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6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角色的错位边界的模糊   ——闲侃韩十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8-8 1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孔 于 2016-8-8 21:12 编辑

  一个脑门发亮的人,一个脑门发亮身体发福的人,一个脑门发亮身体发福骂骂咧咧的人,一个脑门发亮身体发福的还夹着古琴的老男人。

  谁?韩十五;出处何在?木门长子的小说《人物韩十五》。

  “阳光都是给别人灿烂着的!韩十五一出门就悟到了这个理儿。他手里提着一兜包子一路小跑地往前走,猛地就遇到了一只鸟儿,那鸟儿毫不客气地将一坨稀乎乎的东西屙在了他的头上。韩十五的头很光,是那种脱光了头发只留下肉皮的光,远看近看都是油亮亮的。倒了霉,韩十五想伸手抹一抹,又害怕脏了手里的包子,不抹他心里又肮脏得慌。于是就大声地骂了一句:“你他妈的!”这句“你他妈的”够响,震得那鸟儿打着旋又飞了回来,在他的耳边扯开了喉咙大叫三声——哇——韩十五的火更大了,他提起手里的包子就扔了出去。也在扔的一刹那,他的身子带着声撞在了门框”——木门长子《人物韩十五》

  这样的人物经过木门三两句的勾勒,立马就站在我们眼前,倒也活灵活现。当我读完小说之后,本能地反应是有点好笑,但稍作镇定之后,忽然有些悲哀,为韩十五,为我们自己。

  韩十五其实一点都不好笑,也不该好笑。他身上所有近乎夸张的表现都不是笑点,而是句段生活的一个个圆点,链接在一起,不过是个灰色的圆,耷拉在昏黄的天空下,一步步地圈住韩十五未来的生活,直到终老。

  希望是每个人的肾上腺素,韩十五没有希望了,还能笑得出来吗?

  你看,他原先是个文联工作人员,似乎也没有什么成就;然后跟风下海,依然铩羽而归;临了想办个古琴培训班,可是连执教资格都拿不到,自然也就告吹——他总不能非法办学的。他所有的折腾全部失败,所有的出路几乎全被堵死。最后,连一直习惯于哄他的老婆也不得不告诉他真相——他其实并不委屈,他的真实的水平应该也就在那儿,结果并不奇怪。

  他在文化馆里看不起其他人,可是他自己又有什么惊艳之处呢?没有!在经商的途中,他一厢情愿地觉得自己找到了所谓的“朝阳”行业,事实上他根本就没调研,一个巴掌大的小城你买古琴有几个人响应?卖蛋炒饭还差不多。真要是开培训班兴许还成,可是没有金刚钻也揽不了瓷器活啊,你自己在家怎么折腾那是你的事情,真要是教孩子,还是得按照套路来,他并不具备那些套路。

  我们如果说这样的结果对于他来讲属于咎由自取有点残忍,但是所有的结果的确主要是因他个人原因导致的,他自己要负主要责任。尽管他并未留意到这点,而更加习惯性地指责社会或者他人这些相对空乏乃至于虚拟的范畴,并且借此为开脱。

  他最大的问题是角色的错位。如果我们把他个人作为一个个体的话,那么除他之外的其他范畴组成了众多的其他个体,人与人是有边界的,他模糊了自己与他人的边界。

  每个人一生只能演好一个角色,那就是自我,所谓自知知人。每个人要清楚自己与他人的边界,所谓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张弛有度。韩老五亏就亏在这点上。

  譬如一开始,在文联上班,你是你,人家是人家。人家有没有才华不干他的事情,他倒是极度鄙夷——皇上不急太监急,他过界了。当然,我们可以很拉风地认定韩十五觉得“道不同不相为谋”,也赞成他跳槽下海的魄力,毕竟明哲保身小国寡民是很落伍的。那他具备下海的能力吗?在这里,他再次显示着他边界的模糊——下海就是经商,跟他原先玩的基本不搭界,不是站在大路上捡钱,义气用事很大可能是会被海水呛死的。果不其然,最后遭遇挫折的韩十五开始有些接地气了,委身授课吧!那就得拿资格证,最后还是因为规范性的问题被淘汰。

  这段描写也相当出彩。韩老五一点不闲,中年女人迈着正经的步子他不待见;别人的水平似乎不行他也不待见;评委太年轻他还是不待见,评委玩手机他就更加怒不可遏了。他这时候只是一个参加考试的学员,这才是他准确的角色。可他再次发生错位,他一会儿成了女性心理的评判者——对女馆长的认识,评委的评判者——太年轻头发还有黄色的,其他学员的评判者——都是二流水平;这样的多重角色加在一个准备参加考试的学员身上,他能不发生偏差吗?

  是什么导致了韩老五的习惯性角色的边界错位,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个人的,二是他人的。个人方面因为他曾经在文化馆上班,而且据说能弹古琴。文化馆自然是文人荟萃钟灵毓秀的场所,岂是等闲人物染指的地界,这是职业的优越感;而且,据说文人多半是恃才傲物的,那个李白叫高力士脱靴,米芾找皇帝要钱等等都是美谈,古人带头,后人怎么着也得加油啊,这是身份的优越感;再者就是那把古琴,古琴可不得了啊!阳春白雪——是个中国人都知道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几乎是中国音乐的图腾象征啊!古人弹琴的时候,有时沐浴、焚香,甚至还站俩小丫头,大有讲究哎。尤其是高山流水,那都是十大名曲之首啊,现在我韩十五能弹古琴,得瑟一下大约不算逾矩的,这是嗜好的优越感。这三种优越感作为铺垫,他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和别人隔离开了,高人一等,不在话下。那么其他人为什么也会给他错觉呢?也没有别人,也就是他老婆疼她。这不是小事儿,老婆是天天呆在身边的人,老在他耳边说他有学问,老有才,时间一长,他也就觉得自己真的老有才了。谎言重复一千次就能成为真理,哪里架得住时时刻刻的耳边风呢?他可爱的老婆实际上推动了韩十五角色错位的速度,接近于“捧杀”。

  我所以敢断定韩十五不过是庸人一个,并非是站在成败论英雄的角度来看的,道理很简单,连一个基本的执教资格证都拿不到,他的水平能好到哪儿去?千万不要臆断评委的鉴赏能力,还不到那个份儿。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唱歌也好,弹琴也好,一亮嗓子或一出手就能露陷的,人家划手机是在给面子让他折腾完,人家最后以调式的问题也是在避重就轻,找个理由死了这条心吧,他还在那儿较真,我们只能说他傻得可爱。

  即便我的推论是单方面的,他老婆一语道破天际:你自己琢磨的,哪能算呢?原来他老婆早明白了,只不过不愿意戳穿罢了。

  还是回到角色错位上,他在认识上又产生了一个错位,以为只要自己喜爱,加上努力就能成就艺术,他在业余和专业的判断上再次发生误判。我在年轻时,看过中国音乐史方面的一些知识,略知一二,中国的古琴的确很古老,但懂行的的确不多,而且之前学琴都是一首曲子一首曲子地学,而且中国向来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忌讳,所以传播面不大,不少曲子失传,包括嵇康的《广陵散》,还有《高山》《流水》等等,还是后来的管平湖先生花了巨大的精力整理与恢复的。你一个韩十五没有师承,除非灵魂附体,否则哪能那么巧刚好碰对呢?业余的时候摆摆谱是可以的,教学的话大约只能误人子弟了。

  按说他一个文化人这些应该是懂的。他应该懂,可是文人嘛,理性玩不过感性也是正常。韩十五是懂道理,可韩十五还有一个极具普遍性的性格特征——自恋啊!

  什么叫自恋或者说自恋有什么特征?我们跳出惯常的定义,从概念的排斥性来讲,既然自恋那就只恋自己,同样也就排斥别人了。你看从头到尾,韩老五看上过谁?一个都没有。始终以自己为核心:自己是万能的,自己何以跳出自己的角色替代任何角色,超过任何角色。正是极端的自恋,才使他忘记了自己角色的边界。

  张震岳有首歌叫做《思念是一种病》,我觉得思念不一定是病,神仙挡不住人想人嘛!但自恋肯定是一种病。我们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尤其是我们的所谓文化圈子——我可不是这个圈子的。

  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固守着自己的审美判断和价值取向,说的好就叫,讲不好就跳。自己混得好叫做“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舍我其谁?”,混的不好就作“怀才不遇,天妒英才”。很少反省,打死不认怂。事实上,哪有那么玄乎撒!

  即便是书读得再好,文章写得再好,那也是一个非常狭窄的能力之一,不能包治百病,你的能力只能在那个狭缝里晃荡,外面的东西,也是要学习的。李白做不了官,李煜当不好皇帝,柳永就是搁在今天也还是只能在文艺圈里混,丝毫不奇怪。我们还可以把范围在缩小一点,还是拿文艺说话,专业的未必比业余的成就高——小说写得好的人很多都不是专业的,但是业余不能替代专业也是事实,韩老五可以关起门在家汪洋恣肆,但是你让他教学生就是不成。作家小说写得再好,不代表你考语文就一准厉害。这事还真不能替他们叫委屈,系统的语文学习显然不仅仅包括写作一项,作家先生高考试卷做不好没必要大惊小怪的,还就是那方面能力的欠缺,想考好就得好好学,不想考好就别去添堵。

  我们的很多人喜欢看点书,加之现在信息爆炸,感觉也是心中有丘壑,眼皮子下面见不得几个人了。比如季羡林先生就说某个演员可以到北大里面带研究生,也就是说说而已,是一种表扬,听者也就听听而已。你真让人家上北大教书,人家是不会去的,学生自然愿听,但与学术关系已经不大了。

  我侄子今年二十了,按说长得不赖。现在人家都说什么帅哥美女的,他听着也受用。我那天两句话给小子说蒙了:第一,你才二十岁,二十岁的男孩子要是不周正的话,这一生也就没有机会帅了;第二句话,现在人家见到老大爷和老太太都喊帅哥美女,你还以为真帅啊?
        很不地道,但我希望他不能沉醉在自己的自恋里。

  当然,人性都有自恋的成分,也无可厚非,甚至还可以激发积极向上的动力。也就是一个度的问题,我反对的也就是没有把握好度的那种情形,比如韩老五。

  正因为每个人都有些自恋情结,所以,我们看韩老五的时候,容易与现实对照,兴许立马就能想到这个那个的,甚至在四周没人的情况下,自己的脊梁骨冒冷汗。这一来是文章写得的确很传神,绝对是来源于生活并经过整合,有影子的,其次,自恋这东西就像癌细胞,每个人都有,但极少的人才会生病,生了病的人还有抗癌英雄。作者应该是在展示一种人物特征,把这些癌细胞抖出一二,在阳光下暴晒杀杀菌,自然无意于影射乃至于攻击什么了。

  有人会想到阿Q。是的,再没有比阿Q更经典的文学形象了,因为每个人都有着属于阿Q的细胞。这些细胞长在身上,不断地提醒着自己要警觉,不能扩散,最终挺直腰板,做不再阿Q的中国人,这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对阿Q从来只有同情,没有嘲笑,更不觉得好笑。没有人愿意天生做奴才,做小丑,做犯人等等,绝大多数人都是随波逐流的。阿Q在临死的时候努力地想把那个圆画圆一点,傻吗?不好说。我想到了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临死之前对侩子手说,你把我头砍下来之后,别动,让我数一下,人在砍头之后究竟还能活多少秒,结果,他数了好像是十二秒。

  阿Q是著名的傻X,拉瓦锡是伟大的化学家,他俩临死之前的做法都很另类,我们该怎样评判?我想只能说,他们各自都有各自的想法吧,相互不能代替,因为思想不能也不该有霸权。

  这样一想,韩老五越发可怜了。

     原文链接http://bbs.zhongcai.com/thread-996392-1-1.html













2#
发表于 2016-8-8 10:22 | 只看该作者
啊Q?阿Q。
3#
 楼主| 发表于 2016-8-8 10:23 | 只看该作者

啥意思?
4#
发表于 2016-8-8 10: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6-8-8 11:46 编辑

这一篇是实实在在的一篇。我们不说“吹捧”,或者也只是韩十五这类人的论调。我们只说文字,说交流,说文眼和文心。一篇小说的定位源于生活,表达于艺术,更是对世事对社会特定的认知。认知不同,定位不同,对人物的感悟也会有不同。我欣慰的是一孔版主能从简单的人性出发,用自己独特的方式 来探讨韩十五这个人物。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这个人物存在。不同只是人的内质与对这个人物融和消化的程度。所以,古人都在谈修行,谈得道,谈养性,为的什么?也只是为了自我精神上的更加圆满。摒弃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缺点,从而让自己接近完美其实是每个人一生的事业。我们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但真正能知的又有几人?世界那么大,个体只是零星一粒,放开自己,放下自己,放下一切所谓的韩十五一样的不满与牢骚才能更让你明白:活着不是为了纯正的“争”,而是为了真正的“为”,为文字,为朋友,为家人,为天地。谁都不是圣人,但“圣人”却有我们不能抵达的境界。文章对韩十五这个人物剖析准确,很感谢!
5#
发表于 2016-8-8 10:35 | 只看该作者
驻足……观望……不出声……
6#
发表于 2016-8-8 10:40 | 只看该作者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6-8-8 10:35
驻足……观望……不出声……

开口——
7#
发表于 2016-8-8 16:29 | 只看该作者
一孔的文字幽默诙谐却不失冷峻,这样的赏析文字让人喜欢。
木门的小说配得上这样的赏析。
8#
发表于 2016-8-8 16:38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16-8-8 16:29
一孔的文字幽默诙谐却不失冷峻,这样的赏析文字让人喜欢。
木门的小说配得上这样的赏析。

应该说一孔的赏析配得上木门的小说。反了。
9#
发表于 2016-8-8 16:38 |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6-8-9 06:58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6-8-8 16:38
应该说一孔的赏析配得上木门的小说。反了。

::lo木门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6 10:59 , Processed in 0.05358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