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84|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34【投稿】温超超:此情无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1-14 0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8-11-19 16:05 编辑

       我叫温超超。
       野史上对我的记载,不过寥寥数语。惠州温氏有女,闺名超超,颇有姿色。
       后人记住我的原因,也不过是因为那一段注定无果的情痴。
01
       初遇他,是在读他的词时,那是他写给他的亡妻的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我捧着书的双手微微颤抖,读他的每一个字,皆如在敲击我的心脏。我颇有些羡慕,亦或是嫉妒,那个叫王弗的女人。嫉妒她可以为他红袖添香,可以理所当然地接受苏学士所有的温柔。自那时起,我爱上了他,那个我素未谋面的已过天命之年的苏学士,带着少女柔嫩如水的柔肠,带着飞蛾扑火的决绝。
02
       初见他,是在哲宗亲政后,他收人迫害,被贬到我的家乡,惠州。
       那日,我翻找出了只有过年才穿的茜罗裙,画上最精细的眉,费力挤进迎接他的人群。他与随他一同来此的妾侍朝云骑着黑瘦的马,挎着空瘪的行囊,却不见丝毫狼狈。秋风瑟索,也卷不走你不改往日的风华。
       而我最难忘的一刻,便是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扫向我。
       其眸中不见历尽沧桑的疲惫,反倒是滚烫灼热,目光炯炯,似是被岁月饶恕的少年的目光,能蒸腾所有悲苦的泪水,亦,能融化了少女的春心。
我的心被他的眸光轻易地点燃,燃起了独属于闺中少女的渴望。此生,我非他不嫁。
03
       也许是冥冥中的天意,他的破旧“官邸”,恰在我家之西。如今想起,我也只可叹息。如千年前宋玉的东邻女子无二,那个墙头的少女与我一样的痴,然而纵使她面若娇花,宋玉的眼中亦只有他的糟糠之妻。世人皆赞宋玉重情,却无人见墙头的阴影里一位妙龄少女的相思。
       自他搬进他的家中,我便刻意日日画着最娇艳的妆,在他家门前嬉戏,偶尔也会在他家揭不开锅时,送去我家的米,虽然他从未接受过。
而苏学士眼中,只有他白发苍颜的朝云。他们与我之间,似乎有铜墙铁壁一般。他们那么淡然而坚定地相守,他为她吟诗作赋,为她寻医求药,她为他温茶煮酒,与他携手白头。而我的冰肌玉骨,我的耀如春华,从未在他的眼眸中,刻下哪怕分毫的印记。
       后来,他的朝云久病不治,终是仙逝。他的眼中,染上了令我感到陌生的凄绝。那个令我陌生的苏学士,竟会在暮雨恼人的下午, 独坐于六如亭中,弹着唯她一人懂的古调,眸光黯淡。而我,那时的我正躲在亭后,怀中抱着为他细细编制的蓑衣,冰冷的泪水无声地滚落。而我却终是不敢,也不愿破坏他的哀愁,破坏他的孤独。
       “学士啊,你可知,你不只有朝云啊,你还有超超啊。”我无声呜咽,似乎连心也被这雨浇凉了。
04
       然而女子一旦沾染上情字,便是一生也挣脱不出。纵使我明知,他的心已随他的妻妾入土,也已然如疯如痴地迷恋着他。
       那日,我如往常一般,偷偷趴在他的木窗外,听他用夹着蜀音的苍老声音读书,看他挥毫作诗。烛光微荡,印在他沟壑纵横的面容上。约莫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罢,他并不俊秀的面容,在我眼中,却仍是貌似潘安。又或者,我只是爱他的学识,与灵魂而已,面容,年龄,只是世人眼中爱情的枷锁。
       许是看得痴了,我连他抬头发现了我,也未曾察觉。他微微一愣,眼中似是惊诧,带着刚从书页间醒转的恍惚与朦胧。我慌然逃离,有些不知所措地拎起裙子跑了。我的心跳得厉害,面上亦是滚烫。而我却暗骂自己不勇敢,不敢像春娘一般,勇敢站在他的面前,毫无顾虑地嫁给他,哪怕到头来只换来触槐而死后的一句“公甚惜之”。
       而我却终究是怕羞。自他发现我的情意之后,我便只敢远远躲着,远远地张望,如此,也甚觉满足。
       直到,那天。
05
       朝廷传来皇帝的旨意,令他再度南贬。
       他要离开的消息,刺得我鲜血淋漓。
       我再也不顾乡邻惊异戏谑的目光,冲到他面前拜倒,“求学士带走小女子温氏。”
       我贪恋他笔墨间的温度,贪恋每日见到他时心下的惊艳与激动。如飞蛾贪恋火的炽热,他,亦是一个宋朝女子十余岁的生命中唯一的一束光。
       他沉吟良久,终只是叹息一声,弯腰扶起满面泪水的我。
       “老夫已老,早已不复当年风流。”
       “老夫岂可误了小姐,不如将她,说与王郎。”
       我再也支撑不住,狼狈地瘫坐在地上,心中的最后一分希望轰然崩塌。
       苏轼啊,我暗恋你如此之久,你终是不懂我的心。跟着你,哪怕只是能永远蹲在阴影里偷偷看着你,亦足我慰藉平生。
       当真是,我恨君生早啊!
       初遇你时,我正值二八年华,而王弗嫁与你时,恰也是十六啊!
       只恨啊,我遇到的,不是年少风流的你,亦不是中年落魄的你,而是心如已灰之木时的晚年的你。只恨我遇到的你,已无力,
再消受一段花事啊。
06
       王郎上门提亲之后,我便是郁结于心,终日缠绵病榻,最后,含着最后一滴相思泪消逝,化作香魂一缕。
       你道我是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哪知,
       只是我拼命想抓住的那段枝,弃了我啊!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11-14 09:26 | 只看该作者
欢迎老师参加征文活动,文末需要添加版权。请参照他人的正规格式。谢谢😜
3#
发表于 2018-11-14 09:34 | 只看该作者
看此文行文流水,念超超痴恋成疾,赏苏轼的重情重义,却失望了超超的一片芳心。荡气愁肠,也跟着惋惜一把。
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5 00:00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8-11-14 09:26
欢迎老师参加征文活动,文末需要添加版权。请参照他人的正规格式。谢谢😜

谢谢您,已添加,请问是否符合要求?
5#
发表于 2018-11-15 11:04 | 只看该作者
一抹哀婉惆怅……

欣赏了。祝好。
6#
发表于 2018-11-15 21:15 | 只看该作者
这稿应该算是古风文了,通过一位痴情女展示了一段无望恋,只可怜苏轼不是秦观,不识浪漫,不知风情。文稿不错,但个别词句还需精雕细琢,譬如那句“而苏学士眼中,只有他白发苍颜的朝云”在上下文的衔接中是不是显得突兀了呢?文风不错,支持一下。
7#
发表于 2018-11-16 11:50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8-11-15 21:15
这稿应该算是古风文了,通过一位痴情女展示了一段无望恋,只可怜苏轼不是秦观,不识浪漫,不知风情。文稿不 ...

木版读文点评是极为细致的,辛苦了。
8#
发表于 2018-11-20 23:20 | 只看该作者
以00后的文才,追千年前的星,跨越时空的,是中华无比绚烂的文化!
9#
发表于 2018-11-20 23:53 | 只看该作者
文笔流畅才思敏捷,才女呀
10#
发表于 2018-11-20 23:56 | 只看该作者
痴心爱恋,终究化为一抔黄土。看了让人伤心,写的文采很好。苏大学士也是难免要负上一身情债呀。为此文点赞。
11#
发表于 2018-11-21 00:12 | 只看该作者
本文作者竟然未满15岁!赞叹!
12#
发表于 2018-11-21 10:41 | 只看该作者
为未满十五岁才女有如此文笔点赞!
13#
发表于 2018-11-21 11:59 | 只看该作者
同上,为文笔,为才情,为才女点赞!
14#
发表于 2018-11-22 09: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楠 于 2018-11-22 09:30 编辑

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
此篇文风可赞,描写出了一个少女对一代文豪大师的倾慕之情和独相思的心理感受,柔绵而凄凉。
只是一点该文太受于“只是描写一段相思情感”的局限,似乎只想说明“此情无解”的无疾而终。
作为情感小说,选取一二个典型的代表故事就能说明问题,少女钟情于文人诗词,继而生爱,就必须有自我不服输的资本,也就是说必须有自我文采的烘托氛围……比如苏轼被贬惠州时写的第一首梅花诗,还有他的《惠州一绝》,还有惠州的丰湖,因苏轼而成西湖……
缺少一定的背景故事,只是以小家碧玉多情少女的怀春心理来描写,这才造成了最后的”表白“不仅突兀,而且更缺少”缘由“,这也无法正常衬托出一代文豪的情感心理路程。
问好作者,能够充实下最好!

点评

一楠老师点评让我有茅塞顿开之感,有时在写一篇小说时,好像也会有如此表达习惯。主人公与另一个主人公没有在故事里做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发表于 2018-11-22 09:51
15#
发表于 2018-11-22 11: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艾桃版主!
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应该把这种单相思,由纯情似的理想化上升到多层面的生活化,才能与一代文学大师的情感心理“一较高下”!

点评

有人透露作者芳龄15岁,这岂不是前途不可限量呀!  发表于 2018-11-23 19:3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19 18:41 , Processed in 0.05710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