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62|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那些叶子,大地最后的绚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1-2 19: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文珺 于 2018-11-3 16:47 编辑

那些叶子,大地最后的绚丽


  即使是一些叶子,也一定怀揣着某一个美好梦想,来到这个世上的。


  远远望去,梨树林火红一片,在这秋风萧瑟的大地上,叶子们红红黄黄,若油画一样,使坐在车窗边瞭望的我,不由心下一震。


  真是有好多年,没有见过,这样红红黄黄的梨树林了,自从离开了故乡,那些熟悉的场景,就渐渐地成了梦中的回忆,那些回忆,有些成了文字,有些就这么丢在风里。


  夜里躺在炕上,又和母亲提起那片梨林,母亲说,那片树林,就在金达通道边,明早没事,你去看吧。


  第二天早上,踩着薄薄霜色,出发了。


  那条路,是在当地百姓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开通的,路的两旁,大片良田被征去,虽然村子里一部分人得到了一些补偿款,但同时,一部分人终因再也没有地种而离开了村子。


  某一次回家,茫然站在地头上,大致判断着自己家几块地所在位置,后来,经过仔细的辨认,发现那块曾是我家最好的地,已被一座小山一样的大石头堆占领了。当时听说,在堆起石头的那儿,政府要修一个大型的服务中心,也因此,村子里的女人们很是开心了一个阶段,都觉得,可以在一年短暂的农忙之后,在那里找一份工作,挣一些零花钱了。


  但直到今天,服务区的影子都没有见,而那个大大的石堆上,早就长满了荒草,那一块肥沃的田地,也因遭到这样的破坏,而再也没有种过好的庄稼了。


  那一块地,就像一个伤痕累累的老人,就那么荒芜着,破衣烂衫,流离又流离,一年过去,又一年过去,杂草像一些迫不及待的客人,毫不客气的出现在地里。


  这个秋天,在一场又一场秋雨的滋润下,刺蓬草气势汹汹,冰草来路不明,骆驼蓬恣意汪洋。


  杂草的茂盛,和不远处寥落的村子,形成了鲜明对比,它们就像一些野蛮的侵略者,以某一种不为人们觉察的力量和速度,悄悄地侵吞着大地,整个乡村,就在这日趋沉重的叹息中,慢慢的走向了末路。


  走在这条布满杂草的小路上,悲伤就像一条小蛇,吞噬着我的心,在这块地上,父亲和母亲,曾幸苦劳作,他们用坚韧和努力,养育了我们姐弟三人,并把我们送到了远离土地的城市里,或许,两个弟弟对这块地的记忆不是那么深刻,而我,作为大姐,小时候,曾有数年,跟着父母在这块地里劳作。


  烈日炎炎之中,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边,父母挥汗如雨,我也晒得头昏脑涨,累的真想就此倒下不再醒来,那时,我发誓要好好读书,倒不是要实现什么远大的梦想,只是想有一天,能够离开土地,做一个清闲自在的城里人。


  而多年之后,这个梦想已经实现了,但是,心却常常被一种无边无际的失落包围着,有时躺在家里柔软的沙发上,想着村子里那些散发着田野清香的麦草垛,想着那一块曾让我挥汗如雨的麦田,真想立刻回去,做个田野闲人,朝耕霞,暮收雨,再也不要回来,但又总无法确定,那样的日子,是不是真的就是我们最好的归宿。


  父母的一生,最好的岁月,都曾消耗在这块地里,每一年春天,父亲计划着要种麦子,还是要种苞谷或是洋芋。地从来没有闲过,父母也从来没有闲过,直到二零一一年,父亲把自己种在了地里,之后的一年,那一块地,也就被征用了。


  那块被征用的地,一半,堆起了一个大石堆,一半,被种上了一种新引进的梨树——黄冠梨。


  这种树易种好栽,不过几年,路两侧,就形成了一片长长的梨林带,春天的时候,梨树开出艳丽的花朵,开车走过,或是漫步地头上,总能闻到馥郁的梨花香味,蜂儿,蝶儿忙忙碌碌,飞过空旷的村子,集聚在树林里,度过一段短暂热闹的时光。


  花开的最好的时候,是临近清明的那几天。天还不是十分的热,田野里,麦苗儿刚刚长出来,又一年的青草,带着新鲜和好奇,重新开始一年的旅程,后娘花、黄花郎和猪耳朵菜,还是过去的样子,她们伸长脖子,好奇的看着这些雪一样的梨花,或有风雅诗人路过,总要停下脚步,默默吟哦两句,梨花风气正清明,只是少了那放纸鸢的孩童。


  一年之中,我比许多村子里的男人,都要更多的次回村子。清明回,谷雨回,小暑回,大暑回,白露回,寒露回,来来去去,一年就到头了,村子老了,我也老了,老的心里打起了褶子,而掰开褶子,村子似乎却又还是老样子。


  有时,我命令自己,不要再想起村子,不要再看到村子的寥落和失意,但那深藏在内心里的慌乱,却怎么也无法掩饰,也许真的有一天,我的村子,就像那块再也看不到原貌的地一样,永远也消失了,等到那时,我那无可附着的灵魂,就只有游离在他乡的荒野之上了。


  而每当这样的时候,却比过去更多的,关心起那些长起又收割的麦子,在我内心深处,期盼着,有一天清晨,打开窗子,看到风轻轻吹过麦浪,草在结它们的种子,花静静的开着,而我的孩子,正快乐的在田野里奔跑,什么都不说,一切就已经很美好了。


  就在这一年,地头上又少了许多树。村子里的土地,又面临着一场小小的革命,一些零散的田地,又要想若干年前一样,被合并平整成一大块,听说是为了便于耕作,这样,那些长在各家地头上的树,就成了这场改革中的牺牲品。


  我家老院子门前,有一棵高约百米白杨树树,那是我家的标志,无论什么时候回家,只要远远看到那棵树,就知道离家近了。


  小时候,奶奶在那棵树下,等放学回家的我们,后来,父亲等长大离家的我们,而这一次,这棵树就这么被无情的被砍掉了。


  至此,再也找不到回家的方向了。


  没有了树的村子,更是缺乏生机,连鸟儿们,也不知要飞到那里。


  走在地头上,我再也不能轻易辨认出,那条不知在梦里走了多少次的小路了,我像一只茫然的鸟儿,飞起,又落下,落下,又飞起,而最终,还是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或许,这就是村子的命运,也或许,这就是我们的命运。


  每一次路过村子,我都要深深的回望,有时,隐隐看到老院子的影子,有时,什么都看不到,但却总感到有一个强大的磁场,在某个方向,深深吸引着自己。


  或许,作为一个女人,我不因该有如此之深的恋乡情节,而作为被故乡放逐的游子,一生,心都将永远都向着故乡的方向。


  那片林地,被村民们称为经济林,顾名思义,就是能给村里的人带来经济收入的林子,但自始至终,除了每一年结一些梨子,其他的,真的什么都没有改变,而那些梨子,由于太多,或是品种不太好,又被村名们胡乱仍在墙角,或是低价送人了,但如果,有年轻人在,或许,那些梨子还真能带来一些经济收入呢,但那些年轻的人,那些背井离乡的人,他们又去了哪里呢。


  前几天读周华诚《草木光阴》,是作家写给自己家乡,写给自己父亲的纪念之作。他在书的扉页上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父母,以及每一位离开故乡的孩子”,他用近一年的时间,跟着父亲亲耕力为,记述了即将消失的乡村许多美好的事物,并提出了“父亲的水稻田”的美好规划,大力倡导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能带着孩子,常回乡看看,能参与建设一个新乡村的活动之中,能在实实在在的与大自然的相处之中,体会自然的美好和博大精深。


  这样的作家,是勇敢而有为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造了两个故乡,一个,在大地上,一个,在纸上,一个可以收获,一个可以收藏,而我,卑微如草芥,又能为故乡做一些什么呢。


  或者,就如那红红黄黄的叶子一样,固执的站在大地之上,守候这个季节里最后一份绚丽吧。(2938字)


微信图片_20181102195250.jpg (5.69 MB, 下载次数: 485)

微信图片_20181102195250.jpg
2#
发表于 2018-11-3 07:01 | 只看该作者
早上好。在外培训,先关注,回去后拜读。
3#
发表于 2018-11-3 10:44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一丝不苟,一片秋林,折射了时代的色彩。欣赏。
希望编辑一下,段间距离还可以少一行。
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10: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珺 于 2018-11-3 11:03 编辑
川媚 发表于 2018-11-3 10:44
文章一丝不苟,一片秋林,折射了时代的色彩。欣赏。
希望编辑一下,段间距离还可以少一行。

谢川媚老师评读,或许是浏览器不一样,在我的机子上看,这样一编辑,就没有行距了


微信图片_20181103110124.jpg (12.45 MB, 下载次数: 389)

微信图片_20181103110124.jpg
5#
发表于 2018-11-3 14:52 | 只看该作者
以一片树叶和相关的物象以及生活关联,书写了从自然生命到人生经历的思悟。生活内容交织着土地上的自然物象,表达出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情感,对故乡劳作亲人的深切眷顾。文字融入作者深入肌理的思考,扣人心扉。欣赏,问好。
6#
发表于 2018-11-3 15: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阳光笑靥 于 2018-11-3 22:53 编辑

文珺的文字总是这样美,读来赏心悦目。向你学习。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16:39 | 只看该作者
阳光笑靥 发表于 2018-11-3 15:35
文珺的文字总是这样美,读来赏心悦目。只是可能心情过于殷切着急的关系,有一些错别字,影响了全篇的整体美 ...

哈哈,每有新文,总是要迫不及待的发来,读而又读,总是不那么完美。谢谢亲,已经修改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16: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珺 于 2018-11-3 16:47 编辑
川媚 发表于 2018-11-3 10:44
文章一丝不苟,一片秋林,折射了时代的色彩。欣赏。
希望编辑一下,段间距离还可以少一行。

没有法子,又排了许多次,还是这个样子?
9#
发表于 2018-11-3 16:50 | 只看该作者
文珺 发表于 2018-11-3 16:46
没有法子,又排了许多次,还是这个样子?

我试了一下,也不行。只好用笨办法,试着一行行一段段地编辑排。编辑是文章的一部分,我觉得不能放弃。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16:51 | 只看该作者
川媚 发表于 2018-11-3 16:50
我试了一下,也不行。只好用笨办法,试着一行行一段段地编辑排。编辑是文章的一部分,我觉得不能放弃。

就只好这样去做了,我这面看起来已经正常,不知老师那面看到的是什么?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16:53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18-11-3 07:01
早上好。在外培训,先关注,回去后拜读。

静待刘老师百忙之中指点
12#
发表于 2018-11-4 10:42 | 只看该作者
文字清丽,淡雅,文章中的忧患意思引人深思。
13#
发表于 2018-11-7 23:46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欣赏大作!写得好!秋日的景色,古老的乡村,遥远的故乡,
以及故乡的一草一木,每次回到家乡的所见所思,以及对乡村的未来的畅想,
对明天村庄的忧虑,对今日村庄的惨状与寂寥、困顿。等等,都写得有滋有味,
情深意浓。有韵味,有忧患。赞一个!
14#
发表于 2018-11-10 23:09 | 只看该作者
多少年,多少代,乡村供养城镇的症结,一直是说不完的话题。土地流失,人口迁徙,乡村的格局逐渐枯萎凋零。但是乡村作为生命之根,一直叫人割舍不去恋家的怀想,这种矛盾复杂的情绪,让文字凸显张力。文君姐以娴熟,沉静的文笔,揭示了隐藏在秋叶之美下,无法释怀的故土之情。 叶落归根,根又在哪里?好文章总是令人深思。问好,文君姐。
15#
发表于 2018-11-25 22:20 | 只看该作者
精华作品必须大力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0 00:18 , Processed in 0.06079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