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34|回复: 26

[原创] 辟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1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柳藏 于 2019-2-13 09:52 编辑

  “辟岭辟岭,到底是哪个辟?”
  
  “辟邪的辟!”
  
  辟字一针见血,将山的特点描述到位,迅速便记住了。后来,人们为了好听,改成了白岭,听是好听,意思却大为谬误了。
  
  许多上四乡人与辟岭的最初交集是赴东留墟。东留位于福建、江西两省交界,墟天是农民的盛大聚会。对于70、80后而言,辟岭是上中学念书的驿站,东留中学是全乡唯一的中学(大阳也曾办中学)。上四乡的中学生永远不会磨灭过辟岭的那些记忆。
  
  东留中学大部分是寄宿生,即在学校住宿,周日上学,带上米、菜和换洗衣服,扛在肩上,挎在身后,或者顶在头上,沿着公路步行。平路好走,辟岭难过。辟岭石阶由不规则的石块砌成,蜿蜒漫长,从山脚下缓缓的伸向岽顶,负重上行的人一步一顿,汗流浃背。大多数的人到达辟岭山顶,已是两腿发软,热汗津津,需要稍事休息。岽顶几块磐石,被屁股磨得发亮。几十米外的缓坡处,凉亭也可以歇脚。亭子只有单面墙,漆着一块黑色告示栏,除了森林防火的标语,偶尔张贴官方或民间的防盗抢警示。告示栏上方有两三排朱笔小字,繁体居多,文言文体,我们平常并不留意。后来,某天中午,我路过辟岭,蝉闹令山静,闲情有余,便站高了,仔细辨认那几行小字,发现别有洞天,竟然是一篇讨伐檄文。说是某村某女子,在福广交界处的饭店从事卖淫生意,鲜廉寡耻,人人得以唾弃。撰文者以工笔小楷,朱漆撰写,按字体大小、空间布白,这墙上原本应该是洋洋千言。估计是被唾骂之人的家属或亲戚,觉得丢脸,把够得着的地方的字擦掉了。剩下的几行,虽然不引人注目,却长久留存,意味深长。
  
  当时年少,听说女子卖淫可谓是“六经开生面”,文中的朝天莲、夜舒荷之类的隐喻,尚不解其意。但一方面,情智初长,又懵懵懂懂似乎意会了那么一些。她为什么去卖淫?怎么卖淫?如何被人发现的?这书写者又是谁?为什么要写在这里?这女子还在那里吗?擦掉的内容是什么?每次经过茶亭,我都会有不同的想法。那简单的三排繁体字,有风月,有世故,有纷争,充斥着人生百态,更有扑朔迷离的俗世深渊。初时觉得那女子伤风败俗,人人得以唾之,为其家族感到羞耻。随着年岁既长,阅世愈深,看法在不停的变化。某年春分返乡祭祖,车过辟岭,忆起茶亭,念及当年卖淫的女子,忍不住推测,卖淫的女子或是生活所迫吧,茶亭那篇檄文更似落井下石,必然会让她受到更大的创伤,生存更加艰难,甚至会把她逼上绝路。倘若她还在人世,如今已是暮暮垂老的老妪了吧——现实的茶亭早已烟消云散,我心中的茶亭却更加坚挺、高宽,充满了悲悯。
  
  辟岭除了山势险峻,另一个特征是杉树多。据说,这些杉树都是一个老师种的,只因为他随手丢了一个烟头,引发山火,公社罚他重新种植。他自带干粮,吃住在辟岭,整整种了三年。这位老师个头矮,眼袋重,眼睛周围一圈圈绉褶,像是放着铜钱,拥有一个硕大的将军肚,手短脚短,走起路来活似一枚画了五官的鸡蛋。他教初中语文,据说还是名牌大学毕业生。他讲解《老山界》:“同学们,老山界有多高?高得连雕子(鸟)都飞不过去!”学生大笑,他也笑,继续解释,“就是高到那个雕子啊,雕子都飞不过去!”人们说,由于脂肪太厚,他每年还要去“刮膏”。他的笨拙形象和在荒山上种了三年树的艰辛,实在难以联在一起。人怎么会那么胖?这是我当年经常思考的问题。每次路过辟岭,看见那些森然的杉木们,心里条件反射,远处便虚幻的出现一个矮短的身影,在山林中一起一躬的劳作。
  
  过辟岭的另一种途径是沿着马路通行,沿山脚绕了一个大弯,路程自然要远得多。舍近求远,无非是有了更便捷的交通工具,比如自行车、拖拉机、货车,以机器动力节省人力。八十年代交通不发达。车辆稀少,上四乡偶尔出现一辆绿色吉普车,十有八九是公安人员来抓犯事的人。除此之外,交通工具主要是拖拉机。上四乡的拖拉机不超过5辆。普通手扶拖拉机像一只土狗(蝼蛄),方形车头上有大小两个飞轮,用皮带连着,歪嘴烟管,弓形手扶把,下方安置刹车和离合器,踩脚是一块梯形铁板,铁板底下是连接后面拖斗的大轴。拖斗载人载货能力惊人,人们可以像苍耳子一样粘满整辆拖拉机。另一种是大型拖拉机,和旧版五元人民币上的图案相仿,有封闭式驾驶室,圆型方向盘,机身高大,烟管长,是个大“7”字。
  
  辟岭早期的马路是原始土路,长年雨水冲刷,路上泥石沟壑纵横。一条坡度极大的长坡,两边的尽头都是直角转弯,考量驾驶者的技能。拖拉机喷着浓烟,咆哮的颠上了坡顶,开始下坡。几乎所有的拖拉机驾驶员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为了节省燃油,下坡一律熄火,挂空档下溜,为了溜出更长的距离,尽量不踩刹车,让拖拉机随着坡度的下降,尽情冲刺。路两侧的杉树林便像不怀好意的观众。那是一个可怕的历程,相当于坐过山车,唯一的安全用具就是你的双手,紧紧抓住能稳定身体的一切东西。我曾在一篇文字中这样描述:“东留墟是拖拉机最忙碌的时候。赶集的人得早早在拖拉机手门口等,后斗装完松香桶或者猪笼后,拖拉机司机才挥手示意人们上车。拖斗马上变出几十只手,把男女老少拉了上去,哪管松香沾手,也不怕猪笼里猪崽会拉屎尿,挤得满满登登。上了车的,一脸幸福,没上车的,只得望车兴叹。拖拉机驾驶座多属敞开框架,两侧还可以站人,一般是和司机相熟的青年,他们不急着上车。司机丢了烟头,拎着之字形摇把,插入柴油机启动孔,仰天沉臀,发力狠摇,柴油机“突突突”的冒出黑烟来,车子便有了持续的抖动,让乘客也兴奋起来。司机锁好摇把,端坐驾驶座,开始慢速行驶,三五个青年这才潇洒的跨上来,单手握背靠铁杆,与司机谈笑风生,衣袂迎风翻飞,保镖般凛冽。到了辟岭长坡,司机往往会停下来尿一泡,吆喝道‘放空档啦放空挡啦不敢坐的下来’,下来就意味着接下去的路程只能步行了。人是从众的动物。拖拉机熄了火,开始慢慢下滑,颠簸的路面把刹车铁板震得咣咣惊响。长坡之下必有拐弯,那也是拖拉机速度最快的时候,路旁景物急疾后逝,司机拧着身子,努力操控车头,车轴轧轧作响,速度越来越快,搭车的人两耳生风,随离心力的拉扯惊慌尖叫,眼见路旁的树木不断扑面撞来,心吊到嗓子眼了,呼的一阵,风一样,拖拉机过渡到平坦处,渐渐停下来,司机再度摇转柴油机……”
  
  辟岭长坡曾发生不少拖拉机的交通事故,但是很少造成人员死亡事件。外出方向长坡尽头是水田,成为冲出路面的车辆的缓冲地带。往上四乡这一侧,则直接面对百米高的悬崖,下面是河流,司机们往往宁可撞击山壁,也不愿意让车冲出悬崖。有一次,一辆吉普车冲出路面,坠落下去,掉在河里,车上的人仅仅受了轻伤,堪称神灵护佑。河流周围是大片田塬,只有窄小的田塍,没有供车辆行驶的道路。因此,失事的吉普车困在河中达半个多月,静静的停在河中央,像一个墨绿的火柴盒,成为景观。
  
  外出方向长坡发生过一起重大车祸,一辆满载木材的大货车翻了。整辆车倒在侧旁的水田里,车顶坐着搭便车的母子俩,母亲在罹难之前将年幼的孩子抛了出去,自己却被沉重的木头深深的压在水田底下。那真是一个惨烈的事件,即便距离学校几公里远,学生们仍然利用午休时间跑到现场围观。水田一片狼藉,禾苗七歪八倒,粗大的筒木散落在泥泞中。卡车被扶正了,停在水田中间。一个巨大的混浊的水坑,让人无法不想象打捞的情形。罹难者就近掩埋,几个披麻戴孝的男人蹲在路坎上烧纸,新鲜的黄土堆上摆放着花圈,像是死者幽怨的凝望人间。近距离观看死亡现场,感受一个熟悉的地方发生巨变,是一种奇特的感受。命运无常笼罩在每一个人的上空,除了喟叹,还有更多的感觉充斥心头,像刀锋一样冰凉,像黑夜一样冷峻。辟岭仿佛是生死场,给人警醒,启迪。
  
  于陌生的朋友而言,辟岭只是一个枯燥的字眼,无论我如何描述,凭借文字的渲染,恐怕只能感受一二,或者更少。即便有机会到达辟岭,大多也是乘车路过,汽车油门一加,几个轻巧的拐弯,上坡下坡,便迅速驶离了辟岭。的确,随着时代的演变,辟岭被工程炸药爆破,隘口降低、拉平,茶亭不见了,山道灰飞烟灭。如今剩下的,只是一个凹字形的山头,平展的水泥混凝土道路弧跨其上。
  
  与朋友闲聊,谈及求学路和成长的点点滴滴,发现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成长过程中,总是有某个特殊的地点,像是关隘、据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通过,成为凝结在生命中的重要地理位置。它们像上四乡人的辟岭一样,屹立在人生第一个路口,见证最初的成长。少年们从它们身上跨过,一次次的翻越,一次次的蜕变,积蓄见识与胆气,迈向更远的地方。同样,在每个人往后的历程中,有了更宽广的地域,也一样会出现属于每个人的特殊地点,是不同层次的人生分水岭。古时的东留人出远门,石径岭是一个重要的必经之地。到了我们的时代,则更换为险峻的石燎阁。通过此地,县城便近在咫尺,而熟悉的乡镇则抛在了身后。再往城市走:白砂岽,板寮岭……长城,蓝色星球……人越走越远,精神的地标便不断增加,可以在生命中画出一条长长的连接点。
  
  精神地标具有特定的代表含义,是成长也是能力的象征。一个人能走多远,能探索多大的世界,便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所达到的能力。当然,也不排除在小的世界里,往微观做出极致发展的人,但那毕竟是少数。
  
  离家的路是旅人的精神脐带,随着游子的身影,不断拓展。辟岭是上四乡游子离开家乡温暖子宫的最初出口。过辟岭,意味着失去了母体的依靠和庇护,翻过去,便开始独立,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真切的体昧人世间的一切。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2-11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柳藏文友!欣赏大作!这沙发,让不让坐啊?
发表于 2019-2-12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先关注,随后来读。
发表于 2019-2-12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写不寻常的生活经历,既是对心智的不断开悟,也是对“三观”的考验。柳藏的文字修为很得天赋,叙述疾徐有度,取舍常在诙谐之间,我喜欢!
发表于 2019-2-12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辟岭,是人世的地理与精神的双重历史。作者深入辟岭之地所关联的物象与人事,开凿出一个地理位置所蕴含人世内容以及所拥有的世间真味及其精神意义。文字精到,指涉深入肌理。欣赏,问好。
发表于 2019-2-12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
发表于 2019-2-12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您的笔下,“辟岭”这个地域的特质逐一呈现。读来,给人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发表于 2019-2-12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家的路是旅人的精神脐带,随着游子的身影,不断拓展。辟岭是上四乡游子离开家乡温暖子宫的最初出口。过辟岭,意味着失去了母体的依靠和庇护,翻过去,便开始独立,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真切的体昧人世间的一切。

引伸得很好,深刻,贴切。然而,关于那个精神地理的记忆,仍然是鲜活地活着,拷问着远行的人们。欣赏。
发表于 2019-2-12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美文,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19-2-13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MLMC 发表于 2019-2-11 22:20
问好,柳藏文友!欣赏大作!这沙发,让不让坐啊?

谢谢满仓老师,沙发软吧

点评

沙发倒是挺好!怎么,柳藏家里,从来都不给客人酒和茶喝吗?哈哈。  发表于 2019-2-13 11:59
 楼主| 发表于 2019-2-13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兴文 发表于 2019-2-12 14:41
书写不寻常的生活经历,既是对心智的不断开悟,也是对“三观”的考验。柳藏的文字修为很得天赋,叙述疾徐有 ...

谢谢兴文兄夸赞。
兄之文章有侠气、正气和臆气,阅读之时常令我深思。
文字交流,也望指点不足为盼!
 楼主| 发表于 2019-2-13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子 发表于 2019-2-12 15:24
辟岭,是人世的地理与精神的双重历史。作者深入辟岭之地所关联的物象与人事,开凿出一个地理位置所蕴含人 ...

谢谢房版精评。你的主题贴已达一千多,让我想起一位春夜的老版主。斯人已随风矣!
 楼主| 发表于 2019-2-13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彦林 发表于 2019-2-12 15:46
在您的笔下,“辟岭”这个地域的特质逐一呈现。读来,给人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谢谢彦林兄阅评,话说你这头像着实有些迷人眼!
 楼主| 发表于 2019-2-13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媚 发表于 2019-2-12 18:14
离家的路是旅人的精神脐带,随着游子的身影,不断拓展。辟岭是上四乡游子离开家乡温暖子宫的最初出口。过辟 ...

谢谢川版阅评。地域是躯体的版图,血液是生命的河流。
 楼主| 发表于 2019-2-13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匡建华 发表于 2019-2-12 19:37
欣赏老师美文,问好!

问好建华老师,祝新春笔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18 17:59 , Processed in 0.06574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