。彼时的蝴蝶泉与二十年前的蝴蝶泉,已是天壤之别,道边塑了徐霞客雕像,刊刻了碑林,泉潭已改建修葺,建了情人湖、蝴蝶馆,公园面积扩大,景观档次升级,人流如潮,红尘滚滚。不变的是清澈的泉水、古老的合欢,郭老题字,深沉的文化内涵。情人湖边的柏树缀满情侣们扔的蝶形红色小荷包,是“定情蝴蝶泉”的烂漫表达。巧遇白族青年作家杨腾宵先生在情人湖边出售大作《云在洱海上空》,书摊前人头攒动,场面异常火爆。腾宵在扉页上勾画风花雪月金花图案,七八秒钟,墨迹未干,书到读者手中,堪称一绝。我买了一册请他题字,腾宵认出早年的业余文青,让助手把钱退还给我。置身其间,被涌动的商潮包围,心中难免激动——改革开放,蝴蝶泉公园建设提速,人气兴旺,财气更旺。让人魂牵梦萦的蝴蝶泉,是不可多得的大自然杰作,上天赐予大理的福祉。
两次蝴蝶泉之行,团体活动,走马观花,留下许多遗憾。拜读志稿,对蝴蝶泉的前世今生,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
为一眼流泉修志,作者用心良苦。当然这“泉”不是一般的泉,是“蝴蝶泉”,地方旧志所载大理“三泉之一”。由是,编修的难度可想而知,但也因此而更加具有特殊意义。
《蝴蝶泉志稿》7章29节,加附录、前言、后记,16万字,辑录珍贵照片42幅,体例完备,篇章节目设置合理,语言规范,是新地方志中专业志的创新之作,堪称蝴蝶泉的百科全书。概括说来,志稿有三个特点。
一、史料性
地方志、专业志的作用在于“存史资政”。古人资料成为今人史料,今日资料也就是明日史料。研究地方文化,往往会遇到“缺乏史料”“史料不足”“没有史料”等困难,可见资料史料的重要性。《蝴蝶泉志稿》充分体现了史料性。志稿称,“早在明朝,云南许多文献典籍里,就有了文人墨客记载蝴蝶泉奇观胜景的诗文”。公元1526年,贬谪云南的新都状元杨升庵“著有《蝴蝶戏珍珠》诗”,白族学者李元阳《游洱海排律四十二韵》中有“胜赏珊瑚树,寻幽蝴蝶泉”句。由此可见,早在明代,蝴蝶泉的名头已经很响亮了。
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三月十一日,徐霞客来到蝴蝶泉。“徐霞客是第一个真实记述蝴蝶泉胜景的人。他在游记中非常明确地记述了在龙首关南北之间有上关花和蝴蝶树花‘两奇葩’。”但他来的不是时候,农历三月,上关花未开,蝴蝶会尚隔月余,未见着蝴蝶树开花与蝴蝶翩跹。但是,徐霞客在游记中提供了一条重要资料:“余在粤西三里城陆参戎即为言其异”。何异之有?志稿说,“早在徐霞客来大理前,在蝴蝶泉一带就有一位名叫‘陆督将军’的镇守”,引点苍山水到蝴蝶泉周边,浇灌上关花。民间至今还有“下关水浇上关花”、敬奠“陆督将军”的传说与习俗。游记所记与民间传说吻合,可以断言,陆参戎(陆督将军)确有其人,在大理屯军戍守过。徐霞客听他说了什么?便是游记中所言:“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巳。”蝴蝶树花开如蛱蝶,引来真蝶万千,聚集于树,首尾相衔,垂悬而下,几至水面。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图,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也为诗文反复吟诵。徐霞客没看到蝴蝶树著花,但是见到了蝴蝶树。
清代以来的史料更多也更加翔实。志稿收录了杨光烈的《蝴蝶泉散记》并手稿影印件,这是一条极其重要的史料,也是一篇文简意丰、不可多得的蝴蝶泉游记精品。杨光烈(1898—1952),大理人,白族,黄埔军校昆明第五分校(前身为云南陆军讲武学堂)上校秘书,曾任陇川设治局局长(相当于县长),大理梅花诗社早期主要成员,著有《清白文集》《云弄诗钞集》等。散记记述了蝴蝶泉的历史风貌:“古时,泉侧有花树一株,因花形状似蝶,故名。每当夏月盛开,醉蝶纷纷来朝,花蝶与飞蝶相衔,如系贯珠,相连至地。”所记与徐霞客游记相同,属民间传闻。杨光烈彼时所见,“异花树已废,夜合欢数株荫翳可爱,蝴蝶届时来朝如故,依然不改昔日之景象乎?”也就是说,清末民初,蝴蝶树已不存,倒是有几株合欢树,浓荫匝地,葳蕤宜人,蝴蝶聚集如故。
关于蝴蝶泉,流传着两位妙龄女子和杜朝选殉情化蝶的神话。古时,神摩山有巨蟒,每年三月三日呑食童男童女一双,各村庄轮流派送,百姓苦不堪言。海东青年猎人杜朝选西渡洱海到点苍山打猎,解救被蛇精所掳两女,为民除蟒。两女感激救命之恩以身相许,而杜朝选秉持“斩蟒除害是尽伟男子之责,岂能图报”的传统道德,谢绝了报答。当得知两位女子在神摩山下“无底潭”殉情,杜朝选悔恨万分,也殉情跳潭。泉中幻化出三只彩蝶,飞上天空,四周千万只彩蝶聚而凭吊,“无底潭”得名“蝴蝶泉”。神话口口相传,在大理白族地区近乎妇孺皆知。志稿收录曾任云南省教育厅长、文联主席的徐嘉瑞,于1947年在周城搜集的白族神话《猎神杜朝选》,使蝴蝶泉的传说由口头民间文学成为书面民间文学。1957年,李大钊的女儿、《民间文学》编辑李星华到周城搜集民间故事,听张斋生(白族)先生讲述,整理成白族民间故事《蝴蝶泉》,整理出版《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猎神杜朝选》《蝴蝶泉》搜集时间相隔十年,版本一致,李新华搜集的《蝴蝶泉》言杜朝选投“无底潭”时间为四月十五日,民间以是日为蝴蝶会。
志稿记述,还有一个关于蝴蝶泉的传说,讲的是阿花(雯姑)阿龙(霞郎)为反抗诏主(虞王)的逼婚,持“百蝶巾”双双投潭殉情。周城地区有该传说白族调《蝴蝶会》流传,“四月十五好热闹,东南西北人来到,蝴蝶飞舞来相会,情人一双双”,唱的是阿花与阿龙,逼婚的是诏王。新时期以来白族学者研究认为,《杜朝选》是白族民间故事,是蝴蝶泉传说的源头。而阿花阿龙的传说,没有白族民间故事的特点,是近人的创作。两说并存,可供更加深入的研究。
除了记载史料,志稿还记述了蝴蝶泉周边的地理环境、村落变迁、动植物资源、蝴蝶泉公园景观,公园修葺、改建扩建,以及公园管理机构更迭、旅游业发展的详细情况。这些内容看似乏味,其实不然,正是地方志、专业志“存史”必不可少的要素。若干年后,当研究蝴蝶泉公园发展变迁时,是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当代人记当代事,准确翔实,可资后人借鉴参考引用。
二、文学性
鲁迅评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说明《史记》不但是纪传体通史,而且是一部优秀文学作品。新编地方志、专业志以资料性见长,不太注重或者说不好体现文学性,这是新方志的属性决定的。《蝴蝶泉志稿》专设“蝴蝶文化”“艺文缀萃”两章,具有很强的文学性。称志稿而不称志,体现出作者纂修此著的文学倾向性。文学性内容占全书过半篇幅,一些史料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因而说《蝴蝶泉志稿》是一部文学艺术作品,或者说是一部地方文化专业论著,是恰当的。
“蝴蝶文化”章提出大理地区“蝴蝶文化”的命题,认为白族文化中的蝴蝶文化,“吸收了汉文化”,“在各种不同艺术表现中,既保留着中国主流文化的特质,又有自己独有和鲜明的特点”。此说具有独创性,也切合实际。志稿写道:“蝴蝶是大自然的舞姬,是美妙的精灵,被誉为和平、幸福、美好和忠贞爱情的象征,备受人们喜爱,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是他们借以传情言志的重要题材之一。”“庄周梦蝶和梁祝化蝶的故事就是千古绝唱的蝴蝶文化的源头之一。在大理历代文人墨客的著述里,不乏有关蝴蝶的优美诗篇。”汉文化在大理地区的传播,白族大本曲发挥了重要作用。《梁山伯与祝英台》《杜朝选》《阿龙阿花传说》等,均以“化蝶”作为故事结局,虚化的蝴蝶变成现实生活中的蝴蝶,可见蝴蝶文化的源流之长。
“艺文缀萃”章收录诗歌16首,白族调2首,对联24副,散文9篇,神话传说6篇。大理,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内涵多元。在苍洱大地,无论你如何小心翼翼,稍不留意便与一场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撞个满怀。《全唐诗》中大理白族诗人作品、《张胜温画卷》、南诏德化碑、元世祖平云南碑、南诏大理国都城、崇圣寺及三塔、五华楼、望夫云、白洁夫人、阿盖公主,李宓将军、苍山会盟、南诏奉圣乐、三月街、绕三灵、大本曲、白剧……构成多姿多彩的“文化大理”。徐霞客关于蝴蝶泉的记述,杨光烈关于蝴蝶泉的散记,史料性与文学性俱佳。郭沫若长诗《蝴蝶泉》字字珠玑,朗朗上口,至今仍为人们传颂。晓雪诗歌《蝴蝶泉》娓娓道来,把清澈的蝴蝶泉描摹为白族姑娘明媚深邃的心灵之窗,贴切生动传神。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千里迢迢朝圣蝴蝶泉,文思涌动,妙笔生花,写就多少佳词丽句锦绣文章,至今读来,口角生香,意味幽长。
山水还靠文人赞。因景成文、因文成景的佳话,数不胜数。用时下的话说,叫做“提升文化品位,增加美誉度、知名度”。蝴蝶泉也不例外,如果没有徐霞客、杨光烈亲临记叙,没有杜朝选、阿龙阿花的传说与以此为题材的大本曲流传弹唱,没有杨升庵、李元阳、李坤等古人和郭沫若、晓雪、欧小牧等今人脍炙人口的诸多诗文,以及公园亭台楼阁众多精妙的楹联碑刻,它至多也就是点苍山东麓合欢树下的一眼流泉。“中国文人对山水风物的热爱,既是一种情结,也是一种文化,文章与景物相映生辉,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蝴蝶泉因景成文,又因诗文声名远扬,电影《五朵金花》居功至伟。“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通过电影艺术,让世界见识了“奇哉此景天下孤,奇哉此事堪作赋”的蝴蝶泉,认知了风花雪月的大理。这部电影成为经典,得益于决策者、主创人员的眼光胆识与艺术天赋。剧本创作选材精当,风格独特;音乐与影片主题完美结合,天衣无缝;演员表演自然天成,炉火纯青;“金花”成为不朽的银幕艺术形象、勤劳美丽善良的白族姑娘代名词,由此产生的商业价值,无法计算。事实再一次证明,文学艺术作品,越是民族的,越容易成为世界的。自然景点,必须以文化为魂,才能显现出魅力。
三、知识性
前面说过,新编地方志、专业志以资料性见长,因而读者面较窄。《蝴蝶泉志稿》突出文学性,注重知识性,因而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各类读者都可以在志稿中找到阅读点、兴奋点,收获各自的需求。
“蝴蝶家园”一章,记载蝴蝶泉蝴蝶的成因、种类,探讨了近代以来蝴蝶减少的原因。作者查阅不同版本《南诏野史》、嘉靖《大理府志》、民国《大理县志稿》中关于蝴蝶泉的记载,参考上世纪五十年代苏联介壳虫专家鲍尔赫西尼乌斯与昆虫生态学家孟恰茨基在蝴蝶泉的考察研究成果,提出蝴蝶泉蝴蝶成因的几点论据:一是独特的环境、良好的植被、适宜的气候、丰沛的水源、丰富的寄主植物和蜜源植物,给蝴蝶提供了生长空间。二是农历三四月间,周边气候干燥炎热,而蝴蝶泉周围树林密布,泉水清洌,空气温润,气候炎凉,鲜花盛开,适合蝴蝶生活。三是泉边合欢等蜜源植物著花,散发花香,分泌蜜汁黏液,蝴蝶聚而吮吸交配产卵繁殖,形成“蝴蝶飞来千万数,首尾相垂如串珠”奇观。四是三四月间,雌蝶分泌性引诱素,正是蝴蝶性成熟交尾期,蝴蝶聚集交配产卵繁衍生息也就很自然了。
历史上蝴蝶泉的蝴蝶究竟有多少个种类?志稿称,蝶类8科112种,蛾类7科110种。这里出现了“蛾”,是个容易被混淆的知识点,很有趣。“蝴蝶泉的蝶类中有一些属蛾蝶。”蝴蝶与蛾蝶在昆虫类中是一对孪生姐妹,翅膀、飞舞姿态很相似。事实上,我们时常把蝶与蛾混为一谈,有时指蝶为蛾,有时又认蛾为蝶。志稿指明二者的区别:“蝴蝶头部一对触角末端膨大,如锤如棍,白天活动;蛾蝶触角基部宽末端窄,像羽毛与梳子,大多数夜间出来活动。”志稿披露,1982年,青少年科普月刊《我们爱科学》第七期,发表下关一中学生董丽波《蝴蝶泉边的发现》考察报告,提出“蝴蝶泉的蝴蝶是蝶与蛾”的论断,让人耳目一新。“蝶与蛾同属鳞翅目,它们翅膀上都有鳞片。主要区别是蛾的躯体比蝶大,触角也不同。蝶类昼出夜伏,蛾类夜出昼伏……在泉边翩翩起舞,成串垂吊在树枝上的却不是蝶,而是蛾类。”科学从趣味开始,趣味中获取知识,少年能提出这样的论断,精神可嘉。这也警醒我们,在生活、读书和写作中要注意观察研究,避免“蛾蝶不分”的常识性错误。
志稿探讨了蝴蝶泉蝴蝶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环境变化,蝴蝶失去良好的生活氛围,日渐减少,逃不过“适者生存”的铁律。开发与保护、现代化与原生态,是一对很难调和的矛盾。可喜的是,新世纪以来,为了恢复蝴蝶泉生态环境,公园管理部门在严格遵守保护相关野生蝴蝶的原则下,依照生物资源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开展昆虫研究,开发建成蝴蝶养殖场,采集培育驯养繁殖蝴蝶10科50属112种。时下蝴蝶泉有凤蝶科13种,蛱蝶科24种,弄蝶科13种,灰蝶科13种,见蝶科3种,斑蝶科4种,粉蝶科22种,眼蝶科15种。每天,游客都会看到有千万只蝴蝶放飞,成群结队在山水林泉间翩翩起舞。蝴蝶泉,又成为蝴蝶大世界。
苍山洱海是大理的皇冠,闻名遐迩的蝴蝶泉是皇冠上的明珠。赵勤先生广征博引,悉心编纂,为蝴蝶泉点赞立传,史料性,文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统一,构成志稿的可读性,引领我们用文化的眼光解读蝴蝶泉,让众多读者如临其境,如品其泉,认识自然,敬畏自然,保护生态,建设家园,功莫大焉!这是我读过志稿后的真切感受。
2016-0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