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时光深处话东坡之每日作品赏析

[复制链接]
676#
发表于 2018-10-11 09:19 | 只看该作者

秋实版版真辛苦……上茶
677#
发表于 2018-10-11 09:21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8-10-11 09:17
谢谢 戈眉老师跟帖呼应,真早呀!!!

又有些日子不读诗了,嘿嘿
678#
发表于 2018-10-11 09:33 | 只看该作者

昨天我们的跟帖很热闹,回复好几个朋友的帖,这才来瞧今天的主角儿。
看着这首《·琵琶》词,仿若有天赖之音从天边传来,古代的琵琶就好似现在吉它一样,非常普遍,乐师贺老演奏雄风现在在哪里呢?看这些人一次又一次地把新声改了又改。这些报怨声很多的新声自然使得之前的乐曲消失了,粗俗的人只知道别人胡乱的弹奏,其实根本就不值得弹奏呀。
弦断了,走调了,有哪个听出来了呢?只有七岁的蔡文姬虽然年幼,却知道断了哪根弦。假使有人弹出高级的辊雷的声调,当会激起开元遗老这辈音乐高师们的热泪纵横。
全词,名写琵琶,实有寓意。批判了"俗耳"、"繁手"的"新声",肯定了"贺老"、"文姬"、"开元遗老"的"旧声",是借以对变法重新作出自己的评判。但一味反对变法则是不可取的,这也反映了苏轼思想的局限性。
679#
发表于 2018-10-11 10: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8-10-11 10:45 编辑

文有文眼,词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就是琵琶,琵琶是宋代很普遍、很多人都能演奏的一种乐器,琵琶能演奏出不同的声乐曲调,很自然,词里的琵琶指代当时的音乐声调,作者就跟当时的开元遗老那辈音乐高师们一样,依然回味着旧有乐调的气势与雄风,而当时音乐声调几经改变,“新声”已经明显地盖过了“旧调”,全诗通过作者对老一辈音乐大师及就有乐调的怀旧情绪,实则表达了苏轼对王安石变法感到不满与迷惘的真实心态。(195字)
680#
发表于 2018-10-11 10:33 | 只看该作者

文有文眼,词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就是琵琶,琵琶是宋代很普遍、很多人都能演奏的一种乐器,琵琶能演奏出不同的声乐曲调,很自然,词里的琵琶指代当时的音乐声调,作者就跟当时的开元遗老那辈音乐高师们一样,依然回味着旧有乐调的气势与雄风,而当时音乐声调几经改变,“新声”已经明显地盖过了“旧调”,全诗通过作者对老一辈音乐大师及就有乐调的怀旧情绪,实则表达了苏轼对王安石变法感到不满与迷惘的真实心态。(195字)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681#
发表于 2018-10-11 18:48 | 只看该作者
戈眉 发表于 2018-10-11 09:21
又有些日子不读诗了,嘿嘿

节目多,生活充实就好,祝快乐每一天!!!
682#
发表于 2018-10-11 19:04 | 只看该作者
上面仨个已满,咱打酱油路过!
683#
发表于 2018-10-11 19:04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8-10-11 09:18
还好有云馨姐姐喜欢,给我们动力和坚持。

因为有你,所以我们才在一起
684#
发表于 2018-10-11 21:07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8-10-11 19:04
因为有你,所以我们才在一起

好温暖,好有爱的一句话!
685#
发表于 2018-10-12 08:24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8-10-11 09:09
感谢轻逐尘香,很好呀,有心了。

:handshake谢谢老师!俺是来学习的。好多东西都不会,只能一步步,跟随老师们的指导,慢慢来适应,多有不妥或不当之处,还老请老师们多多指导批评!:handshake
686#
发表于 2018-10-12 08:27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8-10-11 09:11
原来在我说话的当儿,我们的轻逐尘香,正在奋笔疾书呢? 网络就是这么有意思,明明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都 ...

是的!偷着弄几句,要不然对不住老师!老师看看有什么不妥吗?毕竟弄这是新手还望多多指导批评!
687#
发表于 2018-10-12 08:34 | 只看该作者
菩萨蛮·峤南江浅红梅小

[宋] 苏轼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victory:俺知识薄浅,第一次读到贵词。这首词很是了得,句句用词得当而且还正反收和,一幅幅江南水墨影印在脑海中,那江边浅浅摇曳的红梅,看我在疏篱边上游玩,,更多的写出了离别的颓唐心境,让人们伤感无限。
688#
发表于 2018-10-12 10:46 | 只看该作者


        2018/10/12


虞美人·述怀

[宋] 苏轼

归心正似三春草。试著莱衣小。橘怀几日向翁开。
怀祖已瞋文度、不归来。

禅心已断人间爱。只有平交在。笑论瓜葛一枰同。
看取灵光新赋、有家风。




689#
发表于 2018-10-12 10:49 | 只看该作者
       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三月,当时苏轼的友人马中玉辞掉官职回家探望母亲,为表达马中玉的孝心,苏轼作了这首词送给他
       马中玉探母归心如三月春草之盛,像老莱子著小儿衣以取悦父母一样孝敬父亲;像三国吴人陆绩六岁见袁术时,悄悄怀揣三枚橘子,欲归送母亲;又像晋人王坦之不速归探父怀祖,父亲便要瞪眼发怒了。
       我心境清静澄明,已无七情六欲,不像马中玉那样执著于人间情爱了。只有平昔之交,不论什么纠葛亲友关系都一视同仁。看一下《灵光》新赋,颇有马中玉的诗书传家风范。
690#
发表于 2018-10-12 11:17 | 只看该作者
秋實 发表于 2018-10-12 10:49
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三月,当时苏轼的友人马中玉辞掉官职回家探望母亲,为表达马中玉的孝心, ...

秋版上午好,自己把沙发坐了呀,我们列队坐另一排椅子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19 21:17 , Processed in 0.36241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