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0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深藏诗词书籍中的蟋蟀之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2-22 1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24-4-8 04:17 编辑

                                 深藏诗词书籍中的蟋蟀之八      高迎春


        蟋蟀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昆虫之一,在中国自然也是。据记者报道,多年前贵州某地一处民房边,出现过一个奇观,几十万只蟋蟀突然集群出现,叫声震天,那场面可谓蔚为壮观!至于蟋蟀为什么突然聚集,至今也还是个谜。蟋蟀,似乎特别与中国人有缘,许多文人纷纷将它写入诗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蟋蟀文化。我在书海中漫游,不断有新的发现。


        三国时期的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为“竹林七贤”成员之一。因生于魏晋交替之际,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日益激化,阮籍不满曹魏政权的腐朽,憎恶司马懿集团的专横暴虐,镇压异己,而他自己也是屡次遭受政治迫害和威胁,几乎丢掉了性命。史传记载他“率意独驾,不由路径,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可见他的内心是何等痛苦。他有济世之志,但在如此险恶的社会环境中,却只能不问政事,整日以纵酒谈玄为乐,借以避开战乱与祸端。他好学博览,蔑视礼教,向往自然,旷达而不拘礼俗,诗文见长,与嵇康齐名。《咏怀》是阮籍的诗歌集,其中有五言诗,八十二首;四言诗十二首。以组诗的形式抒怀,阮籍可谓是第一人。之后,陶渊明作《饮酒》二十首;庾信作《咏怀》三十七首;陈子昂作《感遇》三十八首;李白作《古风》五十九首,都是受了阮籍的影响,继承其思绪发展而来。在《咏怀》的总题下,阮籍不拘泥于抒发感慨,吟唱失意,而专注赞扬人生道路的选择,因而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都有阮籍自己的独到之处。在《咏怀》系列诗篇中,阮籍两次写到蟋蟀。其一:“开秋兆凉气,蟋蟀鸣窗帷。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诗中的蟋蟀,是物候的象征。秋天凉风频吹,蟋蟀畏寒,渐渐移到房屋的窗台下。阮籍听到蟋蟀哀鸣,不由引发了他内心的悲凉。可是,有许多话不能说,有许多话不能与人倾诉。他只好独自一人,在秋风中驾车,在月光下远行。直到早晨的雄鸡高唱,才架着马车回转而归。其二:“蟋蟀吟户牍,蟪蛄鸣荆棘。蜉蝣玩三朝,采采修羽翼。衣裳为谁施,俛仰自收拭。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大意是:蟋蟀在窗户边吟唱,寒蝉在酸枣树上鸣叫,蜉蝣在水面,只有三个早晨的寿命。这些秋虫都是生命短暂,甚至无瑕修理自己的羽翼。在好看的衣裳,不是为别人而穿,而是为了交配,或振翅或收拢。秋虫的生命虽然一秋,但它们仍然在各自努力,闪耀光彩。阮籍或许,就是在秋虫身上,汲取到了生活的动力。


        唐代的姚合,在元和十一年(816年)高中进士,从此进入仕途。最初在武功县任主薄,后来担任荆州,杭州刺史,官终秘书少监。姚合在武功县任主薄时,职位卑微,对于高中进士,年轻气盛的姚合来说,当然不会称心如意。他曾经写了《武功县 ·中作三十首》,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无奈。他在诗中说:“一朝看除目,终年损道心”。所谓除目,就是朝廷每年公布的官吏升迁的文告。为什么看了文告会一年心中不平,就是因为自己年年得不到升迁,悲凉的心境可想而知。所以诗句中,才有“作吏荒城里,穷愁欲不胜”的哀叹;才有“诗标八病外,心落百忧中。拜别登朝客,归依练药翁。不知还往内,谁与此心同”的落寞与孤寂。因此姚合就只能以道书山僧来麻醉自己,以求得心境的平衡。他的诗中,也明显带有佛道色彩,散发出隐隐的牢狱之愁。县小官微,又长期在此逗留,不就如坐牢一般吗?他只能写写身边的小景,写写身边的琐事,故而姚合的诗,尽管新巧,却往往落于纤细琐碎,显得境界狭窄了。尽管姚合的诗缺乏陶潜诗的宽远与恬静,而他却因诗中所呈现出微漠而近乎冷淡的失望,而开发了一种诗的新格局。正因为《武功县中作三十首》,是姚合诗歌的代表作,故而世人称他为姚武功。姚合曾写过一首《郡中冬夜闻蛩》,将蟋蟀写入自己的诗中:“秋蛩声尚在,切切起苍苔。久是忘情者,今还有事来。微霜风稍静,圆月雾初开。此思谁能遣,应须执酒杯。”这首诗写的比较直白,深秋时刻,蟋蟀的叫声尚在,而屋前台阶下的苔藓,却已经衰老了。心中孤寂悲凉,早已失去了激情,却偏偏琐事不断。寒冷的夜晚,起了霜雾。面对一轮孤月,只有喝酒,才能排解自己心中的忧愁。而这首诗,也彰显了姚合的闲情野趣、浅切清幽的风格。


        戎昱,荆南人(今湖北江陵),登进士第,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曾与颜真卿结识并成为好友,大历三年(768年),杜甫到荆州时,也与戎昱结为好友。建中三年居长安,任侍御史 ,建中四年被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死于桂州。存诗125首,明人辑有《戎昱诗集》。其诗语言清丽婉朴,铺陈描写的手法较为多样,意境上大多写得悲气纵横(诗中常有"愁"、"泪"、"哭"、"啼"、"悲"、"涕"等字),颇为感人。题材上写边塞戎旅和秋思送别的诗很多。代表作有《塞下曲》、《苦哉行五首》、《罗江客舍》、《客堂秋夕》、《从军行》、《江城秋霁》、《送陆秀才归觐省 》、《江上柳送人》、《辰州建中四年多怀》、《八月十五日》、《出军》、《红槿花》、《桂州岁暮》、《旅次寄湖南张郎中》等,其中以《塞下曲》和《移家别湖上亭》两首为最著名。他写的《长安秋夕》,也很有名:“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也好。”表明他游历在外,十分想念故乡。戎昱曾写过蟋蟀,在《客堂秋夕》中,他这样描述:“隔窗萤影灭复流,北风微雨虚堂秋。虫声竟夜引乡泪,蟋蟀何自知人愁。四时不得一日乐,以此方悲客游恶。寂寞江城无所闻,梧桐叶上偏萧索。”大意是:寒风在窗外呼呼的吹,萤火虫的光亮明明灭灭,淅淅沥沥下起了秋雨,堂屋里空无一人。耳边传来秋虫的叫声,听着竟然让人思念故乡,泪流满面。蟋蟀怎么如此通晓人性,知道我背井离乡的哀愁呢。一年四季里,我没有得到一天的快乐,常年漂流让我深刻感受到游子的难处与悲哀。在这寂寞的夜里,听秋雨落在梧桐叶上。梧桐叶叶垂泪,仿佛在替我哭泣。但是,这经年累月的愁怨,哪儿能轻易去掉呢。戎昱在诗中,将蟋蟀拟人化,让蟋蟀仿佛懂了人的情感。


        张祜,字承吉,唐代清河人(今河北邢台清县),他家世显赫,有“海内名士”之誉,《全唐诗》收录他的诗歌349首。张祜文采斐然,却蔑视科举。他的诗歌和才情,深受令狐楚赏识,在任天平军节度使的时候,抄写张祜诗歌三百首,向朝廷推荐张祜,其奏章云:“凡作五言诗,应包含六艺。如今人多文笔放诞,诗坛没有宗师。张祜多年流落江湖,很久以来精于诗赋。他钻研深入,用心良苦,搜求意向,功力深厚,受到同辈诗人推崇,诗赋风格罕有人比。谨此,请人抄写其诗作,到广顺门进献,乞望皇上交给中书省、门下省办理。”皇帝看了令狐楚的奏章和诗歌,拿不定主意,把元稹召来,问他张祜的诗歌如何?元稹回说:“张祜的诗,乃雕虫小技,大丈夫不会像他那样写。若奖赏太过分,恐怕会影响陛下的风俗教化。”皇上听从了元稹的意见,于是张祜失去了得到重用的机会。杜牧当节度使的时候,也很欣赏张祜的才情,曾赞誉他:何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张祜清高,自称“钓鳖客”,且彩虹为鱼竿,弯月为鱼钩,可见他一腔豪气。元稹忌恨贤才,打压张祜,加以陷害,暴露出他的小人本性。张祜以处士身份终其一生,可他的美好名声,不靠钟鼎而传扬,却能独善其身,高视阔步于唐代,至今仍然为人称道。张祜的《晚秋江上作》中,也有蟋蟀的影子:“万里穷秋客,萧条对落晖。烟霞山鸟散,风雨庙神归。地远蛩声切,天长雁影稀。那堪正砧杵,幽思想寒衣。”大意是:云游万里的赤子,面对萧条的夕阳,面对归巢的倦鸟,已悄然间生出对家乡的怀念。当蟋蟀叫声响起时,那切切的呼唤,就好像远方家乡的亲人,在急切的召唤。遥远的距离,就连北雁南飞的身影都拉长了,我该如何熬过这寒冷的严冬。怀念着妻子熟悉的捣衣声,怀念着母亲亲手缝制的御寒衣服。张祜的悲秋,已经不是闻声而悲,还代表着一种普遍的游子之困。生活的不如意,人生的不如意,让张祜倍感家乡的好。对比之下,悲秋的缘由,就显得十分自然了。在诗中,张祜将蟋蟀的叫声,比喻成亲人的呼唤,可见他听到熟悉的蟋蟀鸣叫,是何等亲切。




                                                           2021年2月22日写于迎春堂





2#
发表于 2021-2-22 16:54 | 只看该作者
写了八篇呀,棒棒的。。。。。。
3#
发表于 2021-2-22 16:55 | 只看该作者
每一篇都有新知识,赞。。。。。。
4#
 楼主| 发表于 2021-2-23 06:33 | 只看该作者
我心怡然 发表于 2021-2-22 16:54
写了八篇呀,棒棒的。。。。。。

一路搜寻,发现古代人写蟋蟀的可真多呢,有些解释,带有我自己的推测,不一定完全正确。
5#
 楼主| 发表于 2021-2-23 06:37 | 只看该作者
我心怡然 发表于 2021-2-22 16:55
每一篇都有新知识,赞。。。。。。

将蟋蟀诗歌,搜罗到一起,也可谓洋洋大观呢。史料有限,肯定会遗漏很多。谢谢鼓励!
6#
发表于 2021-2-23 18:40 | 只看该作者
蟋蟀虽隐蔽,也经不起高老师博览群书的锐眼,这已经是第八篇了。提及四位诗人写到蟋蟀,果然均有诗为证。读者更多的是看到这些诗人社会经历坎坷的另一面,蟋蟀似乎仅是一种诗人命运多舛的衬托和隐喻。欣赏。
7#
 楼主| 发表于 2021-2-23 22:30 | 只看该作者
许也 发表于 2021-2-23 18:40
蟋蟀虽隐蔽,也经不起高老师博览群书的锐眼,这已经是第八篇了。提及四位诗人写到蟋蟀,果然均有诗为证。读 ...

只写蟋蟀诗歌,单薄了些,顺便介绍了诗人的背景和其他故事。谢谢阅读和鼓励!
8#
发表于 2021-3-15 16:08 | 只看该作者
七绝.
夜夜春风夜夜愁,独我病央栈小楼;
一去红颜今岁早,半年黑发搔白头。
欣赏更多请登陆:http://www.xshici.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19 23:20 , Processed in 0.12233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