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73|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鸳鸯冢[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9-20 0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鸳鸯冢  
   有个偏僻的小村,村里不见一瓣桃花,却叫桃花岭。岭上有个石窟,不见一滴水,却叫望天泉。村里的人近水而居,所以绝大多数人家都住在山脚下,岭上,只有一户孤零零的人家。


  村子里的人都姓李,只有这岭上的一家人,姓梅。梅家是外乡人,不知是怎么又是为了什么流落到了这里。男人是一副饱读诗书的样子,而女人,也是一副大家闺秀的风范。怎么看,都不象是庄户人家落难流离至此。村中好事之人都猜测这是一对私奔的恋人,逃离了桎梏爱情的深宅大院,到这天高皇帝远的穷乡僻壤来开花结果来了。
  

  村民们宅心仁厚,并不欺生,然而那种宗族的凝聚力还是自然的产生着一种排斥。所以梅家孤零零的住在岭上,并不常与村中人往来。越是如此,他们的来从去所越发的象个谜,越发的让村民们好奇,所以从他们在岭上落脚的那一天起,这一家人,就始终是小村里最关注的话题。


  真难为那一对看上去出身富贵的夫妻了,一无所有的,凭着几两薄银,置办了些农具,慢慢的,在那遍布龙骨石的荒岭上,蚕食桑叶般的啃出了星星点点的土地。种上的庄稼,有了耕种,有了收获。这与他们曾经的生活相去甚远的日子,便吱吱呀呀,艰难的转动着轱辘,一点点向前挪去。

  
  日子很苦,梅家的女人总都是才来的那两身衣裳,却总是拾掇得干净利索,一看就跟那些蓬头垢面的乡下村妇有天壤之别。浅浅一笑,也总是有些些让人销魂的感觉。尽管苦,两个人的日子却似乎无比的甜密。只要是人前,就总能看见他们的微笑。那微笑,饱含着生活的滋润。枝繁叶茂的样子。没有一丝做作。


  或者,这就是有爱情的两口子和那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两口子根本不同之所在吧!村里的人看得酸酸的,却不知道是羡慕还是嫉妒。


  梅家女人很漂亮,只可惜不会生养。只生了个女儿,便再没有了动静。这一点使得因了有她的存在而总是相形见惭的村妇们才在心里有了那么丝丝缕缕的平衡。
  

  梅家男人却一点庄稼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没有,看着那个长得酷似母亲的妞妞,爱若珍宝。妞妞长到十来岁,他也没舍得让她裹脚,就那么让她不同于村里女孩子的怯懦的灿烂笑声,飞飞扬扬的洒了一山一坡。而只要出门,他也总是让妞妞搂着他的胳膊,亲密得没有间隙。妞妞的成长,全没有遵从“行不动裙,笑不露齿”的古训,这一点让村里人时常笑话。而他们似乎根本就没想过要和村里人联亲,旁人的闲言,几乎是一点风也吹不进他们的耳朵,或者是进了耳朵,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梅家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总是透着跟村民们不一样的味道,一点点细枝末节,也都是村里人茶余饭后久谈不厌的话资。
  

  这一年秋,到处是泛滥的洪水。便是桃花岭这样一个缺水的山地,近河的地方也有许多田地被山洪袭卷,颗粒无收。平常少见外人来的小村,也一拔一拔的流动着逃荒要饭的人。这样一个灾年,独居在岭上的梅家,却因着雨水在丰沛,而有了略胜往年的收成。每每见到要饭的人,梅家女人,总要满怀恻隐的塞上一个窝头,或是盛上一碗玉米糊。虽是小善,而那小善的光芒也一样将她的美丽映衬得格外圣洁。
  

  这一日,村头的小路上昏倒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面目浮肿,又足溃烂,已经奄奄一息了。时值灾年,谁家也不敢随便收留这样一个可怜的孩子。不是人们没有同情心。半大小子饿死老子,在这样一个自身难保的年月,别人的性命同自己的性命相比,自私的本性总是会占上风。
  

  梅家女人听到消息,揣上几个窝头就奔下山来。抱着那个孩子,想喂他几口。可是孩子已经人事不省,牙关紧闭了。看着他污浊的脸,梅家女人的眼泪就淆然而下。孩子是娘有心头肉啊,这个孤身流浪至此的少年,他的母亲此时,如果看到这样一副凄惨的景况,该是怎样的揪心揪肝的痛啊!


  她打发妞妞回家叫了爹来,把这个生命垂危的孩子背回了家。
大概爱心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创造奇迹的救命良药吧!那个看似回生无望的少年,竟在梅家一家人的精心呵护下,慢慢回转了过来。不多日的调养,面上的浮肿就消尽了,露出一张无比俊朗清秀的脸。


  问及孩子的身世。始知他也出身在一个耕读世家,可怜洪水来临之际,父母和家产,尽皆葬身浪底了。平常也是千娇百宠的一个孩子一下子就成了孤儿。跟随着逃荒的队伍四处流浪。因为读过书,面皮薄,不到情不得已不愿向人乞讨,日复一日的饥饿,终于使他昏到在这个小村了。


  天真善良的妞妞一边听一边哭,倒在母亲的怀里啜泣:“这个哥哥好可怜,他没有爸爸妈妈了,你们就把他收做儿子吧!”一句发乎真情的童言稚语,饱含了人间真情的无限慷慨,有什么比愿分享亲情更无私的关爱?


  一句话,正说在了梅家女人的心坎上,眼前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或者正是上苍成全她的一个机缘呢?

 
  少年没有拒绝梅家人的好意。毕竟长期的流浪,一个家的温暖对他来说,就是人间最美好的追求了。但他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不改姓,这,要用来永远纪念他的生身父母。

  
  少年姓谢,他把名字改成了梅恩。感恩之情,尽都包含在一个简单的名字里了。


  妞妞天生顽劣,与母亲的性格一点也不相仿,虽然聪颖,父亲也曾用心调教,却始终于学习上没有一点上进。倒是梅恩,少时颇有根基,又努力刻苦,在养父的谆谆教诲下,很快就熟读了四书五经,写得一手锦绣文章了。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好儿子,真让满腹经纶却又没有用武之地的梅家男人满心舒畅,无比宽慰。


  秋去春来,转眼妞妞到了十七岁,而梅恩也是二十来岁的壮小伙子了。两个青梅竹马的少年,在这样一个少女怀春,少男钟情的年纪,渐渐萌生了爱意。


  这一天,爹拿出了家里多年来的一点积蓄交给梅恩,语重心长的说:“儿啊!这些年来你勤学苦读,不能就这样埋没在这个小山沟里。也该出去见见世面,考考功名了。万一得中,也算是光大了门楣,你九泉之下的父母,也可以含笑了!”


  梅恩死活不肯接,梅家人的恩重如山,真的让他不知该用什么方式来报答了,他怎么忍心还用一家人辛辛苦苦积攒的这么一点积蓄,去奔自己的前程呢?妞妞一把抓过钱来:“拿去吧!你不用,这钱迟早也是给我做嫁妆的……”一语出了,忽然觉得太没遮拦,忙忙的掩口,绯红了双颊。两个过来人立刻就明白了两个孩子的心事。却不点破,颔首一笑敷衍了过去。
  

  为了不辜负父母和妞妞的期望,梅恩只好打点了简单的行李,准备去赶考。临行前妞妞约了他去儿时常常玩耍的望天泉边会面。

  
    望天泉是一个干枯的石窝窝,没有一滴水,也根本看不出曾经有过水的样子。样子酷似一只眼睛,带着无望的表情仰望着长天。妞妞说:“虽然你来了这么多年,肯定没听说过望天泉的传说吧!”


  据说望天泉原来是叫长清泉,是一口长好的饮用泉。水质特别好。很久以前有一又挚爱的男女,总是在长清泉边约会。长清泉见证了他们爱情的甜蜜与缠绵。两人私定了终身,可是还没有等到有情人成眷属,男孩子就被家人送到城里的店铺去当学徒。因为聪慧努力,深得老板赏识,最后竟将千金下嫁给他。那个信誓旦旦的男子,身陷城市的繁华,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痴情的女子天天都到长清泉边等啊,哭啊,终于抑郁而死。女孩死后,那眼泉水就莫名其妙的枯竭了。村里人都说,那眼泉是女孩子的眼睛,女孩子的泪尽了,泉也就干了,她要一直睁着眼看,看老天爷将要怎么惩罚那个背信弃义的负心汉。


  一个辜负的故事,听得梅恩心里沉甸甸的。他牵着妞妞的手:“妹,你是怕我也象那个男孩子吗?”


  妞妞笑着挣开他的手:“我才不怕呢!要是你象那个男孩子那样,我才不会象那个传说中的女子那么傻,死守在这里等啊哭的,我一定要出去找你,上天下地也要把你找到,如果你没变心,我们就一起回来,如果你变了心,我就把你剁成末,烧成灰……”


    :“傻子!”梅恩点了一下她的额头:“这不过是个传说,你看这个石窟旁边一条水道都没有,它从来就没有过水,再说,哪有泉水在山顶上的道理?这不过是闲人没事编出来吓唬人的故事!”

 
  :“吓唬人?这个故事又不可怕!”妞妞天真的说。
 

  :“还不可怕吗?那个女孩子最后死得那样可怜,这都是那些养女儿的人家怕女儿不听父母之命,怕女儿跟人家私定终身,编出来吓唬她们的!”


  妞妞半天不语,忽然傻傻的问:“哥,那我们算私定终身吗?”
  

  一向出口成章的梅恩竟不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了:“算,也不算吧,我想爹妈会同意我们的!”他定定的看着妞妞,一向风风火火的妞妞忽然眼泪汪汪的了,柔柔的伏在梅恩胸前:“哥,你可千万别象故事里的那个负心汉啊!”

  
  可是,梅恩一走,就如同石沉大海,了无了音讯。


  秋去春来,旁人的眼里时间过得飞快,可是对于梅家一家人来说,这日子真的象是缺了油的轱辘,转得这样艰难。一年,两年,三年,从来就是村里的谈资的梅家愈发的成了村民们的焦点。村头巷尾交头结耳的人总是反反复复的咀嚼着这样几句话:“梅家收养的那个孩子还没有回来吧!”:“没有呢!好几年啦,只怕是不会回来了!”“这世道不好,不知是不是遭了什么天灾人祸,人都没了吧!”:“假如是这样也还好想一点啊,只怕是求了功名,忘了本了!”:“唉,真是人心隔肚皮啊,越是长得俊的人,心越是深啦!”:“可怜梅家那两口子,花了那么大心思去养他,待他比对自己闺女都舍得,真是养了个白眼狼啊!”:“还别说,梅家那个妞妞,看那点心思,好象也都在那个小子的身上呢!”:“看着是象,象也是没啥结果啊!”


  梅家男人一向硬朗的腰身,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些闲言的重量,竟一下子变得偻了。那个他用尽了心血去教的儿子,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带走的,不止是梅家人所有的希望和期盼,还有一家人的灵魂和支柱。尤其是原本开朗的妞妞因为梅恩的音讯全无而变得抑郁和少语,这更让他揪心的痛。一场春寒,不经意的一次伤风,竟然就积郁成了痨病。在郁闷里,梅家男人没有走完那一年的冬天,就撇下了他疼爱了一辈子的也还想继续疼爱下去的妞妞母女,恨恨而又怅怅的离开了人世。


  失去了丈夫的梅家女人一下子就憔悴了。许多年来她看上去都和刚来一样看青美丽,几天功夫,她就老成了一个远超过她实际年纪的老妇人了。她原本就是一朵有爱情的滋润才能盛开和保鲜的花,一旦爱情没有了,她的生命很快也就枯萎了。


  岭上那户许多年来都修整得整洁美丽的小屋也很快就因无人打理被一片杂草湮没。妞妞最终不能忍受这种等待了,她对母亲说:“我们出去吧!我们去把哥找回来!”


  女人眼里一片沉寂,从男人走后,她就一直是这样一副静如止水的表情。她拿着一颗小得不能再小的绣花针,没有穿线,在如豆的油灯下,在没有图案的布绷上,上上下下没有章法的穿梭着:“妞,不要去找了,如果恩心里有你,那他就一定会回来的。如果没有你,找到也不会回来的。茫茫人海,你一个小女子,哪里去找啊!”


  妞却听不进母亲的话,偷偷的收拾着两个人的行李。贫家寒舍的,原也没什么东西,而且,小小的空间,妞那一点诡秘,也根本就逃不过娘的眼睛。

 
  女人说:“妞,你大了,女大不由娘啊!”妞一听就开始抹眼泪:“娘,我不信哥是人家说的那种人,我一定要去把他找回来,证明给别人看!”
 

  女人就默默的望着窗处,叹了口气:“唉!那就去吧!反正娘是拦不住你的!不过娘是不会陪你去的,娘要在这里陪你爹,我们都走了,你爹会孤单的!”


  从来没有想过要在亲情和爱情之间做出什么选择的妞一下子被母亲的话怔住了,等明白过来她哭着扑进母亲的怀里:“不,不,我一定要带着你一起走!”



  次日清晨,妞的哭声就惊破了桃花岭的沉寂。梅家女人,竟没有一点预兆的,就那么带着微笑,安祥的去了,她用这种方式,永远的留在了丈夫身边。


  生前那对恩爱的夫妻终于又团聚了。妞妞,那个从来就没有缺少过爱的女子,一下子变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孤苦无依的人。这个村庄便只有不醒的噩梦和沉重的闲言,对她来说,没有一点温情和值得挂怀的了。安葬了爹娘,她就从小村消失了。


  她是去找梅恩了。


  小屋在风雨里飘摇。不多久就坍塌成了一片废墟。而那个原本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的小岭,也从此笼罩上了一层愁云惨雾。小径渐渐被杂草侵蚀,渐渐的连打柴的人也不大上这片岭了,岭上从此绝了人迹。


  人们的好奇心被着这样一个悲戚突兀的结局打住,好象说这件事都是不吉利的,闲言竟在一夜之间风平浪静,往事也由此被岁月掩埋。


  时间快如流水,一晃就过去了五年。这一日小村里忽然来了个瘸子。满面疤痕。一进村就直奔桃花岭。而那里已经没有上岭的路了,岭上也早就没有人家了。


  他又一瘸一拐的走下山来,向村里的人打听岭上那户梅姓人家的下落。

  
  这一打听让几乎闭口不提梅家人的村民们吃了一惊,细细的打量这个看上去又老又丑的瘸子,竟然就是当年那个俊秀的少年谢梅恩。

  想到当初人们种种唾弃他的猜疑,再看看他而今的落魄境况,村民们不禁得有些惭愧。原来梅恩出去赶考。谁料命运不济,半道上遇到山匪打劫,被绑上山去做了人票,后来无人去赎,差一点被撕了票,恰好山匪们缺一个烧火打杂的仆役,就把他留了下来,怕他跑,就打折了他的腿。那过的真是人间地狱的日子啊!就那么度日如年的过了五六年,不知怎么山里流行起了天花,山匪们人心惶惶的四散逃命,这才逃了出来,然而噩运相随,虽然逃出了地狱,却还是不幸染上了天花。也许是命不该绝,将死之时竟又被一孤苦的老妪所救。老妪无子,又早年丧夫,略通一点医术,经她细心调养,竟把命捡了回来。然而一脸潘安之貌却变成了丑陋不堪的麻子。想着这样一副形容没脸回来见妞妞,他就死心踏地的在她乡与那救命的老妪相依为命,打算报完了她的恩情,再回来报梅家的大恩。老妪百年之后,算算也过去了十年了,妞妞应当是嫁了人了吧!他这才千里迢迢的赶回来,不料,竟是这样凄凉的场面。


  村人都说不上来妞妞的去向,那个在这个世上没有了亲人的妞妞,她会漂泊到了哪里呢?梅恩想起来就肚肠翻绞,好一番痛哭。他慢慢的蹇回岭上,就睡在他日思夜想的家的废墟里,第二日起来,他就开始象机器一样,开路,修屋,不出一个月功夫,岭上就又有了上山的小路,有了一间和从前模样相仿的小茅棚。


  梅恩再没离开过桃花岭,终日在山上开山种树,种的全是桃花。他这一生下来,桃花岭就真的成了桃花岭了。一到春天,山上就一片红云。然而妞妞,却一生也没有回来。


  若干年后,上山吃桃的孩子发现那个等了一辈子的梅恩,已经在桃树林里,溘然逝世了。村里人怀着一种别样的心情把这个从异乡流落到此的亡魂葬在了望天泉边,树了一个小小的石碑,碑上没有铭刻谢梅恩的名字,只是刻了三个小字:“鸳鸯冢”


  有一个遍布桃花的小村,叫桃花岭。岭上有一个小石窟,不见一滴水仍然叫望天泉。泉边有一个坟丘,埋葬着一个孤单的守候爱情的亡魂,坟里只有一个人,却叫鸳鸯冢。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4-9-20 02:38 | 只看该作者
  午夜之后,本是流浪汉或鬼魂活动的黄金时段。

  我这只夜猫子却游荡到了这里,且得以在太虚清静之时认真读过了这篇新贴。

  无疑,这是一篇大稿,不仅篇幅长,质量相信也可在一些纸媒上正式发表。老实说,若不是看了文章旁边的小红人而单看作品沉着得近乎有些冷峻的文字,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样的东西会出自一个女人之手。

  素心的作品我看的不多,这一篇却不仅让我从此会深深地记住这个名字,还会由此而难忘她笔下深刻的思绪及讲故事的能力。尽管她没有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具体年代,然而其中所描述的内容却是国人无不熟悉的人物和场景——尤其是昔日中国农村的真实缩影。

  它在质朴中冷静地推进着,把我的阅读心从最初的好奇在不知不觉中演化成敬畏,就这样引领我最终达到一个悲戚突兀的结局而打住。作为外乡人的梅家,梅恩的命运、梅家女人和男人的命运、妞妞的命运……一切似乎都在亲情、人情、夫妻情和乡亲情与闲言碎语之间交替发生着,演变着,毁灭着。无论出于什么心态,何种咀脸,人们在口口相传之时是快乐无比的,永无宁日的。

  细想之下,这又何尝不是国人背后可怕且可憎的心态与世相呢?直到本应幸福平静的梅家在自己设计的生活方式和闲言碎语中彻底毁灭,人性才瞬间重新变得死寂!

  小说的结尾尤其出彩,意料之外地解开了阅读者正常思维和想象之谜。人们关注的梅恩并未考取功名,也非忘恩负义,而是途中被土匪掳为人票……村人们扼腕之余,自是又一番咀脸与表现。好象说这件事都是不吉利的,闲言竟在一夜之间风平浪静,往事也由此被岁月掩埋。

  好文!

  我们从文中多处准确简约却不失幽默的语言,从合理精巧又不落俗套的结构,从细腻描写与人物刻画直到整篇故事的完整无缺上隐约可以看到,作者从文的认真态度及独特追求。

  昨晚刚刚说过端英是个用心认真写作的人,这里我们又看到一位,且更加重要的一位。其文学素养与功力可见一斑。

  可是,至此素心仍不肯轻易放过每一个阅读者。

  她恶狠狠地还要再深化一下:若干年后,上山吃桃的孩子发现那个等了一辈子的梅恩,已经在桃树林里,溘然逝世了。村里人怀着一种别样的心情把这个从异乡流落到此的亡魂葬在了望天泉边,树了一个小小的石碑,碑上没有铭刻谢梅恩的名字,只是刻了三个小字:“鸳鸯硺”

  最后,给你一个重复,一个让你同样难忘的重复:有一个遍布桃花的小村,叫桃花岭。岭上有一个小石窟,不见一滴水仍然叫望天泉。泉边有一个坟丘,埋葬着一个孤单的守候爱情的亡魂,坟里只有一个人,却叫鸳鸯硺。

  为什么要这样呢?

  我不懂。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让活着的每一个身边人安宁?

  面对如此小说,我还能说什么呢?我无言以对,自愧弗如。


另(此两处似应再排一下版):
1。为了不辜负父母和妞妞的期望,梅恩只好打点了简单的行李,准备去赶考。临行前妞妞约了他去儿时常常玩耍的望天泉边会面。
望天泉是一个干枯的石窝窝,没有一滴水,也根本看不出曾经有过水的样子。样子酷似一只眼睛,带着无望的表情仰望着长天。妞妞说:“虽然你来了这么多年,肯定没听说过望天泉的传说吧!”

2。妞妞笑着挣开他的手:“我才不怕呢!要是你象那个男孩子那样,我才不会象那个传说中的女子那么傻,死守在这里等啊哭的,我一定要出去找你,上天下地也要把你找到,如果你没变心,我们就一起回来,如果你变了心,我就把你剁成末,烧成灰……”
:“傻子!”梅恩点了一下她的额头:“这不过是个传说,你看这个石窟旁边一条水道都没有,它从来就没有过水,再说,哪有泉水在山顶上的道理?这不过是闲人没事编出来吓唬人的故事!”
3#
发表于 2004-9-20 08:01 | 只看该作者
精彩之作!
4#
发表于 2004-9-20 09:41 | 只看该作者
先看了马克的评论才耐心看完的原文。诚如马克所言,作者的文字功夫和作品的故事性都很不错!老朽望尘莫及。
题目的最后一字我不认识,查了辞海也没有找到。现请教各位。按说它应该是个“冢”字才对。
5#
发表于 2004-9-20 12:25 | 只看该作者
呵,我也如纪老一样,倒是先看了马兄的精彩评论。好。
素心的东东不错,马兄的评论也不错。太虚真是人才济济。好的文学氛围日益形成。感谢各位朋友。
6#
发表于 2004-9-20 15:13 | 只看该作者
  小说一开始就显示了它的“磁力”。从桃花岭到望天泉,无不在昭示着一个悲剧故事的发生。事实是我被故事里的人物命运牵着走,无论从文字描写到故事的叙述,以及情节的设置,均属上乘。
  感受与楼上几位相同。精华祝贺!
7#
 楼主| 发表于 2004-9-20 21:3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马克 发表
  午夜之后,本是流浪汉或鬼魂活动的黄金时段。

  我这只夜猫子却游荡到了这里,且得以在太虚清静之时认真读过了这篇新贴。

  无疑,这是一篇大稿,不仅篇幅长,质量相信也可在一些纸媒上正式发表。老实...


谢谢你这么精彩的跟帖,说心里话,这表扬真是叫我对自己肤浅的文字感到惭愧.指出的差错已经改啦!再次谢谢!
同时,向你学习.学习你们写文章的深刻,也学习你们看帖的认真.学习你们所有的品格.
8#
 楼主| 发表于 2004-9-20 21:4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纪慎言 发表
先看了马克的评论才耐心看完的原文。诚如马克所言,作者的文字功夫和作品的故事性都很不错!老朽望尘莫及。
题目的最后一字我不认识,查了辞海也没有找到。现请教各位。按说它应该是个“冢”字才对。



惭愧啊!打这个字的时候怎么也打不出来,查字典也找不到,记忆里好象是有个土家旁,可是字典里没有,于是用拼音打,在里面找出唯一个好象是这个字的字,谁知仍然是个错字!脸红!
谢谢前辈指正,已经改了,呵呵,前辈真是火眼金睛啊!
9#
 楼主| 发表于 2004-9-20 21:4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袁和鲁 发表
呵,我也如纪老一样,倒是先看了马兄的精彩评论。好。
素心的东东不错,马兄的评论也不错。太虚真是人才济济。好的文学氛围日益形成。感谢各位朋友。



凭心而论,这篇文章写得并不精致,真的要感谢马克的精彩跟帖,是它赋予了它一种别样的色彩,也吸引了版主的目光,呵呵,谢谢编编抬爱.好的文学气氛也是因为版版们的努力工作营造出来的啊!
同样,我们也要谢谢你们为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纯净的文学空间.握手
10#
 楼主| 发表于 2004-9-20 21:4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一楠 发表
  小说一开始就显示了它的“磁力”。从桃花岭到望天泉,无不在昭示着一个悲剧故事的发生。事实是我被故事里的人物命运牵着走,无论从文字描写到故事的叙述,以及情节的设置,均属上乘。
  感受与楼上几位相同。...


谢谢版主的评价和精华,做为一个新人,尤其是被家庭琐碎缠身,时常又喜欢偷偷懒的小女人,我真的很惭愧自已在论坛里的蜻蜓点水似的来来去去.这份厚爱会让我时刻记在心里,并争取多写好帖回报这份厚爱.
11#
发表于 2004-9-21 07:18 | 只看该作者
祝贺精华!
12#
发表于 2004-9-21 07:32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个遍布桃花的小村,叫桃花岭。岭上有一个小石窟,不见一滴水仍然叫望天泉。泉边有一个坟丘,埋葬着一个孤单的守候爱情的亡魂,坟里只有一个人,却叫鸳鸯冢。


素心写的好小说啊。
13#
发表于 2004-9-21 10:58 | 只看该作者
请素心朋友在以后发帖时注意,原创二字应在标题之前。呵。
14#
发表于 2004-9-21 16:27 | 只看该作者
在这么浓郁的文学氛围中,读这么美丽忧伤的小说,看大家精彩的点评,冰儿感觉自己真的是在一点一点进步。
15#
发表于 2004-9-21 20:26 | 只看该作者
精彩好文!所希望的在这个世上都是不大好实现吧!在下该好好学习!
不过还是要说一下:好几个地方还没排好!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4 22:17 , Processed in 0.07517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