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68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地主家的闺女》(非真实小说,少儿不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6-1 1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凡人生存繁衍,一要吃饭二要性交,才能成为人口大国。人多好办事,正如毛主席在《介绍一个合作社》中所言:“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于是,赶英超美GDP雄踞亚军。毋庸讳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食物和性,女性的性,都具有商品属性。老衲过去涉法涉警期间,曾参与主办或侦办拐卖妇女案多宗,是有过痴呆傻残疾女人被掳去当老婆的事情,井底之蛙偏居一隅,从未接警过在街头诱骗男疯子做老公的报案。同理,有沸沸扬扬的组队到越南团购新娘的报道,而到老挝买新郎?闻所未闻。为啥呢,男性的性不是商品。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商品的基本属性有两个方面: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缺一不可。女性的性的使用价值无高低贵贱,但价值可就大相径庭了。经济学告诉我们:商品的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只能在与另外商品相交换时由另个商品来实现,比方说男性的地位、财富等。例如邓文迪,谁用都是用,其使用价值相同。但若是扶贫嫁给国内吃低保捡破烂的老光棍,身价会与现在有所不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商品有了价值,才能用货币形式来表现,从而产生价格。作为卖方的女性的性而言,如何卖出个好价钱,需要睿智、机遇和运气。先说个古老的、堪称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轶事作为引子。这个故事在不同的村庄有不同版本,但是我认为我所知的最为正宗,因为我实实在在见过当事人。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暗无天日万恶的旧社会,穷人血泪仇,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老地主雇佣一个长工,残酷的剥削,为了最大限度的压榨剩余价值,早出晚归,为了节约在途时间,连午饭也得在地头上吃。这天合该出事,地主的老婆就是地主婆,病了,地主闺女自报奋勇代行母职,去送饭。甘蔗没有两头甜,老地主空有百亩良田,香火不旺累世单传,到了他这代只有这么个宝贝女儿,还有点“缺心眼子”,不是痴傻的那种而是智商有点欠缺。地主闺女摇摇摆摆来到田间,看到长工正在锄地。这是个很辛苦的劳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点也不夸张。锄地铲草必须要在毒辣的日头下进行,这样才能将被铲除的杂草暴晒枯萎,老衲知青下乡时没少干这苦活儿。青纱帐刚长成,半高不高,站起来齐腰,弯下身子锄地,穗头和叶片拂面而来,纠缠割人。庄稼地里密不透风,闷热难忍汗流浃背,标准装扮都是戴斗笠披蓑衣赤脚光腚,天热啊,不穿裤头一是减少衣物磨损二是自我保护,防止汗液积聚浸泡造成裆部红肿,无独有偶,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南疆前线猫耳洞,官兵们也有光腚作战的记录。蓑衣现已绝迹,在当地是用麦草编织的披风,作为雨具和“工作服”。广阔天地,田块分散,旷野里人迹罕至,大家都彼此,光腚不丢人。用餐时间,长工在树荫下铺开蓑衣席地而坐。地主闺女在旁等候,等长工吃完了,再收拾饭钵土罍瓦罐啥的食具回家。百无聊赖之中,地主闺女蓦然发现长工身上有个部件一会儿大一会儿小,时而耷拉时而昂首,充满了新鲜感,很是好奇,好奇害死猫啊。想探个究竟,于是不耻下问:这是……啥玩意儿?

  鸟!面对地主闺女的垂询,长工老老实实据实回答。

  咋我就没有呢?地主闺女低头瞅瞅自己,不解地问道。

  没有鸟固然是个缺憾,但是你有可以关进鸟儿的笼子啊。长工诲人不倦,耐心地予以解释。鸟笼子就是鸟巢啊……接下来是一大段脍炙人口的鸟儿问答,是(公社)社员们最津津乐道的口述史诗,给艰辛的生活凭空添了几分乐趣,鉴于若如实述说,会有网络谣言之虞,此处略去若干字。反正最后干柴烈火,长工的鸟儿畅游地主闺女的鸟巢。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地主闺女兴冲冲地地回了家,迫不及待地告诉娘,她今个儿捕鸟的喜悦。娘闻之大惊失色:闺女啊,你吃亏了!

  啥!吃亏了?地主闺女能吃亏吗?反了、反了!岂有此理!辗转反侧一宿无眠,第二天地主闺女气鼓鼓地跑到地头要向长工主张正义讨回公道。面对地主闺女的声讨鞑伐,长工自知理亏,老老实实低下了头,诚恳地承认是自己不好,欺侮了她,认罪伏法,甘愿受任何处罚,只是民事部分他没有赔偿能力。这倒是实话,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就连炕上的破席和褴褛衣衫,鹑衣百结,都是老东家淘汰下来的,赤条条光身一个。对此,地主闺女也是知道的,可是咽不下这口气哦,不能便宜了长工。她思忖良久有了个好主意。

  昨个儿,你把俺压到了身下。今个儿,俺要翻身!要让你受压迫!

  面对这苛刻要求,理亏的长工无奈地答应了,顺从地躺倒在草地上。地主闺女盛气凌人地跨了上去,像骑毛驴那样,丰腴的大腿夹住长工的肚子……几多风雨几多愁,折腾了长工好几次,地主闺女才觉得解恨,心满意足地回家了。还没对娘说完,娘脸色就变了,非常忧郁地说道:闺女啊,你这亏可吃大发了!

  哼!地主闺女任性倔强不服输,在心里谋划着报复方案,暗自发誓一定要把吃的亏给吃回来。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柔风吹佛、树影婆娑、潺潺小溪流水、幽静的岩洞、蜿蜒的田间小径……长工虚与敷衍,地主闺女固执而又霸道,无师自通,站姿跪姿卧姿……老汉推车蝎子倒上墙……,天当房、地当床,野外鏖战急。夏去秋来,收获的季节,眼瞅着地主闺女的肚子大了起来,遮掩不住了,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救穷人、脱苦难,自己的队伍来到面前!解放了!小山村来了一支工作队,领导穷人闹翻身,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这是一场激烈的反封建主义斗争。正如毛主席所言: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穷则思变,越穷越革命,“最愿意改变自己地位的是无产阶级”。 旧中国饥寒交迫的穷苦人遍地都是,穷人多了好革命。他们强烈渴望变革,很容易发动,越穷,越希望脱贫。穷急了穷疯了穷困潦倒极点了,只要革命能带来好处,就会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长工最穷,茕茕孑立,生活在最底层,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自然是最可依靠的对象,自然就成了积极分子,自然就当了村土改小组副组长(组长是军代表)。这个小山村基本都是同族宗亲,以自耕农为主,富户寥寥,老地主自然就是斗争的主要对象了。相比较十里八乡残酷虐杀非刑拷打的腥风血雨,这个村土改简直就是优雅的毛毛雨,没打人没死人,平和地分田分地分浮财。开天辟地长工有了自己的地,老地主的地;有了自己的房,老地主的房。土改后的变化是,老地主和地主婆搬到了厢房长工屋,长工住进了上房。正如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所言:“土豪劣绅的小姐少奶奶的牙床上,也可以踏上去滚一滚”。地里的活儿老地主全包了,老地主也是好庄户把式,长工忙于开会学习带队出伕支前,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这里是老区,解放的早,长工抬担架随大军南下走了大半个中国。长工是村里最早的党员,首任村支书兼民兵连长。长工最喜极而泣的是:开天辟地,长工有了自己的姓氏!

  长工是个孤儿。何方人士姓甚名谁都无可考证了,打小就像野狗一样流浪乞讨为生,稍大点能干活了,就自食其力四处给人家打短工,饥一顿饱一顿风餐露宿。老地主可怜他(当然主要是为了剥削)容留在家里,好歹过上稍微安分的日子。过去叫他“小叫花子”、“穷要饭的”、“小活、大活”(当地方言,苦力的意思coolie),即使是地主闺女也只是叫他“喂”。当时发展党员已经开始正规了,总的填个表格啥的,军代表提起笔落不下去,咱是党员,总的有个名字啊。长工窘迫地汗珠子噼里啪啦的砸脚面子。军代表想了想,瞅了瞅土墙上的领袖画像,建国前,大家看老照片,朱毛并列。说:你就姓朱吧。军队系统,对于总司令极其尊重,看看八一军徽就知道了。于是,长工就叫朱土改,时代特征,就像老辈名字中很多“解放、建国、援朝、抗美、跃进、文革……”。长工对此很高兴也很自豪,我第一次见到他时,自我介绍,朗声道:“鄙人姓朱,朱德朱老总的朱!”

  知青下乡时,我被抽调到“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奉命驻村包队(生产队),有点像现在的巡视员、调研员的意思,住在长工家也就是老地主家。那辰光,老地主老两口还健在,居家养老。地主闺女给长工生了三个儿子,个个都英雄的不得了。老大当兵去了(就像眼下的领导送孩子留洋,当时的领导时髦送子参军),老二老三还在上学。长工的村支书从土改一直当到后来的改革,才主动让贤给复员兵的大儿子。虽然那个时候经济欠发达,但是再穷也不能穷支书。老地主沾润每每煮上壶酽酽的花茶,等我开会回来品茗夜谈。老地主前清时读过几年私塾,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我多少有点文化(知青嘛),能谈到一块儿去。老地主是个很慈祥的老者,好聊友,算得上我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史的启蒙先生。与他谈古论今针砭时弊,不但比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要更惬意,而且更安全。他的本人成分是地主,要是去告发我的反动言论,不会被受理。话投机了,不免忘形,我趁机旁敲侧击了上面那个传闻。老地主回答的很含糊:“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吃亏是福。”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改革开放的浪潮也席卷这个小山村,被划为开发区,土地财政骤然暴富,小山村变成了工农商贸集团,长工的家族企业,实力雄厚远近闻名。长工仙逝,临死前成功地完成了三世的交接,长孙出任董事长。

  中国特色,只要有领导指示或者富贾赞助,可以取得任何科研成果。经国内某知名教授严谨地断代考证,高科技证实,长工乃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嫡传后裔,流落民间,幸遇老员外搭救,小姐暗慕私定终身……这是地方台科学探索的节目,播出时,正值春节期间,我回这个县城(县级市)给过去的邻居长辈拜年,当年家父“三支两军”在这个县挂职住在县委大院内,土改时的军代表转业机关与我家前后院。看到电视里那孙子西装革履挺胸叠肚自我介绍:“鄙人姓朱,洪武皇帝朱元璋的朱”。老同志不觉勃然,口出詈言:“你姓猪,猪八戒的猪!”自然说说而已。与时俱进,风水轮流转嘛。
2#
发表于 2017-6-1 11:15 | 只看该作者
有点意思。前面的那个桥段,有点象卜伽丘十日谈里那段:“把魔鬼送进地狱”,也是无独有偶吧,异曲同工。整体看像记录历史,其实不乏针砭时事,语言幽默暗藏辛辣。
3#
发表于 2017-6-1 11:48 | 只看该作者
诙谐幽默有趣,正史野史混搭文白相杂,与时俱进向前看。
欢迎新朋友来太虚发文交流。希望常驻太虚遥握问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0 11:33 , Processed in 0.05379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