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3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试析《三国演义》当阳之战的艺术描写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6-27 1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剑叩南天 于 2016-6-27 14:42 编辑

                                 

       《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手法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三国演义》的政治倾向性也为人们所熟知。但是《三国演义》的研究者在谈其倾向性时,往往从其“尊刘抑曹”、宣扬正统的政治角度着手,讲其战争描写时多由其运筹斗智、互不雷同的战争描绘下笔,而把其倾向性与战争描绘放在一起探讨研究者则少。的确,表现倾向性在政治方面较易,在战争描写上较难。战争的特点是一个“战”字,不管你多么正统,多么正义,也难保每战必胜。对于自己倾向的一方来说,胜者好写,败者难扬。尤其是历史小说,重大事件与结果即不能遗漏,又不能离史实太远。这就给作者对情节的处理造成一定难度;再加上眼花缭乱的战争描写,故往往使人忽视了战争描写上的倾向性。其实,《三国演义》的作者在战争描写上倾向性也极突出,而且善于褒扬败者,以“败”取胜。下面就刘备的新野当阳之败来剖析一下作者这一手法。

                                                                                     (一)设险恶以彰忠勇
        战斗失利,形式险恶,不管多么惋惜,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战斗结果虽不能如人所愿,但却为作者于险恶的环境中塑造自己的英雄提供了机会。
       于是作者首先利用了败仗造成的恶劣环境,并进行了浓重的渲染,以便把自己的英雄放在这险象环生之中。这在当阳之战最是突出。当阳之战,刘备人马被曹操一举击溃,队伍七零八落,互不相顾,景象十分凄惨,一会是“忽见糜芳面带数箭,踉跄而来”;一会见“甘夫人披头跣足,相随一伙百姓妇女,投南而””;一会见糜竺被缚而至;一会又见糜夫人弃阿斗于地,投井而死。其间又夹杂着“喊声四起”,“哭声遍野”……
       真是恐怖的战争,凄惨的景象,险恶的环境!在进行了极度的渲染之后,作者把自己的英雄浓墨重彩地推上了场——

    却说赵云自四更时分,与曹军厮杀,往来冲突,杀至天明,寻不见玄德,又失了玄德老小。云自思曰:“主人将甘糜二夫人与小主任阿斗托付在我身上,今日军中失散,有何面目去见主人?不如去决一死战,好歹寻主母与小主人下落!”回顾左右,只有三四十骑相随,立马在乱军中寻觅……

       在赵云救了简雍之后,又让简雍报告刘备:“我上天入地,好歹寻主母与小主人来 。”多么忠心耿耿!接着便是赵云枪挑淳于导,救糜竺、甘夫人;刺倒了夏侯恩,夺得了青釭剑;继而又寻到阿斗,一人一骑,抱婴力战,杀死宴明,惊走张郃,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力透重围,把小主人阿斗安安全全送到刘备手上,塑造出一个“一身都是胆”的赵子龙的英雄形象!赵子龙“长坂坡、保阿斗,杀得曹兵个个愁”便成为众口传颂的佳话。   
       与此同时,作者又刻画了刘备的另一员大将张飞的勇猛形象——

     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到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头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马,不敢近前…… 操闻知,急上马,从阵后来……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 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

       又是一个单枪匹马的将军,又是面对曹军数万大军,不同的是这次竟不费一刀一枪,只凭三声大喝,便吓死曹操一将,惊走曹操数万虎狼之师!真是战斗失利而斗志反盛,环境险恶而威猛益增!                           
        当然,关羽就不必说了,之前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早表演够啦!但是后来的汉津之战,作者也没忘了让他露一下头。曹操一见他,就回马边走,让他追杀一阵……
       作者就是这样把刘备的这次惨败变成一个大背景,大舞台,而把刘备的将领变成这个舞台上的主角,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演出了一场勇猛忠贞威武雄壮的活剧!

                                                                         (二)以小胜来写大败
       仗本来打败了,可是写来写去,反使人觉得象是打胜了。乍一说来,这似乎不可思议,但新野、当阳之战给人的印象却偏偏如此。
       刘备在这次战争中打败了,而且败的很惨,“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作者在描写这次战争时并没有否认和改变这一事实,而其巧妙的是,作者把刘备的总体上的失败当成衬托的背景来叙述,而把刘备局部上的胜利当成具体的对象来描写刻画,也就是把大败虚点,把小胜实写,用各个局部的小胜来掩盖这次总体上的大败,做到了对刘备这次败仗的“抽象的肯定,具体的否定”。
       这次大战主要包括了三次具体的战斗,即新野之战,当阳之战和汉津之战。现在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三次战斗的。
       新野之战,曹仁大兵压境,刘备逃亡樊城,所写极其简练,除了作了一次战前动员外,仅有一句:“刘封、糜芳已安排船只等候,遂一齐渡河,尽望樊城而去。”
       而对曹仁在新野被烧,却进行了大肆渲染和描述。你看,一会是“曹仁引众将突烟冒火,寻路奔走”,“军士自相践踏,死者无数”,一会是曹仁几次被截击,“人困马乏,军士大半焦头烂额”,一会又被关羽放水淹溺,“死者极多”,就这样把刘备“弃新野”的奔逃写成了胜仗。
       在当阳之战中,作者更是做尽了手脚。当阳一战,是刘备“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中败得最惨的一次战斗。但作者却把它写成刘备的部将打得最漂亮的一仗。关于刘备打的败仗,只有在这里进行了一次最为详尽的描写和渲染——

       至四更时分,只听得西北喊声震地而来,玄德大惊,急上马引本部精兵二千余人迎敌,曹兵掩至,势不可挡,玄德死战……奔至天明,闻喊声渐渐远去,玄德方才歇马, 看手下随行人,止有百余骑;百姓、老小并糜竺、糜芳、简雍、赵云等一干人,皆不知下落……

       就这样,这一段描写也只用了二百五十多字,其中还包括了刘备骂退文聘的一段文字。后来,还对刘备的“一干人”逃亡散乱的情况进行了描写,但对曹军的胜况却只字为提。凡写到的曹兵,不是被刘备骂退,便是被赵云杀死。因此这段描写给人的印象是,刘备虽败而不馁, 操虽胜而不威。后面作者紧接着就推出两个特写镜头:“赵子龙单骑救主”和“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长坂坡前,曹军几十万人马,竟连一个单枪匹马、怀抱婴儿的赵云也不能拿获,这本身便是一个极大的失败,何况书中又说:“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而本人毫发未伤,幼主安然无恙,这岂非赵云的一次大胜仗?!
        长坂桥上,张飞又是一人一骑,三声怒喝,吓死夏侯杰,惊退曹操数万大军,使曹军“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这不又是张飞的一次大胜仗!
        当阳之战,刘备就是这样败得最惨,打得最好。而且赵云、张飞这些形象又被写得生动鲜活,神采飞扬。看了之后,使人不禁为之振奋欢呼,而刘备之败恐怕早被忘得一干二净了!
        汉津一战,作者又一次在战争胜利问题上浓浓撒下了一层迷雾,使胜负一事使人更加难以分辨:

     (曹军)众将领命,一个个奋威追赶。忽山坡后鼓声响处,一队军马飞出,大叫  曰:“我在此等候多时了!”当头那员大将,手执青龙刀,坐下赤兔马——原来是关云长。曹操一见云长,即勒住马,回顾众将曰:“又中诸葛亮之计也!”传令大军速退。云长追赶十数里……

       作者写上这段作为新野当阳之战的结束,用意良苦,因为这样写,便使刘备又有了一个胜利的收尾。于是这场战争在安排上便成为:以诸葛亮火烧新野首战告捷为始,又以汉津之战关羽截击追杀曹兵作结,而中间当阳之战又是刘备打得最好的一仗。这样写来,哪里还看得到刘备败仗的一点影子!
       这样,作者虽把这次战争说成曹胜刘败,但步步具体写来,则成了刘胜曹败。于是,刘备的败仗被抽象化了,化虚了,刘备的胜仗则被具体化了,写实了。难怪这次战争给人的印象是胜者不胜,败者不败,甚至胜负颠倒了!

                                                                               (三)拿仁慈去易累民
       刘备的新野、当阳之战,给人民群众带来极大的战争灾难,使新野樊城人民百姓跟刘备饱受了一场战乱之苦。但作者却瞒天过海,偷梁换柱,笔锋一歪,竟魔术般地把这一事实隐去,相反,却把这次连累人民的战争变成一次爱民、救民的仁慈之举。
       当然,曹兵南下,侵城掠地,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自不必说,但居住在新野的刘备等人又怎样呢?

       孔明曰:“前番一把火,烧了夏侯敦大半人马;今番曹军又来,必教他中这条计。我等在新野住不得了,不如早到樊城去。

       原来,诸葛亮又要放火了!上次不过是在山坡上放,而这次却要在新野城中放!火一烧起来,曹仁自然倒霉,可百姓又岂能幸免?上次放火所用之物不过是树木、芦苇,这次却成了百姓的草房茅舍了。原来刘备等要把新野变成一个瓦砾场!这种行径比起曹军大约也不在其次!
       因此当刘备“四门张榜,晓谕居民:‘无问老幼男女,愿从者即于今日皆跟我往樊城暂避,不可自误时’”时,谁敢不去?!君不见火烧之时,“满县火起,上下通红,是夜之火,更胜前日博望烧屯之火。”真若不去,岂不也被烧得“焦头烂额”,即使不死,也必无家可归,更兼曹兵追查下来,说不定还要落个“通贼”的罪名,这种情况下,不走岂非“自误”!
       这一把火不但把新野百姓烧得无家可归,而且也把樊城人民吓得魂飞魄散。因此当刘备再离樊城之时,樊城百姓也不得不表示“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了。这恐怕不是怕曹军再来一旅师,倒是怕孔明再放一把火吧!
       因此说刘备“携民”而行,倒不如说是“挟民”而行。
       其实刘备给两县人民带来的灾难远不止是抛乡背井,颠沛流离,更惨的是使他们在当阳之战中饱受了一次战火蹂躏和刀马践踏。当阳一战,曹兵掩至,一阵冲杀,“百姓不知下落”。后来赵云见“二县百姓号哭之声震动天地;中箭着枪,抛男弃女而走者,不计其数”。连刘备也不得不说:“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而遭此大难……”
       这一切完全说明,既是刘备让他们抛家出走,把他们推入战争的火坑,又是刘备让他们遭受战火洗劫,饱受战乱之苦 。
       正因为如此,作者才极力掩饰这个问题,并下力来处理这一矛盾。这也是作者笔思的缜密之处。在此之前,刘备一直身无定所,东奔西跑,以一个流亡政治家的形象出现,但作者都没写他携民、爱民之举,而这次却如此重墨浓彩地来描写刘备和百姓的关系,而这把“火”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说穿了,所以“携”不过为了“烧”得更圆满一些罢了。否则,这把火是不认人的,连刘备的形象也会烧个“焦透烂额”的。可见,正是这个“烧”引出了这个“携”,也正是这个“携”掩盖了这个“烧”。为了这一掩盖,作者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处理:
       首先,作者有意把水搅浑,硬是把百姓弃家出走说成是舍不得刘备。“皆因恋我(刘备)”于是百姓离家出走的原因被偷换掉了。
       书上为了突出这点,写道:“孔明曰:‘可令人遍告百姓:有愿随者同去,不愿者留下。’”“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随死,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用这些字眼,把百姓抛家出走的真正原因掩盖起来。
       其次,多次让刘备“爱民”之心和百姓的“感激”之情互相映衬,来表现刘备的“仁慈”心肠。
       如离开樊城时,作者让刘备看到受难之民而大恸心悲,“欲投江而死”,而“让闻者莫不痛哭”;在路过刘表墓时,让刘备拜墓“哭告”,使“军民无不下泪”;让众将劝刘备弃百姓先走,叫刘备又说出“奈何弃之”,又令百姓“莫不伤感”,等等。就这样一映一衬,一呼一应,使刘备变成了个爱民、惜民的“仁慈之主”的形象。
       第三,作者把当阳之败写成是刘备为民而败的仁义之败。这就进一步把刘备之军写成仁义之师,使这次败仗又涂上了一层神圣的油彩,并洗刷了兵败之辱。
       书中一会写刘备不忍弃百姓先去,一会写“玄德拥着百姓缓缓而行”,一会又写“令张飞断后;赵云保护老小;其余俱管顾百姓缓缓而行,每日只走十余里便歇。”这些都是为了表明刘备这次当阳之败,皆是为了保护、管顾百姓所致。甚至在“诸葛亮舌战群儒”一节中,作者也不忘借诸葛亮之口说:“当阳之败,豫州(指刘备)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
       这就把当阳之败的原因一下子又推到百姓头上来了。这样,既把刘备写成了仁慈爱民之主,又把战败的责任推卸的一干二净,可谓一箭双雕。可是,当刘豫州逃到汉津时,那些“赴义之民”又到那里去呢?恐怕多半是葬身兵火了吧?!
        写到这里,作者把事实完全颠倒了,把刘备为两县人民带来的灾难行为,一下子写成了“爱民之行动”,“救民之义举”,而刘备则“仁慈之主”美名得焉。

                                                                                    (四)使回避为掩窘态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崇拜、最钦佩、最着力刻画的军事天才。在这次战役中,作者还特意为他进行了一次小小的解脱,使他避免了一次出窘的机会。
       且看,在当阳之战的紧要关头作者竟来了一个这样安排——

       ……孔明曰:“云长往江夏(搬取救兵)去了,绝无回音,不知若何。”玄德曰:“敢烦军师亲自走一遭……”孔明允诺,便同刘封引五百军先往江夏求救去了。

       这就令人难免提出疑问:既然关羽已去搬取救兵,为何诸葛亮如今又要去?何况如此紧要关头,作为军师,理当时时跟随主力,并设谋运策,使部队摆脱追兵,安全转移,以保存主力为是。可他却为何抛却主力和主公,也要去“搬取救兵”?何况另一员大将关羽已经前往,如果再抽调力量去清救兵,岂不使主力人马更加减少?一旦主力被歼,主公战死,那请来救兵又有何益?!
       另外,作者硬是让刘备说出请诸葛亮往江夏的话,也很不符合刘备的性格。刘备平时工于心计,非常谨慎,极重自保。当时曹操在许田打围欺上时,关羽要斩曹操,刘备怕引祸于身,托词而制止;在许昌时,为防曹操存疑谋害,又以种菜操稼为韬晦之计;在徐州受令讨袁术时,关羽提出守城他都不允,说什么“吾早晚欲与尔议事,岂可相离?”现在形势危急,关系到身家性命,正是须人“议事”的时候,关羽又派走了(大概是在白马坡,过五关,古城会那里关羽表现过了,下面该叫张飞、赵云等表现一下了),余者不是不是武夫,便是蠢材,如此情景下,他如何肯轻易放这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先生离去?!
       果然,诸葛亮刚走,当夜便“曹兵掩至”,刘备人马立时被击溃,受到极大损失。糜夫人葬身战火,唯一的儿子也几乎在战斗中丧命,更不用说那“数十万赴义之民”了!如此当儿,诸葛亮要是在场,这位卧龙先生脸上是否能放得下来?幸喜他刚刚离去,也到江夏搬取救兵去了。这一场惨败,他当然不负任何责任!哦,这时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搬取救兵”不是刘备的安排,而是作者的安排,是作者为使这位诸葛先生摆脱窘境所设计的一个“金蝉脱壳”之计!
       总而言之,作者在这场战争描写中,该表现的表现了,该颠倒的颠倒了,该解脱的解脱了,用一场败仗写出了正义,写出了胜利,写出了英雄!让刘备等人反败为“胜”,一战成名!真可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奇制胜,出人意表!鲁迅先生在谈写文章时说过,文章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怎么说。单是这一点,《三国演义》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学习、借鉴的东西。







2#
发表于 2016-6-28 16:47 | 只看该作者
视角独特,观点新颖。
拜读。
3#
发表于 2016-6-29 21:58 | 只看该作者
历史小说难评,幽兰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8 00:02 , Processed in 0.14176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