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3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云逸斋日志,2011年,在武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20 2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5:28 编辑 <br /><br />62日  星期四  阴
小时候,学过一首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不知道作者是谁。今天,我才知道,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
从格律上看,这首诗对仗工整。从章法上看,四句诗按“远——近——远——近”的地点变换顺序,显得错落有致。它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在看似平淡的描写中透露着禅意。这首诗写的是“画”,画表现的是事物瞬间的状态,但这种瞬间的状态却可以长时间地保存下来。画中的景物亦真亦幻,达到了虚与实,短暂与永恒的统一。这种境界实在妙不可言。
63日  星期五  阴
十年前,国家轰轰烈烈地喊“减负”。可是,到了今天,负担不减反增。看看今天的小学语文课本,比我们读书的时候要难多了。例如,北师大版、西师大版等,课本中居然有文言文。
小学生连现代文都没学好,让他们学文言文实在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纵然是为了弘扬国学,这样做也是不必要的。学习要讲究循序渐进,不能一味地求快。智力不能过早地开发,即使小学生具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也不能说明他们今后的能力就一定强。
67日  星期二  晴
最近听了“医闹”这个词,觉得很新鲜。
医闹是一项特殊的行业。有些人专门假扮病人家属,找医院闹事。这些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对着医院哭,也有对医生大打出手的。这些人搅得医院无法正常运营,这种现象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些医闹过得很无聊,他们哭的人不是自己的家人,每天还要哭得那么带劲。这样即使能赚到钱,这样的人生会有什么意义呢?这些人已经影响了社会稳定,他们弄得医院无法正常工作,也害得其他病人无法正常就医。
然而,当我们在谴责这些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那些医生呢?他们就没有责任吗?如果医生能讲一点职业道德,又怎么会和病人有那么多纠纷?病人的家属通过合法的手段能维护自己的利益吗?他们只能通过医闹来发泄他们的不满。
我们医疗改革的失败之处在于,我们将医院当做了企业。医院首先想到的是赚钱,而不是为病人治病。为了高额的利润,医生不惜触犯道德的底线。有的医生甚至拿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开玩笑,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
与其去骂医闹不道德,不如先反思我们的医疗制度。
69日  星期四  雨
2010年大庆的中考语文试题选了《四月醉芳菲》作阅读文章,这篇文章的第一段写道:
正应了那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古诗,仿佛在一日之间,那被凛冽的寒风吹得只剩下枯枝和荒芜的小城大地,眨眼之间便在四月的一天桃红柳绿、春色阑珊了。
学了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我们都知道这两句诗写的是冬天的雪景,“梨花”的本体是雪。这里,作者想当然地认为那写的是春天的景象,实在是无知可笑。另外,“阑珊”是凋零的意思,这里分明是初春的景象,岂不自相矛盾?
我只能说这篇文章的作者太没文化水平了。
610日  星期五  雨
最近看了莫泊桑的《珠宝》,它是《项链》的姐妹篇。
《珠宝》讲的是小公务员朗丹先生娶了一个出身贫寒的女子。他的妻子勤俭持家,他们生活很幸福。他的妻子只有两个爱好:看戏和戴假珠宝。好景不长,他的妻子有一天病死了。他曾一度陷入痛苦中,又急需钱用。他无奈之下决定卖掉妻子生前的假珠宝,不管能卖多少钱。然而,令他吃惊的是,这些所谓的假珠宝竟然是真的。他们夫妻不是有钱人,妻子怎么会有钱买真正的珠宝呢?他明白了,原来妻子背着她勾引别的男人,这些珠宝是别人送的。他知道这些珠宝对他来说是耻辱,但他还是心安理得地将珠宝高价卖掉了。有钱后的他也堕落了,辞职了,还和妓女鬼混。很快,他又结婚了。第二个妻子的脾气却让他难以忍受。
朗丹的第一个妻子死了,这是个意外。如果没有这个意外,我们可能永远看不清她的真实面目。她那样温柔、贤惠,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人竟然用情不专,靠勾引野男人来换取奢靡的生活呢?朗丹是受害者,但他并不值得同情。刚开始,我们都把他当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好男人。然而,只要有了钱,他也会腐化堕落。
爱情应该是纯洁的,然而现实中的感情往往是沾染了铜臭味的。很多人都会把自己伪装成爱情的守护者,让人似乎看不出任何破绽。真坏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假好人。假的终究是假的,终究要露出破绽。只是,坏人现形总是需要时间。


2#
发表于 2016-7-20 21: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5:28 编辑 <br /><br />坐老师沙发。

3#
发表于 2016-7-20 22: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5:28 编辑 <br /><br />6月9日的那篇特别有意思。
欣赏并问好!

4#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06: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5:28 编辑 <br /><br />6月9日的那篇特别有意思。
欣赏并问好![/quote]
中国的教育有很大的问题,明显有错误的文章竟然能拿来做中考阅读文章,这样的例子我见过很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0 10:22 , Processed in 0.12779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