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183|回复: 36

[原创] 【且听时光】我很乖,用手遮住光阴的眼睛(交流帖,不参与加分、计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9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虎与小鱼 于 2018-5-29 16:49 编辑




1. 关于201813

        我在干家务:擦地板、抹木楼梯的栏杆、烧开水、泡茶。象所有的家居小女子一样,这些家务在适时的时候构成了我的小情趣,也构成了我醒后的一段小光阴。

      我知道这只是我生活的一小部分,我生活的大部分则是在笔下。

     在那里,恋旧,是我唯一的情结。它有着隐密的力量,是光阴的另一种表达,那就是《时光隧道》。

   《时光隧道》主要是侧重于国学文化方面的。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古雅的诗词文化宛若一段古老琴曲,深深地打动着我,在我平淡无奇的日子里散发出檀木的香味。

       2018年1月3日,我在《时光隧道》版块的曹雪芹栏目发布了第一篇文《关于<红楼梦>的序言》。而在今天20180529,我却看到孔子站在河流上浩叹:逝者如斯夫。不禁为这一跨越时空的幽思而感触:究竟是什么穿透了我?!如果没有文字的记载,逝者如斯夫这几个零星的字是否真的存在过?!而我,与《时光隧道》这个版块也许早就随风而去了吧。当上帝创造宇宙时,他创造的最末一件东西就是理智的光明。这些光明正是零星所在,正是对我《时光隧道》濡湿的记忆。   

      又见《时光隧道》时,它正举办着这个《且听时光慢慢吟》的活动,让我一下子又掉入了旧光阴的影子里:

    小的时候,读过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现在也叫《三侠客》。那时候我还不认识时光(也就是光阴),而那时正是这些小说故事构成了我的童年时光(或者光阴),构成了也就是被现代的人称为历史的东西。它们与我已经有一段很远的距离。如果有的选择,我仍是喜欢时光这个名,至少比历史这个词好多了。历史给人的是厚重感,而这份厚重感在这个夏暑之际没变轻松,反倒显得更沉重。但时光或者光阴就不同,她们听起来既舒服又有意境:她应该是个比较适合伫立在古诗词里的女子,在她的掌心上握着许许多多机智、勇敢、沉着、美丽高雅、表里如一,雅俗共赏的故事。

      
窃以为,夏不宜读史,却可品诗词。

      
那么,就让我,遮住光阴的眼睛,对你徐徐道出一段故事。

      我试图在这个论坛,在这个版块打造一口水井。在古诗词中挖出一二个人物。不瞒您说,现在,我的这口文字水井里已然有了水气。而我,确实只适合做个挖井的人。古时候,人们挖井好象没有现在这么科技,用的都是锄头或者其他什么铁器。如今科学发达了,用了电子高科技。

      这口网络的井里盛的水很难说得清道得明。但只要甘甜便是口好井。那么做个勤劳朴实的挖井人,做个充满水气的自己(在这口井里我是老虎与小鱼)与自己喜欢的人物(在这口井里他可能是张三,也可能是李四)一起,品着各自做出的清新小菜,五香豆腐干。或者,也可以来一二片西瓜。西瓜好不好吃,看种的沙地土质好不好。井水甜不甜也是要喝过后才知道。

    认识苏轼依旧离不开文字。如果把文字编订成册,那么每一页都将满载已逝的时光,储存着瞬间的记忆。人们用它来搬动遗恨之石,横渡忘川之水,仅在心上留下印痕。就如苏轼用他那阙《江城子·密州出猎》引我从故纸堆里深挖出这个男子来一样。

      2018年05月29日。苏轼带着他的那阙《江城子·密州出猎》来到了我的面前 ,提水的我唯一能想到的只有一句话一杯纯酒可以洁净饮者的血液。这酒不是粮食做的,而是用苏轼他的词酿成的。



2.山色依旧在,春风不枯崖

      在诗词这条路上,前路是永远走不完的,而我却总是这样走着,对苏词的记忆,一如江南的气候。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我承认当我面对着这上半阙词时,自己只是个画画的小孩,但苏轼却肯为我腾出了一块比练习本更大的地方,供我完成心灵的倾吐。想象是自由的,线条无拘无束,色彩随意挥洒,翅膀在宇宙翱翔。我看到他的文字在城市的上空投下的色彩:有他的自况,有他的志向,有他抑郁的情怀,有他阔朗的胸襟。

      这阙词的起句很陡。一个字统御了整阙词的情绪。他在告诉我,老夫的状是少年情怀,而这种情怀,只是在很偶尔的情况下才得以舒展。在这里,苏轼用老夫少年做了个强烈的对比。准备出猎的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提醒着读词的我出猎的日子是隆冬季节。而且带的是很大的行猎队伍,但他却只轻轻地用了一个字,就把自己声势浩大的行猎情形给描写了出来。然而,这个声势浩大的队伍却也反衬出他这样的一种情绪:有一个英雄他不怕老去,怕的是不为人所知的那份孤寂。苏轼的孤苦大约在于无人理解的寂寞与失意吧。

      我知道一个人的目光往往会超越自己本身的智慧,如同超越屋外田野所见之物。那就是一个人消逝时,在一种语言里染上了来自遥远地方的语言色彩,如同一颗子弹出了膛,它只为那个目标做直线运动。而我则只为那道闪电,在那道存在于时间间距里的闪电里,我找到了苏轼另一个存在的时间。此刻我知道我必须在苏轼的这阙词里经过寂寞的秋天,才能抵达冬天的雪地,不然就到不了春天。那就是这阙词的下半阙。

      历来,杯中物似乎是所有风雅士子的所爱。苏轼他也不例外。我不知道苏轼的酒量,正如我不知道所有的男子是否都爱饮酒一样。但,我却从他的这下半阙词中,读出了他的酒品、酒量、气度与胸襟。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尙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下半阙词是继续在衬托开句的那个有少年情怀的人的”——尽管双鬓微霜,但意兴正浓,胆气正壮。借着这股酒力,他微微地诉说了自己的苦闷,很巧妙地用到了西汉魏尙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的境况。

       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尙为云中太守时,抵御匈奴有功,只国报功时少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尙。恢复了魏尙的官职。

      这个典故,让我隐约觉得这阙词的写作背景是在苏轼遭受贬谪之时,借着出猎之际所做的。因为词中深切地表达了作者渴盼朝廷早日派人前来召自己回朝,为朝廷效命的那种急切心情。

      与此同时,他还写到了自己人虽老,但心不老的老当益壮的气概。那就是会挽雕弓。不仅会,而且还能拉满弓似天上的满月。所以,他还是可以为朝廷出一份绵薄之力,这主要体现在最后两句西北望,射天狼

      天狼星,在古代星象学上,被认为是主侵掠的。苏轼在这里把天狼星比喻成敌人,而敌人是在西北方,又在此将敌人比喻成,狼是属于野兽。当在被射猎之列。

   《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阙词以出猎做为作者表达自己志向的宏大背景,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发、牵、擎、卷、射、挽、望来表现自己的胸襟见识,情感,希望与理想。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也是一波三折:

     从出猎情景写起,到怀才不遇的抒发,一转三折,不显山不露水,却将自己的态描摹得淋漓尽致,虽不乏激愤,却气势恢宏,一反词纤细柔弱的常态。充满了阳刚之美。

     在大量的苏词面前,我常常会把辛弃疾错当成苏轼,他们俩人的风格是那么像,特别是辛弃疾的那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阙词,常常让我产生错觉,把它当成是苏轼的作品。这样的浅薄,令我时时感到不安。正如我不知这种不安源于哪里。套用某位诗人的话来说,我是贫穷的,恰似春天在荒凉的采石场上。我想,在诗词这条道上,酷爱诗词的我是无法在精神世界里走回故乡的,那是一条没有止境的还乡之路,就如《侧耳倾听》这部卡通片中的主题曲《回乡的路》中唱的那样,永远回不了故乡。

    而我,只能淡淡地记下我对苏词的所思所想,笔端没有一丝微澜。我知道,这是文字的本色,它沉默,但恒在,如同苏轼他永久不变的情怀。




3.斜倚梅花独醉去

        鲁迅先生说过: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感到充实,我将开口,却感到空虚。

        临了,当我还想再说点什么时,却只能想起鲁迅先生说的这句话。这是一句很深刻的话:一个人总是滔滔不绝地说,滔滔不绝地写,从不停下来思考或者休息,口始终是会渴的。大脑始终是会缺氧的。

     在2018年的0529,我将自己置身于苏词之外观望,发现这个地方已不是昨天的地方,它也将不属于20180529这一天,而到最后,连苏轼这个人也不属于任何空间。于是,我向苏轼献了一阙自己写的不算词的词:念去去,多少故事书中酿,此酒不若桂花。

       就如此刻,我扔下笔,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连书都不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5-29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抢坐沙发,再来品读。
发表于 2018-5-29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鱼在提笔之前,朴实又简单地介绍自己像普通的居女子一样料理家务。让人觉得非常亲切,自然。每个人首先是一个平凡的人,差别在于思想。而取决于思想的差别在于个性与所获得的知识。能在家务活后这样文思泉涌,多么难能可贵。我们不难发现小鱼在取大标题与小标题上的别具一格,就很吸引眼球。以苏轼为主角,把他的个性、诗辞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内容生动,没有读后感与写传的枯燥。另一方面,小鱼自小就阅读面广泛,知识积累丰富,经过岁月的沉淀,在她的笔下开出鲜艳的花朵。再一方面,文中几个描述都十分美妙,“我仍是喜欢“时光”这个名,至少比“历史”这个词好多了。历史给人的是厚重感,这在这个夏暑之季显得更厚重,但“时光”或者“光阴”听起来既舒服又有意境”;“这酒不是粮食做的,而是用苏轼他的词酿成的。”;“我向苏轼献了一阙自己写的不算词的词:“念去去,多少故事书中酿,此酒不若桂花。”......这些句子既有创新,又不失雅致。纵观全文,让人读起来余味十足,舒爽十足。

点评

艾桃的鼓励很给力。让我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发表于 2018-5-29 16:53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8-5-29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艾桃 发表于 2018-5-29 09:46
小鱼在提笔之前,朴实又简单地介绍自己像普通的居女子一样料理家务。让人觉得非常亲切,自然。每个人首先是 ...

  谢谢艾桃。苏轼的词能让我爱的甚少。除却这一阙,还有一阙我也喜欢。那就是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辛常被人一起提。辛弃疾的,我也只喜欢一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那个的开头“醉里挑灯看剑……”
 楼主| 发表于 2018-5-29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虎与小鱼 于 2018-5-29 12:52 编辑
艾桃 发表于 2018-5-29 09:19
先抢坐沙发,再来品读。

  今天,我怎么没看到你写的那篇文章了?我的这篇文还在不断修改与完善中……
 楼主| 发表于 2018-5-29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艾桃 发表于 2018-5-29 09:19
先抢坐沙发,再来品读。

    改了一遍。现在定下来了。文字在word文档与版块排版之间一直转换来转换去,总排不好。以后我就直接在发帖这一栏写。免得排版麻烦。
发表于 2018-5-29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18-5-29 16:04 编辑

一位作家说,我为什么会喜欢一篇作品,是因为它表达了我的内心,我恨不得它是我写的。
这首《密州出猎》当是表达了小鱼儿的内心的。你是一个居家小女子,他又何尝不是一个快乐暖男?
据考证,东坡的面貌实际上是个胡须稀疏的川蜀汉子,虽然他私自酿酒,却一杯即醉。也会下棋,却是逢棋常输,而且还输得乐呵呵地——“胜固可喜,败亦欣然”。这么乐天,谁奈他何?即使天下人都负他,他也不过是一句“一肚子不合时宜”自嘲而已——我活得快乐,活到善终,就是赢了。
人这一生,无论你毕生追求的是什么,物质还是精神,归根结底,除了快乐,无他。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8-5-29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8-5-29 16:02
一位作家说,我为什么会喜欢一篇作品,是因为它表达了我的内心,我恨不得它是我写的。
这首《密州出猎》当 ...

   哈哈哈,第一句话就逗笑了我。
   关于苏轼原来还有这么多与他相关的故事啊,我都不知道。但我知道我的快乐和他是一样的:写,是快乐的事情。
   我在考虑我还要不要再改。嗯。看看,读读,听听,改改。
发表于 2018-5-29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作者的作品,只觉一曲未尽,却有余音绕梁,难止三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9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湘子湘君 发表于 2018-5-29 17:46
读作者的作品,只觉一曲未尽,却有余音绕梁,难止三日。

谢谢您的阅读。问好您。
发表于 2018-5-29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没能一一回复,深表歉意,感谢小鱼写了佳作,蓬荜生辉,引来师友欣赏品读。
 楼主| 发表于 2018-5-29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艾桃 发表于 2018-5-29 21:23
今天没能一一回复,深表歉意,感谢小鱼写了佳作,蓬荜生辉,引来师友欣赏品读。

不必客气。你之前也写了这个且听时光的一篇怎么没了呀?
发表于 2018-5-29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日子,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用手机阅读和回复还不是那么方便,是我没有找到方法吗?
 楼主| 发表于 2018-5-29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艾桃 发表于 2018-5-29 21:29
这些日子,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用手机阅读和回复还不是那么方便,是我没有找到方法吗?

你在用手机回复的时候,比如你要引用我的跟帖再回复,在你填写完回复内容后,就要把键盘关掉,才能看得到回复按钮。才能回复。
发表于 2018-5-29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每天都关注苏轼,草舍老师评论的一句话很符合我现在的心情,我也在构思写一篇自己的苏轼,就是人点乱,真是恨不得小鱼的此文就是自己写的该多好啊!我,我,还要几天才能贴稿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16 20:46 , Processed in 0.06203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