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5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鼓里传声有甚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7-25 2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小刚 于 2019-7-25 21:44 编辑

鼓里传声有甚难
                                                                                                             -------走进非遗刘槐手工制鼓


     提到鼓人们会想到鼓乐齐鸣 、晨钟暮鼓、重整旗鼓、尧鼓舜木等一大串带鼓的成语,今天我就带你走进鼓的世界,让你鼓起勇气大张旗鼓的和鼓来一次摇吻鼓舌,相信你会鼓唇摇舌欢欣鼓舞的。


     孩提时就听大人们在锣鼓秧歌停歇之余,提起刘槐的鼓是如何的音正韵纯铿锵有力,当时不甚解义,直到认识了柳东廷柳万军两位柳氏大鼓的传人,才走进了鼓的世界,才明白“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的境界”。大概五年前认识了刘槐的刘志春大哥,初次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尽的天,完全没有初次相识的生疏感,反而像久别老友望穿的重逢,抑或是两个患难的兄弟刚刚从荒漠相携走出,满是发自内心的欣悦,此刻搬出相见恨晚再恰当不过。



        当知道志春哥是来自柳氏制鼓故里刘槐时,便有了一种想不被鼓蒙住的冲动,越是后来这种愿望越是强烈,琐事缠身终不得行,有种不了不快的感觉。一个寒风凛冽的下午驱车直奔鼓声而去,车子在平坦的乡间公路绝尘急奔,手机里不时传出甜美的导航提示音,我知道我离魂牵梦绕的地方越来越近了,车子连续转了几个弯一个古朴幽静而又整齐现代的村子出现在我面前,两条笔直的柏油路贯穿全村,公路两侧红砖起脊的大瓦房整齐划一的屹立两旁,镶满瓷砖的大门敞开着,大有刘槐欢迎你意味。我在村里唯一的一所老宅后面停了下来,全部的目光都被眼前的青砖吸引过去。由于两年来我正在搜集整理宁津的老建筑,所以能打动我的一个是文学,另一个就是宁津的老民居了.这所民居是四间坐北朝南砖包坯房,院子很小蓝砖砌的门楼紧挨着房檐,小门楼已是满目疮痍似乎一阵大风袭来就要轰然坍塌,两扇退了色木门被一根长满铁锈的门栓紧紧地连在一起,就像人的两条腿,也就是两扇吧!假如没有了另一半的支扶,想必也是岌岌可危了。



        踏入柳万军师傅的院子,满院的半成品鼓夺去我全部的目光,一个个初具雏形的鼓像顽皮的孩子将本来不大院子搞得几无立脚之地。老两口见我急忙放下手中活计,又是沏茶又是倒水,将乡间的纯朴展现的淋淋尽致,我倒觉得不好意思起来。几经交谈柳氏制鼓艺术的流程逐渐清晰起来,首先是选料,春夏两季是淡季,此时买鼓的不多,他们就用这段时间走街串巷去收当地桑木和樗树(臭椿),虽然樗树在鲁北地区广有种植,但也就是散户而已,没有大面积种植樗树的,即使遇到樗树,也不是什么样的都能用,树龄太小不行,有虫蛀的不要,腐朽的也不要,这样算下来,可以利用的是少之又少。我问,换其他木材不行吗?蒙上牛皮谁也看不出来了,那不行,打死也不行,我们村的制鼓从汉朝前就开始了,一千多年中不知传了多少辈才到我手里不能毁在我手里啊!显然柳师傅很激动。其实现在的河南鼓和河北鼓都已找其他的木料代替,而且都是机械化生产,他们产量高,价格低而且外观漂亮,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唯一的缺点是不如手工的鼓声正和耐用。是啊,现在能有多少懂鼓的?相对木料而言,鼓皮取材相对容易,鲁西黄牛在鲁北有广泛的饲养量,其肉质鲜嫩脂肪均匀是牛肉中的上品,其皮纹质细腻富有弹性,更是制鼓的最佳之选,有了这两种本地特有的材料,加上柳氏独特的制鼓手艺,才是刘槐鼓威名的关键。



       制鼓的各种材料备齐后,制鼓正式开始。首先是“漫鼓”,将事先裁成弧形,且经过烘烤处理的优质樗木放到一个鼓模里,弧向外,凹向里依次摆开中间用胶粘牢,最后找一块尺寸合适的木料将最后的空隙填满对齐,漫鼓完成。其实古代的鼓并不是这样的,当时原始人类,为了报警或传输信号,先是敲击石块,大约4000年前中国的兰州已经出现了陶鼓,当时的宁津还是蚩尤部落,当地居民就学会烧陶制鬲,相对陶鬲,陶鼓反而更简单,想必当时的宁津陶鼓是极其普遍的,由于陶鼓不好保存,加之宁津一代战争频繁,黄河泛滥,没有发现陶鼓也在情理之中。再后来人们发现用树心腐朽的树干蒙上兽皮用草革敲之,声音浑厚且不易破碎,逐渐替代陶鼓。又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改进就是现在人们看到的鼓了。第二天将粘接好鼓身取出放到一个平台上,然后锛凿斧锯刨齐上场进行修边、整平、打磨,完毕一个没有底的‘“木桶”便呈现在我面前。听见我称之为“木桶”,老两口笑了起来,封上底可不就是一木桶而且是纯手工打造的。



       大家听过熊胆,蛇胆,猪胆,但是“ 鼓胆”听说过吗?不错,鼓也是有胆的,两米长的12号锌丝在柳师傅手中像一条弱弱的小蛇在蜿蜒跳跃着,稍不留神一只弹簧似的鼓胆便呈现在以前。真是“凝眸处云遮雾绕,说话间斗转星移。”装完鼓胆,还要根据鼓的大小和客户要求装上拉手铁环,一为装饰,二则方便鼓者的驾驭,尤其是一米以上的的大鼓装拉手铁环更尤为重要。



       装完鼓胆,紧接着就是蒙鼓了。一张张牛皮依次放入沸水中,翻几个个捞出滤水、拔毛、去腐肉,晾干后就可以蒙鼓了。找一张合适牛皮放于一个自制的鼓架之上,牛皮边沿打上一十二个孔洞,鼓架由三横三竖六根圆木构成,以此对应上面的十二个洞,这样就形成了东南西北四方各三根木柱,每根木柱挂两根铁链和花兰螺丝连接孔洞。巧合得的是,上面象征着12天干,下面象征着24地支,上面鼓是圆的,下面的鼓架却是方的这也和古代流传天圆地方的认知符合,是有意?是巧合?就不得而知了。将十二根花兰逐步拉紧,牛皮被拉扯的紧绷起来,这是不是‘扯皮’’的由来呢?



       蒙鼓完毕,就到了踩鼓环节。一名“舞者”踏着节拍跳上鼓芯,一个漂亮的亮相,惊艳满屋,在这里不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而是鼓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舞者立于舞台之上,加上鼓架高的近乎两米,在上面鼓舞有种居庙堂之高的感觉,除了兴奋还有点害怕,时刻注意脚下的方寸,既要踩匀踩实还要保证自己的脚不出舞台,不然鼓舞变成砸鼓了。鼓舞告一段落,舞者下台取而代之的是类似掌声的钉鼓声,一颗颗大帽钉被娴熟的钉入鼓中,不多时大帽钉沿着鼓面下方已是连珠似的一圈,有的还要根据客户需要钉出花来呢?除去多余的牛皮一个鼓就呈现在眼前。他如一轮满月零落人间,又如一个即将出阁的处子是那样的欲走还留含情脉脉,仿佛一转身将是另一个世界。


       说起栁槐起源,可谓源远流长,早在秦汉时期栁槐就有先民居住。当时此地生长着大量的柳树和槐树,和北边的j棘棵王村,南面的野猪李【野竹李】都是绿叶遮目树木成林,一片片高高的乔木参天和矮矮棘荆丛生,天空鹰、燕、鸟、雀鸣叫飞翔,地上鼠、獾、狼、猪横行,在当时绝对称得上荒芜,而今天看来却成了人们向往的原始森林和天然氧吧,如果先民得知现代人的这种态度不知道作何感想。在以后的生活狩猎中逐步使用起了鼓。据说栁槐制鼓是由本村的一个先民柳氏长期在远处某地主家做长工,地主家有一个做鼓的作坊,由于吃苦耐劳又善于钻研,将制鼓工艺进行了改进,从他手里做出来的鼓总是供不应求,名噪一时,后来地主家族没落,柳氏带着制鼓的手艺回到栁槐村,为柳氏制鼓的发展起到了开天辟地的作用。



        关于栁槐制鼓还有一个传说,元明交替时期,有一次一支几百人的明军被几千元军围困在栁槐村北的一大片树林中,元军围的水泄不通,明军坚守不出,树林中有条小河溪水潺潺饮水无忧,可几天后明军食物所剩无几,元军又没有退兵的意思,由于交通受阻援军并没有向这边靠拢,这可愁坏了将军。没办法只能派人出去求援,出去求援的士兵躲过了巡逻的元军,却遭到狼群的袭击,幸好被栁槐村民所救,遍体鳞伤的士兵不顾生命要去报信求援,柳氏族人深受感动,想出一计,即可退兵,又可做到避免伤亡。第二天夜里,村民将24个大鼓偷偷运往东西位于元军外围四五里的地方,然后在本村架起12面打鼓,午夜时分,一声呼啸过后,元军四周响起了震耳的战鼓声,以为明军援军到了,连忙向北方逃去。第二天村民和明军看到元军急于逃命将粮草,帐篷都遗弃在驻地,更有个有意思的是,就连元军使用的军鼓,也是出自栁槐村!



         和刘东廷谈起做鼓的辉煌时,2008年他和老父亲、家属三人历时一个月做出了第一大鼓------柳氏鼓王,此鼓高2.5米,直径3米,是由一张完整的牛皮制成,当时踩鼓就用了五人,五个人在一个大鼓上翩翩起舞想来就令人神往。据说此鼓王直接运往北京,作为某大型活动的开场之用,说到这柳东廷漏出自豪之色。



           就是这样一相传承了几百年的艺术也是前途渺茫后继无人,现在四家鼓作坊师傅都是六旬上下,唯有柳东廷年轻点,也是近五十的人了,年轻人都不想在农村发展,以至于农村都已是空城,正如风子所写的那样“农村已死我站在山岗为故乡招魂”。我担心栁槐的制鼓像宁津的红炉砖窑那样,一阵环保风吹过已是满地鸡毛百业荒废。栁槐制鼓的明天在哪里?我似乎听到村口大树上蝉在提谁回答···········

      

      

山东省宁津县西环一路    小刚五金机电   张庆刚    13969280052





2#
发表于 2019-7-27 04:23 | 只看该作者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槐手工制鼓”树碑立传,值得为你鼓掌叫好!
3#
 楼主| 发表于 2019-7-27 08:44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9-7-27 04:23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槐手工制鼓”树碑立传,值得为你鼓掌叫好!

谢谢高老师认可,问候
4#
 楼主| 发表于 2019-7-27 09:45 | 只看该作者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许多老建筑,老手艺,老传统,都被遗忘和破坏了,在不关注保护,后代的孩子们将不知其有!!
5#
发表于 2019-8-3 03:04 | 只看该作者
张小刚 发表于 2019-7-27 09:45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许多老建筑,老手艺,老传统,都被遗忘和破坏了,在不关注保护,后代的孩子们将不知 ...

文人是社会的良心,因此才会有忧患意识。
6#
发表于 2019-8-29 14:22 | 只看该作者
文化的传承现状很尴尬,要不无人继承自生自灭,要不就传承走样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19-9-30 11:01 | 只看该作者
礼县雏燕 发表于 2019-8-29 14:22
文化的传承现状很尴尬,要不无人继承自生自灭,要不就传承走样了!

谢谢老师,事实的确如此,让人心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0 10:25 , Processed in 0.05176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