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8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宝塔山下忆昌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7-13 0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剑鸿

  说起来真是惭愧,我在新干县城生活了整整八年,居然对身边的地理人文漠视到了无知的地步。离开县城多年以后,我才逐渐对故乡风物有些粗浅认知。返乡时,偶尔到周边走一走,看一看,去得最多的是宝塔山。去宝塔山的理由很多。这里既是县城中心,也是全城制高点。站到宝塔山上四望,俯瞰县城全貌,脚下的105国道川流不息,金川广场人影如蚁,远处赣江宛如白练。遇上好的天气,极目河西,能看到绚烂的晚霞辉映县城崭新的脊梁。

  宝塔山,似乎是人们约定俗成的称呼,多年如此,因为山上有塔屹立。塔高十余米,六角七级,楼阁式,砖木结构,外围白墙,风雨侵蚀,岁月斑驳。塔借山势,有凌云之姿;山借塔势,有岿然之威。山的西面紧邻国道和金川广场,坡面陡峭,犹如刀削。十几年前,政府斥资修建台阶,植树绿化,同时树立一块流芳碑,荟萃千年古县之风物精华。小小的山头,经过整理打造,俨然是一个景点,成为附近居民茶余饭后的绝好去处。山西面坡势较缓,是一丛乔灌间杂的树林,和县妇幼保健院、公路局毗邻。南面原来是曲折流经县城的湄湘河,后来河道改造,成为一片居民区。

  我曾经居住在宝塔山北面的宾阳路。出家门,下楼,转过喧闹的康王庙街,再沿国道走上几百米,就到了宝塔山下。按直线距离来算,我家离宝塔山不会超过500米。从山脚拾级而上,天空会变得越来越开阔,云朵越来越近,房屋和街道越来越渺小,人也似乎越来越高大起来。八年里,我经常将这里当作生活的消化器,消化奔波的疲劳,有时也消化人生的迷惘和失落。这种实用主义的游览和漫步,让我很少注意山头的宝塔,也没有认真读过宝塔下的石碑。粗疏的结果是,我多年以来一直不知道宝塔的来历。

  但我知道何昌言,作为新干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作为庐陵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人们介绍县情时绕不过他,回顾县史时绕不过他,爬梳人文时也绕不过他。何昌言生于北宋末世,自幼勤奋好学,志气宏远,绍圣三年,即1096 年,昌言第一次参加乡试就考中举人。次年再应会试、殿试,高中状元。宋哲宗赵煦极为赏识昌言的才智,专门写了一首《状元何昌言还乡歌》。诗中言到:庐江才子文胆雄,家世簪缨台省中。今年来献康时策,跨得青天第一龙。这一年,何昌言30岁,正是志得意满、三十而立的大好年华,这一年,被贬惠州的苏东坡正在南方颠沛流离。

  因为没有找到史料佐证,很难知道何昌言和苏东坡是否有过交集。但他们在新干有一个共同的朋友,那就是谢民师。苏东波在流放海南归途中,与谢民师有过书信往来,著名的《答谢民师书》就是其中之一。而据宋代曾敏行所撰的《独醒杂志》记载:宋初,江西士人没有考中过状元。直到宋哲宗绍圣年间,江西何昌言赴京应考,得了第一。有个名叫谢民师的,写了一首诗寄给何昌言,向他祝贺,其中有两句道:“万里一时开骥足,百年今始破天荒。”

  世事难料,宦海沉浮,北宋末年,面对昏庸的皇帝,弄权的佞臣,性格耿直、屡次上书弹劾蔡京,经历五降五复的何昌言忧愤成疾,郁郁而终,于1127年病死他乡,奉旨归葬。归葬,当然是叶落归根,回到新干故土。但是,何昌言的墓葬在何处?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有史料记载,侍郎何昌言墓在新淦泥江下。“泥江下”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语焉不详,无法确认。不过,在新干口音里,“泥江”与“沂江”同音。查《新干县志》,沂江古称泥江口水。如此看来,“泥江下”乃是现在的沂江流域附近。

  何昌言身后留下的,除了青史英名,就是我所经常光顾的宝塔山。据《新干县地名志》载:何家山,位于新干县城东郊站南路东侧,山顶有明代所建的宝塔一座。又载:何家山原名凤凰山,在迎春门外,即宋状元何昌言故宅,又名何家山。原来如此!我曾日日登临的小山,原来就是何家山。我曾天天仰望的宝塔,乃是纪念何昌言所建的状元塔。于是,很多曾经疑惑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新干至今还有一条状元路?为什么新干的酒店喜欢叫状元楼?为什么千百年来新干人的读书情结如此浓厚?答案由此迎刃而解。

  沧海桑田,时代在飞奔前进。如今的新干,一天比一天繁华,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原来屹立在县城东郊的何家山和状元塔,早已被喧闹的城市包围。但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总有一些事物保持着恒定的姿态,让忙碌的现代人偶尔怀想。何家山上的状元塔重建于清同治十年,即1871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依然气宇轩昂,保存完好。陪伴着何昌言长眠故土的沂江依然两岸青翠、潺潺流淌。

  某个秋日晴好的下午,我站在宝塔山顶,凝视着眼前的状元塔,塔顶之上是深邃的蓝天,几朵白云偶尔飘过。由于是午后,山顶和脚下街道上的人不多,一片寂静中,我让自己的思绪跟着塔沿的几棵青草随风舞蹈。我在想,千年以前的某个下午,临窗读书后的何昌言也许曾像我这样来到何家山顶,俯仰河山壮阔,家在山下,而天地藏在胸中。

  我何其幸,与昌言同乡,又同住青山八年!



2#
 楼主| 发表于 2018-7-13 08:56 | 只看该作者
一段家乡文化故事,挖出来与大家分享。
3#
发表于 2018-7-13 15:59 | 只看该作者
何昌言高中状元,皇帝写诗赞誉,故里修宝塔纪念,这在当年是何等荣耀。他的努力和成功,给当地学子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宝塔无言,但文化的传承,就在一代又一代之间,如接力棒一样,在岁月中传递。
4#
发表于 2018-7-14 18:35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细细读来回味无穷。问好
5#
发表于 2018-7-16 17:24 | 只看该作者
张小刚 发表于 2018-7-14 18:35
好文章,细细读来回味无穷。问好

这里比较安静,还有许多水平很高的文章,希望多来阅读!
6#
发表于 2018-7-16 17:25 | 只看该作者
huangxiexie 发表于 2018-7-16 11:37
很好的内容。。。。。

作者文笔很好,期待也来发稿与大家交流。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18-7-17 11:37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8-7-13 15:59
何昌言高中状元,皇帝写诗赞誉,故里修宝塔纪念,这在当年是何等荣耀。他的努力和成功,给当地学子树立了很 ...

感谢高老师,好久不见,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18-7-17 11:39 | 只看该作者
张小刚 发表于 2018-7-14 18:35
好文章,细细读来回味无穷。问好

谢谢小刚赏读小文,问好
9#
发表于 2018-7-18 06:49 | 只看该作者
精华作品必须大力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19 18:29 , Processed in 0.06105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