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5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孟子的语言技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7-8 2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千年韵霜   

         《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的谈话,是孟子和他的弟子共同著作的。这本书反映了继孔子之后,儒家又一大师孟子对于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表现了孟子的思想和理论。孟子的一生可谓跟孔子的一生差不多不得重用,且后半生周游列国。游说诸侯进行政治活动,宣传自己的仁政的主张,是孟子一生的主要活动。在书中比较精彩的,还有孟子和其他学派的代表人物的论辩。

  在这些论辩中,孟子攻乎异端,感情毕露,有明晰的说理,逐层的批驳,层层进逼,气势凌人,虽有偏激的言辞,甚至破口大骂,但同样也反映了孟子激越的情感和刚直的个性。长于论辩,是《孟子》散文的特征。在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要阐明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的立场,批评其他学派就不得不进行论辩。这些好辩在其他诸子的文章中无一不如此。先秦说理文的论辩术,可以说从《墨子》那里开始,逐步走向成熟。《孟子》的论辩文在逻辑上,也许不如《墨子》严谨,但更具有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

  接下来我们说到孟子的论辩技巧。《孟子》的论辩文中,逻辑推理方法的巧妙运用。比较常用的手法有类比推理,举个例子来说吧,在《孟子梁惠王下》,孟子问齐宣王的片段。先以两个设问,使齐宣王顺着自己的思路就得出两个不言而喻的结论,然后类推下去使齐宣王陷入自我否定的结论中,而无言可对,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孟子对二难推理的灵活运用和机智的反应,使论辩更有左右逢源之妙。比如陈臻利用孟子在齐不受馈金,在宋薛却受馈金的矛盾态度,提出诘难。孟子说,“皆是也”,肯定受与不受都对,都有理由。

  在孟子的文章中还常用比喻,大多浅近简短,而且贴切深刻,如“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一个简单的比喻,表现民众归仁的必然趋势。说到这里,《孟子》里面也经常用寓言故事来伸明自己的主张。比如“齐人有一妻一妾”,人物毕肖,结构完整,情节生动,具有很强的戏剧性,用来比喻追逐名利之徒,讽刺他们的卑鄙无耻。

  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简近,同时又精炼准确,和古奥难懂的《尚书》及铜器铭文显然不同,它继承发展《论语》《左传》《国语》等开创的新的书面语形式,形成了一种精炼简约、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可以说后来统治我国两千多年的标准书面语,在《孟子》那里已经成熟了。
2#
发表于 2018-9-1 10:02 | 只看该作者
书面语在孟子那时就开始形成,这对我们学习和传承起到积极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7 05:01 , Processed in 0.04652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