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欧阳梦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忧伤的乒乓球

[复制链接]
76#
发表于 2017-12-21 12:05 | 只看该作者
我只粗粗浏览了一遍,就觉得心动,待我沉静下来读第二遍后,再发表感观。问好。
77#
发表于 2017-12-21 14:59 | 只看该作者
对我来说读版主这篇心灵史有隔世之感,过于遥远了,青春!不过还是有所心动乃至心悸,所以我要赞一个!用写小说的手法写散文,是不得已而为之吧!我应当向你(青年人)学习!
78#
发表于 2017-12-21 19:53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2-20 20:38
脱离原文语境对“王子”的理解,不在我的“商榷”范围之内。凌公子觉得钱穆会如何解读此文本之下的“王子” ...

  蝉衣兄好问题,凌公子信手回答一下,作为自由的交流。首先说钱穆先生这个人,钱穆先生出身极其微寒,十二岁丧父,生于乱世,学历不过初中,没有读完,最后成为一代国学大师,声名远著。所以蝉衣兄问钱穆先生会如何解读此文本之下的“王子”?我想以钱穆先生一生甘苦的经历和学识,会认为此文本之下的“王子”应该是个粉嘟嘟,兔儿角,好看的瓷娃娃,能跳的皮影戏,闹着玩的!
79#
发表于 2017-12-22 09:31 | 只看该作者
孤独是很美丽的,它使一个人像神一样崇高;孤独也很邪恶,它对一个人关闭了孤独者乐于狂欢的世界之外的世界!
我似乎觉察到欧阳文中意犹未尽的东西。一个人在纠结于个人情感生活种种悖谬的同时,又在关注非情感生活的宏大意义。这让我敬佩不已,比如文中关于“摈弃”的讨论和质问,已经超出了情感生活的意义范畴而上升到精神关怀的层面。此两者很难有机相容,一个太重,一个太轻,但欧阳的意思在于避重就轻,以一个深广而质感的语境映照一个个体生命情感生活的处境,其中的高冷(那是我所喜欢的)——如文中所说,具有贵族风度。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这种叙述形式,尤其是夹杂其间的思考成分,尤为可贵。
欣赏新作,即诵冬祺!
8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2 17:06 | 只看该作者
李兴文 发表于 2017-12-22 09:31
孤独是很美丽的,它使一个人像神一样崇高;孤独也很邪恶,它对一个人关闭了孤独者乐于狂欢的世界之外的世界 ...

感谢李老师精彩的解读以及对欧阳的肯定。是的,关于摒弃,其实是一个较深的广大的话题,这点,只有你感受到了。
81#
发表于 2017-12-22 20:48 | 只看该作者
李兴文 发表于 2017-12-22 09:31
孤独是很美丽的,它使一个人像神一样崇高;孤独也很邪恶,它对一个人关闭了孤独者乐于狂欢的世界之外的世界 ...

挺好!高贵的东西有时显得遥远,比如高贵的精神以及高贵的灵魂,往往都没有处所。恰恰俗世的皮囊,最有安放的位置,铺得满大街都是,把不好看当作好看,世界就是如此简单。总之人人都要安身立命嘛。问好李兴文先生!
82#
发表于 2017-12-23 19: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凌啸远 于 2017-12-23 23:27 编辑

  昨夜读顾随书,谈作文之法,原话是:未作文时多念书,作文章时忘掉书。关于读书之法,凌公子亦有观点。但凡读书,虽然不拘一字一句,心不死抠,却要用心专注。昔日曾国藩常言,读一史要专于一史,读一经要专于一经,一史一经不通,心上不必旁骛,一书未完,不读它书。这样才有专注的精神,学与识,才能扎根落地,深透进去。
  不只是读书之法,包括做人做事,皆要有一定沉静的定力,才不至于辜负美好的生命年华。其实作文之理,文上的文法,亦是做人做事之理,但凡文章识得极其清晰通透的人,对于人心世事,亦是看得很清楚很明朗。
  凡事皆要有痴心专注的精神,包括爱情也是如此,一旦执着用心,时间久了,就能掘地生根,处处都是莲花,满庭收得芳香。
  总之作文先要多读书,读书要有静心思,不能走马观花,东游西览,不得门庭要领。人多读书,必能移物换形,脱胎换骨,这是昔日曾国藩经常挂在嘴头上的话,也是当代大儒南怀瑾谆谆告诫之言。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83#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3 20:26 | 只看该作者
凌啸远 发表于 2017-12-23 19:23
  昨夜读顾随书,谈作文之法,原话是:未作文时多念书,作文章时忘掉书。关于读书之法,凌公子亦有观点。 ...

知道了,妈妈。

点评

哈哈哈,笑死妖了。来,再让姐姐抱抱,乖乖的哦,不然没糖糖吃  发表于 2017-12-23 22:53
84#
发表于 2017-12-23 22:24 | 只看该作者
具有小说的叙述之美,有外在的事物,更有内在的心境,颇为青涩的早年情愫,“说当年因为妒忌,扣押了他给她的信, ”这个细节非常重要的。文中主人公的内心纠结涉及很深刻的道德命题,。
“ 所有的悲伤属于人后,人前必然呈现最阳光最灿烂的一面。”是从生活里提炼出的精髓。
8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4 08:50 | 只看该作者
王克楠 发表于 2017-12-23 22:24
具有小说的叙述之美,有外在的事物,更有内在的心境,颇为青涩的早年情愫,“说当年因为妒忌,扣押了他给她 ...

谢谢王老师的倾情回复,这两年懒,也没用心写什么。您的评论昨晚粗略看了一下,跟凌公子稍稍交换了一些看法,等会儿细看了再回复。
86#
发表于 2017-12-25 00:05 | 只看该作者
晚上晚了,月亮上的乒乓球自己跳起来,凌公子梦里捡捡它。
87#
发表于 2017-12-25 19:27 | 只看该作者
  梦儿喜欢文学,所以凌公子主张梦儿跟芳源学学,原因有三:
  第一,芳源与凌公子老熟人,深知芳源为人心性纯良,诚实不欺,无空话,无套话,亦无假话,心地不虚。
  第二,芳源于文学上的眼光,感性认知极其通透,语录随笔自由,又极得要点。这样很容易启发年轻学文的人的感性思维,从而生发性灵,同时又能培养自由的心性,不死于枝节。
  第三,芳源很善于将深奥的道理,用非常通白浅显的语言解释出来,通俗易懂,人人可知,人人可悟,人人可学。
  另外不管是学文还是学做人,都要从宏大的感性上入手,这样才能培养一个人的胸襟和气局,不死于枝节。
  凡是看文写文极其琐碎枝节的人,绝对没有开阔的胸襟和气局。同样的道理,凡是做人目光太过于敏锐聪明,意识上计较得太狭小,肯定也写不出开阔的文章来。
        不管是读书还是写文,终究在明理,在通透的心地上做人。
  文法本是世法,也是自我的心法,脉脉相承相通,是自我的心相。古人常说,见其文,如见其面,如知其人,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凌公子为人可爱不可学!
  
  
88#
发表于 2017-12-26 08:53 | 只看该作者
凌啸远 发表于 2017-12-22 20:48
挺好!高贵的东西有时显得遥远,比如高贵的精神以及高贵的灵魂,往往都没有处所。恰恰俗世的皮囊,最有安 ...

尼采有句话,大意是:别人看我们很小,那是因为我们飞得很高的缘故。无论物质生活上还是精神生活上,一个人的认识越通透,境界越高远,他对世界的态度越将表现为近乎冷峻的沉默。那是一种虔敬。
问候麦啸远文友!
89#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6 09:09 | 只看该作者
凌啸远 发表于 2017-12-25 19:27
  梦儿喜欢文学,所以凌公子主张梦儿跟芳源学学,原因有三:
  第一,芳源与凌公子老熟人,深知芳源为 ...

凌公子的见解,欧阳认为不尽然全对吧?有些细节的表现,是非常传神而必要的,有时候甚至成为全篇神来之笔。
90#
发表于 2017-12-26 17:42 | 只看该作者
我的阅读怎么总跟不上你跳跃的思路,晕,落伍了。
再沉下心来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19 14:15 , Processed in 0.12479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