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23|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蒸骨头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2-21 16: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rsjby 于 2017-12-22 01:24 编辑

    前河边上的天台乡,是个小乡场。

    天台,以前不叫天台,叫赤溪。此地高山耸峙,林木丰茂,旧时场后有寺,规模宏大,驰名县内县外,名赤溪,场因寺名,沿用多年。


    天台老街在前河南岸,傍山临河而建,窄窄的,三四人并行,有点堵,短短的,还没走,就到了头。政府、学校、医院、七站八所,均在老街。南坝至樊哙的公路修通后,老街河对岸,公路与河道间,渐渐形成一条半边新街,房多吊脚楼。新街上,除老街迁过来的生意人,多是邻近的农户。


    新街中街,有幢灰砖木檩青瓦房,楼上住家,底楼开店。


    店面比公路低一级台阶,汽车驰过,尘土飞扬,扑进饭馆,积到灶台上,碗柜上,餐桌上,板凳上。店里,灰扑扑的,油腻腻的,走进去,不知往哪里坐。


    灰扑扑,油腻腻的店里,经常坐着衣着光鲜的人。大家往里走,坐下来,是要吃老板的拿手菜:蒸骨头儿。


    老板姓顾,六十来岁,瘦得满脸皱纹,皮包骨,却不萎靡,精精干干的。站在灶边,一手掌锅,一手掌勺,虽未白衣白帽,却俨然大厨师,颇有气度。灶台靠门,大铁锅上叠着几屉竹蒸笼,热气腾腾,蒸着顾老板的拿手菜:蒸骨头儿。


    蒸骨头儿,蒸的并不是骨头,骨头再怎么蒸,都只是骨头,不是好菜。顾老板的蒸骨头儿,其实是蒸猪脑壳。将猪脑壳的骨头和肉一起,砍成小孩拳头般大的坨坨,按粉蒸肉的做法,加红苕、洋芋底子,蒸着吃。


    猪脑壳,不是特别稀罕物事,亦非平常。川东农家,杀了年猪,猪脑壳腌制熏腊,春节时,有客,拿出来,洗干净,煮好,切成片,冷吃热吃都可。旧时农家,酬谢媒人,必送猪脑壳,吃猪脑壳肉,有作媒的意思。由此,也戏称媒人为猪脑壳,进而挖苦媒人是猪,家乡有谚:“媒人是只猪,这边呼了那边呼;媒人是根杵路棒,过河丢在干坎上。”


    顾老板的蒸骨头儿,坨坨大,一碗五六坨。秀气女子,吃一坨,都够呛。猪脑壳肉,虽肥,却不腻人,豪气男人,就着白干吃一碗,还意犹未尽,说:肥肉都怕烧酒,何况猪脑壳。


    以前,顾老板的父亲在乡场上杀猪卖肉。农家喜欢膘肥肉厚,猪脑壳不好卖,卖不完,便自家吃。开始,煮了,剔骨后,蘸油碟吃。后来,煮了,切成片,加葱花蒜苗回锅,炒着吃。再后来,按做粉蒸肉的办法,加佐料,拌面粉,蒸着吃。为和粉蒸肉的“蒸肉”之名区别,顺口叫它:蒸骨头儿。


    顾老板不承父业杀猪卖肉,却学到了蒸骨头儿的绝活。由壮实而老迈,开店二十多年,蒸骨头儿的名气渐渐传开。许多店家,都学着做蒸骨头儿。开始是邻近的南坝、五宝,慢慢,县城里的店家也做了出来。


    县城老车坝的“老板凳”,做蒸骨头儿的时间长。三五一伙去,点几个菜,叫一碗蒸骨头儿。蒸骨头儿蒸得溜耙,上下牙轻轻一咬,舌头轻轻一顶,便骨肉分离,吃着黏黏糯糯的。一人一坨,肥而不腻,爽。不过瘾,再来一碗,一人再一坨,依然肥而不腻,还是爽。


    下城壕“五宝纯清油格格”,虽店名“格格”,却不以格格见长,吸引人的,是蒸骨头儿。店主是个小伙子,留着浅锅铲头,每天下午,坐在街边,斧头砍刀齐下,砍猪脑壳。一人在家,不想弄饭,坐到桌边,点碗面,来碗蒸骨头儿,边呼啦呼啦吃面,边卟哧卟哧啃蒸骨头儿,不知不觉,一碗蒸骨头儿就见了底。结帐,站起来,咂咂嘴巴,拍拍肚皮,很是满足,脂肪虽然超标不少,却是难得的享受,放肆。


    喜欢吃蒸骨头儿的人,坐在“老板凳”、“五宝纯清油格格”店里,边吃蒸骨头儿,边说:县城里,吃千遍万遍蒸骨头儿,都不算吃过蒸骨头儿;只有到天台,吃了顾家的蒸骨头儿,才算是真正吃过蒸骨头儿。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7-12-21 19:11 | 只看该作者
别人是美女秀色可餐,R兄是活色生香的美肉肉呀
文笔细致入微的境界,描摹有如神助,即视感,即食感全了
3#
发表于 2017-12-21 21:28 | 只看该作者
对我这吃货而言,看到了吃的就急……
4#
发表于 2017-12-22 10:44 | 只看该作者
和木木一样,也见不得别人写好吃的东西……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2 10: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sjby 于 2017-12-22 11:01 编辑
槐安. 发表于 2017-12-21 19:11
别人是美女秀色可餐,R兄是活色生香的美肉肉呀
文笔细致入微的境界,描摹有如神助,即视感,即食感全了

家乡美食,虽然土里土气,却也活色生香。
每吃,都是饕餮,如《水浒》里的梁山好汉,一点也没有“读书人”的样子?
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2 11:02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7-12-21 21:28
对我这吃货而言,看到了吃的就急……

家乡美食,最是可口。记忆深处,全是它们的味道。
7#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2 11:03 | 只看该作者
阳光笑靥 发表于 2017-12-22 10:44
和木木一样,也见不得别人写好吃的东西……

这蒸骨头儿,好像只是家乡美食。可口故然可口,但胆固醇高,脂肪高,不宜多吃。
8#
发表于 2017-12-22 11: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實 于 2017-12-22 11:16 编辑

       看了文,什么都不说了,只觉得很馋。但,馋的不是“蒸骨头”,而是……唉!这也没法称说呀,叫什么呀?复制过来,就叫rsjby吧。反正什么意思我也不懂。
       而是什么?而是《 蒸骨头儿 》一文的语言啊!作者太有文才了!在武术界有一句俗话:“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我虽不是什么行家,但细读作者的文章,便深觉心情舒畅,作者了不起!这语言简明凝练,流畅连贯,既朴实无华,又富含美感。真的非常羡慕,绝对不嫉妒,是吧。
       感谢精彩分享,问好!
9#
发表于 2017-12-22 16:11 | 只看该作者
上次是羊肉格格,这次是蒸骨头。又学了一招,过年杀猪就把猪脑壳砍了,蒸一大锅尝尝。
10#
发表于 2017-12-22 19:47 | 只看该作者
rsjby 发表于 2017-12-22 10:59
家乡美食,虽然土里土气,却也活色生香。
每吃,都是饕餮,如《水浒》里的梁山好汉,一点也没有“读书人 ...

读书人的样子一定要一模一样滴吗?
R先生啥都好,就老拘泥自己不斯文不够斯文呀。。。
11#
发表于 2017-12-22 22:44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有人记录那些即将消失的“中华名小吃”,这个很好,既充满乡土气息,又令人垂涎欲滴。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2 23:12 | 只看该作者
秋實 发表于 2017-12-22 11:14
看了文,什么都不说了,只觉得很馋。但,馋的不是“蒸骨头”,而是……唉!这也没法称说呀,叫什么 ...

谢谢点评。因是身边事,所以写起来顺趟。家乡美食多,准备慢慢写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2 23:12 | 只看该作者
槐安. 发表于 2017-12-22 19:47
读书人的样子一定要一模一样滴吗?
R先生啥都好,就老拘泥自己不斯文不够斯文呀。。。

想斯文一点,儒雅一点。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2 23:15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7-12-22 22:44
应该有人记录那些即将消失的“中华名小吃”,这个很好,既充满乡土气息,又令人垂涎欲滴。

这是市面上还有的家乡美食。的确,有些美食几乎消失了。比如,我们这里的白糖圆尾,现在已经没人做,见不到了。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2 23:20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12-22 16:11
上次是羊肉格格,这次是蒸骨头。又学了一招,过年杀猪就把猪脑壳砍了,蒸一大锅尝尝。

哈,自家做太麻烦,店里吃吃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5 13:16 , Processed in 0.11538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