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27|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杂说《容斋随笔》之二十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5 0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6-1-5 10:58 编辑

       杂说《容斋随笔》之二十三        高迎春

  古老的汉族乐器笛子,最早起源于中国,它是汉族乐器中,最具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中国的笛子,分为南方曲笛,北方梆笛,和介乎两者之间的中笛。中国考古发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属于裴李岗文化),出土了十六支完整的用鹤肢骨做的骨笛,距今大约八千年。比古埃及的笛子,早两千年,堪称中国笛子鼻祖。在河姆渡遗址,考古工作者竟然先后发现了一百六十多件珍贵的骨笛。从这两处遗址发现的骨笛看,有一孔笛,两孔笛,三孔笛,五孔笛,六孔笛,七孔笛,呈现出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古老的骨笛,已经能够吹奏七声音阶,是世界上同期遗存最完善,最丰富,音乐性能最好的乐器实物。天津音乐考古学家刘士钺,凭借他对骨笛的研究成果,曾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聘请为国际民间音乐委员。可惜,他已经于2006年因病逝世,享年71岁。《容斋随笔》中有一则《尺八》,洪迈记录的就是笛子的一种:唐朝卢肇任歙州(今安徽歙县)刺史的时候,有一日在江亭宴会宾客。为助雅兴,便让宾客以所见器物为酒令,末尾必须带上一件乐器结尾。他自己先作酒令示范:“遥望渔舟,不阔尺八”。一时间,竟然难住了大家。有个叫姚岩杰的人,饮完一大杯酒,顿时就醉了,凭借栏杆呕吐,顿时来了灵感。回到酒席宴上,报上的行酒令是:“凭栏一吐,顿觉箜篌”。众人听了,开怀不已。尺八出现在唐代贞观盛世时,由吕才所制,十二枚,与律相协。经魏徽向唐太宗举荐,受到官方肯定。其实,以乐器长度命名器乐,自古有之。尺八,又叫萧管,竖笛,中管,一物多名矣。

  中国的戏曲歌舞,其一说起源于巫,“巫”在甲骨文中通“舞”,“巫”手持法器做法,手舞足蹈,摇头甩发,人们竞相模仿,久而久之,形成舞蹈。至今云南有一种甩发舞,仍然可见其“巫”像。其二说源于傀儡,人们将木偶穿上衣服,操纵表演,配以乐器,或说或唱,后来发展到活人表演,演化成歌舞喜剧。其三说起源于西域或印度,戏曲由境外传入。我以为,这三种起源都有可信成分,或许戏曲歌舞原本就不是一种起源,而是混合了各种戏曲歌舞元素,渐渐融合创新而来。中国最早的戏曲演员,是春秋时楚国人优孟;最早的戏曲剧目,是汉代的《东海黄公》;现存最古老的剧本,是南宋时期的《张协状元》;最有成就的剧作家,是元代创作了六十多个剧本的关汉卿;最早的剧场,是东汉时期修建于洛阳城西的“平乐观”;最早的戏曲理论著作,是清代李渔撰写的《闲情偶寄》。《容斋随笔》里有一则《浑脱队》,洪迈记录的就是中国歌舞引入情况:唐代中宗时期,福建清远县尉吕元泰,上书言政。说近来坊邑上相继组织跳舞队伍,骑骏马,穿胡服,名曰“苏幕遮”。欢腾追逐,喧噪不已,对其效法胡虏习俗,表示反对。由此可见,蒙古族的舞蹈,自唐代就被民间所接受了。洪迈还提到,宋代民间风俗互相影响,不论公私宴会,都要唱曲跳舞,渤海乐舞,大行其道。洪迈所说渤海乐,起源于古渤海国的满族载歌载舞的《踏锤舞》,此乐舞也曾被日本吸收进日本宫廷乐。洪迈的记录,证实各民族的舞蹈,都是相互影响,进而发展变化的。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个特别喜欢号、别号、诨号、雅号的国度,不管是年龄、平民、官职还是帝王,都有许多别号。古代的年龄称谓:初生叫“婴儿”、“嫛婗”;七岁称“悼”、“龆龀”、“毁齿”;十岁曰“幼学”;十五岁称“童”、“总角”;二十岁称“弱冠”;三十岁曰“壮”、“而立之年”;四十岁曰“强”、“不惑之年”;五十岁曰“艾”、“知命之年”;六十岁曰“耆”、“花甲之年”;七十岁曰“老”、“古稀之年”;八十岁曰“耄耋”;九十岁叫“鲐背”、“冻梨”、“黄耇”、“齯”;百年曰“期颐”、“黄发“。仔细琢磨这些年龄别称,饶有趣味。平民,也有许多别称。如:百姓、黎民、黔首、布衣、庶人。还有称帝王为“陛下”;称皇子、皇后、皇太后为“殿下”;称将帅为“麾下”;称一般人为“阁下”;称父母为“膝下”;称同辈为“足下”;称自己为“在下”。《容斋随笔》之《官称别名》篇,洪迈记录的,正是唐朝对官职的别称:太尉别称“掌武”;司徒别称“五教”;“司空别称”空土“;”侍中别称“大貂”;散骑常侍别称“小貂”;御史大夫别称“亚台”、“亚相”、司宪“、”橫榻“、”杂端“、”脆梨“;殿中别称”副端“、”开口椒“;监察别称”合口椒“;谏议别称”大坡“、大谏”、“补阙”、“中谏”、“补衮”;拾遗别称“小谏”、“遣公”;给事郎别称“夕郎”、“夕拜”;知制诰别称“三字”;起居郎别称“左螭”舍人别称“右螭”,二者并称“修注”;吏部尚书别称“大天”;礼部别称“大仪”;兵部别称“大戎”;刑部别称“大秋”;工部别称“大起”;吏部郎别称“小选”、“省眼”、“考功”;度支别称“振行”;水部别称“水曹”……等等。历史久远,这些别称的来历人们多已生疏。现代人了解一些,总比不知道要好。假如这些别称被诗人写入诗词中,我们读起来肯定就好理解一些。

  阴与阳,是中国古代先民对大自然现象的认识和概括。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古代人认为自然界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战国后期,齐国人邹衍,将阴阳和五行两种学说结合起来,用以说明世间万物万事的变化,形成了一个学派——阴阳家。到了汉代,儒家接受了阴阳五行思想,进而发展成神学唯心主义,把阴阳五行变成天的属性和体现。阴阳五行思想,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如:宗教、巫仙、看相、算命、抽签、卜卦、画符、念咒、风水、吉日、中医、炼丹、天文、宇宙等等。中国的八卦图,衍生于古代的《河图》与《洛书》,传说为伏羲所作。《河图》演化为先天八卦,《洛书》演化为后天八卦。八卦图的中心,就是一阴一阳两条鱼形。中国的地名中,用阴和阳这两个字的地方特别多。依据日照现象,称山南为阳,山北为阴,如华阴在华山的北面;遇到水则相反,称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如江阴在长江的南面。这些带有阴、阳的地址,就有了规律可循,前一个字指的是依傍某山、某水,后一个字指的是其地理位置。《容斋随笔》里有一则《郡县用阴阳字》,洪迈记录的就是中国各地用阴阳来取得地方名字。如在山之南的地名有:嵩阳、华阳、衡阳、恒阳、镇阳、岳阳、咸阳……如在水之北的地名有:池阳、洛阳、沈阳、淮阳、辽阳、沭阳、济阳……如在山之背的地名有:华阴、山阴、龟阴、蒙阴、雕阴、襄阴、鹑阴……如在水之南的地名有:汾阴、汉阴、湘阴、江阴、浦阴、湖阴、淮阴……中国之大,像这样的名字,成百上千,可以念上半天呢。在此感谢洪迈有心辑录,省却了晚辈人查询之劳。
(未完待续)

                                                                                   2016年元月五日写于迎春堂


通联:山东省宁津县开瑞社区二号楼三单元101室       高迎春       邮编:253400




后天八卦图


2#
发表于 2016-1-5 06:4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赞!
3#
发表于 2016-1-5 06:4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赞!
4#
发表于 2016-1-5 09:11 | 只看该作者
高老师也玩上八卦了……
吕才,以前只知道他是术数大师,不知道也是音乐大师。关于吕才也有个小故事:唐时,西域各国纷纷交好,同时向唐宗室大臣求亲(如文成公主的故事),不应该影响外交,答应又不情愿把女儿外嫁到风俗不同的外邦,于是,太宗命吕才造一本合婚书,其中讲各种合婚禁忌。以后但有求婚者,先报上生辰八字,对照合婚书合婚,不合者一律推掉,以此避免了大量宗室和大臣的女儿外嫁,后此书被称为“灭蛮经”。可惜,原来此书只在宗室和大臣中流行,后来不知怎么流传到民间,民间初见为圭臬,直到今天,仍有有以虚假的阴阳学说合婚的习俗。
5#
发表于 2016-1-5 09:32 | 只看该作者
阴阳家,最近看书也接触了一些,他最终也没搞明白。呵呵

看老师的文章,很长见识,问好了!
6#
发表于 2016-1-5 09:53 | 只看该作者
笛子、乐舞、别称、阴阳。。。让人感受着文明古国的博大精深,如今却少有“中国创造”。
7#
发表于 2016-1-5 15:19 | 只看该作者
知识积累,文化学养,这样读下来,真的是受益匪浅!
问候高老师!
8#
发表于 2016-1-5 15:39 | 只看该作者
再看那个阴阳八卦图,果真是两条鱼鱼。
9#
发表于 2016-1-5 17:41 | 只看该作者
读高版的文字就是长见识,祝福。
10#
发表于 2016-1-5 20:54 | 只看该作者
仅是这知识容量,就让我钦佩的不得了!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1-6 08:2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鼓励!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6 08:23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6-1-5 09:11
高老师也玩上八卦了……
吕才,以前只知道他是术数大师,不知道也是音乐大师。关于吕才也有个小故事:唐 ...

因为写尺八,偶然发现与他有关。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6 08:24 | 只看该作者
戈眉 发表于 2016-1-5 09:32
阴阳家,最近看书也接触了一些,他最终也没搞明白。呵呵

看老师的文章,很长见识,问好了!

科学进步了,阴阳之说自然落伍了。
14#
发表于 2016-1-6 18:42 | 只看该作者
高老师,读你的文真的能学到好多知识,还有什么是高老师不知道的呢给您请安!新年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3 19:12 , Processed in 0.05584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